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鲍恩系统家庭治疗Convertordoc.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42684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鲍恩系统家庭治疗Convertor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二章鲍恩系统家庭治疗Convertor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二章鲍恩系统家庭治疗Convertor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二章鲍恩系统家庭治疗Convertor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二章鲍恩系统家庭治疗Convertor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鲍恩系统家庭治疗Convertordoc.docx

《第二章鲍恩系统家庭治疗Convertor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鲍恩系统家庭治疗Convertordoc.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鲍恩系统家庭治疗Convertordoc.docx

第二章鲍恩系统家庭治疗Convertordoc

第二章

鲍恩系统家庭治疗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夏翠翠

1

本章主要内容和学习重点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鲍恩系统家庭治疗概述

一、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主要观点

二、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理论来源

三、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理论假设

四、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八个基本概念

第二节鲍恩系统家庭治疗过程

一、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目标

二、鲍恩系统家庭治疗师的角色与功能

三、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主要技术

四、评价

学习重点

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理论假设

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八个基本概念

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主要技术

2

第一节鲍恩系统家庭治疗概述

一、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主要观点

是一种理论/临床的模式(Bowen的理论源自于精神分析)

认为要了解一个家庭最好要分析三个世代以上。

未解决的情绪依恋(emotionalattachments)(指亲子间紧密的、完全共生的、无法分离的低分化的依恋状态),其情绪问题会代代相传下去。

认为要了解个人形成问题的原因,必须把家庭的角色视为一个情绪单位(emotionalunit)。

解决家庭中的情绪混淆(emotionalfusion),就能重建个人成熟与独特的人格。

3

二、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理论来源

(一)系统论

(二)精神分析理论

理论基础——系统论

认识到家庭是一个关系网络,不仅仅是个人的相加,理解一个人的行为,不能只访谈他一个人而忽略他的家庭;

家庭治疗的治疗单位是“问题系统”而非孤立的个体,通常被定义为“病人”的人,不过是“系统问题”的承担者、表达者;

治疗的机制是通过言语及非言语交流而实现的社会性反馈;治疗性变化经由反馈机制对问题系统的内在模式产生“扰动”,触发其内在自我组织过程而引起,并非由直接的“领悟”、“操纵”、“社会性控制”达成。

理论基础——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

个人症状的根源在于童年期的创伤,与跟父母尤其是跟母亲的关系有关;家庭为神经性恐惧和焦虑的发展提供了早期的环境和背景;

阿德勒:

权力意志和儿童出生顺序;

沙利文: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早期母子分离的重要性。

霍尼:

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人的问题,家庭是文化传承单位,自然会对个体产生影响。

三、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理论假设

(一)家庭成员间过度的情感联系与家庭功能失调有着直接的联系,自我分化是家庭成员必要的成长目标。

家庭问题源于家庭成员与原生家庭心理上的分化。

(二)上一代没有解决的问题趋向于传给下一代,即多代传承。

(代代相传的错误)

7

四、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八个基本概念

前6个概念表达了发生在核心家庭和大家庭中的情绪过程;后两个概念表达出跨越几代的情绪过程。

8个概念拥有一个共同的假设:

在生活中,慢性焦虑无处不在。

慢性焦虑是人的本性里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尽管个人表现的形式和强度不同。

慢性焦虑起源于个体的整体感和个体分化感的矛盾及平衡。

焦虑产生后,能越过认知系统,引起自动的不受控制的行为。

如果整体感占绝对优势,必然导致个体自主性下降,个体就会产生慢性焦虑。

解决慢性焦虑的唯一方法:

分化——个体学会规划自己的方向,不是一味地顺从家庭的指导。

1、自我分化self-differentiation

定义:

指个体能够保持情绪系统和理智系统相互独立的能力。

不是个体保持情绪的疏离或者毫无情绪,而是既能自发表达情绪,又不移情过度,被他人情绪驱使。

自我界限的清晰(模糊和僵化)

目标:

要成长为健康的人除了要对自己的家庭有归属感,及个人和家庭的分离感和独立性。

不自我分化的人们非常容易变得情绪化,失去自我控制。

生活完全受周围人对其反应所驱使。

对其他人不是顺从,就是逆反。

没有独立的自我,容易将自己的感受与其他人融合(fusion)。

1代表高度融合(自我模糊),5代表高度分化;低于3分(低分化),依赖,回避冲突;3-4分(中级分化),关注重要他人的

决定;4-5分(高分化),目标导向,灵活,能忍受冲突和压力。

1

5

2

4

家庭系统理论假定:

每个人身上都有两股生命力量:

一股是推动个体成为一个情绪独立的人的力量;另一股是推动个体与他人或家庭保持情绪联系的力量。

两种力量相对抗。

两人关系的类型(最后一种表示既能积极进入关系,又能保持自我稳定)

自我分化的两种过程:

(1)把自我从他人那里分化出来,即个体与原生家庭的分化。

这是自我分化的核心。

(2)理智过程与情绪过程之间的分化。

讨论:

离家=分化?

14

离家就意味着分化吗?

很多人假定一旦他们长大了离开家庭,就成为独立的成人,不再受父母的影响。

有些人珍视独立并将离开父母作为一种自我成长的标志。

另一些人希望自己可以和家庭更亲近,可是每次探望父母总是很痛苦,所以他们躲得远远的,以免自己失望和受伤。

一旦离开直接的冲突,他们会忘记和否认矛盾。

但,

正如Bowen发现的,不管我们去到哪里,家庭总是不离不弃;

正如我们所知,对父母没有完结的情绪反应永远是一生最重要的未完成之事。

2、三角关系

trianglerelationship

自我的分化谈的是个体,三角关系谈的是关系。

鲍恩认为三角关系是最小、最稳定的系统。

两个人的系统是最不稳定的,当两个人的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拉进一位重要的家庭成员组成三个人的互动,第三者的加入就会冲淡两个人的焦虑。

一个人未能达到高度的自我分化,是因为他陷入了三角关系。

例如关系不好的夫妻,可能会藉由生小孩(第三者)来改善夫妻关系。

三角关系

三角关系的基本特征:

(1)一个平衡的两人关系会因为增加第三人而失去平衡。

例如和谐的夫妻再孩子出生后出现矛盾。

(2)一个平衡的两人关系会因为第三人的离去而失去平衡。

例如孩子离家上大学,父母婚姻的不和谐增加。

(3)一个不平衡的两人关系会因为增加第三人而达到平衡。

例如有矛盾的夫妻再孩子出生后把他们的焦虑转移在孩子身上。

(4)一个不平衡的两人关系会因为第三人的离开而达到平衡。

例如在矛盾中支持某一方的人离开,会使得矛盾减少,最常见的就是婆婆离开后,夫妻矛盾减少。

三角化成为压力之下的两人系统试图到达稳定的一种常见方式。

如果三角关系中的焦虑增加,三角关系中的个体会拉入另一个人或更多的人,直到很多人都被卷入其中。

替罪羊:

在三角化的过程中,情绪会“泛滥”到第三个人身上,如果此人不能解决父母焦虑,那么和被贴上“病人”的标签。

七岁娃娃———父母的观察者

一对夫妻,有个天天惹母亲生气的小女孩。

七岁的娃娃,在父母形容下,是个“无可救药”的问题儿童;不专心、不听讲、不可理喻……父母不断在她身上加罪名,但是在我们两个小时的交谈中,她却是乖乖地坐在一旁自己玩耍,只是她十分留心父母的一举一动,尤其注意他们的谈话。

  父母谈话和平,娃娃也和平地玩耍;父母谈话不妥,娃娃也明显地紧张起来。

这种不停观察父母的孩子,治疗者称之为“父母观察者”,最容易被卷入父母的矛盾中,成为三角位置的一角。

Minuchin的实验——对三角关系的验证

米纽琴早年发展家庭治疗的学派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人在精神紧张的状态,身体就会产生一种叫做“游离脂肪酸(FreeFattyAcid)”的荷尔蒙。

米纽琴让孩子在单面玻璃镜后面,观察父母的交谈,同时用仪器测量孩子的荷尔蒙分泌。

结果证实,每当父母争吵,孩子的游离脂肪酸荷尔蒙就突升猛进。

讨论:

你所观察到的家中的某个三角关系。

21

3、核心家庭情绪过程

nuclearfamilyemotionalprocess

讨论的是家庭中的情感力量,在反复出现的家庭模式中持续发生作用。

鲍温最早使用“未分化的家庭混乱(undifferentiatedfamilyegomass)”来描述家庭中过度的情感反应和融合。

在原生家庭中,缺少自我分化就会导致与父母的情感隔离,接下来导致婚姻中的纠结:

在伴侣之间产生情感隔离;

配偶一方出现身体或情感机能障碍;

婚姻冲突;

将问题投射到一个或更多的孩子身上。

选择配偶的模式:

①相似原则

鲍恩认为:

人们会选择和自己分化水平相当的人作为自己的配偶。

这样分化较低的人(现在是一对)可能变得更加高度融合,后果是:

产生焦虑的可能性越大,与可能通过三角关系来解决问题。

②互补原则

一方是界限模糊,另一方界限僵化。

当压力出现,前者通过寻求依赖,后者通过寻求空间如工作、爱好来解决问题。

前者会认为遭到拒绝“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里?

”,后者会愤怒(因为被冤枉)。

支配家庭系统情绪功能的3个模式

1、配偶一方身体或情绪的功能失调。

一方承担大部分家庭责任(赚钱、照顾孩子、做饭、购物),另一方扮演了责任过低的角色。

后果:

一方持续增加的功能低下,会抱怨配偶的统治;另一方过度胜任,很满足这种安排,有时也会愤怒。

“勤劳的母亲养育了懒惰的子女。

对策:

授权——不洗碗、不陪读等。

2、外显的、慢性的、未解决的婚姻冲突。

情绪疏离和情绪过分亲密循环出现;

冲突时的消极情绪和亲密时的积极情绪同等强烈;

家庭焦虑被夫妻双方所承担

3、将问题投射到一个或更多的孩子身上:

孩子的心理损伤——逃学、抑郁等

功能:

父母将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忽视或否认他们自己缺乏分化;

家庭的焦虑被孩子的心理损伤所吸收

何时会出现:

在家庭正常变化(生老病死、房子装修、工作改变)和孩子的发展周期(入学、进入青春期)相重合。

4、家庭投射过程

familyprojectionprocess

指父母将自己不成熟与缺乏分化的状态传递给子女的过程。

父母将自己的情绪问题转移到孩子身上,从而减少焦虑。

这增加了孩子的情绪混淆。

分化不佳的父母,自身未成熟,因而会选择他们所有孩子中最为幼稚的一个作为他们关注的客体,而不管他或她在家中的出生顺序如何。

这就是家庭投射过程。

父母需要“问题孩子”,对孩子过度保护。

家庭投射过程对孩子的坏影响

关系敏感性

对关注和赞扬的过度需要

处理期待的困难

指责自我及他人的倾向

感到对他人的快乐负责任并感到他人应对自己的快乐负责任

会为减少焦虑而鲁莽的行动而不是忍耐焦虑作出思考更周全的行动

28

5、情绪阻断(隔离)

emotionalcutoff

是个体通过减少和隔断与父母、同胞和其它家庭成员的情感联结的方式去管理未解决的依恋的一种方法。

情绪阻断代表了个体为了达到自我分化而做出的努力,但这种努力通常是单方面的。

情绪阻断的方式:

地理上的隔绝(搬家);心理障碍(不和父母说话);自我欺骗(因为实际联系已被阻断,所以他们从家庭中解脱。

为了断开情绪联系而争取极端情绪距离,这不是真的解脱。

而且促使后代进行模仿。

因为它解决了一个问题(降低了保持联系时的焦虑),但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疏远了可能在关系接触中获益的人),有可能会导致人们太关注于新的关系。

它反映了一个问题(家庭中潜藏着代际融合)。

例如:

某来访者,女,26岁,单亲家庭,与母亲同住,目前表现是神经性厌食症,和母亲的关系过于纠结,于是想分离,搬出去住(情绪阻断),后来结交了一个男朋友,对这段关系非常关注和投入,之后男友受不了其过度投入与她分手。

情绪阻断通常会发生在焦虑水平和情绪依赖水平较高的家庭中,这两种家庭都是和谐的、具有凝聚力的家庭,但是,过度的融合会使个体无法进行客观的思考,因而就会为了保护自我而寻求距离。

通过身体或情绪距离来切断关系,并不能结束情绪过程,而相反是激化了它。

对家庭治疗师而言,也应努力从原生家庭中达到自我分化,这样不会将自己未解决的问题投射到另一个家庭成员身上。

31

6、多代传递过程

multigenerationaltransmissionprocess

指家庭的情感过程通过一代对另一代的长期传递过程。

如何发生?

——两个分化最低的家庭成员结婚,他们的孩子中至少有一个由于投射过程,而产生更低的分化水平。

这个人的最终婚姻可能又是找一个类似的自我分化水平低的人。

从而将更低的分化水平传给下一代,下一代成员又会依次传给下下一代。

传递的机制

有意识的教导VS无意识的学习(程序)

代际传承还指一种处理问题的模式。

自杀、离婚、酗酒、赌博。

配偶的选择

自我程序:

分化水平相似

关系程序:

关系模式匹配

举例:

母亲的高焦虑à孩子出现某种行为问题à母亲的过度关注和保护à父亲对妻子的焦虑无能为力,支持母亲对孩子的情感投射。

7、同胞兄弟姐妹的位置

siblingposition

个体出生的顺序不同,其人格有不同的特点。

例如,老大是比较有责任感的,力求完美。

中间的孩子容易被忽视,有强烈的被赞许的需求。

老小是被关注被保护的对象。

个人在家庭系统的功能地位,而不是实际的出生顺序,塑造了他们未来的期待和行为。

两个老小结婚,可能会感到在责任上和决策上负担过重;两个老大结婚,可能会过度竞争,因为每个配偶都习惯于承担责任。

Toman的研究:

出生顺序对人格的影响

老大有责任感,力求完美;

中间的孩子容易被忽视,有强烈的被赞许的需求;

老幺是被关注和保护的对象;

独生子女可能发生上述所有情况。

Bowen的理论用来理解兄弟姐妹的敌对;

母亲过于担心孩子之间的嫉妒心理,于是她很焦虑,希望给他们同等的爱(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尽管表现得一视同仁,但实际上反映的是她内心的焦虑,兄弟姐妹间彼此的敏感还是会造成争吵和怨恨;

由于母亲的焦虑,急于控制孩子的感受并且调停,阻碍了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还加重了不平等对待的感觉。

35

8、社会情感过程

认为社会和家庭一样,也包含着分别指向未分化和个别化的两股相反的力量。

社会中的情感历程,会如同一个大的背景情境,影响所有家庭成员。

鲍恩悲观的认为:

分化的社会功能在过去几十年里下降了。

社会中的情感历程,形容的是日渐增长的社会焦虑,如人口增长、高犯罪率等等。

Bowen承认性别、阶级和种族歧视是令人不快的社会情感过程,但他相信,如果个人和家庭有很高的自我分化的话,就能较好地抵制社会影响的负作用。

女性主义Bowen式治疗师认为不应该忽略性别不平等,也不能忽略让男性和女性陷入无弹性角色的先天限制。

案例

Langdon夫妇求助

起因:

Langdon太太在15岁儿子Martin放内衣的抽屉底层发现了一个放着大麻的塑料袋。

治疗师提出要见一家三口。

发现,大麻只不过是Langdon太太和儿子常年争吵的近期事件之一。

许多15岁的孩子偷吸大麻,但没有人会将证据放在母亲可以找到的地方。

之后,治疗师分别会见男孩和他的父母,得出结论:

Martin并没有严重的吸毒问题。

反而,他更大的问题在于与母亲之间的冲突以及在学校和交友过程中的不适应。

治疗师要求继续分别会见男孩和他的父母。

案例

Langdon先生的家庭:

父亲去世后,他和姐姐由母亲一手养大。

他们是母亲的一切,母亲也投注所有的精力去塑造他们的生活。

母亲要求很多,也很挑剔,对他们想做家庭之外的任何事情都表示厌恶。

青春期后期,年轻的Langdon再也不能容忍母亲,于是在二十四五岁时,他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家和母亲。

而他的姐姐却未能逃脱,至今单身,与母亲一起生活。

案例

Langdon太太的家庭:

大而紧密。

她和四个姐姐彼此之间非常依赖,而且一直是最好的朋友。

高中毕业后,她宣布要去上大学,但这与家庭规范背道而驰,因为女儿应该留在家中,准备嫁人。

于是,她与父母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最后,她去上大学了,但是自此就和父母疏远了。

但他们相遇,立刻为对方所吸引。

他们都很孤独,都与家庭断绝了联系。

于是经历了短暂且充满激情的恋爱之后,迅速结婚。

案例

Langdon先生由于没有和独裁的母亲做好自我分化,对批评和控制极端敏感。

即使太太有一点点意图想改变他的习惯,他都会变得狂怒不止。

Langdon太太希望在婚姻中重建过去家庭的亲密,她认为他们俩应该分享兴趣并一起参加活动。

但当她走进他,提议一起做一些事情时,他就觉得厌恶和愤怒,认为她是在侵犯他的独立。

在几个月的冲突之后,进入了相对平静期。

Langdon先生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让太太自己去调整他们之间的距离。

一年后,儿子Martin出生了。

案例

夫妻俩都很高兴有了孩子。

对Langdon先生来说,尤其高兴的是,孩子变成太太无止境寻求亲密的一条出路。

对她来说,孩子就是一切。

对Langdon太太来说,孩子就是一切。

当他还是婴儿时,她是个完美的母亲,温柔地爱护他,照顾一切需要。

当丈夫想插手照顾儿子的时候,她总在旁边审视着,确保他不做错什么。

这打消了丈夫的积极性,经过几次不愉快之后,他渐渐让妻子一手去照顾儿子。

孩子在母亲的溺爱下长大,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只要他得不到想要的,就会发脾气。

他的要求得到满足了,家庭也会恢复平静。

案例

Langdon先生被妻子和儿子排除在外,有的只是工作。

而Langdon太太则疏远丈夫,因为有了孩子。

Martin开始上学后,问题出现了。

由于一向为所欲为,他发现自己很难和其他孩子相处,也很难遵守规矩。

乱发脾气当然不会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孩子们都离他远远的,所以他从小就没什么朋友。

与老师相处时,他则搬出老爸“谁也别想控制我”的那一套。

而当Langdon太太听到别人对Martin的批评时,总是袒护儿子,“那些人不知道该怎样与有创意的孩子相处”。

案例

Martin在成长过程中虽然极难和学校、朋友相处,但和母亲很亲密。

危机来自青春期。

就像他父亲当年一样,他努力尝试要发展家庭之外的独立兴趣。

然而,遇到的阻力更大,母亲也不能让他随便离开。

结果就造成了Martin和母亲之间的长期冲突。

但即使又吵又闹,他们还是彼此的中心。

Martin在于母亲作斗争上花的心力超过了生命中的其他任何事情。

案例分析

代际焦虑与有害的家庭议题等垂直问题与家庭生命周期转换“平行”压力一交会,就会成为症状爆发的焦点。

Martin最脆弱的时期的到来了——从母亲那里继承来的未解决的情感融合和青春期强烈要求独立的愿望相冲突。

第二节鲍恩系统家庭治疗过程

一、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目标

(1)减低焦虑,减轻症状;

(2)提高每个参与者的分化水平以提高个体适应性。

一般来说,家庭首先需要完成前一个目标才能迈向后者。

为了帮助成年来访者从与父母的三角关系中解脱,可能需要安排对原生家庭的单独拜访。

只有当事者一个人接受治疗效果不好。

48

二、鲍恩系统家庭治疗师的角色与功能

要客观化和中立化,不偏向任何一方,并且要有很高的自我分化水平以避免卷入三角关系中。

治疗者要觉察自己如何受家庭的影响,否则会不自觉的重复发生在自己与当事人身上,或是成为其中的第三者。

中立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对所有家成员的中立态度,不站在任何一个家庭成员的一边;

治疗者对来访家庭的信仰、价值观、种族立场、社会准则和阶层观念持一种中立态度;

治疗者对家庭的改变和家庭结果保持中立,这意味着治疗师并不提倡某种改变,也绝不能将某种改变强加于某个家庭之上。

治疗师和家庭之间保持距离,使治疗师更为客观地判断家庭关系,同时也避免被卷入,有以下三个目的:

为家庭成员树立榜样,即如何成为独立的个体摆脱三角关系的束缚;

避免将治疗师自己的焦虑带到家庭中,而让家庭幼稚化;

有效消除家庭成员对治疗师的阻抗。

三、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主要技术

(一)家谱图

(二)“教练”技术——去三角化

(三)关系实验

(四)过程提问

(五)使用“主语我”(IPosition)

(六)训练

(七)置换故事

50

(一)家谱图(familydiagram)

包含三代家庭成员及其配偶、标记出生、死亡、结婚、离婚等日期、地理位置,学历和工作史,家庭的重要特质(宗教、种族等)等。

通过家谱图可以看到家庭的冲突、情感隔离和三角关系产生的缘由,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

主要作用:

评估

课堂作业,要求:

(1)请画下你自己的家谱图(三代)——包含三代家庭成员及其配偶、标记出生、死亡、结婚、离婚等日期、地理位置,学历和工作史,重大生活事件,家庭的重要特质(宗教、种族等)等。

(2)画完之后简单总结:

通过家谱图,你了解到家庭什么信息?

(3)写上姓名和学号之后交给各组组长

54

(二)“教练”技术——去三角化

治疗师要避免成为卷入到家庭中的第三者。

治疗师和家庭之间保持距离会使治疗师更为客观地判断家庭关系,避免和拒绝被卷入,为家庭成员树立榜样——如何成为独立的个体并摆脱三角关系的束缚。

55

(三)关系实验

指由治疗师给家庭成员安排一些行为任务或者家庭作业,以帮助家庭成员觉察家庭系统的过程。

通过此方法让成员认清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改变家庭系统中功能失常的关系。

56

(四)过程提问

推动家庭成员理智、平静的反应。

鼓励家庭成员彼此倾听,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和信念,而不是迅速做出情感反应,有利于自我分化。

问题的设计是为了促使当事人去思考他们在家庭互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使自己从原生家庭及核心家庭中分化清楚。

所提出的问题应强调个人自主的选择问题。

57

案例

58

案例

59

案例

60

治疗师的任务就是认识到这种情感过程,通过提问,推动家庭成员理智、平静的反应。

如“当你丈夫用批评来打断你时,你是怎么想的?

”这样的目的是让咨询师避免参与。

治疗师要鼓励家庭成员彼此倾听,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和信念,而不是象以前那样对彼此的言语迅速做出情感反应,不鼓励家庭成员进行情绪交换。

这些都有利于自我的分离。

治疗师拒绝被卷入,也为家庭成员树立了榜样,即如何成为独立的个体并摆脱三角关系的束缚。

(五)使用“主语我”(IPosition)

“主语我”就是站在我的立场上,用清晰简洁的方式不带情绪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能帮助家庭成员从个体的情感体验中抽离,用更理性和稳定的方式沟通。

治疗师在治疗中尽量以“主语我”开头讲话。

“主语我”的力量在于治疗师在强调的是自我,而非家庭,这是一种在语言上的外显的分离过程。

62

(六)训练

帮助人们识别情绪反应的扳机,寻找替代的反应,预期获得良好的结果。

也是避免治疗师被卷入家庭情感三角的一个策略。

63

(七)置换故事

使用书籍、电影或者影像里的故事为家庭及其成员提供一些系统的刺激和信息,这些故事的内容与家庭目前存在的情感过程与三角关系相关,让家庭成员了解其家庭系统的功能,降低他们的防御性,改善他们的互动关系。

64

治疗过程

评估会谈(找一名特别想从原生家庭中分化的个体):

始于对当前问题的历史性回顾(先功能分析,然后找出应激源、各自的分化程度、关系模式,最后寻找夫妻关系模式与原生家庭其父母关系模式的相似处。

四、评价

(1)将关注点从核心家庭扩大到扩展家庭,注重代际的传递。

(2)治疗师遵循中立原则,能更有效地消除家庭成员的阻抗。

(3)重理论,轻操作。

理论在后来受到广泛运用,但Bowen本身发展出来的技术不多。

(4)主要采取谈话的方式,而且是非结构性谈话,治疗师的治疗水平会受到其个人素质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