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中外人物传记选读同步训练题8.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44193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1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中外人物传记选读同步训练题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二语文中外人物传记选读同步训练题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二语文中外人物传记选读同步训练题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二语文中外人物传记选读同步训练题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二语文中外人物传记选读同步训练题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中外人物传记选读同步训练题8.docx

《高二语文中外人物传记选读同步训练题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中外人物传记选读同步训练题8.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中外人物传记选读同步训练题8.docx

高二语文中外人物传记选读同步训练题8

沈从文:

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坚韧(rèn)  淬火(cuì)  怯弱(qiè)  土穴(xué)

B.田塍(chéng)猛鸷(zhì)竹篙(gāo)攫住(jué)

C.干瘪(biě)缝罅(xià)煨熟(wēi)泅水(qiú)

D.涯涘(sì)擘画(bì)信笺(jiān)傀儡(lěi)

D 解析:

D项,“擘”应读“bò”。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而他早年的生活阅历与经验却始终滋养着他的灵魂,转化为他后来观察与批判都市文明弊病的一种角度,成为他生生不息的创作源泉。

B.除此以外,路塍上无处不是莓类同野生樱桃,大道旁无处不是甜滋滋的地枇杷,无处不可得到充饥裹腹的山果野莓。

C.一般高级军官,生活皆十分拮据,吃粗粝的饭,过简陋的日子,然而极有朝气,全不与我三年前所见的军队相像。

D.河滩上各处晒满了白布同青菜,每天还有许多妇人背了竹笼来洗衣,用木棒杵在流水中捶打,訇訇的从北城墙脚下应出回声。

B 解析:

B项,“裹腹”应为“果腹”。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到秋收时,我便同叔父或其他年长亲戚,往20里外的乡下去,______佃户和临时雇来的工人割禾。

(2)看到立于趵突泉观澜亭的清代“第一泉”石碑让人顿生______,不知为什么偏偏少了“天下”两字。

(3)心理疏导工作一般______成功的体验、生活的充实和情绪的正确表达等几方面的内容。

A.敦促  疑窦  包含    B.督促  疑窦  包含

C.敦促  疑虑  包涵D.督促  疑虑  包涵

B 解析:

督促:

表示长辈对晚辈或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催促。

敦促:

表恳切地催促,适于外交场合。

疑窦:

可疑之点,名词。

疑虑:

因怀疑而顾虑,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

包含:

里边含有。

包涵:

客套话,请人原谅。

4.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腕云集、娱乐名人竞相亮相是该剧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没有我们的鼎力相助,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也是不可能的,可没想到导演竟对我们如此冷漠。

B.最近很多媒体指出,以色列之所以敢于在加沙“大开杀戒”,滥杀无辜,其根源是美国的一味袒护,甚至是暗送秋波。

C.温家宝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主编巴伯的专访时表示,中国政府会坚持“三要”政策:

就是要标本兼治,不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加强合作,不要以邻为壑;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要把麻烦推给别人。

D.修械处的长大车床与各种大小轮轴,被一条在空中的皮带拖着飞跃活动,从我眼里看来实在是一种壮观。

其他各个工厂亦无不触目惊心。

C 解析:

A项,鼎力相助:

大力帮助,是敬辞,只能用于别人不能用于自己;B项,暗送秋波:

原指暗中眉目传情,现泛指献媚取宠,暗中勾搭;C项,以邻为壑:

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D项,触目惊心:

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

5.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父母要善于利用音乐等艺术形式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

长期受到音乐的熏染,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父母的教育也能事半功倍。

B.许多经济界人士认为,它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方案,但它能否平息这场正在蔓延的金融风暴,还很值得怀疑。

C.近日沈阳某中学将“向学生回敬鞠躬问好”写进了修订后的《教师守则》中,师生见面时互相尊重鞠躬问好使整个校园气氛更为和谐。

D.河边有一个码头,长年湾泊约50号左右的小木船。

C 解析:

A项,语序不当,应为“不仅孩子的艺术修养可以……”;B项,“能否”和“怀疑”不对应;D项,“约”与“左右”语意重复,去掉一个。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可是自从被那只恶狗攻倒过一次以后,到如今我却依然十分怕狗。

(有种两脚狗我更害怕,对付不了。

B.到后来我能在桌边一坐下来就是八个钟头,把我生活中所知道所想到的事情写出,不明白什么叫做疲倦?

C.我一面在校对职务上做我的事情,一面向那印刷工人问些下面的情形,一面就常常到各处去欣赏那些我从不见到过的东西。

D.我还记得他那时的样子,脸庞同眼睛皆圆圆的,简直同一匹猫儿一样:

“唉,伢俐,怎么个末朽?

一个天下闻名的女诗人……也不知道吗?

B 解析:

B项,把问号改为句号。

7.将下面打乱了语序的六个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人人生而平等

③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

④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

⑤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所授予的

⑥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A.①⑥④③⑤②     B.⑥④③⑤②①

C.⑥③②④①⑤     D.⑥②④①③⑤

D 解析:

⑥总体概括,引起下文。

②先谈人与人的平等性,④再谈人的权利,①分述权利的组成部分,③对权利的保障,⑤保障的来源。

8.填空。

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湖南凤凰人,苗族,原名__________,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

沈岳焕 《边城》 《长河》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3题。

(15分)

我读一本小书又读一本大书

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

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琅琅上口,一字不遗。

也似乎就由于这份小小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更使我轻视学校。

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地利用自己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

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儿,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

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

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

为什么刀子烧红时在水里一淬方能坚硬?

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做成?

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

这些古怪事情太多了。

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

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儿发愁。

就为的是白日里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气味,要我说来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

蝙蝠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户把刀插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泼剌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

因此回到家里时,夜间我便做出无数稀奇古怪的梦。

这些梦直到将近20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既把我带回到那个“过去”的空虚里去,也把我带往空幻的宇宙里去。

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

我得用这方面得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

我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我得看许多业已由于好询问别人,以及好自己幻想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情新鲜东西,结果能逃学时我逃学,不能逃学我就只好做梦。

照地方风气说来,一个小孩子野一点儿的,照例也必须强悍一点儿,才能各处跑去。

因为一出城外,随时都会有一样东西突然扑到你身边来,或是一只凶恶的狗,或是一个顽劣的人。

无法抵抗这点儿袭击,就不容易各处自由放荡。

一个野一点儿的孩子,即或身边不必时时刻刻带一把小刀,也总得带一削光的竹块,好好地插到裤带上,遇机会到时,就取出来当做武器。

尤其是到一个离家较远的地方去看木傀儡戏,不准备厮杀一场简直不成。

你能干点儿,单身往各处去,有人挑战时,还只是一人近你身边来恶斗。

若包围到你身边的顽童人数极多,你还可挑选同你精力相差不大的一人,你不妨指定其中一个说:

“要打吗?

你来。

我同你来。

到时也只那一个人拢来。

被他打倒,你活该,只好伏在地上尽他压着痛打一顿。

你打倒了他,他活该,把他揍够后你可以自由走去,谁也不会追你,只不过说句“下次再来”罢了。

可是你若根本上就十分怯弱,即或结伴同行,到什么地方去时,也会有人特意挑出你来殴斗。

应战你得吃亏,不答应你得被仇人与同伴两方面奚落,顶不经济。

感谢我那爸爸给了我一份勇气,人虽小,到什么地方去我总不害怕。

到被人围上必须打架时,我能挑出那些同我不差多少的人来,我的敏捷同机智,常常占点儿上风。

有时气运不佳,不小心被人摔倒,我还会有方法翻身过来压到别人身上去。

在这件事上我只吃过一次亏,不是一个小孩,却是一只恶狗,把我攻倒后,咬伤了我一只手。

我走到任何地方去都不怕谁,同时因换了好些私塾,各处皆有些同学,大家既都逃过学,便有无数朋友,因此也不会同人打架了。

可是自从被那只恶狗攻倒过一次以后,到如今我却依然十分怕狗。

(有种两脚狗我更害怕,对付不了。

至于我那地方的大人,用单刀、扁担在大街上决斗本不算回事。

事情发生时,那些有小孩子在街上玩的母亲,只不过说:

“小杂种,站远一点儿,不要太近!

”嘱咐小孩子稍稍站开点儿罢了。

本地军人互相砍杀虽不出奇,行刺暗算却不作兴。

这类善于殴斗的人物,有军营中人,有哥老会中老幺,有好打不平的闲汉,在当地另成一帮,豁达大度,谦卑接物,为友报仇,爱义好施,且多非常孝顺。

但这类人物为时代所陶冶,到民五以后也就渐渐消灭了。

虽有些青年军官还保存那点儿风格,风格中最重要的一点儿洒脱处,却为了军纪一类影响,大不如前辈了。

我有三个堂叔叔两个姑姑都住在城南乡下,离城四十里左右。

那地方名黄罗寨,出强悍的人同猛鸷的兽。

我爸爸三岁时在那里差一点儿险被老虎咬去。

我四岁左右,到那里第一天,就看见四个乡下人抬了一只死虎进城,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我还有一个表哥,住在城北10里地名长宁哨的乡下,从那里再过去10里便是苗乡。

表哥是一个紫色脸膛的人,一个守碉堡的战兵。

我四岁时被他带到乡下去过了三天,20年后还记得那个小小城堡黄昏来时鼓角的声音。

这战兵在苗乡有点儿威信,很能喊叫一些苗人。

每次来城时,必为我带一只小斗鸡或一点儿别的东西。

一来为我说苗人故事,临走时我总不让他走。

我欢喜他,觉得他比乡下叔父能干有趣。

9.逃学的生活,给沈从文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甚至对他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所以,他用“我读一本小书又读一本大书”作为本文的题目。

其中,“小书”指什么?

“大书”指什么?

两个“读”字意义是否一致?

(3分)

 

10.第二段,记叙了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捕捉到了大自然里的声音、颜色、气味,以及他对大自然的声、光、颜色、气味、社会上的人与事怀有浓厚兴趣。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3分)

 

11.文中说,“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2分)

 

12.这一节的题目是“我读一本小书又读一本大书”,但作者却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写“我”好斗的性格和家乡的“好斗”风俗,是否有离题的嫌疑?

(3分)

 

13.从文章中的描写来看,小时候的沈从文是一个常常逃学的孩子。

他为什么要逃学?

我们应如何看待他的逃学?

(4分)

 

9.参考答案:

“小书”指的是课本知识;“大书”指的是大自然和人间生活。

第一个“读”可理解为“读书、阅读”;第二个“读”可理解为“感知、体验”。

解析:

“小书”即指具体的书本,“大书”则是指自然世界,明白了这一点,“读”的具体含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10.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亲和的关系。

在“自然”这本大书中,有许多书本上没有的活的东西,在与大自然的亲近和熏陶中会感受到生命的本真和快乐。

人应该取法自然的活力,汲取自然的营养,开拓自己的视野,完善自己的精神、品行。

11.这句话强调了人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开阔视野,不断探求未知的东西。

12.参考答案:

不能认为是离题。

在作者看来,孩童的天性是游戏,儿童身上的“野性”正是其天性的有机组成部分。

没有了适当的“野性”,也就没有了生命的敏感、好奇,也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创造力。

而故乡“好斗”的风俗,又培养了自己好斗的性格。

这些是对故乡那些原始的、美好的风俗的怀念与赞美。

解析:

文中的情节,必须放在“作者的成长”这个大背景下来理解。

13.参考答案:

(1)读书太容易;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更使“我”轻视学校;生活中充满了疑问,自己到自然中去找寻解答;不满足于眼前的知识,想求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获取世界上更新鲜的事情、新鲜的东西。

(2)他的逃学和我们所说的逃学是不同的,他的不学是为了更好地学。

解析:

他的逃学不仅仅是顽皮,而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

一定要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顽皮区分开来。

(二)(2018山东高考,19~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13分)

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牟宗三

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碚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

“勉仁”是梁先生的书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

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

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从性情、智慧、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

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

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

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

“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

这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

那时他还很年轻,不到30岁。

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辨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抄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

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还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

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

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

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

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

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

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300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始于17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何作个抉择?

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

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文化。

保存文化是对的,哪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

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

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风俗习惯的横剖面的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是有问题的。

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

梁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

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

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燬,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

虽然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子忠厚的一面。

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扬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300年的中国文化。

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梁漱溟先生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

(文章有删改)

14.文章第二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

这样评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

(3分)

 

15.文章第四段写到了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3分)

 

16.作者在评述《中国文化要义》等著作特点的同时,也指出了梁漱溟的不足。

他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分)

 

17.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

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4分)

14.参考答案:

有真知灼见;不只是讲说学问,还将思想付之于具体行动;“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

解析:

此题考查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结合文章的第二段和最后一段来概括即可。

回答要有条理,完整。

15.表明梁漱溟关心国事是有家庭传统的;是梁漱溟格外关心文化问题的原因;使读者对人物了解更全面。

16.《中国文化要义》哲学味太浓;《乡村建设理论》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晚年观念已老;在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

(答“哲学味太浓,方法论上从果说因,观念陈旧,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也可)

17.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

启示有四点:

(1)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

(2)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3)中心内容的确立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4)通过细节表现人物。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14分)

不毁灭的背影

沈从文

“其为人也,温美如玉,外润而内贞。

“君子”在这个时代虽稀有难得,也就像是不切现实。

唯把这几句作为佩弦先生注身后的题词,或许比起别的称赞更恰当具体。

佩弦先生人如其文,可敬可爱处即在凡事平易而近人情,拙诚中有妩媚,外随和而内耿介,这种人格或性格的混和,在做人方面比做文章还重要。

经传中称的圣贤,应当是个什么样子,话很难说。

但历史中所称许的纯粹的君子,佩弦先生为人实已十分相近。

我认识佩弦先生和许多朋友一样,从读他的作品而起。

先是读他的抒情长诗《毁灭》,其次读叙事散文《背影》。

在诗歌散文方面,得把他的作品和俞平伯先生的成就并提。

作为比较讨论,使我明白代表“五四”初期两个北方作家:

平伯先生如代表才华,佩弦先生实代表至性。

记得《毁灭》在《小说月报》发表时,一般读者反应,都觉得是新诗空前的力作,文学研究会同仁也推许备至。

唯从现代散文发展看全局,佩弦先生的叙事散文,能守住文学革命原则,文字明朗、朴素、亲切,且能把握住当时社会问题的一面,贡献特别大,影响特别深。

在文学运动理论上,近二十年来有不断的修订,语不离宗,“普及”和“通俗”目标实属问题核心,真能理解问题重要性,又能把握题旨,从作品上加以试验、证实,且得到有持久性成就的,少数作家中,佩弦先生的工作,可算得出类拔萃。

求通俗与普及,国语文学文字理想的标准是经济、准确和明朗,佩弦先生都若在不甚费力情形中运用自如,而得到极佳成果。

一个伟大作家最基本的表现力,是用那个经济、准确、明朗文字叙事。

这也就恰是近三十年有创造欲,新作家待培养、待注意、又照例疏忽的一点。

正如作家的为人,伟大本与朴素不可分。

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

但是在一般人习惯前,却常常只注意到那个英雄气质而忽略了近乎人情的厚重质实品性。

提到这一点时,更让我们想起“佩弦先生的死去,不仅在文学方面损失重大,在文学教育方面损失更为重大”(冯友兰语),因为冯先生明白“教育”与“文运”同样实离不开“人”,必以人为本。

文运的开辟荒芜,少不了一二冲锋陷阵的斗士,扶育生长,即必需一大群有耐心和韧性的人来从事。

文学教育则更需要能持久以恒、兼容并包的人主持。

佩弦先生伟大得平凡,从教育看远景,是唯有这种平凡做成一道新旧的桥梁,才能影响深远的。

一个写小说的人,对人特别看重性格。

外表轮廓线条与人不同处何在,并不重要。

最可贵的是品性的本质与心智的爱恶取舍方式。

我觉得佩弦先生性格最特别处,是拙诚中的妩媚。

他对事、对人、对文章,都有他自己的意见,凡事和而不同,然而差别可能极小。

他也有些小小弱点,即调和折衷性,用到文学方面时,比如说用到鉴赏批评方面,便永远具教学上的见解,少独具肯定性。

用到古典研究方面,便缺少专断议论,无创见创获。

即用到文学写作,作风亦不免容易凝固于一定的风格上,三十年少变化,少新意。

但这一切又似乎和他三十年主持文学教育有关。

在清华、联大“委员制”习惯下任事太久,对所主持的一部门事务,必调和折衷方能进行,因之对个人工作为损失,对公家贡献就更多。

熟人记忆中如尚记得联大时代常有人因同开一课,各不相下,僵持如摆擂台,就必然会觉得佩弦先生的折衷无我处,如何难能可贵!

又良好教师和文学批评家,有个根本不同点:

批评家不妨处处有我,良好教师却要客观,要承认价值上的相对性、多元性。

陈寅恪、刘叔雅先生的专门研究和最新创作上的试验成就,佩弦先生都同样尊重,而又出于衷心。

一个大学国文系主任,这种认识很显然是能将新旧连接,文化活用,引导所主持一部门工作到一个更新发展趋势上的。

中国各大学的国文系,若还需要办下去,佩弦先生的这点精神,这点认识,实值得特别注意,且值得当成一个永久向前的方针。

(选自《不毁灭的背影》,有删节)

注:

佩弦先生:

即朱自清,中国现代作家。

18.文章主要从哪两方面介绍了朱自清先生的成就?

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加以具体说明。

(4分)

 

19.作者对朱自清先生的“小小弱点”作了怎样的评价?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20.文末说“佩弦先生的这点精神,这点认识,实值得特别注意”,“这点精神”“这点认识”分别指什么?

(2分)

 

21.作者在文中说“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说说你的看法。

(4分)

 

18.文学创作方面:

(1)坚守文学的革命原则,且能把握住当时社会问题的一面;

(2)求通俗与普及,且能持之以恒地在创作中加以实践和运用。

文学教育方面:

(1)兼容并包,尊重价值上的多元性;

(2)连接新旧,使文化活用,把文学引导到一个更新发展趋势上。

19.

(1)作者对朱自清先生的“小小弱点”的评价是一分为二的。

不足之处:

少独具肯定性,无创见创获,风格少变化、少新意。

优点:

能调和折衷,兼容并包,使得文学得到了繁荣发展。

(2)①客观真实地再现朱自清先生的形象,使得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

②先抑后扬,为后文写朱自清先生的牺牲自我等精神作张本和铺垫。

20.

(1)“这点精神”指凡事和而不同,“折衷无我”(或答“牺牲自我”)。

(2)“这点认识”指对人对事客观,尊重和承认价值上的相对性、多元性。

21.参考答案:

认同。

作家的“常人品性”是一种“近乎人情的厚重质实品性”。

这种质朴厚实的品性使得作家更能走进生活,走进大众,贴近人的心灵,反映大众的心声。

这样的作家给人的感觉是“真人”真性情、朴素无华,他的作品是真实的,最能反映生活、贴近民众的,因此说“伟大本与朴素不可分”,“常人品性”更重要。

而所谓的“英雄气质”是一些作家过于强调“小我”,以自我为中心,标榜“个性”,虽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性”,但也因之可能会脱离生活,脱离民众,走向极端。

因此,作者说的“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

解析:

这是一道探究题,能结合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自圆其说即可。

三、语言运用(12分,每小题4分)

22.(2018山东高考,18)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55字。

22.答案示例:

画面内容:

一女子正在接水,水龙头开到最大,流出的几滴水呈“SOS”状。

寓意:

水在呼救,警示我们要节约用水。

解析:

先要审清题干要求,要求有两方面,一是说明画面内容,二是揭示画面的寓意。

再要读清画面的主体是一位女子,这女子在接水,把水龙头开到最大,水滴呈“SOS”状。

最后由水滴呈“SOS”状揭示其寓意。

23.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伟大的心灵对话。

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具有非凡的魅力。

你读过他的书或文章吗?

请你向身边的同学推荐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