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教案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941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教案2.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教案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教案2.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教案2

总复习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总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包括:

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

(一)、图形的运动

(一)、表内除法

(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

本学期所学的“数学广角”内容,目的是开拓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安排学习。

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如把数的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习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知识要点,因此复习过程中重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抓学生薄弱环节,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知识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时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复习统计,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

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

 

【课时安排】

7课时

1.总复习……………………………………………1课时

2.复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1课时

3.数据收集整理和图形的运动……………………1课时

4.混合运算…………………………………………1课时

5.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法、减法…………………………1课时

6.复习克和千克……………………………………1课时

7.综合练习…………………………………………1课时

 

【第一课时】总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主题图:

他们在做什么?

这学期的新课学习已结束,从现在开始,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习。

(板书课题)

二、这学期的收获

整理全册所学内容。

(1)小组合作,初步整理。

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

②想一想,你能用学过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吗?

怎样整理才能使这些内容比较清楚地展现出来呢?

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③小组合作:

小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选择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整理要求:

A.整理结果要简洁、清晰、有条理。

B.整理完后,要能说出整理的理由。

(2)全班汇报交流、完善整理结果。

①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过程、结果。

②结合展示、交流的过程,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整理情况:

你喜欢哪种整理方法?

为什么?

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哪些内容还需进一步调整?

③根据评价结果,可选一种有代表性的板书。

如:

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认识

计算:

三位数的加减法

表内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混合运算

计量单位:

克、千克

图形:

图形的运动

三、交流学习中最有趣的事

与同伴说一说。

回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最喜欢的一个数学活动,或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个问题等。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不,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还有什么疑惑?

【达标检测】

一、口算。

4×9=92-54=81÷9=25+18=6×7=

40÷8=72÷9=500-300=30÷5=230-70=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4()2000()2()1000()

500()1()

三、排一排。

340343033304433040333044

()<()<()<()<()<()

【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

在复习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题,然后再进行巩固练习。

从而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

【教学重难点】

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今天来复习相关的除法知识。

板书:

除法。

二、复习整理:

1.说说下面各题你是怎样算的?

(小黑板)

32÷481÷915÷5

24÷642÷740÷8

24÷314÷2

先独立做在课本上,再说一说怎样算的。

2.练习二十二第1题。

学生独立填写。

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3.练习二十二第2题。

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抽两题目让学生说一说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4.练习二十二第12题。

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5.练习二十二第14题。

出示主题图,想一想:

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

小组讨论交流后,口答。

6.练习二十二第16题。

出示主题图,学生读题。

想:

第一步要做什么?

知道每一种袜子的单价,价格低的最划算。

三、测评练习(小黑板)

(1)口算。

15÷5=6÷3=16÷8=9÷3=45÷9=56÷7=

9÷7=2×4=54÷6=56÷8=63÷7=36÷4=

(2)在○里填上“+”“-”“×”“÷”使算式成立。

16○6=108○4=221○3=720○5=25

6○8=4830○5=618○9=935○7=42

(3)用竖式计算。

45÷6=56÷9=63÷8=34÷8=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除法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达标检测】

一、填上合适的数。

5×()=356×()=48()×9=6332÷()=8

54÷()=98×()=7228÷()=4()÷()=6

二、排一排。

45÷540÷56÷324÷656÷842÷7

()<()<()<()<()<()

三、用竖式计算。

48÷5=36÷7=50÷6=

四、提出问题并解答。

这个果园共有18棵果树

小猴子每次运4筐。

3种果树的棵数相同

共摘了24筐水果,每种水果的筐数相同

【教学反思】

 

数据收集整理和图形的运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具体材料的统计,让学生再次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认识轴对称图形,感知平移和旋转的基本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整理和分析数据。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一起来复习数据收集整理和图形的运动。

板书课题:

数据收集整理和图形的运动。

二、复习统计

(1)这学期学习了哪些数据收集整理方面的知识?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用画图形符号或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整理。

整理后的结果可以用统计表表示出来。

(2)出示练习二十二第11题,再次经历统计过程:

①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整理的。

②把整理的结果填入统计表中。

③学生完成后,全班评价。

④根据统计表,回答:

A.根据调查结果,你认为该校应多准备哪种体育器材?

B.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题并解答吗?

三、复习图形的运动

(1)举例说明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回答。

(2)练习二十二第9题。

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你是怎么知道的?

(3)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观光电梯、滑滑梯……

亲身体验一下平移。

全体起立,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

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

(学生说怎么做的)

(4)练习二十二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

展示学生练习。

(5)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

体验一下旋转现象。

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

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

(教师巡视)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认为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

【达标检测】

一、下面是小明收集的同学们喜欢阅读的课外书的情况。

科技书:

△△△△

童话书:

△△△△△△△△△△△△

漫画书:

△△△△△△△△△△△△△△△△△△

趣味数学:

△△△△△△△△

期刊:

△△△△

根据上面的调查完成下表。

课外书种类

科技书

童话书

漫画书

趣味数学

期刊

喜欢读的人数

(1)喜欢阅读()书的人数最多。

(2)喜欢阅读童话书的比喜欢阅读趣味数学的人数多()人。

(3)喜欢阅读()书的人数和()的人数一样多。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把下图中的小房子向下平移6格。

【教学反思】

 

混合运算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答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小黑板)

64÷8+448+36-6655-7×5

(84-36)÷848÷(8-2)5×9+6

(2)学生小结混合运算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只有乘法和加、减法或只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小结:

在计算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时都要按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算,等式计算要注意格式。

(2)对比练习。

30÷6-3100-45-256×5+3

30÷(6-3)100-(45-25)6×(5+3)

学生独立完成。

比较异同之处。

问:

为什么题目中的数字相同,但结果不同?

指出:

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弄清运算顺序。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8题。

先让学生看清题意,审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订正时让学生说解题思路。

(4)买东西。

童话故事书钢笔笔记本书包

20元∕本10元∕支5元∕本45元∕个

①小东的妈妈用100元买了一个书包,剩下的钱最多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②买1本故事书和一支钢笔一共需要多少钱?

③买1个书包和4本笔记本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订正时让学生说解题思路。

三、课堂总结

混合运算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解答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