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黄景荣一体化课程改革讲座资料.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43468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2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家黄景荣一体化课程改革讲座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专家黄景荣一体化课程改革讲座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专家黄景荣一体化课程改革讲座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专家黄景荣一体化课程改革讲座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专家黄景荣一体化课程改革讲座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家黄景荣一体化课程改革讲座资料.docx

《专家黄景荣一体化课程改革讲座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家黄景荣一体化课程改革讲座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家黄景荣一体化课程改革讲座资料.docx

专家黄景荣一体化课程改革讲座资料

一体化课程改革讲座

(省技师)

6月6日

第一部分一体化课程教学

第二部分:

一体化教学场地与设备

第三部分:

一体化课程标准

第四部分:

一体化教师培养

第五部分:

一体化教材开发

说明

一、《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写指南》《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的学习、领会;

二、陶行知先生关于一体化课程开发语录的学习、领会:

职业学校之课程,应以一事之始终为一课。

例如种豆,则种豆始终为一切应行之手续,为一课。

每课有学理,有实习,二者联络无间,然后完成一课即成一事。

成一事再学一事,是为升课。

自易至难,从简入繁,所定诸课,皆以次学毕,是谓毕课。

定课程者必使每课为一生利单位,俾学生毕一课,即生一利;毕百课则生百利,然后方无愧于职业之课程。

(生利,陶行知的生利主义理论的核心。

“生利”,指创造财富或增加社会价值)

第一部分一体化课程教学

一、兄弟学院的实例

(一)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数控类专业】

数控加工专业中级工班学习任务《压面机制作》

压面机制作

数控车床可以制作一些家用产品,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简单的家用机械机构。

市场上销售一种手动的压面机,用它可以自己在家制作各种形状的面条,做出的面条形状、粗细长短均匀,而且便于操作。

老师根据市场销售的样品,自行设计了一个压面机的图样。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8天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每3人一个组制作一个压面机,压面机质量符合图纸技术要求的,同学们可以带回家作为礼物送给家长。

具体任务要求及技术要求如下:

1.同学会同小组成员仔细阅读教师发放的任务单、图纸及工艺卡,每人独立抄绘图纸,并根据工作页中的提示明确加工部位及技术要求,正确填写工作页。

小组内互检工作页和图纸的正确性,提交老师给予评判。

2.各小组根据任务单、图纸及工艺卡商讨加工计划,按照老师给定的模板编写计划,各工作步骤的时间分配可以依据各自的熟练估测,也可以征求老师的意见,但要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并提交。

每个小组要指派一名成员展示成果,也要给其他组提出问题及建议,教师点评并批准同学们修改后的计划。

3.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

套类零件内孔加工的方法、内孔车刀选用、孔精度检测的常用方法及孔加工数控编程。

4.同学们独立练习内孔车削,达到能独立加工内孔的能力。

5.各小组根据工作页要求,制定各自负责加工零件的工步,选择相应的刀具、绘制加工时的刀路及相应的数控加工程序。

成果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小组之间的评估并获得老师的确认。

6.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工作计划、图纸及工艺卡,完成压面机的制作与组装。

小组成员独立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对自己加工的零件自行检测并做记录。

7.教师组织同学用准备好的面团来检验每个成品的功能实现情况,同时指派3名同学作为专职的检验员检查每个零件的精度并做记录。

每位同学对照自己的精度检测值和检验员的检测值,发现差异并确认签字。

8.每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就自己加工压面机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上出现的问题做原因分析,并就改进措施做验证,确保问题原因分析的正确性。

9.各小组制作一份压面机使用说明书和产品展示PPT,对于优秀的作品可以在车间展柜中陈列,并在学院技能文化节做成果展示。

(二)广西石化技师学院【焊接技术专业】

(三)杭州技师学院【汽车】

(四)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汽车、计算机网络、动漫三个专业】

二、、课程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一个班级两位教师)

1.教师完成学习任务实践(课任教师按企业标准熟练地独立完成拟教学习任务的全过程操作,并对学习任务每个阶段的活动内容、需要时间、技术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规范动作、同行协作等问题均有详细记录);

2.分析学生情况(完成此任务的知识基础如何?

完成此任务的技能基础如何?

职业素养培养应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学生在哪些环节可能出现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

可能提前完成此任务的同学估计是哪些?

可能完不成此任务的同学是哪些?

怎么办?

等等);

3.编写教案(依据:

学习任务设计、工作页、教学活动策划表、自己实操学习任务笔记、学情分析等);

教案实例:

课程名称

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课时

16

地点

第5工作站

项目

内容

学习目标

(一)掌握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工作原理

(二)能设计出合理的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线路,会分析控制原理,并绘制电路原理图;

(三)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常用低压电器元件;

(四)会正确安装、调试、检修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7S标准;

(六)有责任感、有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学习活动

(略)

学习内容

(略)

学习准备

(一)教学资料准备。

教师要结合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在企业的实际运用,撰写适合学生特点和一体化教学的教案和学习工作页。

(二)实习用料和工具准备。

按每两个学生一套准备满足学生安装用的相关电器元件及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

(三)一体化工作站准备。

准备既便于同学互相讨论,又尽量接近生产实际的场地。

尽量按教学区、资讯区、工作区、工具区、成果展示区五个功能布置。

(四)学情分析准备。

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功底、学习能力心中有数,必要时,对少数后进学生进行补课、补练。

(五)学习过程学生分工准备。

一是分组要均衡;二是关键岗设置要轮流。

工作小组设组长、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记录员各一人,分别负责组内的管理、技术、质量、安全操作和活动记录。

教学过程

 

(一)获取信息,明确任务(30分钟)

1,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多媒体展示课件)为什么需要降压启动的典型事例。

多媒体课件展示降压启动的四种方法。

2,下达学习任务(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任务、完成时间、)

3,明确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二)小组研讨,制订计划(2小时,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任务)

1,教师发放学习工作页;

2,小组成员在小组长带领下分头阅读工作页内容,查阅参考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对疑难问题或问同学或问老师或小组研讨,;

3,每人制订一个计划;

4,小组内讨论每人计划;

5,小组形成基本统一的计划,包括具体的步骤与方法;

6,报请教师审定。

(此间,各组进度、组内各人进度不一,怎么办?

快的帮助慢的;老师重点指导;组长为临时指导,由老师调配到组指导;对特别快的同学,老师据实际情况另行安排任务)

(三)集体评价,做出决策(1:

30学时)

6个小组分别派人到讲台上汇报本小组基本统一了意见的工作计划。

其他小组人员可以评价讨论,最后,老师对6个小组的计划都从是否可行和存在哪些需要纠正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点评,要求各相关小组修改后,经过老师再一次确认后,才算是可行的计划。

(四)规范操作,实施计划(10小时)

1,学生两人一组,按计划实施;

2,小组成员除完成必须完成的安装工作外,还要按原来分工完成检查工作:

组长相当于调度员;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记录员各负其责。

(把实施计划与过程控制结合起来)老师巡视,主要任务:

一是,特别注意安全操作;二是,掌握进度;三是,为评定学生成绩积累资料;四是,对进度快的学生或安排其帮助进度慢的同学,或为其设置故障令其排除,实现分层教学。

(五)评价与改进(2小时)

1,学生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的总结报告(包括工作任务,具体要求,工作步骤和使用方法,完成情况,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记录员、组长意见,存在问题及改进办法)在小组内介绍,由小组讨论后作出评价,小组长签署评价意见;

2,小组成果展示,各组长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存在问题、改进意见及体会。

3,教师总评,提出改进的意见和落实的措施。

重点和难点

职业素质培养

布置作业

根据工作任务需要、教学进度、学生完成任务情况、下一次课业要求等情况决定作业的量和难度

4.发放《工作页》并提出预习要求;

5.训练教学助手(学生小组长);

6.确认教学所需的场地、设备、工具、耗材、资料等。

7.其他

(二)教学实施(完成此任务时间:

按师傅1:

教师3:

学生10~14的比例安排)

1.教学实施过程掌握以下要点:

(1)教学内容:

工作任务;

(2)教学过程:

各个任务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

(3)教师行为:

布置、指导、协调、点评、总结。

2.教学过程六个步骤要求;

(1)明确任务(每一学生都清楚;分组;每个学生按实际工作岗位身份安排相应职务;明确相应职责)【时间:

0.5~1小时左右】

(2)制定计划(每一学生制订一份计划或一个小组共议后制订一份;参考《工作页》、查询电脑、查找并阅读纸质资料、与同学交流、请教老师等);【1.5~2小时左右】

(3)做出决策(若是小组一份计划的,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订计划,之后,由他组各一名代表起来评价该组计划,最后由老师总结并做出决策,包括修改意见;若是每人一份计划,则在组内一一讨论后由组长“决策”,争论较大的请老师拍板)【1小时左右】

(4)实施计划(小组长负责协调完成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分组实施;在设备不足的情况下,一个小组内的同学分半轮流安排各自的任务;人人过关)【6~8小时左右】

(5)过程控制(控制内容:

时间、进度、安全、质量、耗材;控制主体:

小组长检查控制、教师检查控制、学生相互检查控制)【此项时间与上项同】

(6)评价与反馈(组内评价、班内评价、教师评价)【2~4个小时】

(三)教学评价(评价原则:

按《一体化课程教学考核工作方案》要求,采取过程化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评价内容:

6个阶段表现;

评价方式:

学生互评;督导教师评价;课任老师评价;职业技能鉴定部门专家评价;

评价周期:

完成一个学习任务评价一次。

一体化课程名称

学习任务名称

一、职业能力成绩

评分项目

评分内容

配分

自评

小组评分

教师确认

任务完成

完成工作任务

50

工作方法

方法步骤正确,动作准确等。

20

安全生产

符合操作规程,人员设备安全等。

10

职业素养

遵守纪律,主动沟通,积极合作,工位整洁,有所创新。

20

总分

二、训练过程记录

工具、元器件选择

操作工工艺流程

技术规范情况

安全文明生产

完成任务时间

自我检查情况

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

学生签名

课任教师评价

督导教师评价

课任教师签名

职业技能鉴定部门专家评价

第二部分:

一体化教学场地与设备

一、什么是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

包含教学区、资讯区、工作区、工具区、成果展示区,设施设备尽可能体现真实工作场景的教学环境叫一体化教学场所。

二、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的五个区域各有什么作用?

(一)教学区:

集中教学的区域,用于明确任务、讨论与决策、制定计划、学生展示和说明相关问题;

(二)资讯区:

集中查找资料的区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节中查找资料,包括知识等信息;

(三)工作区:

实施计划的区域,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该区域的时间最长;

(四)工具区:

摆放工作所用工具的区域,分组、固定位置;

(五)展示区:

展示和评价各学习小组学习成果的区域,包括图样、工件、程序或产品等工作学习成果;

三、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各区域设施有何具体要求?

(一)教学区设施:

普通桌椅、多媒体,分组形式;

(二)资讯区设施:

可以上网的电脑6~16台、书柜(存放教材、技术手册、工具书及其他资料);

(三)工作区设施:

供学生完成工作过程的设备;

(四)工具区设施:

多功能的综合性工具柜、工具车等;

(五)展示区设施:

分为简单类与复杂类两种。

简单类:

6个左右活动展示板(白板)、几个展示柜;复杂类:

视频播放设备、实物演示台、陈列柜等。

四、学校没有符合要求的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怎么办?

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实事求是地说,全国范围内符合一体化教学场所要求的学校并不多。

我们不能等到条件都具备之后再来推行一体化课程改革。

应该从为学生负责、为企业服务的角度,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按照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精神探索一体化课程改革。

目前的条件即使达不到一体化教学场所的要求,也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场地面积,现有设施设备,克服困难,探索出适宜的办法来实施一体化教学,但前提是教师教的是真实的工作任务(学习任务)。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课程改革在方向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方向正确了,条件差一些,进度慢一些,问题不大;方向不准确,条件再好,脚下的路也是歪的。

 

五、怎样设计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

工作步骤

要素

区域

主要功能

明确任务

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工作人员、工作要求

教学区

讲授示范、仿真虚拟演示

获取信息

制定计划

行业标准、质量标准、操作规范

资讯区

通过网络、工具书、专业资料等查询信息

工作方法、劳动组织

教学区

计划、文案编写

做出决策

意见交流、讨论、决议

教学区

交流讨论、决议

实施计划

工作对象、工作人员、劳动工具

工作区、工具区

工作区(实训区):

操作

工具区:

存放仪器、工量具、耗材等

评价与改进

工作成果、评价反馈

展示区

评价、对比、鼓励、改进

 

六、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实例分析

第三部分:

一体化课程标准

一体化课程转化是将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成果由职业领域转化到教育领域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体化课程规范编制的基础。

一体化课程转化见下表:

一体化课程转化表

序号

典型工作任务名称

代表性工作任务名称

工作时间

一体化课程名称

参考性学习任务名称

基准学时

1

典型工作任务1

1.

一体化课程1

1.

2.

2.

3.

……

……

n

n.

n

典型工作任务n

1.

一体化课程n

1.

2.

2.

3.

……

……

n

n.

(1)一体化课程由本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而来,原则上一个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一门一体化课程。

(2)参考性学习任务从本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中的代表性工作任务选取,选取代表性工作任务应依据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的主要内容确定。

(3)参考性学习任务的基准学时应依据代表性工作任务的工作时间,结合教学需要确定。

(4)一体化课程的基准学时为选取的参考性学习任务基准学时之和。

一体化课程标准及编制要求

(1)一体化课程标准应规定本课程的基准学时、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参考性学习任务、教学实施建议、教学考核要求。

(2)编制要求:

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具体体例及编制要求见下表:

XX一体化课程标准

一体化课程名称

同《一体化课程转化表》中的对应信息。

基准学时

同《一体化课程转化表》中的对应信息。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同《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中的对应信息

工作内容分析

工作对象:

同《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中的对应信息

工具、材料、设备与资料:

同《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中的对应信息。

工作方法:

同《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中的对应信息。

劳动组织方式:

同《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中的对应信息。

工作要求:

同《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中的对应信息。

课程目标

编制要求:

(1)“课程目标”应包含综合目标和具体目标。

(2)“综合目标”的描述依据本专业国家技能人才标准中所对应《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制定,可按照“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够胜任什么样的工作任务”的格式描述。

(3)“具体目标”的描述依据本专业国家技能人才标准中《XX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要求表》的“职业能力要求”逐条制定,可按照“获取哪些资源,学习并应用哪些方法和技术,按照什么工作标准或工作规范,完成什么工作,形成什么工作成果”的格式描述,具体目标一般不超过8条。

学习内容

编制要求:

根据课程目标逐条梳理课程学习内容。

参考性学习任务

序号

名称

学时

1

同《一体化课程转化表》中的对应信息。

同《一体化课程转化表》中的对应信息。

2

n

教学实施建议

编制要求:

“教学实施建议”应依据“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确定实施该课程所需的场地、设备以及采用的教学模式。

教学考核要求

编制要求:

“教学考核要求”应描述课程学习结束后考核的方式与内容,可采用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终结性评价一般采用学生未学过的且与已学过的学习任务难度相近的任务作为考核评价的载体。

一、课程目标的确定

一体化课程目标分综合目标和具体目标进行描述,综合目标是一门课程的总目标,依据《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中“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的“工作内容”制定;具体目标是达到工作过程各步骤工作要求的学习目标,依据《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中“职业能力分析”逐条制定。

具体目标一般不超过8条。

综合目标可描述为“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够胜任什么工作任务”,此处的“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中“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的“工作内容”确定。

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其工作内容为:

“该任务中的计算机是指由CPU、主板、内存、显卡等一系列硬件,以及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的信息化电子设备,主要包含台式机、一体机、笔记本、工作站、服务器、平板电脑等类别。

”则其对应的一体化课程综合目标可描述为:

“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够胜任台式机、一体机、笔记本、工作站、服务器、平板电脑等类别计算机的组装,软件安装和升级,计算机故障排除等工作。

”综合目标可以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完该门课程职业能力提升的评价尺度,也反映了该门课程的学习价值。

具体目标在《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中“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补充学生需要学习的方式、方法及学习内容要求,按照“学生获取哪些资源,学习并应用哪些方法和技术,按照什么工作标准或工作规范,完成什么工作,形成什么工作成果”的格式描述。

如根据上述典型工作任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第1条职业能力要求,第一个具体目标可描述为“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包括课本、课外书籍、手册、互联网等),识别不同型号的产品,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产品的最新资讯,并与客户沟通,获取计算机组装的预算、性能要求、软件升级的版本、兼容性要求、机房的网络环境、计算机故障的表现等重要信息。

”具体目标是评价本课程教学效果的直接依据,也是该课程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

二、学习内容的分析

一体化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根据课程具体目标逐条分析得出,也就是说,学生需要获取什么资源,学习和应用哪些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相应步骤的工作。

如对应上述案例中的具体目标,其学习内容为“计算机配件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装机清单的制定、计算机配件的选配和采购、计算机组装和维修的流程、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方法、计算机软件的升级技巧、计算机性能优化的方法、系统备份和还原、计算机故障排除”。

一体化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列举完成其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所应用的核心技术、主要方法以及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即可,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要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要求借助鱼骨图技术进行分析确定。

三、参考性学习任务的选取

参考性学习任务来源于《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中的“代表性工作任务”。

代表性工作任务有许多,选择哪些代表性工作任务作为参考性学习任务,如何估测各参考性学习任务的基准学时是难点。

选取参考性学习任务时,应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的“工作内容”,也就是“小类名词”所设定的几个类别,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技工院校实际教学条件、师生接受程度,从代表性工作任务中选取参考性学习任务。

由于每一“小类名词”对应的一类代表性工作任务,其学习内容和工作要求相近,学生学习完一个学习任务之后,可以实现举一反三的能力,不需要再重复学习,因此每一“小类名词”选取1-2个代表性工作任务作为参考学习任务即可。

如上述案例中,一体化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参考性学习任务可选取“台式机组装”、“笔记本电脑软件安装”和“服务器故障排除”。

关于参考性学习任务基准学时的计算,通常将参考性学习任务对应的代表性工作任务以一位熟练从业人员完成此任务的实际工作时间作为依据,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加上学生学习的时间可确定基准学时。

如台式机组装这个任务,熟练工须1个小时,学生学习和训练须12学时,我们可以设置14个课时的基准学时。

四、教学实施建议的提出

《一体化课程标准》中“教学实施建议”通常依据《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中的“工作条件”、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确定实施该课程所需的场地、设备、师资以及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中场地、设备、工具、耗材、资料等教学条件的需求,可依据《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的物质条件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准备,如上述一体化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案例中,教学条件包括螺丝刀、万用表、镊子等专用维修工具;松香、焊锡条、清洗剂等材料;计算机、机箱电源、CPU等设备;主机及外设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等资料,场地可按资讯区、教学区、工作区、工具区、展示区进行分区布置。

师资可安排具备完成本课程对应典型工作任务的实际工作经验及具有一体化教学经验的教师,也可安排企业兼职教师配合。

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依据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的劳动组织方式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主要体现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教学理念。

五、教学考核要求的提出

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考核评价,可参照国内外职业能力测评理论和技术制定职业能力测评方案,综合测评学生的职业能力,着重测试学生是否达到课程目标,是否符合行业企业对技能人才提出的用人要求,可采用工作方案编写结合工作任务实施的方式进行。

一体化课程标准中“教学考核要求”可按以下样式描述:

“采用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终结性评价一般采用学生未学过的且与已学过的学习任务难度相近的任务作为考核评价的载体,让学生根据任务载体的情境描述和考核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并按工作方案进行实施,以此判断学生是否能胜任一体化课程对应的一类工作任务,考核评价方案制定如下:

……“。

如上述一体化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终结性考核评价的任务载体可设计为“机房批量计算机的组装和调试”,该任务与已学过学习任务难度相近,考核评价方案见下表。

一体化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考核评价方案

机房批量计算机的组装和调试

1.情景描述

学院因教学需要,在机房布线已经完成的情况下,需要购买50台计算机在该机房进行安装。

学院委托我系制定采购计划,进行硬件采购和组装,安装符合教学要求的软件系统,完成组装调试后能通过主管领导的验收并投入教学使用。

2.考核要求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任务要求制定一份尽可能详实的能完成此次任务的工作方案,并根据工作方案完成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计算机批量克隆(网络克隆)以及可能出现的故障排除任务,保证50台计算机能投入教学使用。

3.参考资料

完成上述任务时,可以使用专业教材、网络资源、计算机维修工作流程、网络克隆流程、计算机维修手册、计算机安全操作规程、机房管理条例等参考资料。

 

第四部分:

一体化教师培养

(一)一体化教师与双师型教师有何区别?

多年来,职业教育领域,“双师型”教师的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笔者以为:

既具讲师能力,又具技师能力者,为“双师型”教师;既具助理讲师能力,又具高级技工能力者,为“准双师型”教师;既具高级讲师能力,又具高级技师能力者,为“双高师型”教师。

(参见拙著《技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5页)在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