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现状问题及计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47159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现状问题及计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现状问题及计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现状问题及计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现状问题及计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现状问题及计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现状问题及计谋.docx

《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现状问题及计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现状问题及计谋.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现状问题及计谋.docx

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现状问题及计谋

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现状、问题及计谋

作者:

张士运袁怀雨

摘要:

文章论述了海外石油投资的重要战略意义、现状、特点和已取得的显著成效,分析了中国石油海外投资存在的要紧问题,并针对存在的要紧问题,建议确立海外石油投资进展的整体战略;制定海外石油投资保险政策;成立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基金和进一步改革海外投资治理体制。

1、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的重要战略意义

目前,石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进展中必不可少的战略性资源,世界各国对石油资源的消费量逐年递增,据统计和预测,全世界石油消费在1990一一2020年将以每一年1.3%的速度增加;国土资源部的资料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原油消费量以年均5.7%的速度增加,高出全世界石油消费总增加速度4.4个百分点。

近几年来,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国内石油产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差距日趋拉大,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入口国;200()年我国原油产量是1.5亿吨,入口5983万吨;2003年产量1.7亿吨,入口9112万吨,估量2021年我国原油需求缺口将达到2亿多吨。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为了解决石油需求缺口逐年加大的问题,必需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增强勘探,增加国内石油储量和产量;二是入口;三是增进海外石油投资,成立海外石油基地。

1993年中国步入石油净入口国后,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施“走出去”,

开发海外石油资源的战略。

十年来,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投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经在海外成立起自己的石油开采基地,每一年为国家带回近万万吨份额原油,为弥补国内资源不足做出了奉献。

事实上,海外石油投资不仅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尝试,更是我国实施石油来源多元化战略、保障石油供给平平稳固的重要途径。

由于最近几年我国原油入口量不断增加,入口来源相对集中(50%来自中东),石油入口的风险愈来愈大。

美伊战争暴发后,我国政府加倍感受到这种压力,也更意识到成立海外石油生产基地的重要性。

不管从产业的进展,仍是从国家平安的角度来看,海外石油投资都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2、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现状和特点

自1993年到2002年末,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共在境外参与油气开发项目近30个,累计投资超过50亿美元,海外原油作业已达到200(〕万吨/年,天然气达到13亿立方米/年。

2.1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海外投资历程

1993年3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CNPC,以下简称中石油)中标泰国邦亚区块项目,第一次取得海外油田开采权益,同年10月又取得秘鲁得塔拉拉油田第七区块的石油开采效劳作业权,由此拉开了中国石油进军海外市场的帷幕。

1995年9月,中石油第一在苏丹穆格德盆地6区块油田开发项目中标;1997年,进一步取得穆格莱德盆地1/2/4区块的石油开发权;以后又取得了3号区块和7号区块油田的部份股权。

通过6年的尽力,中石油在苏丹建起了1400万吨/

年的原油生产能力,修建了长达1506千米的输油管道,建成了一家250万吨/年原油加工厂和假设干个加油站,慢慢形成了一个集生产、精炼、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完整的石油工业产业链,成为中国海外石油开发的重要基地。

对苏丹南部油田的开发是我国海外石油投资的最大项目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在拉美地域的油气开发也取得了进一步进展。

继1993年中石油取得秘得拉拉油田第七区块石油开采权以后,1995年又取得该油田第六区块的石油开采权。

1997年7月,中国在委内瑞拉取得了马拉开波湖油区英特甘博区块和委内瑞拉油区卡拉高莱斯油田的石油开采作业权,随后又参与了厄瓜多尔等国的油气开发项目。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的海外石油投资开始向中亚地域挺进。

1997年5月,中石油全资子公司在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油田的竞标中获胜,与哈政府签定了购买阿克纠宾油气公司60%股分的协议,同年8月,又取得了对乌津油田的石油开采权益。

通过量年的运作,中石油在哈萨克斯坦不仅原油产量以每一年100万吨的速度增加(估量2005年将达到1001〕万吨),还取得了对滨里海舅地东缘中区的勘探许可证,并打算在本地成立一个200万吨/年的原油加工厂。

2003年中哈政府达到协议,决定一起修建一条连接两国的石油管道(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该管道的建设不仅能够解决阿克纠宾油田等油田的出口运输问题,而且关于中国进一步开发中亚地域石油资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海外投资历程

进人二十一世纪,除中石油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以下简称中海油)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SINOPEC,以下简称中石化)也都加人了海外石油开发的行列。

2002年,中海油斥资12亿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块石油天然气田,每一年可取得约550万吨份额油。

同一年内,中石化也与德国普鲁士格公司签定了也门S2区块勘探开发权益转让的协.议,取得37.5%的石油开采权,并在阿尔及利亚中标了一个老油田的开发改造项目。

2003年,中石化与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达到一起开发“Pirshagi”油田的协议,依照协议,中石化将在以后五年使该油田产量增加一倍,并增加4口钻井。

2.3中国三大石油公司海外投资特点分析

2.3.1投资形式以参股或收购为主

初期的海外石油开发要紧以合作开采、产量分成的形式与资源国合作,这些油田大多规模小、构造复杂、原油产量也比较少,中石油在秘鲁、委内瑞拉的石油开发都属于这一类的项目。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后,我国企业更多地采取参股或收购的方式获取海外石油资源,如收购阿克纠宾油田的部份股权、购买印尼五大油田的部份开采权等,原油开采的数量和收益都比以前有较大幅度提高。

最近几年来,海外并购加倍成为中国石油公司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腕,中国公司不断收购海外石油资产(包括油田、气田)在国际石油资源竞争的中愈来愈显示出踊跃主动的姿态。

2.3.2慢慢形成三大战略区域

从境外石油开发的区域来看,我国正在慢慢形成以中东一北非、中亚一俄罗斯及南美为中心的三大战略区域区。

在北非要紧以苏丹为中心,慢慢向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周边国家幅射;中东以伊朗、也门为基慢慢地向卡塔尔、科威特、沙特等国扩展;中亚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为基点,向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阿塞拜疆等周边国家渗透;南美以秘鲁、委内瑞拉为起点,向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等国扩展。

2.3.3海外投资成效显著

最近几年来,我国海外原油作业量平均每一年增加50%以上,海外天然气作业量也以每一年20%以上的速度增加。

中石油在苏丹的油田开发项目,2001年全数投资回笼,每一年能够取得近4亿美元的收入。

中海油在马六甲油田的投资,也仅3年的时刻就完成了投资回笼。

3中国石油海外投资存在的要紧问题分析

3.1海外投资政策性保险体制不完善

从海外投资的国家分析,由于我国很多石油项目投资于一些“政治风险较高”的国家,石油海外投资面临战争、骚乱、财产没收、国有化、外汇管制等造成的风险,如中东战争。

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出台有关海外投资保险的政策。

为了防范这些政治风险,许多发达国家制定了海外投资政策性风险政策;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也开展了对FDI提供担保业务。

3.2资金不足制约海外投资进展

2001年,中石油股分公司的营业收人为2389

亿元,中石化股分公司为3043亿元,中海油股分公司为208亿元,三家公司归并也仍然不足埃克森美孚的三分之一。

正是由于这种缘故,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发的油田规模一样都不太大,即便象苏丹如此比较成规模的油田,也是由多方一起投资,因此取得的份额油和收益也比较少。

同时,由于缺少资金,融资渠道狭小,企业在承包海外石油工程贷款及开具保函等方面存在困难,有时不能不舍弃一些专门好的项目

3.3投资本钱太高

最近几年来,中国企业为了中标海外石油项目,普遍报价偏高,个别企业乃至以低于本钱的价钱投标,似乎一旦中标就意味着一切都成功了,但当他们履行完假设干合同后,才发觉通过猛烈价钱竞争得手的项目利润实在太少,这其中最典型的确实是中石油集团收购哈萨克斯坦油田的案例。

1997年中石油出资35亿美元,购买哈萨克斯坦某石油公司的部份原油储量,并打算建设一条长300()千米的输油管线,直通中国西部。

公司中标以后,才发觉项目投人资金太大,而依托开采本地原油的收人,全然无法弥补巨额的支出,最后终因本钱太高而被迫搁浅,使企业蒙受了严峻的经济损失。

3.4海外投资治理体制制约海外石油投资事业的进展

我国现行的治理体制对海外投资治理项目实行审批制度。

在审批限额上,其要紧内容是中方投资在100万美元及以上的海外投资项目,和3001)万美元以上的海外再投资项目,需通过国家审批;

在审批程序上规定了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二道程序。

上述审批制度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制定的,目前,已经不适应海外投资项目时效性强和投资强度高的特点,从投资限额看,100万美元的投资限额可能不到一口井的投资;从时效性看,国际石油开发领域的对外合作多采纳公布招投标的方式,招标的突出特点是时效性强,若是因为审批来不及参与招投标,可能会贻误机会。

另外,在外汇治理方面,由于中国尚未实行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海外投资企业的用汇额度仍受到必然限。

关于海外投资,现行外汇治理制度规定,100万美元及以上的外汇汇出或购汇需经国家外汇治理局批准,那个限额同海外投资项目的审批限额一样,实在太低。

4增进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的计谋建议

4.1确立海外石油投资进展的整体战略

目前,西方大国都把能源平安放在对外贸易和对外交往的首位,高度重视海外石油的勘探与开发。

美国政府早就制定出全世界化的能源开发战略,日本更是踊跃鼓舞国内企业到世界各地勘探开发石油。

这些国家一起的特点,确实是不仅把本国公司去海外参与油田开发视作企业行为,更视作国家行为,从国家能源平安战略的角度来支持和推动这一事业的进展。

相较之下,我国的石油企业目前在海外大多孤军作战,没有形成一致对外的整体行动。

我国政府应当进一步增强对这一领域的参与和介入,从石油平安战略的高度,制定具体的长期进展打算,并付诸实施。

而且要促成企业在海外彼此合作,彼此扶持,提高整体竞争能力。

4.2制定海外石油投资保险政策

为了鼓舞和增进海外石油投资,应付世界上产油国家存在的一些政治上的不稳固因素,建议尽快出台海外石油投资保险政策。

能够在某个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或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专门从事境外投资保险业务的机构,并借鉴国际老例制定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保险方法。

4.3成立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基金

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基金的筹集渠道能够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石油地质事业费和储量有偿利用费中划拨出部份资金,专门用于海外石油投资;②从中央对外贸易进展基金和对外合伙合作援助基金中划出部份资金;③全数的石油入口关税和增值税。

在基金的利用上,对海外石油投资的风险勘探部份,能够部份或全数无偿资助;对项目的开发投资或操作费用部份,可申请无息贷款,或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仅收取利用费(费率大大低于同期商业贷款利率)。

4.4进一步改革海外投资治理体制

中国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第一要成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运作体制。

如进一步简化海外投资的审批环节,增加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加速金融和外汇治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完善金融和外汇监管制度;增强政府部门的效劳意识,改变工作作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