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安徽农业大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9542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安徽农业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安徽农业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安徽农业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安徽农业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安徽农业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安徽农业大学.docx

《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安徽农业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安徽农业大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安徽农业大学.docx

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建设大别山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探索与构想

安徽农业大学校长 宛晓春教授

2012-06-0419:

37:

41

 “2011计划”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精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是高校提高创新力和竞争实力的重要机遇。

安徽农业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始终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走出了一条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献身‘三农’,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教育科技与社会经济互动发展”为主要内涵的富民、兴校、创新、育人的“大别山道路”。

从近30年“大别山道路”的实践经验中,我校对“2011”计划有着特别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建立大别山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愿望更加强烈、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

一、“大别山道路”中的三个“创新阶段”

回顾28年来坚持走“大别山道路”的历程,学校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基础和决定力量,大力推进农业科技的创新和人才培养,紧密围绕大别山区域发展需求变化,实现了从科技智力“扶贫大别山”到“支撑大别山”,再到“引领大别山”的转变。

1.以农民增收致富需求为导向、以科技智力扶贫大别山为主要任务的“单兵作战”创新阶段。

为响应国家科技开发大别山的号召,自1984年起,安徽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带着看家绝活,踏上皖西大别山的红色热土,同时,学校与国家级贫困县金寨联合创办“金寨大专班”,首开学校与地方政府联办高等教育之先河,拉开了“大别山道路”的序幕。

我校举全校之力,积极投身这场声势浩大的科技扶贫工作,先后有300多名教师参与,培训学员100多万人,直接参与开发了大别山区八大支柱产业中的六项。

西洋参与宛志沪、板栗与任立中、银杏与张良富、水蜜桃与钟家煌、中华猕猴桃与丁世林……一大批立志扶贫的专家教授扎根基层、奉献耕耘,为大别山区的经济腾飞插上了人才、科技的双翼,为大别山区的农民开启了富裕之门。

当时的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和国家科委把我校“立足山区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柱,以智力开发为核心,以脱贫致富为目的,帮助大别山区的人民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的区域性支柱产业,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开放、开发式的扶贫道路”概括为“大别山道路”。

1995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来我校视察,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对安徽农业大学的调查》为题,充分肯定了我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理念和显著成效。

2.以产业发展壮大需求为导向、以科技智力支撑大别山为主要任务的“团队作战”创新阶段。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后期到2008年之间,学校进一步总结“大别山道路”经验,更加坚定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提出了科技围绕产业做文章的理念,及时出台了引导激励政策文件,引导学科团队和各种科技资源向产业聚集,完善了以教授团队为支撑的科技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安徽省农业产业化水平。

学校先后与安徽省27个市、县(区)政府签订了政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与全省620多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0多家省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6000多个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搭建了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或平台为纽带”的开放共享的科研合作平台。

以宛晓春教授为首的团队,自主设计建造了国际第一条集自动化、连续化为一体的炒青绿茶初制清洁化加工生产线,推进了茶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以李增智教授为首的团队开展“虫草和近缘属及其无性型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为真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并迅速实现产业化。

以章孝荣教授为首的团队开展“牛羊胚胎工程产业技术研究”,突破了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为安徽省畜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构建了多种产业创新模式,如“选派一名首席专家,组建一个创新团队,扶持一个特色产业,推动一地经济发展,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五个一”产业创新服务新模式,加速了大别山的名优茶、油茶、高山蔬菜等产业发展壮大;还在服务水稻提升行动、玉米振兴计划以及水产、奶业、蔬菜、经济林等全省农业支柱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以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科技智力引领大别山为主要任务的“兵团作战”创新阶段。

近年来,随着一份份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实施以及“三化同步”的提出,推动安徽农业现代化发展成为学校新的重大历史使命。

学校围绕区域发展的需求,积极融入和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自主创新试点省建设、皖北振兴等重大战略行到,把科技服务的对象从产业延伸到区域,提出了“跨学科、跨地域、跨单位”组建科技创新“兵团”的理念,以重大科技项目和成果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建设。

由我校胡承霖教授提出并与马传喜教授技术领衔、省政府组织实施的“小麦高产攻关行动”,使得安徽省小麦在“十一五”期间增产近80亿斤,“小麦高产攻关”模式成为全国粮食高产创建的典型;推动小麦高产攻关的创新团队,集各级政府领导、农业院校的专家教授、地方农技推广人员以及广大农民于一体,是典型的“兵团作战”模式。

再如,学校为加强区域性共性需求的集成创新,牵头并联合江苏、安徽、河南三省的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共28家单位,针对沿淮地区农业生产应对洪涝灾害频发易发的情况,组成了程备久教授、李金才教授等团队189人的骨干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沿淮低洼地农业减灾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推动了沿淮水稻、小麦、玉米和特色经济作物的发展,初步探索了面向区域发展的多单位协同创新经验。

二、基于“大别山道路”实践的协同创新体会

28年“大别山道路”的实践,实现了从“响应号召”到“自觉服务”的转变,实现了“象牙塔”式封闭教育向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念转变;实现了“单人作战”向“团队攻关”的转变、“单纯输出”向“双向互动”的转变,以及科技智力的“扶贫”向“支撑、引领”的转变,实现了富民、兴校、创新、育人的有机结合。

“大别山道路”因此成功入选“安徽省建国60年十大最具影响的科技事件”。

从“大别山道路”三个创新阶段和重大转变中,我们对协同创新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1.协同创新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急需”。

“需求”是各类科技创新的目标和方向。

“需求”提出了创新的课题、明确了创新的方向、满足了发展的要求。

新时期,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如何面向区域需求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组织协同创新力量、选准协同创新的领域和路径,成为当前全国各领域需要突破的难题。

这也正是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高校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感觉到的越来越强烈的障碍。

借鉴美国、欧盟等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的成功经验,发挥好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功能,集成社会多方力量,成为解决此重大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实施“2011计划”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恰逢其时,正适所需,对服务国家重大急需、打造世界一流、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深远而重大。

2.协同创新的核心任务是“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

能否实现重大科研突破、培育一流科研成果、服务国家重大发展需要的决定因素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高低从根本上限定了创新的空间、领域、层次、水平以及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决定了一个国家在科技前沿领域的主导地位、引领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同时,社会需求是多元化的,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是不能割裂的,人才、学科、科研三者必须协同一体地提升,才能破除水桶“短板”效应。

3.协同创新的强大动力是“体制机制”。

创新能力构成的核心在人,而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关键在体制机制。

“创新高地”必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就是首先要有敏锐科研思维、战略全局、创新攻关能力、团队意识的科技创新人才。

机制是激发活力、协调高效运转的关键。

就是要通过组织管理、人事制度、考核激励、资源配置调控等方面的机制来保证创新中心发挥应有作用。

4.协同创新的关键措施是打造“开放特区”。

“创新特区”的“特”要有特殊的机制、特殊的政策、特殊的模式,面向国内外所有单位和个人开放,破除各种壁垒,让一批单位、一大群人盯着一个共同的创新目标,快速聚集在一起再有机融合到一起,实现1加1远远大于2的集群效应,使创新能力成几何倍数增长,实现能力爆发、重大突破。

5.协同创新的最终落脚点是实现“协同发展”。

从国家层面,创新是为了解决重大需求,实现重大发展。

对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而言,协同创新既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也是为了寻求区域经济社会和参与单位的自身发展。

要在“协同”的模式下,促进资源共享、成功共享,实现校地、校企、校所、校院的“协同发展”。

三、建立大别山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思路与计划

1.总体思路: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要求,面向大别山区域发展重大需求,深化学校协同创新的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科研模式等机制体制改革,探索学校与相关高校、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深度融合和共同服务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建设特色鲜明、开放有序、运行高效的协同创新中心,全面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实现高校创新发展方式转变,科技支撑引领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2.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支撑引领。

坚持面向需求为根本导向,紧密围绕科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通过协同创新和紧贴服务,有效解决区域发展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前瞻性问题以及产业和民生重大公益性问题,充分发挥中心的科技引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实现大别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中心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能力提升的协同。

全面开放,深度融合。

坚持开放合作为基本保障,面向全社会开放,广泛吸纳各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参与或深度合作共建,建立多元、开放、动态、共赢的组织运行模式,促进学科合理交叉融合、资源高效配置集成,推动教育、科技、经济、社会互动。

改革创新,科学发展。

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探索政产学研紧密结合、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等新机制,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的全面提升,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推动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大别山区域的创新发展。

3.主要目标:

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起有特色、高起点、高水准的“大别山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强化中心的协同创新功能,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转化一批先进技术成果,建立一批技术示范、创新创业等基地,构建若干个多元化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引领支撑若干个区域产业健康发展;经过5-10年的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为大别山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学术高地和服务中心。

4.工作计划:

(1)规划建设方案。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及“2011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学校“大别山道路”的办学思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大别山各市县“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为核心依据,以《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农业部合作共建安徽农业大学的协议》等倾斜政策为重要保障,在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厅指导下,加强组织领导、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认真组织编制“大别山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2)确定协同创新方向。

根据大别山区的重大需求导向,按照重点计划与区域战略规划紧密结合、主要方向与区域支柱产业紧密结合的原则,注重较强的针对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体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结合安徽农业大学自身的优势与特色,特别是现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26个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初步选择并论证确定协同创新方向。

(3)组建协同创新中心。

由安徽农业大学牵头,利用与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共建的农科教协调联席会议机制,以及签订的合作协议、组建的产业技术联盟等基础上,按照针对需求、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吸纳国内外优势力量,签订共建或合作协议,明晰各方职责,确定具体分工,形成强强联合的协同创新中心。

由校长为负责人,科技、发展规划、教务、研究生、人事、财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建立实质性协同的组织管理机构。

结合协同创新中心的特色与能力,选择面向大别山区域、具有鲜明特色的协同创新模式与类型。

(4)汇聚创新要素与资源。

制定整体实施路线,发挥协同创新中心的聚集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国家、行业等相关资源,积极吸纳地方、企业以及国内外社会的支持与投入。

以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加快与基地、平台、资本、信息、成果、仪器设备等创新要素的整合,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

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增强创新资源和成果的开放、共享,提高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5)构建创新环境与氛围。

结合协同创新目标与任务的要求,系统设计、加快推进机制体制改革。

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人事聘用管理制度,改进社会化的人员聘用与流动方式,创新以质量与贡献为依据的人员聘期考核、分类考核、团队考核等多方式的考评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三位一体,完善卓越农艺师、卓越工程师、现代青年农场主等本科生培养计划,改革研究生专业学位、农业推广硕士学位培养模式,改革“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模式,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培养质量社会力量评估等机制。

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新模式,探索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建立有组织创新、协同管理、资源整合与成果共享等制度体系,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和解决重大需求的长效机制。

(6)开展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根据省政府的批复意见进行前期培育,开展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在省、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积极作为,主动服务,发挥支撑区域创新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产生出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建设过程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或完善相关方向、制度、机制,进一步提升中心建设绩效,强化中心特色,扩大中心优势。

在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等指导支持下,组织申报国家协同创新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