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7326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0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版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版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版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版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docx

《版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docx

版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2020版:

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要点

建议基层医生积极对未进行乙型肝炎免疫的儿童、18岁以上成年人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HBV血清学检测为HBV感染的首选检测方法。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儿童和高危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的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接种第2针和第3针。

对感染HBV的妇女进行母婴阻断,最主要的干预措施是新生儿出生12h内尽早接种首针乙型肝炎疫苗和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完成后续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证据表明,对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在孕中晚期进行口服抗病毒药物干预,会进一步减少乙型肝炎母婴传播。

在孕期发现乙型肝炎活动的相关症状或转氨酶异常,应尽快转诊到感染科(或肝病科)及妇产科专科治疗。

基层医生可诊断、治疗和管理慢性乙型肝炎。

推荐首先进行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检测,若HBsAg阳性,有条件的基层可检测HBVDNA、肝功能和肝脏彩超,甚至进一步行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以利于早期诊断、早期发现肝纤维化、早期药物治疗。

HBVDNA阳性的患者,若ALT持续异常(>1倍正常值上限)且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ALT升高,均应考虑开始抗病毒治疗;有肝硬化者,无论ALT和HBeAg状态,均建议抗病毒治疗。

推荐药物有3种:

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

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建议转诊:

(1)紧急转诊:

①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②重型肝炎(肝衰竭)。

(2)普通转诊:

①初诊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②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癌症化疗的患者;③慢性乙型肝炎经抗病毒治疗6个月,ALT仍持续异常和/或HBVDNA阳性患者;④肾功能不全患者;⑤HBV合并HCV、HIV感染者;⑥妊娠期女性(HBVDNA阳性者);⑦青少年及儿童患者;⑧由于其他因素无法处理者。

根据不同疾病阶段进行全程分级管理、三级预防和健康教育。

加强专科与基层的上下联动协作。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因全球各地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的疾病负担不同及医疗保健系统的差异,总体上仍存在知晓率低、诊断率低和治疗率低的问题,导致其发现晚、治疗不及时及管理不规范,给国家和家庭的医疗支出造成巨大负担。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05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第一版),并分别于2010、2015和2019年进行了修订。

为响应建立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号召,落实WHO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威胁”和2017年11月我国政府出台的《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2017—2020年)》的总体目标,发挥全科医生“健康守门人”的角色,加强对CHB的科普、预防、筛查、诊断和综合管理,特制订此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基层,旨在帮助全科医生,在CHB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和长期随访管理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CHB管理的所有问题。

因此,全科医生在诊治CHB患者时,应在充分了解有关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认真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和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定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

我们将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进展情况,继续对本指南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概述

(一)定义

慢性HBV感染:

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或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6个月以上。

CHB:

指由HBV持续感染6个月以上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性疾病。

(二)流行病学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率差异很大。

据WHO估计,全球约有2.57亿例慢性HBV感染者,其中我国所在的西太平洋地区和非洲地区占68%。

全球每年约有88.7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其中肝硬化占30%,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占45%。

我国肝硬化和HCC患者中,由HBV感染所致者分别为77%和84%。

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对全国1~2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4岁、5~14岁和15~29岁人群HBsAg流行率分别为0.32%、0.94%和4.38%,与1992年比较,分别下降了96.7%、91.2%和55.1%。

据统计,目前我国全人群HBsAg流行率为5%~6%,慢性HBV感染者约7000万例,其中CHB患者为2000万~3000万例。

尽管HBV相关疾病所致的医疗负担很重,CHB治疗的进展也很快,但大多数HBV感染者对自身感染状况知晓率仍较低,导致部分患者就医时已经进展到疾病晚期。

因此CHB的早期筛查、诊断及后续的关怀管理是防治的关键环节。

(三)传播

HBV主要经母婴、血液和性接触传播。

在我国实施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规划后,母婴传播已大幅度减少。

1.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多发生在围生期。

母亲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及HBVDNA>2×105 IU/ml时更容易导致母婴传播。

随着婴儿出生时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进行联合免疫阻断措施的实施,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已明显减少。

感染HBV的妇女可以正常工作、妊娠和生育,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管理,能有效地大幅降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率。

2.血液传播:

HBV可通过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传播。

由于对献血者实施了严格的HBsAg和HBVDNA筛查,故经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已极少发生。

但经不安全注射或在消毒不严的条件下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共用剃须刀和牙具,以及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也有可能导致HBV传播。

3.性接触传播:

指通过与HBV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传播。

特别是多个性伴侣、男男性行为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

在欧美国家,HBV感染以成年人较为常见,性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在国内,HBV感染的性传播案例也有报告。

以下人群均有较高的HBV感染风险:

有注射毒品史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既往有输血史、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有接触血液或体液职业危险的卫生保健人员和公共安全工作人员、多个性伴侣、男男性行为者、囚犯以及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糖尿病患者。

HBV不经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

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蚊和臭虫)传播。

(四)自然史和发病机制

1.HBV感染的自然史:

HBV感染的自然史取决于病毒、宿主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动态和复杂的。

HBV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新生儿及1岁以下婴幼儿感染HBV后的慢性化风险为90%。

我国在实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规划前,HBV感染者多为围生期或婴幼儿时期感染。

目前,HBV母婴阻断在全球取得了巨大成功。

我国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已全面推广联合免疫(乙型肝炎疫苗联合HBIG)等措施,但仍有5%~7%新生儿发生母婴传播,其中HBeAg阳性孕妇中为7%~11%,HBeAg阴性孕妇中为0~1%。

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一般划分为4个时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免疫控制期和再活动期,见表1、图1。

并非所有的HBV感染者都经过以上4期,也不一定是连续的,而且此分期并不直接等同于抗病毒治疗的标准和适应证。

例如,青少年或成年时期感染HBV,多无免疫耐受期而直接进入免疫清除期。

表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自然史

分期

特征

免疫耐受期(慢性HBV携带状态)

多为围生期和婴幼儿时期,血清HBsAg、HBeAg和抗HBc同时阳性,HBVDNA水平高(通常HBV DNA>2×107 IU/ml),ALT正常。

肝组织学无明显炎症坏死和纤维化

免疫清除期(HBeAg阳性CHB)

HBeAg阳性阶段,ALT持续或反复异常及高HBVDNA水平(通常HBV DNA>2×104 IU/ml),可出现HBeAg阴转,抗HBe阳转,ALT持续或间歇升高。

肝组织学有明显炎症坏死和/或肝纤维化,可发展成肝硬化和肝衰竭

免疫控制期(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

低复制期,ALT正常,低 HBVDNA水平(HBV DNA<2×103 IU/ml)或检测不到。

肝组织学无炎症或仅有轻度炎症,可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在发展为明显肝病之前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的此期患者,发生肝硬化和HCC的风险明显减少

再活动期(HBeAg阴性CHB)

5%~15%的非活动期患者可出现一次或多次肝炎发作,ALT持续或反复异常,HBV DNA>2×103 IU/ml,表现为HBeAg阴性CHB,可再次出现HBeAg阳转。

肝组织学有明显炎症坏死和/或纤维化

注:

HBeAg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CHB 慢性乙型肝炎;HBsAg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HBc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ALT 丙氨酸转氨酶;抗-HBe 乙型肝炎e抗体;HCC 肝细胞癌

▲图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史示意图

2.发病机制:

CHB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

大量研究表明,HBV不直接杀伤肝细胞,而是通过免疫应答导致肝细胞损伤及炎症坏死,而炎症坏死的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是慢性HBV感染者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HCC的重要因素。

二、检测

(一)检测对象

据估计,目前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为5%~6%,处于中度流行水平(血清HBsAg阳性率2%~7%),建议在不涉及入托、入学、入职的健康体格检查或医疗活动中,在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对未进行乙型肝炎免疫的儿童以及18岁以上成人积极进行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检测,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疾病危害的目的。

(二)检测方法

1.HBV血清学检测:

由于相对成本低,目前为HBV感染的首选检测方法。

HBV血清学标志物包括HBsAg、抗-HBs、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和抗-HBcIgM。

临床意义见表2、3。

表2 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标志物

临床意义

HBsAg

阳性表示存在HBV感染;如果HBsAg在窗口期未被检测出,可检验出HBVDNA;HBsAg定量检测可用于预测疾病进展、抗病毒疗效和预后等

抗HBs

为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具备HBV免疫力,见于乙型肝炎康复期及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者

HBeAg

阳性表示HBVDNA水平高,传染性强

抗HBe

阳性预示 HBVDNA 复制水平下降,仍具有传染性

抗HBc

主要是IgG抗体,只要感染过HBV,无论病毒是否被清除,此抗体多为阳性

抗HBcIgM

多见于急性乙型肝炎,可持续6个月;也可在CHB 急性发作时出现

HBVDNA

在HBV感染早期先于HBsAg出现,可判断HBV感染病毒复制水平,预测疾病发展,并用于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和疗效判断等

注:

HBsAg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HBs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eAg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抗-HBe 乙型肝炎e抗体;抗-HBc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表3 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临床意义组合分析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抗-HBcIgM

HBVDNA

临床意义

-

-

-

-

-

-

-

从未感染过HBV

-

+

-

-

-

-

-

接种乙肝疫苗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产生免疫

-

-

-

+/-

+

-

+

隐匿性乙肝感染,少见,但对于免疫抑制或放化疗患者的监测有意义

+

-

+/-

+/-

+

+

+

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急性发作

+

-

+/-

+/-

+

-

+/-

慢性感染

-

+

-

+/-

+

-

-

既往感染已恢复,有免疫力

注:

HBsAg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HBs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eAg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抗-HBe 乙型肝炎e抗体;抗-HBc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阴性;+ 阳性

2.HBVDNA定量检测:

主要用于判断慢性HBV复制水平,可用于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和疗效判断。

HBVDNA定量多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其检测下限值因不同生产厂商的试剂而异。

3.生物化学检查:

(1)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血清ALT和AST水平是反映肝细胞炎症损伤的敏感指标,但与病情轻重并不完全平行。

即使低水平的ALT异常,若持续时间长,也提示有肝脏损伤。

临床上,还应排除其他原因所导致的ALT升高。

对于长期病毒抑制但仍有ALT升高者,应进一步分析评估其原因。

(2)血清胆红素: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胆汁代谢、排泄程度有关,胆红素升高的主要原因包括肝细胞损伤、肝内外胆管阻塞和溶血。

在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可呈进行性升高>171μmol/L,或每天上升幅度>17.1μmol/L,且有出现胆红素升高与ALT和AST下降的所谓“胆酶分离”现象。

(3)外周血常规:

肝硬化时,脾功能亢进,可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

(4)甲胎蛋白(AFP):

血清AFP是诊断HCC的重要指标。

应注意AFP升高的幅度、动态变化及其与ALT和AST的消长关系,并结合临床表现和肝脏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4.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检查:

主要介绍3种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检查评价方法,APRI评分、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rosis4score,FIB-4)和瞬时弹性成像(transientelastography,TE),其中APRI评分、FIB-4简单易行,可在社区开展并用于肝纤维化的评估,TE因受到设备限制而适合大型医院进行检查。

(1)APRI评分:

AST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ratioindex,APRI)可用于肝硬化的评估,APRI计算公式为:

[AST/正常值上限(upperlimitofnormal,ULN)×100]/血小板计数(×109/L)。

成人中APRI评分≥2预示患者存在肝硬化,APRI<1则排除肝硬化。

该指数用于评估HBV相关肝纤维化程度的准确性较低。

(2)FIB-4:

FIB-4基于ALT、AST、血小板计数和患者年龄计算,可用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和分期。

FIB-4计算公式为:

年龄(岁)×AST(IU/L)/[血小板计数(×109/L)×ALT(IU/L)−−−−−−−−−−√ALT(IU/L)]。

慢性HBV感染者以FIB-4≥3.25判断Metavir评分≥F3(肝活检提示汇管区纤维扩大伴大量间隔,结构紊乱,伴或不伴肝硬化)的特异度为97%,>30岁人群中FIB-4≤0.70排除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阴性预测值高达96%。

(3)TE:

TE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无创检查,其优势为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能够比较准确地识别轻度肝纤维化和进展性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但其测定成功率受肥胖、肋间隙大小以及操作者的经验等因素影响,其测定值受肝脏炎症坏死、胆汁淤积以及重度脂肪变等多种因素影响。

鉴于胆红素异常对TE诊断效能的显著影响,应考虑胆红素正常情况下进行TE检查。

TE结果判读需结合患者ALT及胆红素水平等指标,将TE与其他血清学指标联合使用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我国多中心研究建议乙型肝炎肝硬化诊断界值为21.3kPa,排除界值为8.2kPa;进展期肝纤维化诊断界值为12.4kPa,排除界值为5.8kPa;显著肝纤维化诊断界值为9.1kPa,TE的临床应用指导参见《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肝纤维化专家共识(2018年更新版)》。

(4)其他指标:

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均可反映肝纤维化发生情况,但尚缺乏可供临床应用的统一诊断界值。

5.影像学检查:

主要目的是监测慢性HBV感染的临床疾病进展,包括了解有无肝硬化及门脉高压征象、发现肝占位病变并鉴别其性质,尤其是监测和诊断HCC。

腹部超声检查无创、价廉、实时显像、便于反复进行,可观察肝脏和脾脏的大小、外形、实质回声,并能测定门静脉、脾静脉和肝静脉内径及血流情况,以及有无腹水及其严重程度,从而判断有无肝硬化和门脉高压;能有效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

肝癌首次确诊时肿瘤的大小和预后密切相关,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是最为有效筛查早期肝癌的手段。

建议没有肝硬化的CHB患者每6个月复查1次,有肝硬化的CHB患者每3个月1次;超声造影能更好地鉴别占位性质。

其局限性是图像质量和检查结果容易受设备性能、患者胃肠道气体及操作者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CT和MRI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价格较高、设备要求更高,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受到限制。

(三)检测策略

建议对未进行乙型肝炎免疫的儿童以及既往未进行HBV相关检查的18岁以上人群在健康体检或临床就诊时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如HBsAg阳性,提示存在HBV感染,再进一步检查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HBVDNA、肝功能和腹部超声。

检测策略见图2。

注:

不适用于已确诊的HBV感染或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或重型肝炎表现者;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HBs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c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抗⁃HBe乙型肝炎e抗体

▲图2 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策略

三、诊断与转诊

(一)诊断

1.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

(1)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非特异性症状,轻症者可有持续或反复出现的乏力、食欲下降、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精力下降。

重者可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肝硬化表现。

体格检查可见肝脏可正常或稍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

严重者可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脏明显肿大。

辅助检查示ALT或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如ALT和AST大幅度升高、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升高,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则提示重症化倾向,可迅速向肝衰竭发展。

(2)重型肝炎(肝衰竭):

病因及诱因复杂,包括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特别是甲型或戊型肝炎)、机体免疫状态改变、妊娠、过度疲劳、饮酒、应用肝损伤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或有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

临床表现为一系列肝衰竭相关的综合征:

极度乏力、严重食欲低下、腹胀等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症状(性格改变、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肝性脑病表现),黄疸进行性加深,胆红素可升至>10倍ULN,或每天上升幅度>17.1μmol/L,并有明显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

可见扑翼样震颤和病理反射、肝浊音界消失进行性缩小,胆酶分离及血氨升高等。

2.诊断标准:

根据HBV感染者的血清学、病毒学、生物化学试验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临床上可将慢性HBV感染分为以下几种。

(1)慢性HBV携带状态:

又称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

多为年龄较轻的处于免疫耐受期的HBsAg、HBeAg和HBVDNA阳性者,1年内连续随访3次,每次至少间隔3个月,均显示血清ALT和AST在正常范围,HBVDNA处于高水平(通常>2×107 IU/ml),血清HBsAg较高(通常>1×104 IU/ml),肝组织学检查无明显炎症坏死或纤维化。

(2)HBeAg阳性CHB:

患者处于免疫清除期。

血清HBsAg阳性,HBeAg阳性,HBVDNA阳性(通常>2×104 IU/ml),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明显炎症坏死和/或纤维化。

(3)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

又称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

为免疫控制期,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DNA<2×103 IU/ml,HBsAg<1×103 IU/ml,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每次至少间隔3个月,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

影像检查无肝硬化征象,肝组织学检查显示组织学活动指数(HAI)评分<4或根据其他的半定量计分系统判定病变轻微。

(4)HBeAg阴性CHB:

为再活动期。

血清HBsAg阳性,HBeAg持续阴性,HBVDNA阳性(通常≥2×103 IU/ml),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有肝炎病变。

(5)隐匿性HBV感染(occulthepatitisBvirusinfection,OBI):

其定义为血清HBsAg阴性,但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DNA阳性。

除HBVDNA阳性外,80%患者可有血清抗-HBs、抗-HBe和/或抗-HBc阳性,称为血清学阳性OBI;1%~20%的OBI患者的血清学标志物均为阴性,称为血清学阴性OBI。

诊断主要通过HBVDNA检测,尤其是抗-HBc持续阳性者。

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6)乙型肝炎肝硬化: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符合下列①和②者为病理学诊断,符合①和③者为临床诊断。

①病史及血液检查有HBV现症感染(HBsAg阳性),或有明确的慢性HBV感染史(既往HBsAg阳性>6个月,目前HBsAg阴性、抗-HBc阳性)且除外其他病因者。

②肝脏活组织检查病理学符合肝硬化表现。

③符合以下5项中的2项及以上者,并排除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者:

ⓐ影像学检查显示肝硬化和/或门脉高压征象。

ⓑ内镜检查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肝脏TE测定显示肝脏硬度符合肝硬化。

ⓓ血生物化学检查显示白蛋白水平降低(<35g/L)和/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较对照延长>3s)。

ⓔ外周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100×109/L。

临床上常根据是否曾出现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将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及失代偿期。

代偿期肝硬化是指影像学、生物化学或血液学检查有肝细胞合成功能障碍或门静脉高压症证据,或组织学符合肝硬化诊断,但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或肝性脑病等症状或严重并发症者;失代偿期肝硬化是指患者可以出现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等严重并发症之一者。

(二)转诊建议

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建议转诊。

1.紧急转诊:

当CHB患者出现急性发作,需要住院治疗时,应考虑及时紧急转诊。

(1)CHB急性发作:

患者有明显的腹胀、纳差、黄疸等明显的肝炎临床症状,肝功能化验明显异常,例如ALT>5倍ULN,或1周内血清总胆红素和ALT急剧升高。

(2)重型肝炎(肝衰竭):

加强对重症肝炎的识别,如CHB患者出现极度乏力、食欲明显降低、重度腹胀等症状,神经、精神症状(性格改变、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肝性脑病表现),有明显出血、扑翼样震颤等现象时,应紧急转诊。

2.普通转诊

(1)初诊肝硬化、HCC患者。

(2)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癌症化疗的患者。

HBV感染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肿瘤化疗过程中,20%~50%的患者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乙型肝炎再活动,重者可出现肝衰竭甚至死亡。

高水平HBVDNA是发生乙型肝炎再活动的重要危险因素,此类患者应转诊到专科治疗。

(3)CHB经抗病毒治疗6个月,ALT仍持续异常和/或HBVDNA阳性患者,应转诊到专科,考虑药物治疗应答不佳,并寻找肝功异常其他原因。

(4)肾功能不全患者:

核苷(酸)类似物(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