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台S7200PLC之间的PPI通信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4367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台S7200PLC之间的PPI通信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两台S7200PLC之间的PPI通信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两台S7200PLC之间的PPI通信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两台S7200PLC之间的PPI通信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两台S7200PLC之间的PPI通信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台S7200PLC之间的PPI通信资料.docx

《两台S7200PLC之间的PPI通信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台S7200PLC之间的PPI通信资料.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台S7200PLC之间的PPI通信资料.docx

两台S7200PLC之间的PPI通信资料

 

论文/设计/报告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报告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论文/设计/报告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报告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月日

论文/设计/报告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论文/设计/报告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设计/报告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论文/设计/报告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设计/报告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设计/报告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论文/设计/报告评选机构将本论文/设计/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设计/报告。

本论文/设计/报告属于

1、保密□,在_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年月日

导师签名:

年月日

摘要1

前言1

一.工业以太网简介1

1.1工业以太网的特点2

二.PLC控制系统概论3

2.1PLC的简介3

2.2PLC的通信4

2.3S7-200PLC的通信与网络11

2.4网络通信硬件13

2.5S7-200PLC通信和网络功能的实现16

2.6选择通信组态16

2.7PPI网络通信16

2..8MPI网络通信19

2.9Profibus网络通信19

三.确定两台PLC之间的硬件组态21

3.1PLC间的PPI协议21

3.2建立PLC间的通信连接24

四.提高系统可靠性措施30

4.1系统运行环境30

4.2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31

致谢32

参考文献33

 

两台S7-200PLC之间的PPI通信

学生:

指导老师:

()

摘要:

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工业自动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业控制网络所担负的工作越来越重。

与数据信息网络不同,工业控制领域需要一种高速廉价、实时性和开放性好、稳定性和准确性高的网络。

以太网(Ethernet)技术支持几乎所有的网络协议,所以在数据信息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传输速度高、低能耗、便于安装、兼容性好、开放性高和支持设备等多方面的优势。

工业以太网的开放性使得工业控制网络和企业信息网络之间的无缝整合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互补优势。

关键词:

PLCS7—300硬件组态电机控制工业控制

前言

通过对西门子PLC控制功能的深入了解,利用西门子PLC控制功能设计工业应用中的PLC之间的通信,以提高生产S7-200是一种小型的可编程序控制器,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场合中的检测、监测及控制的自动化。

S7-200系列的强大功能使其无论在独立运行中,或相连成网络皆能实现复杂控制功能。

因此S7-200系列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西门子plc的基本型号和基本参数,编成程序的控制以及西门子plc间的通信组太自动化程度。

通过西门PLC的控制以实现最终西门子plc之间的以太网的通信等。

一.工业以太网简介

在局域网家族中,以太网是指遵循IEEE802.3标准,可以在光缆和双绞线上传输的网络。

以太网也是当前主要应用的一种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类型。

目前的以太网按照传输速率大致分为以下四种:

10Base-T以太网——传输介质是铜轴电缆,传输速率为10Mbit/s;

快速以太网——传输速率为100Mbit/s,采用光缆或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兼容10Base-T以太网;

Gigabit以太网——扩展的以太网协议,传输速率为1Gbit/s,采用光缆或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基于当前的以太网标准,兼容10Mbit/s以太网和100Mbit/s以太网的交换机和路由器设备;

10Gigabit以太网——2002年6月发布,是一种速度更快的以太网技术。

支持智能以太网服务,是未来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和城域网(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的宽带解决方案。

工业以太网技术是普通以太网技术在控制网络延伸的产物,前者源于后者但不同与前者。

以太网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它在Internet中广泛应用,使得它的技术更为成熟,并得到了广大开发商与用户的认同。

因此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产品价格上,以太网较之其他类型网络技术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另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控制网络与普通计算机网络、Internet的联系更为密切。

控制网络技术需要考虑与计算机网络连接的一致性,需要提高对现场设备通信能力的要求,这些都是控制网络设备的开发者与制造商把目光转向以太网技术的重要原因。

1.1工业以太网的特点

IndustrialEthernet是为工业应用专门设计的,遵循国际标准IEEE802.3的开放式、多供应商的高性能的区域和单元网络。

企业内部互联网(Intranet)、外部互联网(Extranet)、国际互联网

以太网特点:

西门子公司的工业以太网的传输速率为10Mbit/s或100Mbit/s,最多为1024个网络节点,网络的最大范围为150km

1.1.1工业以太网的构成

1)连接部件FC快速链接插座、电气连接模块(ELM)、电气交换模块(ESM)、光纤交换模块(OSM)、光纤电气转换模块(MCTP11);

2)通信媒体普通双绞线、工业屏蔽双绞线、光纤;

3)SIMATICPLC的工业以太网通信处理器;

4)PG/PC的工业以太网通信处理器。

1.1.2工业以太网的特性

1.与IEEE802.3/802.3u兼容,使用ISO和TCP/IP通信协议;

2.10Mbit/s或100Mbit/s自适应传输速率;

3.DC24v冗余供电;

1.1.3工业以太网简介

应用广泛、成本低廉、通信速率高、软硬件资源丰富、可持续

发展潜力大

1.1.4工业以太网的技术发展趋势与前景

1.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相结合;

2.工业以太网技术直接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间的通信已成大趋

势。

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国内许多大学开展了EPA(EthernetforAutomation)技术的研究,重点是研究以太网技术应用于工业控制现场设备间通信的关键技术。

二.PLC控制系统概论

2.1PLC的简介

可编程序控制器(又称可编程控制器)是以自动控制技术、微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工业控制装置,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由于早期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只能进行计算、定时以及对开关量的逻辑控制,因此,它被称为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简称PLC。

后来,可编程序控制器采用微处理器作为其控制核心,它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逻辑控制的范畴,于是人们又将其称为ProgrammableController,简称PC。

但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也常简称PC,所以为了避免混淆,可编程序控制器仍被称为PLC。

198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可编程序控制器国际标准草案第三稿中,对可编程序控制器定义如下: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技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PLC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汽车制造业竞争激烈,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其生产线必须随之频繁地变更。

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对频繁变动的生产线很不适应,因此人们对控制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经济、可靠、通用、易变、易修。

自从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PLC,并在美国GM公司的汽车自动装配生产线上获得试用成功以来,由于PLC优越的性能,其技术得到了飞跃的发展。

1971年,日本引进了这项技术并开始生产PLC。

1973年,原西德和法国也研制出自己的PLC。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PLC的处理速度和可靠性大大提高,不仅增加了多种特殊功能,而且体积进一步缩小,成本大幅度的下降。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PLC几乎完全计算机化,其速度更快,功能更强,PLC的各种智能化模块不断被开发出来。

为了推进PLC的应用,一些厂家还推出了PLC的计算机辅助编程软件。

现在,PLC不仅能进行逻辑控制,还在模拟量的闭环控制、数字量的智能控制、数据采集、监控、通信联网及集散控制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今大中型,甚至小型PLC都配有A/D、D/A转换及算术运算功能,有的还具有PID功能。

这些功能使PLC的应用具有了硬件基础。

另外还具有较强的通信功能,可与计算机或其他智能装置进行通信和联网,从而方便地实现集散控制。

目前,世界上一些著名电器生产厂家几乎都在生产PLC,产品功能日趋完善,换代周期越来越短。

为了进一步扩大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范围,适应大、中、小型企业的不同需要,PLC产品大致向两个方向发展:

小型PLC向体积缩小,功能增强,速度加快,价格低廉的方向发展,使之能对大规模、复杂系统进行综合性的自动控制。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和开发国产PLC,许多企业PLC的应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成功的饿经验和良好的效益。

随着PLC产品性能价格比的不断提高,中小企业普及应用PLC的投资已经完全可以承受。

可以预见,PLC技术的推广应用会使我国的工业自动化水平产生极大的飞跃。

2.2PLC的通信

内容提要:

本节首先介绍了PLC通信及网络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了S7-200PLC通信与网络方面的知识,最后主要讲解了S7-200PLC通信和网络功能的实现。

2.1.1PLC的通信

内容提要:

本章首先介绍了PLC通信及网络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了S7-200PLC通信与网络方面的知识,最后主要讲解了S7-200PLC通信和网络功能的实现。

2.1.2PLC通信的基本概念

PLC通信是指PLC与PLC、PLC与计算机、PLC与现场设备或远程I/O之间的信息交换。

也就是说,任意两台设备之间发生了信息交换就是产生了通信。

如当用户用编程器向PLC输入程序时,编程器与PLC之间有信息传送,这就是最简单的PLC通信。

PLC通信的任务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PLC、计算机、各种现场设备用通信介质连接起来,按照规定的通信协议,以某种特定的通信方式高效地完成数据的传送、交换和处理。

2.1.3通信系统的构成

通信系统一般由传送设备、传送控制设备、通信介质、通信协议和通信软件等部分构成,

图9-1所示是一个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示意图。

传送设备主要是用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一个通信系统中至少有两个,其中有的是发送设备,有的是接收设备。

对于多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有时还有主从之分。

主设备起控制、发送和处理信息的主导作用,从设备被动地接收、监视和执行主设备的信息。

主从关系是在实际通信时由数据传送昀结构来确定。

在PLC通信系统中,传送设备可以是PLC、计算机或各种外围设备。

传送控制设备主要用于控制发送与接收之间的同步协调,以保证信息发送与接收的一致性。

通信介质是信息传送的基本通道,是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桥梁。

通信协议是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各种数据传送规则,是通信得以进行的法律。

通信软件用于对通信的软件、硬件进行统一调度、控制和管理。

2.1.4通信方式

1.基本通信方式

数据的基本通信方式有两种:

并行通信方式和串行通信方式。

并行通信方式是指9-2送数据的所有位同时发送或接收。

并行传送的数据有多少位,传输线就需要多少根。

图9—2所示是8位二进制数同时由设备A传送到设备B。

并行通信的特点是传送速度快,但如果PLC位数较多,传送距离较远,则会使得线路复杂且成本高。

因此,并行通信方式一般只在PLc内部各元件之间、主机与扩展模块到智能模块之间使用。

E近距离串行通信方式是指将被传送的数据逐位逐位地顺序传送。

不论被传送的数据有多少位只需要l~2根传输线分时传送,数据从低位开始一位接一位按顺序程通信示意图。

所示是串行

PLC通PLC点是PLC度慢,但传输绒少、成本低,适合长距离通信。

串行通信广泛9-4(a)、(b)、(c)所示。

单工通信是指信息的传递始终保持一个固定的方向,不能进行反方向传送,任一时刻线路总是一个方向的数据在传送。

半双工是指在两个通信设备中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设备发送数据,而另一个设备接收数据,至于哪个发送数据哪个接收数据没有限制,但两个设备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全双工是指两个通信设备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线路上任一时刻有两个方向的数据在传送。

在串行通信方式中,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同步问题是数据通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数据传送的失败。

为此,在串行通信中采用了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技术。

异步通信:

将被传送的数据编码成一串脉冲,按照约定好的固定格式,发送设备一帧一帧地发送,接收设备一帧一帧地接收。

在发送数据的同时发送数据的开始和结束标志,用于控制数据发送的开始与结束。

各部件之间进行通信时没有统一的时间标准,可以有各自的时钟信号。

图9-5所示是异步串行通信示意图。

 

在异步串行通信中,通信设备之间必须有两项规定。

(1)传送字符的数据格式:

图9-5是一个7位字符数据传送格式。

每一个字符数据的开始处加开始位标记“0”,接着是7位字符数据有效位,然后是l位奇偶梭验位,再加停止位标记“1”,共用10位构成一个字符数据。

还有其他字符格式,如字符数据有效位可以是5~8位,奇偶校验位可根据需要选择,停止位可以多于1位。

(2)波特率:

单位时间内传送二进制数的位数。

它用来衡量数据传送速度的快慢,单位是“波特”,也可表示为“bps”。

例如,数据的传送速率为每秒480字符,每个字符为10位,则数据传送的波特率为

lObitx480s-1=4800bit/s=4800波特=4800bps

传送每一位的时间Td为波特率的倒数,即

Td=l/波特率=1/4800=0.208ms

要想使通信双方能够正常收发数据,则要求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的数据传送速率一致。

异步通信方式的硬件结构简单,但传送每一个字节都要加开始位、校验位和停止位,所以传送效率较低,主要用于中低速数据通信。

同步通信:

以数据块为单位,在每个数据块的开始加入一个同步字符来控制同步,而在用于PLc与PLc之间、PLc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

2.PLC常用的通信接口

1.RS-232-C通信接口

RS-232-C是电子工业协会(EIA)于1962年公布的一种标准化接口。

它既是一种通信协议标准,又是一个种电气标准,它规定通信设备之间信息交换的方式与功能。

它采用按位串行通信的方式传送数据,波特率规定为300bit/s、600bit/s、1200bit/s、4800bit/s、9600bit/s、19200bit/s等几种。

电气性能上,RS-232-C采用负逻辑,规定逻辑“1”电平为-5~-15V范围内;逻辑“O”电平为+5~+15V范围内。

机械性能上,RS-232-C接口是标准25针的D型连接器。

实际使用时并未将25个引脚全部用完,最简单的通信只需用3根线,最多用22根。

当PLC与计算机通信时,使用的连接器有25针的也有9针的,可根据需要配置。

表9-2给出了PLC与计算机相连时RS-232-C的引脚使用情况。

在通信距离较近(15m),传送速率要求不高的场合可以直接采用RS-232-C接口,既简单又方便。

由于RS-232-C接口采用单端发送、单端接收,所以在使用中有传送速率低、通信距离近、抗干扰能力差等不足。

2.RS-422-A遁信接口

RS-422-A是EIA于1977年推出的新接口标准RS-449的一个子集。

它采用差动发送、差动接收的工作方式,发送器、接收器仅使用+5V的电源,因此在传送速率、通信距离、抗共模干扰等方面较RS-232-C接口有较大的提高。

使用RS-422-A接口最大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0Mbit/s(对应距离为12m),最大通信距离为1200m(对应的传送速率为lOkbit/s)。

3.RS-485通信接口

RS-485通信接口的信号传送是用两根导线间的电位差来表示逻辑O、逻辑l的,这样RS-485接口仅需两根传输线就可完成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任务。

由于传输线也采用差动接收、差动发送的工作方式,而且输出阻抗低、无接地回路问题,所以它的抗干扰能力极强,传输距离可达1200m,传送速率可达10Mbit/s。

3.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是通信双方交换信息时所必须遵守的各种规则。

它是由国际上公认的标准化组织或其他专业团体集体制定的、已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有关通信的各种电气技术、机械技术或软件技术标准。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标准化组织及其通信协议主要有如下4个。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m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SO):

世界上最著名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之…,主要由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与其他国家的标准化组织的代表组成。

ISO在通信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开放系统互连通信协议(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OSI)。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IEEE):

世界上最著名的标准化专业组织之一,它对通信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IEEE802通信协议。

这个协议包

含了IEEE802.1~802.11等11个项目。

美国高级研究院(AdvancedResearchProjectsAgency,ARPA):

’色黾美国国防部的一个标准化组织,20世纪60年代开始致力于不同种类的计算机间豆连问题的研究,并成功地开发了著名的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lnternetProtocol)与FTP(FileTransferProtocol)通信协议,这两个协议已成为当今Internet的通信标准。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Motor,GM):

美国最早的一家在“工厂自动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大型汽车制造商。

早在1980年,GM公司就付出很大的投资,研究不同厂家的可编程设备的互联通信问题。

它们参考了ISO的OSI模型和IEEE的IEEE802模型,提出一个公共的通信标准——制造自动化协议(ManufactureAutomationProtocol,MAP),并于1982年发布第一个版本MAPI.I。

以后又升级到MAPl.2、MAPl.3和MAP3.0等几个版本。

MAP的模型与ISO的OSI模型基本相同,只是内容和功能有所增强。

MAP协议的产生,能使来自不同厂家的PLC、计算机、自动化仪表等设备和控制系统连成一个整体。

MAP协议是一个高效能、低价格的通信标准,成为组成计算机集成制造的基本原则。

目前,PLC和上位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可以按熙标准通信协议(如TCP/IP)进行,但PLC之间、PLC与远程I/O的通信协议还没有标准化。

图9-7是几种通信协议模型的比较

4.网络结构概述

1.简单网络

一个主设备和多个从设备通过传输线相连,可以实现多个设备间的通信,这就形成了一种简单的网络结构,如图9-8所示。

2.多级网络

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PLC通信在工业自动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网络化已成为PLC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般现代大型工业企业,常常采用多级网络结构,PLC厂家常用生产金字塔结构描述其产品可实现的功能,根据作用不同可将这种结构分为3层。

上层是管理层,一般是通用计算机(大、中型计算机),负责工程和产品设计、制定材料资源计划、处理有关生产数据、企业内部协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中间层是在生产线上使用计算机和PLC的数据控制级,主要负责自动机、自动线上的数据采集、编程调试、工艺优化选择、参数设定等工作;底层主要是使用PLC及相关控制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直接操纵设备的运行,实现现场的检测和各种控制功能。

ISO对企业自动化系统确立了初步的模型,如图9-9所示。

实际企业中的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结构的层数及各层的功能分布会略有

西门子公司S7系列的生产金字塔由4级构成,从上到下依次为公司管理级、工厂与过程管理级、过程监控级、过程测量与控制级。

3.PLC与计算机通信的基本功能

PLC与计算机通信是PLC通信中最简单、最直接的~种通信形式,几乎所有种类的PLC都具有与计算机通信的功能。

PLC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又称为上位通信,与PLC通信的计算机常被称为上位计算机。

上位计算机可以是个人计算机,也可以是大、中型计算机。

由于计算机直接面向用户,应用软件丰富,人机界面友好,编程调试方便,网络功能强大,因此在进行数据处理、参数修改、图像显示、打印报表、文字处理、系统管理、工作状态监视、辅助编程、网PLC源管理等方PLC机有绝对的优势;而直接面向生产现场、面向设备进行实时控制却是PLC的特长。

把PLC、PLC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各自的优PLC互补应用上的不足,扩大PLC的应用范围。

(1)与计算机通信后,在计算机上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编写、调试应用程序。

通常情况下,PLC的控制程序是由专门编程器编制的。

当PLC与计算机通信后,便可利用辅助编程软件,直接在计算机上编写梯形图程序;还可以将梯形图程序自动转换为指令表,自动查错非常方便。

自动监控、自动传送,

(2)(3)可用PLC、图像、图表的形式在计算机上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运行状态的监视。

(4)可对PLC进行全面地系统PLC,包括数据处理、生成报表、参数修改、数据查询等。

(4)可对PLC实旋直接控制。

PLC直接接收现场控制信号,经分析、处理转换为PL(的初始值和设定值,实现对PLC的直接控制。

(5)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模拟仿真。

(6)(7)可以打印应用程序和各种管理信息资料。

(8)可以Internet可视化编程语言在计算机上编制多种组态软件。

(8)由于Internet发展很快,通过计算机可以随时随地获得网上有用的信息和其他PLC厂家、用户PLC的控制信息,也可以将本地的PLC控制信,奄资源共享。

l发送到网上,实现控制系统的

2.3S7-200PLC的通信与网络

2.3.1网络通信协议及类型

1.通信协议

t西门子公司S7系列的生产金(Ethemet)信协谈分两大类:

通用通信协议和公司专用通信协议。

通OSI已采用工业以太网(Ethemet)协议,用于管理级的信息交换。

公司专用通信

协议是基于OSI的7层模型,协议定义了主站和从站两类通信设备。

主站可以对网络上另一个设备发出初始化要求,从站只是响应来自主站的信息。

S7-200PLC的网络系统中主站、从站间的专PPI信协议有以下3个标准通信协议和1个自由口通信协议。

(1)PPI协议:

点对点接口(Point-to_Pointlnterface,PPI)协议是~种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