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乡规划审查检索表.docx
《镇乡规划审查检索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乡规划审查检索表.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镇乡规划审查检索表
镇(乡)总体规划技术审查检索表
一、规划类型分析
1、分析依据:
应重点加强对区位条件、经济特征及发展趋势、地质地貌、水资源、生态环境、民族文化风俗与社会组织、城乡建设发展模式、自然及历史人文资源等内容的研究,科学指导规划编制工作。
2、集中发展类型:
对于具有区位优势、产业发展基础、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较好的镇或乡,可以采取适度集中建设发展的规划措施。
3、保护发展类型:
对于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比较贫乏、水量偏少和生态环境脆弱的镇或乡,规划编制时应首先落实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内容,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措施。
4、特色发展类型:
应积极研究并挖掘地域文化、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等方面的特色,必要时进行专题研究,并在规划编制中突出地方特色,明确保护措施。
5、保留发展类型:
对于牧区的镇或乡,应重点加强对牧区临时性聚居、老年人和青少年人定居性聚居的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规划措施。
二、镇乡规划内容审查
1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战略
●分析上位规划要求和地域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生态环境等状况;
●预测镇(乡)域人口增长及流动趋势,研究产业经济发展基础及趋势;
●提出镇(乡)域总体发展定位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确定镇(乡)域和镇区人口发展规模;
●研究并确定城镇化目标,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战略;
●根据实际需要,提出镇(乡)域的区域衔接与统筹发展方面的策略建议。
2产业发展与统筹布局规划
●明确镇(乡)域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以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目标和措施,提出三次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措施。
●统筹三次产业的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农业生产区、畜牧业生产区、农副产品加工区、工业园区、物流市场区、旅游发展区等产业集中区的选址和用地规模,制定规划引导措施。
3空间利用分区规划
1)根据地形地貌地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牧区保护、镇村建设及产业布局、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确定空间利用的主导特性,划分河流水面和水资源保护区、农田保护区、园林保护区、牧业保护区、重要矿产和能源保护区、镇(乡)村建设区、工业园区、自然或文化遗产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区、重要基础设施、其他等空间利用分区,提出规划导引和控制的原则性要求。
2)对于河流水面和水资源保护区、农田保护区、园林保护区、牧区保护区、重要矿产和能源保护区、自然或文化遗产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区,应提出明确的保护或修复性规划措施。
表4.3.2:
镇(乡)域空间利用分区导引
空间分区
主导用地性质
分类
开发利用
设施建设
生态保育
1
镇(乡)村建设区
镇(乡)建设用地
镇区
镇、乡居民点的镇区建设
公共设施、生产和仓储设施、工程设施等
村镇绿化建设
村庄建设用地
村庄
农村居民点建设
公共设施、工程设施等
2
工业园区
生产设施用地、仓储用地
工业园区、
农副产品加工区
集中工业
生产
生产设施、仓储设施、工程设施、配套生活服务设施
园区绿化建设
3
水资源
保护区
水域
河流湖泊
水产品养殖、
滨水旅游、农业灌溉
养殖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取水设施
严格保护河流水面及其周边划定岸线和水体保护范围,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地,根据自治区有关规定研究并重点加强坎儿井的保护
水库坑塘
水产品养殖、滨水旅游、农业灌溉
养殖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取水设施、防渗设施
沟渠
农业灌溉
沟渠疏浚、防渗设施
滩涂
水产品养殖、滨水旅游
养殖设施、旅游服务设施
4
农田
保护区
农田
水田
水生农作物种植、观光农业
排涝设施、节水灌溉设施、机耕路、旅游服务设施
严格保护农田范围,保育水土条件,进行土地整理
水浇地
旱生农作物种植、采摘农业
灌溉渠网、灌溉设施、大棚等农业设施、机耕路、旅游服务设施
旱地
旱生农作物种植、采摘农业
节水灌溉设施、
防旱应急设施、
大棚等农业设施、机耕路
较严格保护,符合规划的条件下可转为建设用地、进行土地整理
5
园林
保护区
林地
园地
林果种植、其它经济林种植、采摘旅游
林业管理设施、林区作业路、旅游服务设施、防(火)灾设施
依据生态功能评估,实行较严格保护,园地与林地之间、林地与农田之间可进行一定的转用
林地
用材林木、苗圃、观光旅游
林业管理设施、林区作业路、旅游服务设施、防(火)灾设施
6
牧区
保护区
草地
牧草地
牲畜养殖、旅游开发
生产设施、防灾抗灾设施
严格保护牧区,实行以草定畜,控制超载过牧
7
重要矿产和能源保护区
采矿用地
矿区
矿产采掘、能源开发
工矿基础设施、配套生活服务设施
控制重要矿产和能源保护区,加强可持续循环开发利用等
8
自然或文化遗产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确定的其他重要保护资源
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旅游
必要的管理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
严格保护区,应重点加强自然环境保护或修复
文化遗产保护区,以及根据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确定的其他重要保护资源
保持文化遗产遗存的完整性,适度开发旅游
核心保护区外可建设必要的管理及服务设施
在确保文化遗产保护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适当加强生态环境改善
9
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区
沙漠
沙漠化区
植树造林、修复生态
严格控制沙漠化地区范围
山区
植被覆盖
农林产品种植、旅游开发
山林管理设施、旅游服务设施
依据生态敏感度评价,实行分级保护和修复
裸岩砾石
旅游开发、矿藏采掘
旅游服务设施、矿产采掘设施
10
重要基础设施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
铁路
铁路编组站、线路等用地
铁路及其必须的附属设施
重点加强铁路、公路两侧的防护林带建设
公路
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用地及附属设施用地
公路及其必须的如加油站、维修、检查等附属设施
机场
民用及军民合用的机场用地,包括飞行区、航站区等用地
机场及其必须的附属设施
在确保机场安全的情况下加强机场周边生态防护
对外口岸
口岸及其服务功能
口岸必须功能设施
园林绿化建设
管道运输
运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地面管道运输用地
地面或地下各类区域性运输管道
按《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等有关法规和规范进行保护,在此基础上宜积极加强生态防护
区域公用设施
为区域服务的重要公用设施
为区域服务的能源、水工、通信、广播电视、殡葬、环卫、排水等设施
11
其他
特殊用地
特殊用地等构成的特殊区域
根据特定用途需要
根据特定用途需要
加强周边生态防护和用地内园林绿化
注:
“-”表示空缺。
4镇村布局规划
1)提出镇、村统筹布局的总体方案,原则上应确定镇区、中心村、基层村的三级体系。
2)在现状基础上对村庄布点、建设和整治等提出原则性要求,提出行政村撤并等调整建议。
3)划定镇区范围,明确性质和主要职能,确定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提出用地布局的规划引导原则。
镇区应包含但不限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可以根据实际用地条件和发展需要预留部分发展备用地。
4)选择村庄聚集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备、交通条件较好、建设发展条件较好、能够服务且带动周围村庄发展和建设的行政村作为中心村。
镇(乡)域内的中心村布局应合理,满足为周边基层村提供基层公共服务的合理半径需要。
5)村庄布点规划应尊重现状,注重村庄布点与生产资料及社会资源之间的依存关系,注重保护当地的地域文化、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风俗习惯、特色风貌和生态环境。
6)在现状村庄布点基础上,明确规划重点发展的规模较大村庄的布点、特色和定位。
7)迁并村庄应极其慎重并应尊重村民意愿和落实迁并经费,确保迁并后的村民生产更方便、居住更安全、生活更有保障。
5规划区
●根据镇区远景建设发展控制需要,以及水源、生态环境、重要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要求,或者独立工矿点、工业园区、重大建设项目等原因,划定镇(乡)规划区的范围。
●规划区可以集中成片,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由多个不同片区组成。
6空间建设管制
1)根据生态环境、资源、公共安全、建设等因素,在镇(乡)规划区内划定蓝线、绿线、黄线、紫线,以及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提出规划管制的原则及措施。
2)禁建区指禁止城乡建设的地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生态公益林、水土涵养区、湿地等。
3)限建区指附有限制准入要求的城乡建设的地区。
4)适建区指适宜城乡建设的地区。
5)蓝线指需要保护的自然湖泊、河流、水库和渠道等水域、湿地及周边防护控制地域的控制界线。
6)绿线指需要保护的包括农田、林地等在内的各类绿地的控制界线。
7)黄线指需要保护的用于重要基础设施和工程设施建设用地的控制界线。
8)紫线指因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历史保护需要划定的保护范围的界线。
7交通系统规划
1)根据现状及有关规划,标注镇(乡)域范围内涉及的铁路线路及相应设施的用地范围。
2)确定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等公路的线路走向,按照公路设计相关标准确定公路的等级和控制宽度。
3)规划镇(乡)域内的农村客运或公交线路。
4)按照相关标准确定汽车站、火车站、城乡公交枢纽站和首末站的等级、布点和用地规模。
5)原则确定加油站、停车场、物流点等交通设施的布点及用地规模。
6)结合公路对区域连接性客运或公交线路提出规划建议。
4.8公共设施规划
按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个等级,明确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社会福利、集贸市场等7类公共设施的配置原则和相应规模要求,提出主要公共设施的规划配套建设指标。
表4.8.1公共设施项目配置
类别
项 目 名 称
镇区
中心村
基层村
行政管理
党、政府、人大、团体机构
●
—
—
法庭
○
—
—
各专项管理机构
●
—
—
派出所
●
○
—
警务室
—
●
●
居委会
●
—
—
村委会
○
●
●
教育机构
专科院校
○
—
—
职业学校、成人教育及培训机构
○
—
—
高级中学
○
—
—
初级中学
●
○
—
小学
●
●
○
幼儿园
●
●
○
托儿所
●
●
●
文体科技
文化站(室)和青少年活动中心
●
●
○
老年活动室
●
○
○
科技站、农技站
●
○
—
图书馆
●
○
—
展览倌、博物馆
○
—
—
影剧院、游乐健身场所
●
○
○
广播电视台(站)
●
—
—
村广播室
—
●
●
体育场馆
●
—
—
室内体育活动室
●
●
○
文化活动场地
●
●
●
健身活动场地
●
●
●
宗教场所
○
—
—
医疗保健
计划生育站
●
○
○
防疫站、卫生监督站
●
○
—
医院、卫生院
●
—
—
休疗养院、专科诊所
○
—
—
门诊所
○
●
○
卫生所
—
○
●
商业金融
便民商店
●
●
●
餐饮、小吃店
●
●
○
农资服务点
●
●
○
邮政局所
●
●
●
种子站
●
●
○
银行、保险机构
●
—
—
农村信用社
●
●
○
药店
●
●
○
粮油店
●
●
○
燃料店(站)
●
●
—
物业管理
●
○
—
社会福利
残障人康复中心
●
—
—
敬老院
●
○
—
养老服务站
●
●
—
集贸市场
集贸市场
●
●
○
注:
“●”表示必须设置;“○”表示推荐或可以设置;“-”表示可以不需设置。
9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1)供水设施
制定水资源利用策略,预测并确定工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量,确定供水方式和水源,划定水源保护范围,明确水厂布点及供水规模和范围,确定输水和供水主干网布局。
2)能源设施
根据地方特点确定主要能源供应方式。
预测并确定用电负荷(包括工农业生产用电、生活用电),确定变电站的位置、等级和规模,布局输电网络;确定燃气供应方式,提倡利用沼气、太阳能、地热、水电等清洁能源。
3)通信设施
预测邮政、电讯、广播电视等设施的发展需要,确定规划布局原则,明确主要通讯设施的布点及规模要求和主要管线布局。
10环境卫生治理及环境保护规划
1)垃圾处理
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提出垃圾处理目标,确定垃圾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的范围和方式。
根据需要规划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和中转设施,确定设施布局选点及占地规模。
提倡生活垃圾分类和垃圾资源化处置,鼓励采用沼气、堆肥等处置方式。
2)污水治理
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提出污水处理的目标和原则,确定污水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的范围及方式,明确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选址、规模、服务范围并布局主要污水干管;提出污(废)水综合利用或资源化的措施。
3)粪便处理设施
确定乡村粪便处理的方式和用途,鼓励粪便资源化处理。
实施集中处理的,要根据人口密度和运行管理能力等规划处理设施的位置和占地规模。
鼓励结合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小规模有机垃圾堆肥场。
4)生产污染防治
明确主要生产性污染源和污染物,采取相应的规划布局措施,新污染性生产项目相对集中且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及治理措施,落实生产性固体废弃物的集中处理场选址和有关治理措施,提倡废弃物在确保无害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化和综合利用。
11防灾减灾规划
1)总结镇(乡)域内灾害特征,以中心村为防灾减灾基本单元,整合各类减灾资源,确定综合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对于抗震、防洪排涝、防风灾、防雪灾、消防、人防、地质灾害防治等提出规划原则、设防标准及防灾减灾措施;迁建村庄和新建镇区必须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2)抗震
位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及以上地区的镇(乡),进行建设应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避开不利地段,并根据相关标准确定抗震设防标准,明确抗震物资及设施的部署,提出应急避难场所的分布、主要救援通道和生命线工程的建设原则和要求,明确防灾救灾的规划措施。
3)防洪排涝
对于存在洪涝灾害的镇(乡),应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提出防洪标准,确定防洪设施建设的原则和要求,明确重点防范地区和单位,提出防内涝灾害的标准并规划排涝设施。
4)防风灾
对于易受风灾影响的镇(乡),应研究风灾发生的主要区域及特征,,明确重点防范地区和单位确定防风林带布局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灾救灾的规划措施。
5)防雪灾
对于易受雪灾影响的镇和乡,应研究雪灾发生的主要区域和特征,明确重点防范地区和单位,确定防灾物资及设施的部署,提出切实可行的防灾救灾的规划措施。
6)消防
明确重点消防单位,原则确定镇区、村庄、工业园区等重点地区的消防标准和措施。
镇和有条件的乡应在镇区内规划消防站。
生产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应设在镇区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地带。
7)地质灾害防治
存在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陷、断层地裂、沉降等地质灾害隐患的镇和乡,应划定灾害易发区域,提出防治措施,并对规划建设用地选址和布局提出原则和要求。
12历史文化和特色景观资源保护规划
1)存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特色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筑、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和特色景观资源的镇和乡,应参照相关规范和标准编制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目标、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提出保护措施。
2)具有上述资源但尚未申报的镇和乡,应提出申报要求。
3)对于达不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特色街区、名镇名村等设立标准,但拥有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文化和特色景观资源的镇和乡,宜参照有关规范和标准编制规划并提出保护措施。
13特色风貌规划
应积极研究并挖掘地域文化、自然和历史人文等风貌特色,对于具有独特风貌特色的镇和乡,宜积极组织编制特色风貌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引导措施,指导镇(乡)域综合环境整治和镇村建设发展。
14旅游规划
应积极研究并挖掘旅游资源,对于具有旅游开发基础或开发潜力的镇和乡,可以参照相关规范编制旅游规划,确定旅游开发目标,划定旅游景区、规划布局有关旅游接待设施,提出旅游开发措施。
15近期规划实施措施
对规划的近期实施提出措施建议,明确近期重点发展地区,落实国家和地方援助项目,以及其它重点建设项目的布点。
三、镇区规划内容审查
1用地布局规划
根据镇村布局规划和有关规范标准,在分析现状建设用地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确定镇区居住、公共设施、生产设施、仓储、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工程设施、绿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的规模和比例,落实各项用地的空间布局。
2公共设施规划
根据镇(乡)域规划和相关规范,明确各项公共设施的建设发展目标及布局,确定用地范围或配套建设要求。
3道路交通规划
1)道路系统
按照镇区规模等级和发展需要,合理确定主干路、干路、支路、巷路的配置和布局,确定道路的控制宽度、断面形式。
2)对外交通
确定镇区道路系统与公路、铁路等对外交通设施之间的联系。
3)交通设施
确定镇区内客运站、货运站、公交首末站、停车场、加油站等交通设施的布局及用地范围。
4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1)根据镇(乡)域规划和相关规范,明确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等设施及其工程管线的具体安排,按照各专业标准规定,确定各类管线的走向与布置,并进行综合协调,参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的有关规定编制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2)给水工程
集中式给水应明确用水量、水质标准、水源及卫生防护要求、水质净化、给水设施、管网布置等内容。
分散式给水应明确用水量、水质标准、水源选择及划定水源保护范围、取水设施等内容。
3)排水工程
排水工程规划应明确排水量、排水体制、排放标准、排水系统布置、污水处理设施等内容。
排水量应主要包括生活污水量和生产废水量。
4)供电工程
供电工程规划应预测用电负荷,确定供电电源、电压等级、供电线路、供电设施。
供电负荷的计算应包括生产和公共设施用电、居民生活用电。
5)燃气工程
燃气工程规划应确定燃气种类、供气方式、供气规模、供气范围、管网布置和供气设施。
6)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规划应确定热源、供热方式、供热量,布置管网和供热设施,并根据采暖地区的经济和能源状况,充分考虑热能的综合利用,确定供热方式。
7)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规划应包括电信、邮政、广播、电视等内容。
5防灾减灾规划
1)根据镇(乡)域规划和相关规范,落实各项防灾减灾设施布局及建设标准,提出防灾减灾规划措施。
镇区用地必须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2)抗震
位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及以上地区的镇(乡),应根据相关标准确定抗震设防标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确定主要救援通道,重点保障生命线工程和重要设施,提出防灾救灾,以及防止地震次生灾害的规划措施。
3)防洪排涝
根据洪灾类型,分别确定镇区防洪标准和排涝标准,布局防洪排涝设施,对于镇区内重要地区和重要设施,宜适当提升防洪排涝标准。
4)防风灾
对于易受风灾影响的镇区,选址应与避开与风向一致的谷口、山口等易形成风灾的地段,应明确防风林带布局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风灾规划措施。
5)防雪灾
对于易受雪灾影响的镇区,应明确防灾救灾的主要规划措施。
6)消防
明确消防安全布局和重点消防单位,设置消防站的镇(乡)应确定消防站位置和消防给水,对消防通信、消防设备等内容提出规划建议。
7)地质灾害防治
镇区建设选址必须避免存在泥石流、滑坡、山崩、地陷、断层、沉降等地质灾害隐患的地区。
对于现状镇区存在地址灾害隐患,应提出明确的规划防治措施。
6环境保护规划
1)生产污染防治
提出生产的污染控制和排放污染物的治理措施,生产项目应相对集中布置且与相邻用地间设置隔离带。
2)环境卫生
按照《村镇规划卫生标准》GB18055的有关规定,明确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容器、公共厕所、环卫站等设施的设置标准和布局。
3)环境绿化
应根据地形地貌、现状绿地的特点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结合用地布局,统一安排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并对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地及镇区规划建设用地周边绿地提出规划要求。
7竖向规划
明确并协调镇区内规划道路控制点和建设用地的规划控制标高,确保排水畅通,减少用地平整土方土石方挖填工程量,安排镇区建设的取土和弃土地点。
8旧区改造规划
对于确需较大规模推进旧镇区更新改造的,应划定旧区范围,明确旧区改造和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9住房发展规划
明确镇区内居住用地的组织方式,落实各类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布局及建设标准。
10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对于拥有已经确定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筑、古树名木,或者虽然尚未认定但拥有具有保护价值的上述历史文化资源的镇区,应编制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对于符合有关标准但尚未申报的上述历史文化资源,应提出申报要求。
11特色风貌规划
根据镇(乡)域特色风貌研究和规划要求,积极探索镇区的特色风貌保护及规划引导,对于具有独特风貌特色的镇区或位于特色风貌地区的镇区,宜积极组织编制特色风貌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引导措施。
12近期建设规划
参照国家有关标准编制近期建设规划,明确镇区近期建设范围,以及重点建设发展地区和建设项目,提供设计要求,达到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者建设工程设计的深度。
应确定近期建设范围内的道路和场地主要控制点坐标和竖向标高。
重点研究并落实国家和地方援助项目的建设布局。
四、图纸审查
镇(乡)域规划的主要规划图纸及内容要求
序号
图纸名称
图纸内容
基本
扩展
选择
1
区位图
标明镇(乡)在县域或更大区域中所处的位置及主要交通网络
●
2
镇(乡)域产业布局规划图
标明经济区划、落实主要农业生产区、畜牧业生产区、农副产品加工区、工业园区、物流市场区、旅游发展区等产业集中区的选址并标注发展规模
●
3
镇(乡)域空间利用分区规划图
明确镇(乡)村建设区、工业园区、河流水面和水资源保护区、农田保护区、园林保护区、牧区保护区、重要矿产和能源保护区、自然或文化遗产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区、重要基础设施、其他等空间利用分区
●
4
镇(乡)域镇村布局规划图
确定镇区范围、中心村和基层村、明确主要承担中心村中心服务功能的村庄布点、规划重点发展的规模较大的村庄布点、规划迁撤和现状保留村庄、确定村庄规模等级
●
5
镇(乡)域规划区及其空间建设管制规划图
划定规划区范围,落实规划的三区范围和四线位置
●
6
镇(乡)域交通系统规划图
标明铁路、公路等的等级和线路走向,明确客运、公交线路,标明汽车站、火车站、港口码头、城乡公交枢纽站和首末站,以及加油站、停车场、物流点等设施的选址布点和等级规模
●
7
镇(乡)域公共设施规划图
按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个等级标明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社会福利、商业金融、集贸市场等7类公共设施的配置及等级规模
●
8
镇(乡)域公用工程设施规划图
明确供水、供电、燃气、邮政、电讯、广播电视等公用工程设施的布点和主要管线布局
●
9
镇(乡)域环境卫生治理规划图
标明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和中转设施的选址和规模;
标明污水处理设施的选址和规模,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