第二章投资与经济增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7359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投资与经济增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二章投资与经济增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二章投资与经济增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二章投资与经济增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二章投资与经济增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投资与经济增长.docx

《第二章投资与经济增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投资与经济增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投资与经济增长.docx

第二章投资与经济增长

第二章投资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投资与经济总量增长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通常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指经济总量的增长,即国民财富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与增强,具体地说,就是一个国家的总产值、国民收入的增加;另一层含义是指经济结构的协调。

本章重点讨论投资与经济总量增长的关系。

历史表明,投资与经济增长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者呈现出同步增长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经济增长水平决定投资总量水平,投资总量的多少由上期国民收入积累水平决定;另一方面,投资对经济总量增长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一国科技进步和资源条件既定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总量的大小及其增长率。

因此,投资与经济总量增长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㈠古典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很多。

那么有哪些因素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呢?

古典经济学家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⒈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使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使劳动者人数增加,是使一国真实财富与收入增加的途径。

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

强调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㈡马克思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而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劳动力、生产资料及其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结合及其改进,社会需要的增加,自然资源条件等。

这些经济增长因素对任何生产的具体历史形式来说都是共同的。

同时,经济增长作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所有因素,也会影响到经济增长。

因此,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影响劳动过程使产出量发生变化的所有因素。

马克思把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因素划分为内涵和外延两大类。

内涵部分是指通过内涵扩大再生产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技术进步、管理水平和组织效率的提高等。

外延部分是指通过外延扩大再生产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源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

㈢从总生产函数看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因此用总生产函数来分析

Y=A·F(K,L)

Y——社会总产量;K——资本;L——劳动;

A——技术。

上式中,土地是不变的,因此,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本、劳动与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表现为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劳动、资本和技术是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三个基本因素。

⒈劳动力是生产力中的主体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和重要的作用。

劳动人口的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决定了一个社会潜在的增长率,但孤立的劳动力并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劳动力必须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构成对社会经济劳动量的投入。

因此,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以资本积累为前提。

⒉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在促进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技术进步一方面表现为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生产技术条件的改善,即通过新增投资和折旧更新所形成的技术装备。

显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得作用最终要与资本积累的作用结合起来。

⒊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资本的规模决定了生产的规模;②资本的结构决定了经济活动的效率,制约着经济增长的水平;③资本增长的速度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1909~1940年间,美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2.9%,其中资本增加引起的增长为0.32%,资本贡献占11%;劳动增加引起的增长为1.09%,劳动贡献占38%;技术进步引起的增长为1.49%,技术贡献占51%。

㈣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本世纪3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开始成为经济学家所考虑的首要的经济问题,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有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学派的动态经济学、列昂惕夫的静态部门间投入产出模型、现代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

此外,还有以科尔内为代表的和谐增长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以及萨谬尔森的乘数——加速数理论等。

这些经济增长理论,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了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在西方,对经济增长因素分析较为有名的经济学家主要有索洛和丹尼森。

他们认为,影响实际国民收入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总投入,主要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三个生产要素;二是单位投入产出,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进步三种因素。

在本书,将经济增长因素确定为:

全部要素的投入,包括资金(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劳动(就业人数、年龄——性别构成、工时和教育)和土地的投入;单位投入的产出,包括知识进步、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自然因素。

如下图所示

 

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如:

投资←→要素投入←→经济增长;

投资←→经济结构(资源配置和规模经济)←→经济增长;

投资←→知识进步(技术水平等)←→经济增长。

本节主要讨论投资←→要素投入←→经济增长。

从要素投入的角度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投资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二是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㈠投资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投资供给是指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既包括生产性固定资产,也包括非生产性固定资产。

生产性固定资产直接为社会再生产过程注入新的生产要素,增加生产资料供给,为扩大再生产提供物质条件,直接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则主要通过为劳动者提供各种服务和福利设施,间接地促进经济的增长。

投资供给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典型是哈罗德——多马模型。

⒈哈罗德—多马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R·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E·多马提出来的,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

⑴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假设

①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作为消费品,也可以作为资本品;

②生产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

劳动与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为固定技术系数;

③规模收益不变;

④不考虑技术进步,即假定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⑵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

G=S/c

G——国民收入增长率;S——代表储蓄率,即储蓄量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c——资本—产出比率,即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

这说明,在资本产出比率不变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

储蓄率高,则经济增长率高;储蓄率低,则经济增长率低。

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投资等于储蓄,储蓄即投资供给。

所以,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投资供给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

⒉新古典模型

G=a·(ΔK/K)+b·(ΔL/L)+ΔA/A

G——经济增长率;ΔK/K——资本增加率;ΔL/L——劳动增加率;

ΔA/A——技术进步率;a——经济增长中资本所作的贡献比例;

B——经济增长中劳动所作的贡献比例。

㈡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投资需求是指因投资活动而引起的对社会产品和劳务的需求。

从投资者角度看,投资需求是投资者的投资支出。

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是双向的:

扩大投资需求,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拉动作用;缩小投资需求,则会抑制经济的增长。

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的代表理论是投资乘数理论。

1.投资乘数理论的基本假设

投资乘数理论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一块重要基石,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投资乘数理论建立在两大假设之上:

⑴假定消费支出在一年内无穷多次地传递,从而形成无穷多次的收入,构成几何级数;

⑵储蓄生成无穷多次,并且每次形成之后都绝对静止不动。

2.投资乘数理论的中心思想

增加一笔投资会带来大于这笔投资额数倍的国民收入增加,即国民收入的增长额会大于投资本身的增加额!

——萨谬尔森

3.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

投资增加额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加额的倍数就是投资乘数,其公式为:

投资乘数=1÷边际储蓄倾向MPS

=1÷(1-边际消费倾向MPC)

=国民收入的变动÷投资的变动

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⒋举例

郎荣燊《投资学》P21

三、经济增长水平决定投资总量水平

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对投资的决定作用

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全部产品,补偿了生产资料的消耗后,剩余部分就是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总额最终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形成消费基金(其中包含补偿劳动消耗的价值),用于消费;另一部分形成积累基金,用于投资。

(关于国民收入的含义:

西方经济学——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

政治经济学——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的一部分,从实物形态来看,它就是扣除了用来补偿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后剩下的那部分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来看,它就是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以后余下的部分,也就是当年新创造的价值V+m。

在中央集权的经济模式下,国民收入中的积累基金表现为国家财政性积累,它是投资的唯一资金来源。

在分权式经济体制下,国民收入中的积累基金扩展为三部分:

政府的财政性积累、企业自留基金的积累部分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储蓄部分,国民收入总积累就是由这三项货币资金的总和构成,共同形成了投资来源。

其中政府的财政性积累和企业自留基金中的积累部分是稳定的投资来源;居民储蓄部分是不稳定的投资来源,它取决于①居民对未来经济的预期;②市场上实物投资品的供应;③是自愿储蓄还是被迫储蓄。

所以,投资总量水平是由国民收入总积累决定的。

国民收入总积累=国民收入总量—社会总消费,而社会总消费在一定时期和既定条件下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国民收入总积累由国民收入总量决定,国民收入总量的增长就是经济增长水平的反映。

结论:

经济增长的水平和速度决定国民收入总积累水平和增长速度,而国民收入总积累又决定投资总量水平,所以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决定投资总量水平。

㈡加速数理论

1.中心内容

加速数理论的中心内容是投资支出水平的变动取决于产量变动的水平。

社会所需要的资本品的总量,主要取决于收入或生产水平。

资本品总量的添增,即通常所说的净投资,只有在收入增长时才会出现。

2.公式

现以Kt表示t时期的资本存量,Yt表示t时期的产量;Kt-1表示t-1时期的资本存量,Yt-1表示t-1时期的产量,由于K=cY(c——资本产出比率),则:

Kt-1=cYt-1

Kt=cYt

以It表示t时期的净投资,则有

It=cYt-cYt-1=c(Yt-Yt-1)

如果以总投资表示,在上式两边同时加上时期t的更新投资Dt,则有

Igt=It+Dt=c(Yt-Yt-1)+Dt

其中,Igt表示时期t的总投资,包括净投资It和更新投资Dt两部分;c称为加速数。

如果资本产出率为2,本其产量比上期增加200,则本期的净投资应为400,加速数为2,表明本期净投资支出额时产量变动的两倍。

3.结论

加速数理论说明,如果某一时期产量增加,则投资净额必须以加速数为倍数,大于产量的增加幅度而增加。

第二节投资与经济结构

一、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数量比例关系。

经济结构包括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等。

所有制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一国的经济性质。

地区结构是指生产力的空间分布,以及各地区经济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产业是指具有一定素质的劳动者从事生产所在的行业或部门。

按产业次序分类

按行业分类

按能否生产物质产品分类

按资本构成分类

一次产业

农业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资本密集型产业

二次产业

工业

建筑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次产业

交通运输业

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商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

饮食服务业

投资与经济结构间的关系也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投资强有力地影响甚至从根本上决定着一国的经济结构;另一方面,现有的经济结构又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投资总量的增长和投资的分配。

二、投资影响和决定经济结构

㈠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投资结构的变化

投资对所有制结构有重大的影响作用,投资是构造所有制结构的手段。

⒈新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有赖于投资结构的变化

⒉所有制结构的改变是通过改变投资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分配比例而实现的。

⒊投资结构必须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实行以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为主导、集体经济投资为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投资为补充的多种经济成分投资并存的投资结构。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实行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为补充的多种经济形式长期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这就要相应地实行多种经济成分投资并存的投资结构来构造所有制结构。

㈡地区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改善是由投资在各地区的分配比例关系所决定的

⒈改革开放以前,地区经济结构的改善,主要是依靠调整国家预算内投资的地区分配结构实现的。

⒉改革开放以后,地方的财权逐步扩大,各地区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改变地区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㈢投资总量和投资结构决定了产业结构

⒈投资总量的增长速度强有力地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化方向

投资总量增长速度加快,对投资品的需求就会增多,从而拉动生产投资品的产业扩张。

如果投资规模过大,就会造成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的供应紧张,价格上涨,从而带动这些行业的发展;反之,如果投资总量增加缓慢,甚至负增长,则对投资品需求不旺,生产投资品的产业就会相应萎缩。

⒉投资结构决定产业结构

⑴现存的产业结构是过去投资产业分配的结果,而现在的投资结构又决定着未来的产业结构。

⑵投资到产业结构形成的实质是由平均建设周期决定的。

⑶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投资由两部分组成,即净投资和重置投资。

净投资可以改善产业结构。

重置投资可以改变现有企业工艺老化、设备陈旧、产品落后、消耗高等现状,对于推进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等方面具有净投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二、经济结构制约着投资总量的增长和投资的比例关系

㈠现有的所有制结构制约着未来的投资比例关系

某一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大,发展迅速,表明这一经济成份为未来投资提供资金的能力强,因而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也大。

㈡现存的地区经济结构制约着未来的投资比例关系

我国从1980年开始,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体制改革以后,投资决策权相应下放,地方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力状况自行安排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再生产投资。

这样,各地区投资占全国投资总额的比重就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其财力状况及各地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也就是说,各地区的投资分配比例关系受到现存地区经济结构的制约。

㈢产业结构对投资总量和投资分配比例的制约关系

⒈现存的产业结构制约投资总量

⑴能够提供大量投资同时也需要大量投资装备自己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高,则该国的投资总量就大;反之,该国的投资总量就小。

农业过由于其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低,资金积累能力低,同时,装备农业对投资的需求量也不大,这就决定了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农业国的投资总量小。

⑵一国投资量的大小最终要受其投资品的供给能力制约,而投资品的供给能力又取决于现存的产业结构。

如果生产投资品的产业(如建筑材料业、机械制造业、建筑业等)较发达,在一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高,那么该国的投资量就大,投资率就能够高。

如果一个国家脱离投资品供给能力而无限提高投资率,会造成投资品短缺,使其中的一部分投资无法形成生产能力,成为无效投资。

⒉现存的产业结构制约着投资的产业结构

在固定资产投资效率、资产效率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新增投资的需求结构取决于对各产业部门的产品需求和各产业部门现有资产存量。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当某产业部门产品供不应求时,其产品价格会上升,利润增加,从而刺激投资者将投资从别的部门向该部门转移。

⒊现存的产业结构对投资分配比例的制约作用,还可以通过制约产业的资本形成量来实现。

发达的、实力雄厚的而且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其资本积累能力大,往往有很强的投资能力,可以增加对本产业的投资。

 

第三节投资与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

社会经济的波动有两种类型:

一是古典型波动;二是增长型波动。

古典型波动是指古典经济学家所归纳的经济波动,其含义是一国的经济活动水平绝对上升或下降;增长型波动是指经济变量增长率的上升或下降,它包括古典型波动。

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同样会产生波动,且具有经济波动的一般特点——周期性。

造成经济增长波动性的原因很多,其中投资的波动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和原因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在探索经济周期问题时,根据各自掌握的资料提出了不同长度和类型的经济周期。

(1)基钦周期:

短周期。

是1923年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的一种为期3-4年的经济周期。

(2)朱格拉周期:

中周期。

是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9-10年的经济周期。

(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长周期或长波。

是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

(4)库兹涅茨周期:

另一种长周期。

是1930年国经济学家库涅茨提出的一种为期15-25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

由于该周期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这一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所以也被称为“建筑周期”。

(5)熊彼特周期:

一种综合。

1936年,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以他的“创新理论”为基础,对各种周期理论进行了综合分析后提出的。

熊彼特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

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约为9-10年,长周期为48-60年。

㈠我国的经济周期变化情况

改革开放以前经历了5个周期:

1953—1957年为第1轮周期,历时5年;1958—1962年为第2轮周期,历时5年;1963—1968年为第3轮周期,历时6年;1969—1972年为第4轮周期,历时4年;1973—1976年为第5轮周期,历时4年;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五轮明显的经济周期,时长为4-10年。

第—轮经济周期是从1977-1981年,周期时间为五年。

需要说明的是改革开放前最后—轮周期结束在1976年,那一年我国GDP增长指数达到谷底,经济增长为-1.6%,为一轮周期的完整性体现。

我们把改革开放后第一轮经济周期扩展到1977年,那一年的经济增长开始复苏,上涨了7.6%。

第一轮经济周期增长最快的年份是1978年,达到11.7%,经济周期的波幅为5%;最高通货膨胀率为6.5%;

第二轮经济周期是从1982——1986年,这轮周期持续了五年时间,最高通货膨胀率8.8%,年度经济增长最快达15.2%,周期波幅为6.4%;

第三轮经济周期从1987-1990年,周期时间为四年,最高通货膨胀率为17.9%,该周期经济增长最快为11.6%,周期波幅为7.8%;

第四轮周期:

1991-1999年,该周期通货膨胀率创纪录地达到24.1%,经济增长也高达14.2%,周期波幅为6.6%。

也有经济学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经历的第四轮完整的经济周期应该是1991-2001年,而非1991-1999年。

第五轮周期是从2000年开始的,2007年经济周期达到波峰,经济增长为13.4%,2008年后经济增长进入周期下行区间。

我国第五轮经济周期在历经2000—2001年两年的复苏期后进入长达六年的扩张期,这六年时间经济增长平均达10.3%,2007年年末经济开始下滑,进入本轮周期的下行区间。

这个紧缩期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到2009年初跌入谷底,但很快在国家强大的“反周期”经济政策作用下,2009年第二季度经济就走出谷底强劲反弹,而且这种反弹之势在2010年还将持续。

因此可以得出第五轮经济周期在2009年已经终结的基本结论。

㈡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的特点

一是就整个周期的长度看:

周期逐渐延长。

在前8轮周期中,周期长度平均为5年左右,表现为一种短程周期。

第9轮周期延长到9年,而第10轮周期又延长到10年。

第9、10轮周期扩展为一种中程周期。

 二是就上升阶段的长度看:

上升阶段逐渐延长。

在前9轮周期中,上升阶段一般只有短短的一两年,而在第10轮周期中,上升阶段延长到8年,即从2000年到2007年经济增长率连续8年处于8%—13%的上升通道内,走出了一条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历次经济周期波动中从未有过的最长的上升轨迹。

    三是就经济增长率的峰位看:

峰位已进一步有所控制和理性下降。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几轮周期中,经济增长率的高峰十分陡峭,高达20%左右,如1958年21.3%,1964年18.3%,1970年19.4%。

改革开放以来,在八九十年代的周期中,经济增长率的峰位有所控制,下降到14%—15%左右,如1984年15.2%,1992年14.2%。

第10轮周期中,经济增长率的高峰在2007年,为13%,。

 四是就经济增长率的谷位看:

谷位有上升趋势。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周期中,经济增长率的低谷经常为负增长。

如1961年为-27.3%,1967年为-5.7%,1976年为-1.6%。

改革开放之后,没有再出现负增长,每次低谷均为正增长,只是增速减缓。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率的低谷有所上升,如1990年3.8%,1999年在抵御亚洲金融危机中回落到7.6%。

这次,在第10轮周期中,在应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2009年经济增长率仅回落到8.7%,实属来之不易。

五是就经济增长率波动的幅度看:

波幅逐渐收窄。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周期中,经济增长率的峰谷落差很大,如在第2轮周期中,1958年的峰值21.3%与1961年的谷值-27.3%之间的落差达48.6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之后,波幅明显缩小,经济增长率的峰谷落差缩小到6—7个百分点。

而在第10轮周期中,峰谷落差仅为4.3个百分点。

㈢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

⒈西方经济周期理论

⑴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①太阳黑子周期理论

太阳黑子周期性→农业生产周期性→其他产业和投资周期性→经济增长周期性

②创新周期理论

创新→生产效率提高→盈利增加→企业仿效→创新浪潮→信用扩张→需求增加→经济繁荣→创新普及→盈利机会消失→信用紧缩→经济衰退

③政治性周期理论

出于政治目的,周期性制止爬行的通货膨胀或用通货膨胀来消灭失业。

⑵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①纯货币周期理论

信用扩张→生产扩张、收入增加→需求增加、物价上升→经济繁荣→供求失衡、信用危机→信用紧缩→需求减少、生产过剩→经济萧条→为刺激经济增长,信用扩张。

②过度投资周期理论

③消费不足周期理论

认为危机的出现和生产过剩是因为消费不足,并未揭示周期全过程

④心理周期理论

2.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失衡

社会总供给是指有实物保证的总供给,具体表现为社会现有生产能力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社会总需求是指社会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

从购买内容上,社会总需求表现为对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劳务的需求。

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仍存在着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矛盾。

这是因为:

⑴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生产和消费是两个相互联系但又各自独立的环节,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分离的。

⑵商品经济固有的一系列内在矛盾都必然在市场交换行为过程中外化为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这一系列矛盾又:

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这三对矛盾都需要在市场的商品交换过程中实现统一,当市场交换不能完成时,就表现为这三对矛盾。

⑶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和消费是由不同经济利益的主体来实现的,存在着经济利益上的矛盾。

生产最大化与消费最大化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中才能实现,而完全竞争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当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低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