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考冲刺科学全真模拟卷五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4575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1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中考冲刺科学全真模拟卷五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浙江中考冲刺科学全真模拟卷五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浙江中考冲刺科学全真模拟卷五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浙江中考冲刺科学全真模拟卷五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浙江中考冲刺科学全真模拟卷五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中考冲刺科学全真模拟卷五解析版.docx

《浙江中考冲刺科学全真模拟卷五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中考冲刺科学全真模拟卷五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中考冲刺科学全真模拟卷五解析版.docx

浙江中考冲刺科学全真模拟卷五解析版

2019浙江中考冲刺科学全真模拟卷五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共60分。

1.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

“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

就“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获取事实与证据D.分析与论证

【答案】C

2.小科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适量经过稀释的硫酸溶液。

该实验过程的操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A.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手被腐蚀

B.乙中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是为了防止试剂滴落到试管外

C.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避免瓶中试剂受污染

D.戊中将水缓缓倒入浓硫酸并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酸液飞溅

【答案】C

【解析】

解:

A.标签正对手心,防止标签被污染,手不接触试剂,手不会被腐蚀,故A错误;

B.滴加液体,胶头滴管应悬空正放,防止原试剂瓶中试剂受污染,故B错误;

C.瓶盖倒放在桌面上,防止瓶内试剂污染,图中操作合理,故C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应注入水中,可使稀释放出的热量及时散失,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酸液飞溅,图中试剂加入顺序不合理,故D错误;

故选:

C。

3.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细胞质中都有叶绿体

B.杜鹃由根、茎、叶等器官构成

C.杜鹃有肌肉、保护、结缔等组织

D.杜鹃比杜鹃花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

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

A、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植物细胞的细胞质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

A错误。

B、杜鹃属于动物,它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B错误。

C、杜鹃花属于植物,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杜鹃属于动物,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

C错误。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因此,杜鹃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D正确。

4.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活细胞都进行光合作用

B.所有活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吸收CO2,放出O2

D.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B

【解析】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

【详解】

A、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必须是含有叶绿体的活细胞在光下才能进行,而不是所有活的细胞就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根细胞,故不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每时每刻都能进行,为生物的基本特征,故符合题意;

C、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

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D、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和少量的蒸腾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5.如图能反映小亮同学参加1000米跑体能测试中,体温和耗氧量变化的曲线是()

A.a和cB.a和d

C.b和cD.b和d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是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活动量增强,人体消耗的有机物增多,产生的热量增多,体温增高后,保持平稳,故图中体温a变化正确;人体耗氧量会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会无限制的增加的,故图中的耗氧量曲线d正确。

据此解答。

【详解】

A、人体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功能,故图中的a体温变化正确,耗氧量不会无限增长,故曲线c错误,A错误。

B、同上图中的a体温变化正确,据分析得d耗氧量正确,B正确。

C、图中的b体温变化错误,c耗氧量错误,C错误。

D、图中的b体温变化错误,d耗氧量正确,D错误。

故选:

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分析图示和生物学知识。

6.完整种子胚的结构包括()

A.种皮、子叶、胚根、胚芽

B.子叶、胚芽、胚轴、胚根

C.种皮、胚根、胚芽、胚轴

D.种皮、胚乳、子叶、胚轴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

它们的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不过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

如图所示:

相同点

不同点

双子叶植物种子

有种皮和胚

子叶两片没有胚乳

单子叶植物种子

有种皮和胚

子叶一片有胚乳

观图可知:

①是胚芽、②是子叶、③是胚轴、④是胚根、⑤是种皮,据此解答。

【详解】

双子叶植物种子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两片子叶。

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单子叶植物种子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一片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可见胚的结构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故选:

B。

7.某日小军妈妈为小军准备的晚餐如下:

米饭、糖醋排骨、清蒸鲫鱼。

为了均衡膳食,你认为还应补充以下哪一种食物使营养搭配更合理()

A.煎鸡蛋B.稀饭C.炒猪肝D.炒青菜

【答案】D

8.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

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象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选项

固体

溶液

y轴含义

A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

水的质量

B

铁粉和铜粉

硫酸铜溶液

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

C

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

稀盐酸

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

稀盐酸

二氧化碳的体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加入过氧化氢过量,水的质量会不断增加,不会出现不变的情况,故A错误;

B、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开始时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会出现硫酸铜溶液质量增加的情况,故B错误;

C、向大理石中加入稀盐酸,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碳酸钙不断被消耗,杂质的含量不断增加,当碳酸钙全部参加反应时,杂质的含量不再改变,故C正确;

D、向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但是开始时并没有二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C.

9.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B.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

C.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要对物体做功,则一定要对物体施加力B.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多,做的功越多

C.对物体作用的力越大,做的功越多D.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一定做变速运动

【答案】A

【解析】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即W=Fs;有力有距离,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物体必须在力的作用下通过了距离,力对物体才做功,功的大小W=Fs。

【详解】

若要对物体做功,一是要对物体施加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故A选项正确;对物体做功的大小,由对物体施加力的大小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决定,只知道力的大小、距离的大小,不能确定功的大小,故B、C选项错误;人拉着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拉力对小车做功,故D选项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力做功的必要因素和功的大小比较,难度不大。

11.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写有你心愿的纸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密封,投入江中,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成为“漂流瓶”(如图)。

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漂流瓶所受到的浮力及它露出水面的体积变化情况是(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

A.浮力变大,露出水面体积不变

B.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大

C.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小

D.浮力变小,露出水面体积变大

【答案】B

【解析】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详解】

漂流瓶在海水和江水中都漂浮,F浮=G,因此漂流瓶受到的浮力一直不变;又因为F浮=G排=ρ液V排g,ρ海水>ρ江水,因此排开海水的体积比排开江水的体积小,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排开水的体积将变小,V=V排+V露,所以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露出水面的体积将变大,因此本题选B选项,其他选项错误。

【点睛】

主要考查对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等考点的理解,难度一般。

12.地球表面经度相同的地点是:

()

A.日出时间相同的地点

B.地方时相同的地点

C.昼夜长短相同的地点

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地点

【答案】B

【解析】

处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详解】

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相同,即日出时间相同的,故不符合题意;相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相同,故符合题意;相同纬度的地方,昼夜长短相同,故不符合题意;相同纬度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对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的理解。

13.某地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北侧是温带,南侧有极昼、极夜现象,该地应位于()

A.66.5°N,20°W

B.66.5°N,0°

C.66.5°S,20°W

D.66.5°S,0°

【答案】C

【解析】

14.下图中,大圆和小圆分别表示地球赤道、极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其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图是()

【答案】C

【解析】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旋转,南极上空看地球是顺时针旋转,从图中可知,A,B是北半球,C,D是南半球,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图是南极圈出现了极昼,故C符合题意。

1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物称为PM2.5,它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不必列入监测范围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D.PM2.5

【答案】A

16.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其原因是()

①根毛细胞有大液泡

②生有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③内有输导组织

④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通常比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A.只有①④B.只有①②C.只有②③D.全部都是

【答案】D

【解析】

根毛区就是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其结构和吸收功能是相互适应的,分析解答.

【详解】

根毛细胞有大液泡,正确。

②根毛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长短不一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正确。

③内有输导组织,具有运输作用。

正确

④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吸水,反之,失水。

根毛区细胞液泡里的细胞液质量分数一般较土壤溶液质量分数大,利于吸收水分。

正确

综上所述,D是最佳答案。

故选:

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成熟区适于吸水的特点.

17.鲟鱼是体形大、寿命长的一种淡水鱼类,开发利用的价值极大。

目前,人们已掌握了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我国一些地方大力发展了鲟鱼养殖业,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鲟鱼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B.鲟鱼体形大,属于体内受精的胎生动物

C.鲟鱼的生殖属于无性生殖

D.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属于克隆技术

【答案】A

【解析】

(1)鱼类的生殖方式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2)克隆通常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生殖方式或者自然的无性生殖方式(如植物)。

一个克隆就是一个多细胞生物在遗传上与另外一种生物完全一样。

【详解】

A、鲟鱼属于鱼类,所以生殖方式体外受精,体外发育,故A正确;

B、鲟鱼属于鱼类,生殖方式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而不是体内受精的胎生动物,故B错误;

C、鲟鱼是依靠雌雄鱼产在水中的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发育成鱼。

所以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C错误;

D、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不是克隆技术,故D错误.

故选A。

18.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

②水螅可以进行出芽生殖

③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④青蛙的发育包括受精卵、蝌蚪、成蛙三个发育时期

⑤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胎生、哺乳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答案】D

【解析】

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而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早成雏从鸟蛋里孵出来时身体外表已长有密绒羽,眼已张开,在绒羽干后,就随母鸟找食。

晚成雏出壳时还没充分发育,身体外表没有或只有很少绒羽,眼不能张开,需要由母鸟衔虫喂养。

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

【详解】

①蝗虫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发育成度不同,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

正确;

②果蝇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

正确;

③青蛙的受精过程是在水里完成,受精卵的发育也在水里完成,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里,因此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正确;

④青蛙的发育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发育时期。

错误;

⑤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正确。

故选:

D。

19.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A.棒冰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D.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三种状态的相互转化。

其中,液化:

由气态变为液态,放热,汽化:

有液态变为气态,吸热。

凝华:

有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放热。

升华:

有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吸热。

熔化:

有固态变为液态,吸热。

凝固:

由液态变为固态,放热。

【详解】

题中现象一,冰棒周围冒“白气”是因为,冰棒温度低,使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现象二是因为冬天温度低,而人呼出的气是高于户外温度的,所以呼出的气遇冷液化;因此剥开冰棒纸时,冰棒周围冒“白气”冰棒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液化的结果,故本题选C选项,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

这道题主要考查液化这一知识点,把握液化是有气态变为液态就可以解决这一类问题。

20.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热门话题。

从提高生活水平出发有人认为发展经济最重要,也有人认为保护环境才是最重要。

从科学的角度看,图中反映的观点是()

A.经济比环保重B.环保比经济重

C.经济与环保等重D.经济与环保都不重

【答案】A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

21.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有媒体报道称九层塔含有“黄樟素”。

为了研究“黄樟素”是否致癌,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他假设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②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食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对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提出的问题是:

(2)在小明的探究过程中,①过程应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过程。

【答案】

(1)黄樟素是否会致癌?

(2)假设

22.如图是两种不同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是[D]细胞核、[F]细胞质和(______)___________。

(2)平时我们发现有些树死了,但并没有倒下,主要原因是具备___________结构。

(3)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答案】B细胞膜细胞壁叶绿体

【解析】

本题结合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图,考查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相同点和不同点。

图中结构为:

A细胞壁,B细胞膜,C叶绿体,D细胞核,E液泡,F细胞质

【详解】

(1)由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可知:

A细胞壁,B细胞膜,C叶绿体,D细胞核,E液泡,F细胞质。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平时我们发现有些树死了,但并没有倒下,主要原因是具备细胞壁结构,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可以将光能装换成化学能,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3.请图回答:

(1)图中标注的A、D、C称为植物的________器官。

(2)图中的B是贯穿植物全身的维管束,内含导管和筛管,它具有________ 功能。

(3)图中的C能把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 。

【答案】营养运输物质水和无机盐

【解析】

(1)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长,称作营养器官。

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殖有关,称作生殖器官。

(2)据图分析,A叶,B维管束,C根,D茎。

【详解】

(1)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有C根、D茎、A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其中根、茎、叶与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和制造有关系,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生殖后代有关系,属于生殖器官。

(2)B是贯穿植物全身的维管束,包括韧皮部和木质部和形成层,韧皮部内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木质部内有导管,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可见维管束有输导作用。

(3)植物体的根具有固定作用,能把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无机盐。

【点睛】

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导管的位置和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4.如图是昆虫的两种发育类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意,图乙中空白方框的内容应该是_________。

(2)甲图所示的发育类型称为___________。

(3)下列与果蝇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相似的动物是_________。

A.蜻蜓   B.菜粉蝶   C.蝉  D.青蛙

【答案】蛹不完全变态发育B

【解析】

图甲表示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是指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

图乙表示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是指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

【详解】

(1)图乙表示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是指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图乙中空白方框的内容应该是蛹。

(2)昆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图甲)。

(3)果蝇和菜粉蝶的发育过程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图乙)。

故选:

B。

【点睛】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5.图表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结合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氢氧化钠

碳酸钠

20℃

40℃

20℃

40℃

109g

129g

21.8g

49g

酒精

17.3g

40g

不溶

不溶

(1)40℃时,若将50g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100g酒精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

(2)再将CO2通入所得NaOH的酒精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酒精

(2)出现浑浊

【解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1)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

(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实验现象。

【详解】

(1)40℃时,NaOH在酒精中溶解度是40g,在水中溶解度为129g,所以将50g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100g酒精中,在酒精中能形成饱和溶液;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40℃时,碳酸钠不溶,所以再将CO2通入所得NaOH的酒精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出现浑浊。

26.我国国务院在2000年2月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这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工程,其中“气”是指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

(1)如图,集气瓶里盛有甲烷,U形管左右液面相平,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阳光之下一定时间,液面________,再将该装置放入黑暗中,若观察到液面仍保持原状,即可证明甲烷是________气体.

(2)天然气管道在第一次输送到用户家里时必须先在管道内充满氮气,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左低右高温室除去管道中的空气,以防止点燃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时发生爆炸

【解析】

(1)装置放置在阳光下后温度升高,集气瓶中甲烷气体体积变大,集气瓶内压强变大,U型管中液面会左低右高;若将该装置放置在放入黑暗中,若观察到液面仍保持原状,即可证明甲烷是温室气体;

(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为可燃性气体,混有氧气或空气时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所以天然气管道在第一次输送到用户家里时必须先在管道内充满氮气,其目的是排净管道内的空气,以防止点燃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时发生爆炸

评卷人

得分

三、探究题(共6题,共42分。

27.敌百虫是一种杀虫剂,有资料显示:

“少量残留在土壤中的敌百虫,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某同学为验证此说法,设计了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农田里取适量的土壤,将其均分为甲、乙两组,将甲组土壤进行灭菌,乙组不灭菌;

②配制适宜浓度的敌百虫溶液,等分两份,并分别与甲、乙两组土壤混合均匀,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且适宜的环境下;

③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甲、乙两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并进行比较;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对甲、乙两组土壤进行不同的处理,目的是为了________.

(2)步骤②将两组土壤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环境中而不是自然环境中,原因是________.

(3)若微生物能分解敌百虫,则可预测步骤③中甲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________乙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

【答案】设置对照实验为了防止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进入土壤,干扰实验大于

【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