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高考语文专题古代诗歌鉴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9930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高考语文专题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备考高考语文专题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备考高考语文专题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备考高考语文专题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备考高考语文专题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考高考语文专题古代诗歌鉴赏.docx

《备考高考语文专题古代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高考语文专题古代诗歌鉴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考高考语文专题古代诗歌鉴赏.docx

备考高考语文专题古代诗歌鉴赏

备考2021高考语文专题——古代诗歌鉴赏

中国古代诗歌以抒情诗为主,兼有部分叙事诗。

中国古诗从发展源流角度又可分为诗、词、曲三种。

1.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

这种诗体产生较早,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都是古体诗,唐以后把凡不遵守近体诗规则的诗歌也叫古体诗。

这种诗体依据每句字数的不同可分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唐以后五言和七言古体诗成为主流,简称“五古”“七古”。

2.近体诗,亦称“今体诗”。

中国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

由于有严格的格律要求,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作格律诗。

律诗要求主要有:

①诗的每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②诗句的数量有不同限制,通常每首八句。

③有特定的对仗要求。

八句者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依次通常称首联、颌联、颈联和尾联。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④声韵格律的要求严格。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绝句有四种:

①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完全不用对仗,这是常式。

②截取律诗的后两联,即颈联和尾联,这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情况。

它要求第一联对仗。

③截取律诗的中间两联,即颔联和颈联,都必须对仗。

④截取律诗的前两联,即首联和颔联,则要求后一一联对仗。

词,起源于唐,定型于中晚唐,盛行于宋代;有“小令”“中

调”“长调”之别:

(1)小令,限58字以内;

(2)中调,指59字至

90字;(3)长调,指91字以上者。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律,即词律,其特征是:

(1)字数一定。

每一词调

都规定一定字数。

短的如《十六字令》只有16个字,长的如

《莺啼序》有240字。

(2)讲究平仄。

(3)句式参差不齐。

的为一字句,多的十几字句,各种句式都有。

(4)押韵的位置

各个词调不同。

有上下句押,有隔一句押,有隔两句押,有隔

三句押,还有句中押;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种形式。

高考常用的诗史常识

1.初唐时期诗歌

初唐前期,宫廷诗人创作多是歌功颂德、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初唐后期,随着初唐四杰登上诗坛,诗人力反齐梁宫廷诗风,主张诗歌要有风骨兴寄,抒情刚健有力。

其代表诗人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等。

2.盛唐时期诗歌

盛唐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

高昂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之音成为诗歌的主流。

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17山东)、李颀(18浙江卷)、王昌龄为代表,田园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最知名。

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

3.中唐时期诗歌

情感基调徘徊惆怅,哀怨感伤;审美情趣由外拓趋向内敛,由自然趋向锻炼,由昂扬趋向低沉,由浓郁趋向高秀。

这一时期诗人的创新精神和个性风格异常突出。

其代表诗人有刘长卿、白居易(17浙江、17全三)、元稹、李绅、韩愈、柳宗元、孟郊、李贺、贾岛、刘禹锡(15江苏卷)等。

4.晚唐时期诗歌

晚唐诗感时伤怀,个性鲜明,散发出秋华的晚香。

情感内涵上,转入日常生活:

艺术内涵上,追求语言与构思的雕琢与锻炼。

主要代表诗人有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罗隐、韩倔等。

5.北宋时期诗歌

这一时期的诗歌主要是继承与创新并存,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风格趋于通俗化。

其代表诗人有柳永、王禹偁、钱惟演、林逋、欧阳修、梅尧臣、晏殊、晏几道、苏轼(17全2)、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19全一)(江西诗派)等。

6.南宋时期诗歌

这一时期诗歌创作面向社会人生,反映多灾多难的时代生活,体现了民族的呼声,诗(词)风也随之一变。

其代表诗人有陆游(18全2)、范成大、杨万里、戴复古、刘克庄、姜夔、辛弃疾(18北京)、赵师秀、文天祥等。

分析《考试大纲》及近几年课标全国卷试题可以看出:

1.从体裁来看,以诗、词为主;从题材上看,涉及山水田园、托物咏怀、咏史怀古等;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

主;从题型来看,2016年前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一般设两道题;2017年改为一道多选题和一道简答题;2018年改为一道单选题和一道简答题。

2.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古代诗歌的主要考点:

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难度有所增加。

这种题型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应该会保持不变。

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指要

1.三读晓大意

鉴赏古代诗歌,首先要读标题、读作者、读注释。

做好这三读,就能明晓诗文大意。

读标题:

看诗歌标题,圈出题眼(某一词语)。

有的标题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暗示了该诗的感情基调。

由标题可初步判定诗歌的题材。

读作者:

一般试题中的诗题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及其创作风格、主流思想,对感体鉴赏很有好处。

例如,李白的诗热烈奔放,豪迈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含蓄生动,闲适空寂;杜牧的诗含蓄绰约,借古讽今。

鉴赏诗歌要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清楚作者的生平、

思想和风格。

如果不熟悉诗歌的作者,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论

世”,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对诗人爱国思想的影响)。

抒情类诗歌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由诗人设身代言,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倾诉衷肠:

一类是诗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

总体来看,后一类居多。

读注释:

注释对鉴赏诗歌有重要作用,虽篇幅短小,却是命题人给考生的提示。

有的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提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有的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提示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的介绍作者,那是在提示本诗的写作风格。

注意,注释有助于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寻找到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而这些恰是解题所需的关键信息。

如果了解历史,弄清了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即使读不懂诗文,也能找对整体方向,快速答题。

2.熟悉题材,有的放矢

熟悉古代诗歌的题材类型,就能有的放矢。

思乡诗,咏史诗、咏物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诗、闺怨诗等七类诗歌的内容

不同,抒发的感情更不同。

如山水诗抒发喜爱山川美景之情、

怡然自得的闲适之情,表达远离污浊官场的洁身自好情怀;边

塞诗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征人久戍边关的乡思或壮志未

酬的怨愤;送别诗抒发黯然销魂的离愁别绪。

3.抓点带面,把握主旨

鉴赏诗歌,要重视诗歌中的“情感语”,即诗歌标题或正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

孤、独、愁、寂)。

许多诗歌中不仅交代诗歌所咏对象和事件,还常以“怨、愤、哀、喜、别”等词语点明全诗感情基调和写作目的。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具有篇末点题的特点,后半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揭示诗歌的主旨,因此把握诗歌主旨的捷径就是深人探究诗歌中末尾一、两句的含意。

4.涵咏画面,体会情思

“境”:

形象、具体的景物和生活画面

“意”:

对事物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诗歌之所以能产生极强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它具有优美的意境。

古人有所谓“诗情缘境发”“意与境合”的说法,诗歌欣赏要由“境”入“意”。

要完成由“境”到“意”的升华,把诗人浓缩的生活还原,把诗人结晶的感情展示出来,需要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抱负及诗人写作的社会背景和心理背景。

如要理解李清照前期词的清新明快与后期词的深沉低吟,便要了解李清照后期因国破家亡而导致的与前期迥然不同的生活状况及思想状况。

5.紧扣原诗,排除干扰

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必须结合原诗歌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千万不能空泛而谈。

如果是选择题则要紧扣原诗词内容进行判断选择。

选择题选项常设置干扰性的选项。

如句意理解方面:

误解多义字、对象错位、偷换概念等;思想感情分析方面:

无中生有、牵强附会、任意拔高等;表达技巧方面:

张冠李戴、主观臆断等。

在平时要多加练习并及时总结答题规律。

第二节鉴赏诗歌的形象

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的。

因此,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

它主要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三种。

考向一人物形象

在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可分为两类:

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一)鉴赏人物形象的4大思考角度

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

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作用。

如2012年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很明显通过标题就可以大体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的诗人形象。

有的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

如2015年湖北卷《劳停驿》(欧阳

修)的注释“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劳停驿,驿站

名,据此可以揣摩,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大体是“被贬蛮荒、漂泊在外”的形象。

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

要抓住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运用的意象来分析形象。

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

比如诗歌中若出现“菊”“狭径”“柴门”等意象,则极可能是“远离官场,热爱自然”的隐者形象。

3.抓描写,分析形象

要抓住诗歌中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仔细分析相应的关键词,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

“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一句中“醉眼”就是一个神态描写,很明显这个描写能够体现出人物的“旷达洒脱”。

4.析典故,分析形象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为用典。

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一句用典,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渴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

诗歌中常见的诗人自我形象

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捕写了一片萧条的景象:

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再现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着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金戈铁马、征战沙场的形象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英勇的战士形象,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这是一个归隐田园、从事农耕的诗人形象,他热爱田园生活、安贫乐道。

考向二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来表达主观感情的,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就是景物形象,即“意象”。

如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

写景时,作者常常挑选特定的景物,并用带有浓郁的个人感情色彩的词去修饰这些景物。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自然中有万般景象,因为作者有思乡之愁,所以他偏挑选“藤"“鸦”等景物:

这些景物也有各种特征,而作者偏偏要用带有思乡之愁的词去修饰它们。

常见答题术语

1.动景类:

活泼、热烈、喧闹、高亢、繁丽、富庶.....

2.静景类:

恬静、幽静、清幽、静谧、明净、宁谧.....

3.悲凉类:

渺茫、寥落、萧条、冷寂、孤寂、寂寥.....

4.苍茫类:

辽阔、宏阔、壮丽、高远、深远、雄浑.....

5.细腻类:

朦胧、缠绵、清新、清丽、淳朴、和谐.....

考向三事物形象

以事物为描写对象,托物言志,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

鉴赏事物形象要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高考设题的角度一是物象的特征,二是物象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第三节鉴赏诗歌的语言

考向一赏析字词表达效果(炼字)

赏析古诗字词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

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

和言外之意,能够鉴赏字词的表达效果。

1.关注字词的含义

这里的含义包括字词本身的意思和在诗句中的语境义。

从字词含义的角度体会妙处。

2.关注字词的手法

字词的常用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拟物、双关、通感、夸张等

修辞手法,也包括使动、形容词用作动词等文言活用现象。

3.关注字词的作用

说作用时要从内容(突出描述对象.....特点)、情感(表达.....情感)、结构(照应.....承上启下、线索等)三方面分析,尽量全面。

表达效果主要是生动形象,含蓄蕴藉,增强诗歌韵味或趣味等

考向二鉴赏诗歌中的关键句(炼句)

赏析诗句,这种题型综合性很强,自由度很大,可以从内容、形象、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也可以等同于词语鉴赏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

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答题的自由度很大,同时难度也较大。

典例(2017全国卷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宋代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显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参考译文:

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

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

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

技法梳理

赏析诗句“4技巧”

1.抓前提→读懂句子的内容

着眼全篇,弄懂句子的内容和情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

2.依类型→明特点

倒装句,错位的美;互文句,开合的美;对仗句,整饬的美;

炼字句,凝练的美。

3.抓特点→关注表达技巧

一般而言,高考试题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

有的运用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手法。

鉴赏时要分析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

4.看位置→分析作用或效果

句子在诗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或效果都会有所不同。

考向三鉴赏诗歌中的语言风格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不同的诗人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语言风格有时也不尽相同。

技法梳理

鉴赏语言风格“3技巧”

1.整体感知

鉴赏语言风格应立足于全诗,不是揣摩个别字词的巧妙。

2.联系主旨

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

主旨而空谈语言。

3.多角度入手

①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等角度人手。

②要关注作者一贯的语言风格。

③要关注诗歌本身的语言风格。

可以先回忆常见的风格有哪些,然后逐一比对,得出结论。

④要关注题干的提示。

题干如果已经暗示了某种语言风格,我们只需从用词、手法、情感等方面分析诗歌是如何体现这种风格的即可。

第四节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向一修辞手法

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辨认修辞,二是说明修辞的表达效果。

此类题型所涉及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技法梳理

古代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比喻:

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烦冗为简洁

夸张:

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拟人:

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对偶:

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排比:

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反复:

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借代:

生动活泼,使事物形象鲜明,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反问:

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设问:

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引用:

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表达效果

双关:

表达含蓄,语意丰富

顶真:

环环紧扣,引人人胜。

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

通感:

感觉互换,生动形象,启人联想,耐人寻味

对比:

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考向二表达方式

古代诗歌中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抒情、描写、议论等。

高考试题重点考查抒情、描写两类,并且描写和抒情的技巧与后面的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

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细节描写和白描。

细节描写,可以称为“工笔”,就是精雕细刻。

白描,是用最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形象点说,如果目标是写“竿”,但作者只写“竿之影”,以收到“睹影知竿”之效,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欣赏者的想象力。

虚实结合

“实”通常是指眼前的现实的景,“虚”通常是指过去的、想象的或梦中的景。

二者结合,使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丰富

动静结合

写静态,便于显现事物的外形;写动态,有利于传达事物的精神。

诗人往往把动静两种态势的对象安放在同一个意境中,以收到动静相衬、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抒情

直接抒情

又称直抒胸臆,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借景抒情

指的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主观感情。

借景抒情,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

触景生情

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感情的抒情方式。

寓情于景

诗人将喜怒哀乐等情感融入描写的景物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