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2006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匀称对称称职称心如意B.着落着重着急着手成春
C.归省反省俭省不省人事D.附和和面和谐一唱百和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健忘教诲测隐恪尽职守B.清澈鞭挞辍泣因地治宜
C.接济烦燥凌驾一视同人D.推崇收敛诀别眼花缭乱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它是一片毫不起眼的叶子。
整整一个夏天,它以自己的本色隐没于大树的盛装之中·给炎热的日子平添了①(一抹一片)绿意。
可是,如今秋天到了。
在瑟瑟风声中,它日渐干枯,模样却变得越来越难看了。
终于有一天,它从高高的枝头②(吹落飘落)到了地上。
那一刻,它不由得发出最后一声叹息:
“唉,可悲的命呀,现在我一无用处了!
”
恰好有一只小虫子经过,看到面前的落叶,二话没说,就钻到了它的下面。
“多厚实的被子!
”虫子发出由衷的赞叹,__________。
(1)文中的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文,在文尾补写出表现虫子心理活动的语句。
(加上标点不超过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作品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
(2)从整部作品看,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徐州电视台拟推出一档反映徐州历史文化传统的新栏目“话说徐州”,分若干期播出。
请利用下面提供的古人咏徐州诗句中的景点或人物,仿照示例,拟定第三期节目的标题。
当年放鹤人何处?
胜地尚传项王名。
苏堤南北一行柳,黄河襟带古今情。
万顷碧波荡楚韵,九里烟云接汉营。
回首云龙霜色动,戏马台前尽秋声。
第一期:
放鹤亭内,领略苏轼(东坡)豪放情怀。
第二期:
九里山巅,追忆历代兵家争雄。
第三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3)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5)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7)《醉翁亭记》一文中描写春夏景象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屋舍俨然:
__________
(2)鸡犬相闻:
__________
(3)咸来问讯:
__________(4)皆叹惋:
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问今是何世 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①不复出焉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①设酒杀鸡作食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诗(文)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A.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2.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我欲之楚。
”臣日:
“君之楚,奚为北面?
”曰:
“吾马良。
”曰: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用多。
”臣曰: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选自《战国策》)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实词。
(1)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________________
(2)吾用多。
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1)君之楚.奚为北面?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南辕北辙”现在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词鉴赏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___________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___________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1.
宽容是一种爱 肖复兴
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
“学会宽容/也学会爱/不要听信青蛙们嘲笑/蝌蚪/那又黑又长的尾巴……/允许蝌蚪的存在/才会有夏夜的蛙声。
”
宽容是一种爱。
在激烈的竞争社会,在唯利是图的商业时代,宽容同忠厚一样都成了无用的别名,让位于针尖对麦芒的斤斤计较。
但是,我还是要说:
宽容是一种爱。
十八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关于“定比”这一定律争论了九年之久,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
最后的结果,是以普鲁斯特的胜利而告终,普鲁斯特成为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
但他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据天功为己有。
他真诚的对曾激烈反对过他的论敌贝索勒说:
“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质疑,我是很难把定比定律深入地研究下去的。
”同时,他特别向公众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的功劳。
这就是宽容。
允许别人的反对,并不计较别人的态度,而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并吸收其营养。
这种宽容是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让所有一切映在湖面上,天色云影、落花流水。
这种宽容让人感动。
我们的生活日益纷繁复杂,头顶的天空并不尽是凡?
高涂抹的一片灿烂的金黄色,脚下的大地也不如天安门广场一样平坦。
烦恼、忧愁、甚至能让我们恼怒、无法容忍的事情,可能天天会摩肩接踵而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抽刀断水水更流。
我说的宽容,并不是让你毫无原则的一味退让。
宽容的前提是对那些可宽容的人或事,宽容的核心是爱。
宽容,不是去对付,去虚与委蛇,而是以心对心去包容,去化解,去让这个越发世故、物化和势利的粗糙世界变得湿润一些。
而不是什么都要剑拔弩张,什么都要斤斤计较,什么都要你死我活,什么都要勾心斗角。
即使我们一时难以做到如普鲁斯特一样成为一泓深邃的湖,我们起码可以做到如一只青蛙去宽容蝌蚪一样,让温暖的夏夜充满嘹亮的蛙鸣。
我们面前的世界不也会多一份美好,自己的心里不也多一些宽慰吗?
宽容是一种爱,要相信,斤斤计较的人、工于心计的人、心胸狭窄的人、心狠手辣的人……可能一时会占得许多便宜,或阴谋得逞,或飞黄腾达,或春光占尽,或独占鳌头……但不要对宽容的力量丧失信心。
用宽容所付出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总有一天一定会得到回报,也许来自你的朋友,也许来自你的对手,也许来自你的上司,也许更来自时间的检验。
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选自《华夏时报》,略有改动)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文中第四段所举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作者告诉我们如何做到“宽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这句话语意含蓄而深刻,请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宽容,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
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对下面提供的几则材料作一番探究,围绕“宽容”这一话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至少两个)。
(1)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发表联合公报。
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同时,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从中日两国人民长期友好的大局出发,决定放弃对日本作为侵华战争战败国的战争索赔。
这一举措受到了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赞扬。
(2)小泉纯一郎就任日本首相以来,不愿反省战争罪行,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为侵略战争罪犯招魂,激起了中国及其它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日本希望借助联合国改革成为常任理事国,却未能赢得联合国大多数成员国的支持。
(3)今年5月17日,在日本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
日本需要正视当年侵略亚洲的血腥历史,对当年的战争罪行进行深刻反思和道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两片秋叶陈薇莉
我悲秋,我亦恋秋。
秋意渐浓,一阵风过,光秃秃的树干上颤颤地缀看几片不肯离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儿。
倏地,一片落叶飘进了我摊开的书页。
颜色黑黄,边儿早已碎败,身子蜷曲着,不知被什么虫子咬得满是疮洞。
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搁了个秋吗?
每当第一片落叶从浓密的绿中飘飞下来,每当凉凉的秋雨无声地润湿了我的窗帘。
那种
夹杂着甜味的秋就袭上来,牵出一线忧思。
唇边也会滑出一声长长的“唉”,落进心底,化作一缕莫名的悲哀。
有一阵风过,叶儿在书页上颤了颤,想要飞去,我捂住了它,想把它嵌入书中,又觉得摊开的这本书词语太热,容不得这冰冷的形体,须得另寻一本。
从枕旁的书堆上取到一封未拆的信,想是同寝室的给带回来搁在那儿的,一看那刚劲的
字,立刻就像看到了那双闪亮的眼睛,一股热热的生命的力量关不住般地从那里面溢了出来。
于是,我的搁上了秋的心顿然感到一阵麻酥酥的暖意。
他是我最要好的大学同学,深深挚爱着大山——大学毕业时,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职位,毅然选择了大山。
拆开封口,抽出信来,一片红红的什么被带了出来掉在地上.定睛一看,腾地涌起一股热,热,从心窝里往外冒的热——那是一片火一般红的枫叶。
我木然地站着,下意识地将两片秋叶搁在一处。
顿时,那片枯叶在红枫的映照下愈发显露出它的可憎可怜!
我迷惘起来,自己先前为何竟会产生了要将这片已枯死的冷了人心的叶儿珍藏起来的雅兴!
“你爱这大山的红枫吗?
”那双洋溢着炽热生命力的眼睛好像在信中盯住我说,“是的,它也坠落于肃杀的秋风之中,然而,它却是拼尽了热,将自身烧得通红,用自己最后的生命,给寒冷的世界装点上一片红于二月花的色彩……”
我慢慢觉得,心上搁个秋,并不尽是愁。
因为,即使到了秋,不是也还有这烧红的枫叶吗?
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
(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1.本文以两片秋叶为线索,写出了“我”情感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笔下的两片秋叶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
第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第二片秋叶时,由物及人,向我们展示了赠叶者怎样的精神世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把你对“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这句话的理解写在下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将两片秋叶放在一起写有什么好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题
1.“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这是央视广告中的一句经典广告词。
“心是什么?
它既是一种人生理想(志向、信念……),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毅力、勇气……);“舞台”是什么?
它可以指展示才华的空间,也可以指人生取得的成就……
请以“心”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格子写不下,可以写在格子外,但不得另附纸)。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2006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匀称对称称职称心如意B.着落着重着急着手成春
C.归省反省俭省不省人事D.附和和面和谐一唱百和
试题答案:
A试题解析: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健忘教诲测隐恪尽职守B.清澈鞭挞辍泣因地治宜
C.接济烦燥凌驾一视同人D.推崇收敛诀别眼花缭乱
试题答案:
D试题解析: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它是一片毫不起眼的叶子。
整整一个夏天,它以自己的本色隐没于大树的盛装之中·给炎热的日子平添了①(一抹一片)绿意。
可是,如今秋天到了。
在瑟瑟风声中,它日渐干枯,模样却变得越来越难看了。
终于有一天,它从高高的枝头②(吹落飘落)到了地上。
那一刻,它不由得发出最后一声叹息:
“唉,可悲的命呀,现在我一无用处了!
”
恰好有一只小虫子经过,看到面前的落叶,二话没说,就钻到了它的下面。
“多厚实的被子!
”虫子发出由衷的赞叹,__________。
(1)文中的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文,在文尾补写出表现虫子心理活动的语句。
(加上标点不超过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①一抹②飘落
(2)“它日渐干枯,模样也变得越来越难看了。
”或“它日渐干枯,模样变得越来越难看了。
”
(3)(着重从虫子内心高兴、愉悦、满足的角度来描写,语句通顺、连贯即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不是心理活动的不得分)
例如:
它想:
“这下冬天不用发愁了,到时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
”试题解析:
4.名著阅读。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作品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
(2)从整部作品看,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
(2)他是一个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不屈服于命运,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战士。
试题解析:
5.徐州电视台拟推出一档反映徐州历史文化传统的新栏目“话说徐州”,分若干期播出。
请利用下面提供的古人咏徐州诗句中的景点或人物,仿照示例,拟定第三期节目的标题。
当年放鹤人何处?
胜地尚传项王名。
苏堤南北一行柳,黄河襟带古今情。
万顷碧波荡楚韵,九里烟云接汉营。
回首云龙霜色动,戏马台前尽秋声。
第一期:
放鹤亭内,领略苏轼(东坡)豪放情怀。
第二期:
九里山巅,追忆历代兵家争雄。
第三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答案示例:
(1)戏马台前,遥想项羽(项王)英雄风采
(2)云龙湖畔,感受千年汉韵楚风试题解析:
6.请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3)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5)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7)《醉翁亭记》一文中描写春夏景象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病树前头万木春。
(2)烟笼寒水月笼沙,
(3)浅草才能没马蹄。
(4)黑云压城城欲摧,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7)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试题解析:
二、文言文阅读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屋舍俨然:
__________
(2)鸡犬相闻:
__________
(3)咸来问讯:
__________(4)皆叹惋:
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问今是何世 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①不复出焉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①设酒杀鸡作食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诗(文)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A.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试题答案:
1.
(1)整齐的样子
(2)听到(3)都(4)惊讶,惊奇
2.D
3.
(1)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知道魏、晋两个朝代了。
(2)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4.B试题解析:
2.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我欲之楚。
”臣日:
“君之楚,奚为北面?
”曰:
“吾马良。
”曰: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用多。
”臣曰: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选自《战国策》)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实词。
(1)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________________
(2)吾用多。
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1)君之楚.奚为北面?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南辕北辙”现在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
(1)好
(2)财物
2.
(1)您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向北面走?
(2)这几个方面的条件越好,那么离楚国也就越远。
3.要实现的目标与实际行动恰好相反。
试题解析:
三、诗词鉴赏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___________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___________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