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活动教案40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45333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6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数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中班数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中班数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中班数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中班数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数活动教案40篇.docx

《中班数活动教案4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数活动教案40篇.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数活动教案40篇.docx

中班数活动教案40篇

中班数活动教案40篇

《中班数活动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数活动教案40篇!

(1)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我来拼图形》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

按照幼儿认知的规律,4至5岁的幼儿认识几何图形是在接触了大量图形后才能逐步归纳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征。

所以,活动设计先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感知不同图形的特征,认识一些具体的几何图形,在认识这些单一的图形的基础上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身边的各种图形。

2、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将多种图形组合成图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难点:

引导幼儿从认识图形到动手拼图形。

活动准备

玻璃板、七巧板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

注:

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1、认识图形:

了解身边的几种图形及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过程:

教师分别出示几种图形,请幼儿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

并引导幼儿想象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运用。

例如:

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

以提高幼儿对这些图形的认识,使幼儿对这些图形初步产生兴趣。

2:

感知图形:

激发幼儿的触觉敏感度,通过感知了解图形

活动过程:

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利用幼儿的触觉来感知这些图形。

!

.快思.教案网!

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来,教师蒙住幼儿的眼睛,教师给幼儿一种图形板,让幼儿摸一摸,感知出这是什么图形。

(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可请多个幼儿来参加.这种活动可通过感知增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3、参观:

激发幼儿对搭拼活动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直观经验。

活动过程:

教师向幼儿展示自己用多种图形组合成的图案作品,请幼儿说说这个图案的每个部分都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

以激发幼儿对组合拼图活动的兴趣。

4、动手实践: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活动过程:

教师给每位幼儿一些玻璃板、七巧板,引导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在玻璃板上尝试搭拼图案,教师指导。

5、交流作品

活动过程:

教师请幼儿将作品展示给大家,同时讲讲自己搭拼的什么。

幼儿可以相互欣赏、相互评价,展示后还可以继续动手实践。

教学反思

小结本次活动,我觉得有以下两方面值得反思:

其一、每个幼儿都是有个体差异的,他们的兴趣、思维有着或大或小的区别。

因此,在活动中,如果忽略了这一点,那么,活动就很难调动每一个幼儿的积极性,活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活动设计之初,就应该把这些情况考虑进去。

其二、在如何营造活动气氛、有效调动每一个幼儿的活动积极性方面,还应该多想一些办法。

比如说,在幼儿动手拼图的时候,可以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

在感知图形和展示交流后,都应该对表现优秀的幼儿以多种形式的奖励,以充分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中班数学教案《送图形宝宝回家》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

因为我们班中班,因此孩子们图形的认知还不够,特别是对每个图形的特征,可以说幼儿还不清楚,所以我为了激发幼儿对图形的特征的认识再结合幼儿年龄的特点设计了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通过直接观察,直接操作,具体表现在是在活动中构建知识,从而达到对本次的知识点完全掌握。

活动目标

1,认识目标,认识方形,圆形,三角形。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

3,情感目标,体验与老师,同伴游戏的快乐,从而掌握知识点。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不断重复巩固,掌握知识点。

教学难点,通过知识再现能正确分清并记住每个图形宝宝。

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一下活动准备。

1,各种图形的头饰数张。

2,场地的布置。

活动过程

一,游戏,以儿歌找朋友的歌曲形式,让幼儿自由活动。

二,导入,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图形宝宝,再引出游戏。

三,活动过程1,师:

现在小朋友们就一个一个的去找自己喜欢的图形宝宝。

[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记住不能抢。

现在你们都是图形宝宝。

那我是谁呢?

生:

图形妈妈。

师:

那宝宝们要不要听图形妈妈的话?

生:

要。

师:

现在图形妈妈要说游戏规则了,宝宝们可要认真听了?

(师组织幼儿游戏)

2,师准备n个方形,圆形,三角形图形的卡片,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卡片,然后送它们回家。

(师同时准备方形,圆形,三角形的房子。

3,帮助幼儿分组,并让每个组员选择不同的图形卡片,进行组装。

4,让幼儿自由评判,选择最棒的作品。

并能说出作品的有优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看谁说的完整,优没。

四,小结。

再一次提问。

总结圆形,三角形,方形,并给与区分。

并请幼儿找出实例。

五,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全说对了那等咱们休息好了就去教室画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宝宝好吗?

教学反思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

本次活动我抓住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把握了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方向,而且师幼在活动中的配合也非常好。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及发展。

重要的是本次活动我把枯燥的教学过程穿插在游戏中,改变了传统教学,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知识,感受快乐。

本次活动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能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目标活动。

特别是平时不爱参加活动的幼儿也能积极的参与。

很是感动。

最重要的是幼儿在整个的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愉快的情绪,同时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相互分享,相互交流的整个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幸福的生活。

不足之处是活动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点短了。

(3)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纽扣》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分类这一问题,如给玩具分类,给衣物分类,等等,尽管多数幼儿都能完成简单的分类任务,但这往往都局限于老师的吩咐与要求,因而想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幼儿能主动探索到可以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学习到各种分类的方法,同时还能了解到物与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方法。

2、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教具:

颜色(红、黄、蓝),形状(正方形、圆形),大小(大号、小号)的纽扣若干。

2.学具:

幼儿人手一份同上的纽扣。

3.衣服形状的图卡一张。

4.分类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

(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还有大的和小的。

)教师小结纽扣的特征。

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lt;.本文来源:

快思教案.网

3.幼儿操作,教师小结:

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4.在教师的要求下,幼儿先按颜色这一特征对纽扣进行分类。

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巡视指导。

二、游戏活动:

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黄色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

我们都是黄色的纽扣,所以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请幼儿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

(因为黄色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

2.游戏:

找找好朋友。

师:

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

(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讲述游戏要求:

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可以让它们做好朋友。

①示范活动。

教师手拿一个黄色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说:

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

请你来说一说。

②集体练习活动。

教师分别出示:

红、圆与红、正;黄、圆与红、圆;蓝、大与蓝、小;圆、小与正、小;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由于放成一堆的纽扣总类繁多,因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可以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由此体现了在活动的难点之处是引导幼儿能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不同方法。

3.教师小结:

我们不光可以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帮相同颜色的纽扣找到好朋友,我们还能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纽扣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还能按照大小帮大个子和小个子的纽扣都找到好朋友。

三、自由分类活动。

1.为自己的一份纽扣分类,可以按照自己想要分的类别进行活动。

2.分好后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按照何种类别进行分类的。

(活动环节三正好将本次活动的重点:

学会用多种分类方法对纽扣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类进行再一次的巩固、强化)

活动延伸:

1.课后为班级里的积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2.由家长带领幼儿到超市里去找找看,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都是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数学活动,学生在游戏中主动探索到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并学习到了各种分类的方法。

这次活动让我感触很深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孩子对游戏感兴趣,所以学起来也比较快。

(4)中班数学教案《花灯会》含反思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运用先目测部分,再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按标记分类记录物体数量。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花灯:

(其中4个红灯笼一组,另3个灯笼分散在旁边),图片卡。

幼儿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知7以内的数量

1.元宵节真热闹,有好多好多的花灯,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多少花灯呢?

(出示灯笼)

2.你知道有几盏红灯笼?

lt;教案来.自:

快思教案网

3.你是怎么知道有7盏灯笼的呢?

4.那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这个好办法呢?

二、目测练习

1.目测一组:

老师有一种又快又简单的好办法,能一下子就知道有7盏灯笼了:

先看这一组有几盏灯笼,在心里记牢,然后再看看旁边的灯笼,接着往下数。

小结:

幼儿操作请你们看自己手上的卡片,用老师刚才的办法来说说有多少花灯?

2.和同伴交换一下卡片,巩固目测卡片上物体的总数。

三、幼儿操作练习分类记数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

请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上有些什么?

有哪些小动物?

有些什么样的花灯?

2.交代操作要求:

强调:

看标记,数一数每种灯有几盏,用线连接。

3.幼儿操作记录。

四、作业讲评

1.作业评价:

他在兔子灯标记的旁记录了数字几?

那他记录的对不对?

集体验证,和他一样的人举手。

2.那一种灯笼是6个?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我最喜欢组织的是故事类的,儿歌我觉得要让幼儿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幼儿对于里面的文学语言比较不能理解,对于儿歌的意境也比较难体会。

所以每次在组织儿歌活动的时候我都尽量找一些图片或用一些动作等来帮幼儿理解,让幼儿更好的体会儿歌、理解儿歌。

  今天所学的儿歌数花灯,所表现的情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不熟悉的,因此,我借助于视频,让孩子来观看元宵闹灯会的情景,这样一来,孩子们有了比较多的经验,再帮助他们分类花灯来巩固记忆,所以,课堂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孩子们在学习儿歌的同时也巩固了数量的知识。

(5)中班数学教案《小鱼有多长》含反思活动目标:

1、探索学习用回形针测量物体的方法,并能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

2、了解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会用回形针测量物体,并能记录。

活动准备:

回形针若干;三条颜色、长度不同的卡片鱼;大记录单一张;笔若干;《幼儿画册》;数字贴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卡片鱼很回形针,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教师:

鱼妈妈有三个孩子,让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那条鱼宝宝最长呢?

鱼妈妈很想知道自己的宝宝有多长,该怎么做呢?

让我们用回形针量一量鱼宝宝有多长吧!

二、学习用回形针测量鱼身的方法。

1、提问:

从什么地方开始量,怎样才能量得准?

启发幼儿说出按一定方向顺序(从鱼的尖嘴到鱼的尾巴)来测量,并且在摆放回形针时要一根一根连接好。

2、请个别幼儿上来测量小鱼。

谁愿意来试一试?

让我们看他量的对麽?

有没有从头开始量?

[本.文来源:

快思老.师教案网]回形针之间连接的好吗?

3、请幼儿说出回形针的数量,教师在记录单上用相应的数字表示出来。

三、幼儿动手测量小鱼并记录结果。

幼儿做《幼儿画册》上的练习,先用摆放回形针的方式测量出鱼的长度,然后选择相应的数字贴纸来表示数量,最后请幼儿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来比较鱼的长度。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帮助小鱼妈妈和各种不同的小鱼量身长活动中,认识了回形针,探讨了用回形针测量的多种方法,孩子们总结出了一些测量的较好方法,而大部分幼儿喜欢用多根回形针测量的方法,只有一位小朋友用一根回形针进行测量。

于是,针对这种特别的测量方法,我引导孩子上前说说自己是怎么测量的,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而在操作时,每位幼儿都积极自己尝试、记录,活动中当帮助出现困难的小朋友时,孩子们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

活动中欣喜发现孩子们通过教师示范和幼儿模仿实践很快学会了测量方法。

而第三环节中我增加了视屏,让幼儿清楚地看到用一根回形针正确的测量方法。

最后通过操作练习使幼儿巩固所学的测量方法。

(6)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让谁先吃好呢》含反思活动目标: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2、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3、积极参与排序活动,体验排序中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

能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课件:

《让谁先吃好呢》。

2、动物图片4套,字卡:

重rarr;轻、高rarr;矮、大rarr;小,

3、数字1-10的贴纸4套、记录卡4张。

4、幼儿经验准备:

认识跷跷板,知道跷得高表示轻;跷得低表示重;跷跷板是平的,表示一样重。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图片,认识动物。

2、引导幼儿说出动物各自的特征。

3、出示桃子

师:

咦,这是什么?

这个桃子看上去怎么样?

闻上去又会是什么味道?

师:

你们想吃吗?

动物们和我们一样,看到这个大桃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先吃到这个大桃子。

可是,该让谁先吃呢?

二、按动物的特征排序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师:

长颈鹿说:

我们按个子的高矮来排列,谁最高谁先吃。

师:

小朋友,你知道应该怎样比高矮吗?

我们来看看动物们是怎样比的。

你觉得他们的方法对吗?

(观察图片、通过比较,引导幼儿说出量高矮的方法,要站在一样高的地方,量的时候要站直了,不能把尾巴算上,踮起脚来量也不行等。

师:

动物们整整齐齐地站好了,小朋友,你们看出来了吗?

让我们从高到矮排序,谁最高?

第二高是谁呢?

第三高呢?

接下来轮到谁?

第五高?

最矮的一个是谁呀?

师:

原来,比高矮是长颈鹿的个子最高。

2、按嘴巴大小排序。

师:

长颈鹿正想吃桃子时,鳄鱼长大嘴巴喊不行。

他会提出比什么?

师:

嘴巴的大小怎么比?

看看动物们用了什么好办法。

课件演示动物比嘴巴的大小。

请幼儿看图根据动物嘴巴的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动物排队。

3、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1)师:

鳄鱼正想吃桃子时,犀牛不服气了,犀牛要求比什么?

师:

那体重怎么称啊?

有什么好办法呢?

师:

我们来看看动物们是怎样称体重的。

引导幼儿理解跷跷板的原理。

师:

于是,犀牛搬来许多石头,有几块?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集体点数10)

师:

看,其他动物也在用翘翘板称体重呢,它们又有多重呢?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记录表,请四个小朋友一组,一起数一数、记一记,最后根据石头的数量,按照从重到轻的顺序给这些动物朋友排序。

(2)幼儿数石头记录,按照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序,教师观察指导。

(3)交流数石头、排序的结果

(4)师:

现在我们一比就知道谁最重了?

(.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出示轻重排序图)

集体看排序图讲述。

三、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1、播放毛毛虫的话。

师(出示排序图):

你们觉得毛毛虫说得有道理吗?

2、师:

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

四、品尝桃子

师:

看来,毛毛虫说得很有道理。

听了毛毛虫的话,小动物们决定大家一起分享这个美味的桃子。

啊呜,啊呜,桃子真好吃呀!

师:

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

教学反思:

在数学绘本教学中,教师扮演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旨在引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热情。

除了数学绘本本身的趣味性让幼儿身临其境外,教师的语言、教态也应和数学绘本的故事情节相匹配。

在此,有一个小技巧,即在故事情节的关键处将问题抛给幼儿,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的成就感。

例如在《让谁先吃好呢》这一数学绘本的教学中,当长颈鹿说比身高时,我就抛出问题:

怎样才能量出身高呢?

藉此,让学生想出各种测量身高的方法。

当猴子不同意比嘴巴大小时,教师抛出问题:

你们猜,猴子会要求比什么?

这个问题既让学生思考猴子有哪些特征,又让幼儿感受猴子的心理。

数学绘本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巧妙地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绘本故事中,不仅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绘本的魅力,而且还为教师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更为孩子们开心、快乐地学习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数学活动因绘本更精彩。

(7)中班数学教案《数豌豆》含反思活动目标:

1、能在记录表上用多种方式记录豌豆的数量,会手口一致的点数10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2、感受数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豌豆荚若干、记录笔、小盒子、笔。

活动过程:

一、感知、认识豌豆。

1、教师:

你们看一看桌上的小盒子里有什么?

豌豆荚是什么样的?

(给幼儿观察)

2、教师:

豌豆荚里面藏的什么?

(.本文来源:

快思老.师教案网)(豌豆)

二、讨论记录豌豆数量的方法。

1、教师出示盒子。

教师:

这是盒子,我剥的豌豆应该放进哪个盒子里?

2、教师出示记录表,讨论记录方法。

教师:

除了用点子记录表示豌豆的数量外,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三、操作活动:

数豌豆,并记录其数量。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教师:

你们也来剥一剥,数一数豆荚里有几里豌豆?

每个豆荚里得数量一样吗?

四、找出最多和最少的。

教师:

今天,你们今天剥的最多的是几粒?

最少是几粒?

教师:

我们回家后,如果家里也吃豌豆,就来数一数,看看还有没有比3粒更少的,比9粒更多的。

教学反思

  1、根据幼儿园《纲要》提出对于幼儿数学方面学习,应注重幼儿逻辑思维及幼儿的推理能力

  2、这节课我主要引导幼儿进行讨论的方式让幼儿做到了思维想象力、尊重了孩子的发言及表现力

  3、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中我们应做到多让幼儿分组讨论,个别发言以及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

(8)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它们一样多吗》含反思活动目标:

1、学会不受颜色特征、实物大小、排列形式和种类的干扰来判断7以内等量的物体。

2、能自己检查自己操作的结果。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判断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

(1)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小鸡PPT(每排5只)。

提问:

两排小鸡一样多吗?

为什么?

(2)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小鸡PPT(上排为黄鸡,下排为灰鸡,每排5只)。

提问:

两排小鸡一样多吗?

为什么?

(3)出示上下疏密不一的两排小鸡PPT(上疏下密,每排5只)。

提问:

这两排小鸡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

lt;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为什么?

(4)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毛毛虫PPT(上密下疏,每排6条)。

提问:

这两排毛毛虫一样多吗?

为什么?

(5)出示上下大小不同的两排小猴PPT(上密下疏,上排7只大猴,下排7只小猴)。

提问:

这两排小猴一样多吗?

为什么?

(6)出示种类不同、大小不同、疏密不同的两类物品一样多(芹菜和包菜、草莓和西红柿、西瓜和辣椒、鱼和苹果)

2、幼儿分组操作

3、评价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

《它们一样多吗?

》是一节新授课,这节课的难点则是让幼儿很清楚的明白理解数量的守恒这一概念。

通过上这节课我才发现,孩子们会因为大小,排列的顺序不一致,导致错觉将数量一样的物品认为是不一样。

通过一系列的游戏,鼓励幼儿发现物品的数量的多少和排列顺序及物品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只要每组的物品数量不变时,不论他们的大小,排列顺序怎样变化,其数量是不会改变的。

(9)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相邻数》含反思活动目标:

1、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能找出5以内每个数的相邻数。

2、能理解操作要求,认真地进行操作活动。

3、活动时注意力集中,能大声回答老师的问题。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认识5以内的数字,感知5以内的数量,理解什么叫邻居。

物质准备:

mdash;mdash;教具:

水滴形的数卡5张(数字分别为1mdash;5),图片一张(上面画有5间相同的房子,并且房子连在一起一字排开。

房子分别写有1-5的数字)

mdash;mdash;学具:

《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1-5的数字印章和印泥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

数字接龙。

mdash;mdash;教师:

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数字接龙的游戏。

我说一个数,你接着往下说一个数。

mdash;mdash;师幼共同游戏,教师说1,幼儿说2,以此类推往下接。

二、找邻居。

mdash;mdash;教师(出示水滴形的数卡):

下雨啦,5个小雨滴排着队从天上落下来。

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mdash;mdash;教师出示房子图片,请个别幼儿把水滴数卡按数字对应送到房子里,并说一说:

一号水滴住一号房

mdash;mdash;教师:

小水滴想找邻居一起玩。

2号小水滴的邻居是几呢?

lt;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1比2多1个还是少1个?

2号小水滴的有没有其他的邻居是几呢?

3比2怎么样

三、游戏:

看谁说得快。

四、教师报数字,请幼儿说出它的一位邻居。

如:

教师报3,幼儿报4,并说出理由3比4少1个。

五、幼儿操作活动。

mdash;mdash;填印数字。

请幼儿观察鸽子里的数字和点子,在空缺处印上相应的数字或画圆点。

mdash;mdash;找邻居。

观察上牌图片中青蛙的数量,在下排图片中找出邻居并连线。

这次活动,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游戏。

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了知识,掌握了知识,而且这一课学习的知识在课后观察中我发现他们掌握得特别好。

虽然因个体差异有的幼儿不能脱口而出某一数字的相邻数,但一定会说出那一节课的学习过程,然后慢慢找出答案。

活动反思:

本课的重点应该是先学会找相邻数,然后再认识相邻属于本数的关系,幼儿接受起来也就更加容易。

可是怎样引出相邻数这一概念呢?

我用了幼儿易理解挨着这一词来向幼儿介绍出相邻数。

首先请5名幼儿带着数字头饰按顺序排成一排站在大家面前,然后请下面的幼儿说说5个数字宝宝互相之间谁挨着谁,并一一指出来,孩子都能说出数字宝宝1挨着数字宝宝2,数字2又挨着1和3.虽然台上没有数字6,可是幼儿能够说出5挨着4和6,就这样这一课的重点就迎刃而解了,对于认识相邻数与本数的关系在一节课中无法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