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之死原因剖析.docx
《祥林嫂之死原因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祥林嫂之死原因剖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祥林嫂之死原因剖析
祥林嫂之死原因剖析
摘要:
文章通过对鲁迅作品的分析,祥林嫂悲剧的内涵作出重新的解释,指出祥林嫂之死的多重原因。
其一是封建礼教各律条之间的矛盾,是族权与夫权之间的相饽,;其二是愚昧大众„看客”的凶眼,其三是“看客们”通过心理的暗示作用使祥林嫂产生罪恶感。
自我心灵折磨以致跨入地狱之们。
“五四”时期控诉“吃人礼教”的作品汗冲牛栋,鲁迅控诉的深刻性在于不是浮面的指出礼教吃人,而是尖锐的指出了遵从了礼教的条律,礼教依然吃人。
关键词:
祥林嫂礼教看客心灵折磨
在文章的一开头,鲁迅对祥林嫂的描述是这样的: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了,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消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就是这样一个论为乞丐的祥林嫂,忽而问“我”一个很悚然的问题“一个人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
”——于是又由“有无灵魂”问到“那就有地狱了”红尘中的人在弥留之即大概都会关注到死后灵魂的去处——天堂或地狱?
祥林嫂这样一个即将面临死亡的人,在人世间经历了那么多风雨蹂躏,为什么也单在生命的最后关注起了“灵魂的有无”“地狱的所在”呢?
这与她生活的环境和自己内在的心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导致她一生悲惨命运的原因有多方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封建礼教的内在矛盾,广大看客无情的凶眼和祥林嫂自我的心灵折磨。
为什么这么说呢?
听了笔者对祥林嫂死因和鲁迅的写作目的的分析你就会有同感。
一、封建礼教纲常伦理的内在矛盾
《祝福》是鲁迅对其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思想的展开。
《狂人日记》控诉了封建时代“吃人的礼教”,揭开了“打倒孔家店”的序幕。
《祝福》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如果说《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幻觉”和“精神错乱”从普遍意义上揭示礼教吃人,《祝福》则让我们通过祥林嫂这一人物类型,形象的看到现实中礼教怎样蹂躏摧残人的生命的。
这也是作者一再强调的《祝福》的宗旨所在。
但笔者认为祥林嫂之死的原因还有更深的含义。
鲁迅要通过祥林嫂的死来揭示封建礼教纲常伦理的内在矛盾,也就是说从文化层面上看,导致祥林嫂之死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礼教纲常伦理的内在矛盾。
导致祥林嫂之死的直接原因有两个:
一是她第一个丈夫的死;二是她再嫁的后夫贺老六的死以及儿子阿毛的死。
祥林嫂第一个丈夫死后她到鲁四老爷家作帮佣,其地位低微,命运已足够悲惨,而且做工十分辛苦。
特别是到年底“扫尘,杀鸡,宰鹅,彻夜煮福礼,全一个担当。
”如此劳作却未能使她累垮,“然而她反满足,口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可见祥林嫂对于这种生活方式感到完全满足,也反衬出祥林嫂在婆家的生活更为不幸。
“帮佣”的这种生活对于祥林嫂这样一个寡妇来说,已经足够幸福的了。
她完全能够,也十分愿意“守住贞节”,按照纲常伦理的规范所要求的生活方式来生活。
然而被人们认为如此庄重严肃,作为戒条来遵守的封建礼教却对祥林嫂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四大绳索中的夫权,要求祥林嫂在丈夫死后她必须听从婆婆对其命运的安排,否则就被认为违反礼教的条律,而她的婆婆为了小叔子娶媳妇的财礼,却要将祥林嫂嫁(卖)到深山贺家坳去,于是夫权与礼教中的对妇女“贞节”的要求在这个问题上就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依据夫权的要求,祥林嫂必须再嫁,否则就违背纲常伦理;而根据礼教对妇德的要求,祥林嫂又不能再嫁,否则就认为“不守贞节”,“不能从一而终”将为人所不齿。
祥林嫂便处在“二律背反”之中。
封建礼教中的这种荒谬悖论造成祥林嫂一生的悲惨命运:
她被迫嫁给了贺老六。
于是祥林嫂便成了封建时代,封建礼教统治下的一个不折不扣的“谬种”。
不管再嫁与否她都有违封建礼教,这把礼教的枷锁对她越套越紧,她必然被窒息而死。
鲁迅在其《灯下漫笔》中有一个十分著名的论断:
“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是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于是将中国的历史划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即史学家所谓的“一治一乱”用这一论段来分析《祝福》的主题,分析祥林嫂的命运可以说是颇有启发性的。
那就是即使在太平盛世也未必见得能做稳奴隶。
也就有了“作稳奴隶”与“作奴隶而不得”的问题。
刀枪可以杀人但那只是在乱世,礼教亦可以杀人,而礼教杀人之酷烈在于它无论时代,无论地点,悄无声息的凌迟人的生命;如果说“作不稳奴隶”为刀枪所杀还是在乱世的话,那么礼教对生命的摧残是无所谓盛世乱世的。
封建礼教,三纲五常对人性的摧残可谓惨烈,妇女贞节是封建伦理中关键又关键的问题。
多少女子的青春、生命、爱情被葬送于这烈女碑、贞女坊下。
又有多少女性在封建礼教的暴戾压迫下变态疯狂成鬼,还有多少女性由于“违背”了礼教的规范“不守贞节”,永远被钉在了“耻辱柱”上这些命运坎坷的女子不是被逼死,便是永远为人所不齿。
但从伦理的正当性角度来说,三纲五常尽管是封建礼教对人性摧残的锐利武器,封建时代的妇女还是可以在这刀枪剑簇之中觅得一方生存的地盘。
只要你是一个“良民”,好好地遵守这些规范,遵守这些封建时代普遍的道德命令,虽然活着精神痛苦,肉体压抑,但毕竟能生存下去。
也许能博得一个好名声,死后诣一个好名号,立一个牌坊以示表彰,作为子孙后代学习的榜样。
也就是说完完全全可以“作稳奴隶”。
但问题在于封建礼教纲常伦理之中充满了各种矛盾,这种内在的矛盾往往使人陷入绝境。
于是就有了祥林嫂愿意“作奴隶”愿意遵守“妇德”对她的要求,作一个不再嫁的寡妇坚守一生。
她依然违背族权对她的要求:
在丈夫死后她的命运必须由她的丈夫的族人来安排。
她的命运必须由她的婆婆来主宰,婆婆对她的要求她不能违背,否则就有违礼教,便是大逆不道。
可她的婆婆却要她违背礼教,要她再嫁,要她不守“妇德”。
封建礼教戒律之间的矛盾使祥林嫂这样一个不幸落入夹缝中的农村妇女“作奴隶而不得”在太平盛世也只有死路一条,笔者将这一“谬种”解释为祥林嫂处于礼教为她设置的荒唐而饽谬的人生处境中,使她求生不得,她的生命的存在是永远的荒诞。
就鲁迅先生通过祥林嫂的不幸命运控诉“吃人礼教”这一点而言其深刻性在于鲁迅不仅仅通过封建礼教,伦理规范本身有违人性人道来揭示其对人性的摧残;更在于通过伦理之间的矛盾使人处于荒谬境地这一点来揭示鲜血淋漓的现实:
那就是处于像祥林嫂这样的人生处境的妇女根本不用去考虑“争得人的价格”就是“争得奴隶的价格”也不可能,等待她们的将是永远的人间地狱,以此更深刻的揭示出封建礼教,伦理道德由矛盾性显示出的残酷性。
二、愚昧大众“看客”的冷眼
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写到一个细节:
上霉菌学课时放教学片,放时事的片子中有一个中国人给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捕获,照例枪毙,围着看的一群中国人,却是阵阵喝彩,欢呼万岁。
这一声“万岁”震撼了鲁迅先生的灵魂,使他改变了学医救国的想法,走上了文学救国,拯救国人的灵魂的道路。
从此国民之“看客”的心理在鲁迅的潜意识里打上了很深的烙印。
在以后各时期的作品里均有对“看客”的描写。
《药》中夏渝被斩首时,周围围观的人们伸长颈项,仿佛鸭子头颈被提起来的样子。
《示众》中一大群“看客”:
在烈日中汗水淋漓的围观罪犯。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在他的很多作品里“看客”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是鲁迅小说深刻思想的一个耀眼的亮点。
“看客心理”的描写是鲁迅小说“国民性”揭示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看来,其在文学史与思想史上的价值与意义,绝不在《阿Q正传》中揭示的“精神胜利法”之下。
祥林嫂之死是与周围愚昧的芸芸众生,与那些“看客”们有相当密切的关系,纲常伦理、封建礼教的内在矛盾使祥林嫂走上悲剧的人生道路。
但它不能直接作用于人的生命,而必须通过舆论的武器,通过芸芸众生对人的“道德评价”即所谓的“道德法庭的审判”来对个体施加影响。
表面看来“群众”并没有置祥林嫂于死地,但如果仔细地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到“看客们”用“道德武器”这把软刀子,活活凌迟了祥林嫂这样一位命运多舛的不幸女性。
“纲常伦理”正是通过“看客们”对于祥林嫂这样一个“个体”施加影响,,使其内心产生“犯罪感”进而走向通往地狱的道路。
“看客”的第一个心理特征是“鉴赏”的心态,“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宴席,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列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
”祥林嫂的第二个丈夫和儿子阿毛死了以后,重新回到鲁四老爷家作女佣,死了两个丈夫又死了儿子,这是一段相当悲惨的人生往事,按照人们的惯例是不愿再提起的。
有良知和同情心的人对于有如此悲惨经历的女性应该采用的是温厚和同情,尽量多给予关心和帮助,分担她的苦难,在交谈中避开此类话题,以免触及其内心的痛楚,然而祥林嫂周围的愚昧大众却并非如此,他们无情地“吃”祥林嫂,尽情地“欣赏”祥林嫂这样弱者的呼号。
他们逗引祥林嫂讲述她的身世,表面上似乎是“陪出许多眼泪来”实际上是内心得到了一种无聊的满足,仿佛听到了一段传奇似的。
“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
直到她说到呜咽,他们也就一起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
”
“满足”便是鉴赏者的心态。
本应是三缄其口,却是寻上门来,要求受难者讲述其悲惨经历:
本应与受难者处于同一立场、同一心态、内心应为别人的苦难而觉得难过;“同情”一词的本意是与不幸者处于同一感情状态以此分担别人的不幸。
而“鉴赏者”却像听了一段传奇故事似的感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鉴赏者”的典型特征就是超然物外,是对于不幸者的“冷眼相看”,一种好奇心的满足。
这种好奇心促使“看客们”去探听祥林嫂的人生经历,在欣赏悲剧中内心感到由衷的满足。
这种丑陋的“鉴赏痛苦”的心理对于祥林嫂的内心有深刻影响的。
她本应沉默,让这一段人生经历留在记忆深处,因为悲痛的人生经历经常反复的说,内在的情感强度也会逐渐减弱,往往无言之痛最痛,无声之哭泣最悲。
祥林嫂一遍一遍地讲述“故事”,于是本是真实的人生经历在别人看来只是“戏说”也就跟着转化成“滑稽剧”。
二来祥林嫂反复讲述她的悲惨经历,她内心的情感强度也就会逐渐弱化,她的内心也就逐渐麻木了,通过这样的途径,祥林嫂内心的悲痛感情得到了宣泄,她再也不觉得痛苦,而是麻木不仁了;其三这是对祥林嫂人格的一种摧残与蹂躏。
人都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看成“玩物”,不希望别人揭自己的伤疤,而祥林嫂没有挣到任何一点“人的价格”,“人的尊严”。
“看客们”反复鉴赏她的痛苦,剥夺她的人格尊严。
,以致于她自己也不觉得自己有任何人格尊严可言。
祥林嫂第一次守寡去鲁四老爷家作帮佣时,她的经历谁也不知道,也没有人去“研究”过。
她的不幸是她再嫁之后,在她违反纲常伦理对“妇德”的要求的“天条”之后。
这种摧残与蹂躏使祥林嫂连做奴隶的资格也争不到;她是“看客们”心中的玩物,是供随意把玩取笑的对象——可供无聊时的一笑。
不断地“鉴赏”使看客们感到厌倦,祥林嫂习惯于不断地向人讲述她的人生往事,希求博得同情的眼泪——那怕这眼泪是廉价的虚伪的,她的叨唠使“看客们”感到不耐烦,于是愚昧的大众不再获得鉴赏的满足,转而是冷漠与麻木。
这是看客的第二个心理特征,也是对祥林嫂生命的进一步摧残。
“后来全镇人几乎都会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厌烦得头痛。
”也就是说她的故事已经失去了任何“吸引力”,她连给人鉴赏的资格都没有了。
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过大家的咀嚼鉴赏了许多天,早已成了渣滓,只值得厌烦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又冷又尖,自己已经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看客们”早已将其看作咀嚼后的渣滓,祥林嫂已经处于被唾弃的境地,不再有鉴赏时的哪怕是获得满足时的眼泪,只是一脸的笑影,这笑影在祥林嫂的感觉是“又尖又冷”直刺她的内心。
祥林嫂的日渐衰老,逾来逾迟钝,早早的一头白发,最后终于沦为乞丐而死,难道与“看客们”“又尖又冷”的笑没有内在的联系吗?
而且“看客们”“又尖又冷”的笑使祥林嫂觉得人间就是地狱,使她处于孤单的、无人理解、无人同情的人生境地,她连一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她自己也“没有再开口的必要了”此时的祥林嫂虽然还活着,但已经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已经走向了死亡——她已经是活在“人间地狱”了。
“看客们”的第三个心理特征是起哄,柳妈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
她已经彻底失去了对祥林嫂故事的兴趣,却忽而对她额头上的伤疤感起了兴趣,柳妈诡秘地告诉祥林嫂她死后要到阴司,两个死鬼男人要争,祥林嫂将被锯成两半,并且建议祥林嫂到土地庙捐一条门槛给千人踩万人踏,赎了这一世罪名。
于是祥林嫂变的十分苦闷。
第二天起来眼上围了大黑圈。
柳妈又将祥林嫂眼角伤疤的故事作为笑料传扬出去,供“看客们”起哄嘲笑。
于是那伤疤便成了“耻辱的记号”,她只是整天不说话,默默地承受。
两次守寡又死了儿子,人们本应对她寄予深切的同情,可结局恰恰相反。
礼教的精神枷锁将其牢牢的定死在耻辱柱上,“看客们”起哄嘲笑,又使祥林嫂进一步觉得自己罪孽深重,这时候她非但失去了做人的生存意义,而且“作不稳奴隶”连生存的可能性也失去了。
然而从失去生存的可能性到真正地迈向死亡,这之间还有一段距离。
祥林嫂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她甚至拿所有的工钱去捐了门槛,想到死后到阴司不至于像活着一样不幸。
捐过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为有神。
”她仿佛看到了自己新生的希望。
给予她最后一击的是鲁四老爷不让她拿祭品的无声的谴责。
鲁四老爷作为“看客”的代表,给予祥林嫂无声的暗示——她是伤风败俗的,所以祭祀时候不让她沾手,否则一切饭菜便不干净,祖宗是不吃的。
所有的“看客”都在进行这种谴责,都持有与鲁四老爷相同的立场,都在“鉴赏”祥林嫂的悲哀与痛苦。
都认为祥林嫂必须下地狱。
她就是在捐了门槛之后,也没有从深重得罪恶中解脱出来,她所面对的只能是永远的地狱。
也许我们可以说“看客们”无罪,他们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但正如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表达的,他们只是在吃人的同时被吃,在封建礼教毒化之后露出了人性中最为卑劣的一面,而自己本身也只是“作稳了奴隶”却要有意无意的去欺凌更弱者,使祥林嫂这样出身低微,命运乖舛的女性“作奴隶而不得”。
鲁迅写祥林嫂一步一步走向灭亡,走向地狱之们,正是为了提示“国民性”中“看客心理”这一劣根性——这与《阿Q正传》中提示的“国民性”中的“精神胜利法”这一劣根性是互为补充的,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三、祥林嫂自我的内心折磨
祥林嫂是值得同情的,因为她不幸被裹入道德的矛盾中,落入了人生的两难境地,在礼教的矛盾中她无法生存。
她的不幸是生活在鲁镇,生活在那样一群“看客”中间;她的不幸是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妇女生活在社会阶层的最底层,最为孤苦无靠,礼教对她们的束缚最紧,于是她就不可避免的成为“看客们”享用的“牺牲品”然而,祥林嫂是否只有值得同情的一面,她真的是不幸到彻底的孤苦无依的地步,绝望到只有死路一条吗?
显然不是。
虽然她的“命”不好,但并没有谁绝她的命,她还是鲁四老爷家的帮佣,她的生活还是有着落的。
所以祥林嫂的每况愈下,死于风雪之夜还有其自身的原因。
鲁迅对其笔下的人物向来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
在对祥林嫂的态度上,鲁迅同样也有“怒”的一方面,通过对祥林嫂个性内核的分析,可以发现祥林嫂对她个人的不幸的人生遭遇同样也有重要的责任。
不管礼教的道德律令如何,不管“看客们”对祥林嫂采取怎样的态度,所有这些必须切切实实对祥林嫂这样一个“个体”起作用,才能体现出封建礼教的威力;礼教在思想文化的“意识领域存在”只有具体落实到个体身上,才能具有“生命力”。
但是祥林嫂假如具有自己的个性内核,有自己坚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礼教有自己的看法,成如康德所言“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那她就可能对周围的环境有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命运有较好的把握,而不至于逆来顺受,成为一个牺牲品。
鲁迅通过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揭示出儒教文化只强调人与社会的契合,个体与群体的契合。
造成了个体独立的价值判断的消失,个体存在的意义丧失,以致这种丧失带来的可怕解局,祥林嫂对她的人生结局应负的责任在于:
她根本没有对人及事物价值的判断能力,她所有的判断都来自那些固定的律条。
还有“看客们”的眼光。
“看客们”的判断就是她的判断,“看客们”认为她有罪,她就也认为自己陷入深重的罪孽之中,于是她唯一的出路就只有走向地狱。
使我们看到封建礼教对于个体的摧残造成了怎样一个愚昧的祥林嫂。
她的死亡是由外在的“可能性”最终由她个人的“内因”转化成内在的“必然性”而内因是封建礼教毒化的结果。
由此,鲁迅先生从个体生命的角度,揭露了封建礼教,三纲五常之道德规范对于个体人格的斫伤。
要认清祥林嫂的个性内核,必须从封建礼教,道德规范与个体人格的关系说起,“德”的初义本为“视巡”或“正视而行”,至周代引申转义为“正直善美心性”之称。
但“德”考其义还有“循”的意思,指氏族习惯法规共同遵守之意,说明道德的最初含义中包含有内心的自我要求,也就是指自律。
而礼教则是指古代社会为巩固其统治中的等级制度和宗法关系而指定的礼教条规和道德规范。
礼教是指将道德标准规范化,要求人们按规范行事,由内心的自我要求,发而为外在的行动,便被转化为一种外在的规范,内在的自我要求就可能丧失。
人们以对外在规范循行的程度来评判一个人,而不管他内心的所思所想,也根本不关心个体人格的基本内涵,更谈不上个体价值的独立性,这样的结果便使个体的独立思维度缺失,这样一种丧失个体人格的人,除了听命于“社会舆论”与“从来如此”的礼教规范的要求外,还能有什么呢?
于是祥林嫂自我的心灵折磨,使其最后一步踏入地狱之门。
祥林嫂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否则她不会问“我”地狱的问题,罪人才下地狱。
祥林嫂死前的希冀也许是死后能在地狱见到她的阿毛,不要被她的两个丈夫争抢,锯成两半,而不做任何天堂的幻想。
虽然给予祥林嫂最后一击的是捐过门槛之后,四婶仍不让她动祭祖用的酒杯和筷子。
但说到底,还是祥林嫂自己没有从深重的罪孽中解脱出来,所以这次四婶不让她动手,她的反应便是“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只是失神的站着”,本以为从罪恶中解脱,自己可以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不料人们认为她还是不洁的罪人,于是祥林嫂由自身的罪恶感到彻底的绝望,这次她精神彻底崩溃了。
祥林嫂带着“被锯成两半”的恐惧,走完了她悲惨的一生。
她无法摆脱看客们罪恶的眼光,她只有带着这种枷锁走进地狱。
祥林嫂悲剧的一生是偶然也是必然,她根本无可逃脱,因为她对封建礼教道德是完全认同完全循行——只不过祥林嫂由于封建礼教的内在矛盾使她认同不得循行不得,最后死在这种矛盾之中。
祥林嫂的人生悲剧无处不在告戒世人:
封建礼教害人,一味遵守礼教,墨守成规势必也会害人。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水平、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许多偏远的山区也难免有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死灰复燃的现象,生活在现代的人们要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问题,不做愚昧的看客、不做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让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在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彻底灰飞湮灭,笔者的写做意图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鲁迅《祝福》《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鲁迅《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79
4、词海编辑委员会:
《词海》Z上海辞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