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必修13《论语》翻译 精品.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8591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7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13《论语》翻译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13《论语》翻译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13《论语》翻译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13《论语》翻译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13《论语》翻译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13《论语》翻译 精品.docx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13《论语》翻译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粤教必修13《论语》翻译 精品.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13《论语》翻译 精品.docx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13《论语》翻译精品

目录

1.弟子问仁..............................................P1

2.立身处世.............................................P4

3.发愤进取.............................................P8

4.知其不可为而为之..............................P11

5.君子三戒...........................................P13

6.乐在其中...........................................P16

7.行己有耻...........................................P19

8.君子坦荡荡.......................................P23

9.言而有信...........................................P28

10.交友之道.........................................P33

11.行而有礼..........................................P35

12.君臣父子.........................................P39

13.敏而好学.........................................P44

14.切问而近思......................................P48

15.君子博学.........................................P53

16.不学诗无以言..................................P57

 

1、弟子问仁

子贡曰:

“如有博施

(1)于民而能济众

(2),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3)其犹病诸(4)。

夫(5)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6),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施:

旧读shì,动词。

(2)众:

指众人。

(3)尧舜:

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

儒家认为是“圣人”。

(4)病诸:

病,担忧。

诸,“之于”的合音。

(5)夫:

句首发语词。

(6)能近取譬:

能够就自身打比方。

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

子贡说:

“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

可以算是仁人了吗?

”孔子说:

“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

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

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

“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

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

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

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

(1)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2)。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3)。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

【注释】

(1)克己复礼:

克己,克制自己。

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2)归仁:

归,归顺。

仁,即仁道。

(3)目:

具体的条目。

目和纲相对。

(4)事:

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

“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

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颜渊说:

“请问实行仁的条目。

”孔子说:

“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

“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

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

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

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仲弓问仁。

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

”仲弓曰:

“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

【注释】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邦,诸侯统治的国家。

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3)事:

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

“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

”仲弓说:

“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评析】

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

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

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司马牛

(1)问仁。

子曰:

“仁者,其言也讱

(2)。

”曰:

“其言也讱,斯(3)谓之仁已乎?

”子曰:

“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

(1)司马牛:

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

(2)讱:

音rèn,话难说出口。

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3)斯:

就。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

“仁人说话是慎重的。

”司马牛说:

“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

”孔子说:

“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评析】

“其言也讱”是孔子对于那些希望成为仁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

“仁者”,其言行必须慎重,行动必须认真,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礼。

所以,这里的“讱”是为“仁”服务的,为了“仁”,就必须“讱”。

这种思想与本篇第1章中所说:

“克己复礼为仁”基本上是一贯的。

 

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

”问知。

子曰:

“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

“举直错诸枉

(1),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

“乡

(2)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

“富哉言乎!

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3),不仁者远(4)矣。

汤(5)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6),不仁者远矣。

【注释】

(1)举直错诸枉:

错,同“措”,放置。

诸,这是“之于”二字的合音。

枉,不正直,邪恶。

意为选拔直者,罢黜枉者。

(2)乡:

音xiàng,同“向”,过去。

(3)皋陶:

gāoyáo,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

(4)远:

动词,远离,远去。

(5)汤:

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

(6)伊尹:

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

“爱人。

”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

“了解人。

”樊迟还不明白。

孔子说:

“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

“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这是什么意思?

”子夏说:

“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

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评析】

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

关于仁,孔子对樊迟的解释似乎与别处不同,说是“爱人”,实际上孔子在各处对仁的解释都有内在的联系。

他所说的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

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仁是人的发现。

关于智,孔子认为是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

但在历史上,许多贤能之才不但没有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却平步青云,这说明真正做到智并不容易。

 

2、立身处世

子曰:

“吾十有

(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注释】

(1)有:

同“又”。

(2)立:

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

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

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

对此有多种解释。

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

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颜渊、季路侍

(1)。

子曰:

“盍

(2)各言尔志。

”子路曰:

“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3)善,无施劳(4)。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

【注释】

(1)侍:

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

(2)盍:

何不。

(3)伐:

夸耀。

(4)施劳:

施,表白。

劳,功劳。

(5)少者怀之:

让少者得到关怀。

 

【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

孔子说:

“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

“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

“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向孔子说:

“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

“(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

孔子重视培养“仁”的道德情操,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

从本段里,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曾子说:

“可以托六尺之孤

(1),可以寄百里之命

(2),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君子人与?

君子人也。

【注释】

(1)托六尺之孤:

孤:

死去父亲的小孩叫孤,六尺指15岁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

托孤,受君主临终前的嘱托辅佐幼君。

(2)寄百里之命:

寄,寄托、委托。

百里之命,指掌握国家政权和命运。

【译文】

曾子说:

“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

这样的人是君子吗?

是君子啊!

【评析】

孔子所培养的就是有道德、有知识、有才干的人,他可以受命辅佐幼君,可以执掌国家政权,这样的人在生死关头决不动摇,决不屈服,这就是具有君子品格的人。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1),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

(1)弘毅:

弘,广大。

毅,强毅。

【译文】

曾子说:

“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

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子曰: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

孔子说:

“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评析】

这就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

 

子曰:

“三军

(1)可夺帅也,匹夫

(2)不可夺志也。

【注释】

(1)三军:

12500人为一军,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

此处言其多。

(2)匹夫:

平民百姓,主要指男子。

【译文】

孔子说:

“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评析】

“理想”这个词,在孔子时代称为“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

“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

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

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这就是中国人“人格”观念的形成及确定。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译文】

孔子说: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评析】

孔子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

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

孔子的话,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子张问:

“士何如斯可谓之达

(1)矣?

”子曰:

“何哉,尔所谓达者?

”子张对曰:

“在邦必闻

(2),在家必闻。

”子曰:

“是闻也,非达也。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3)。

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释】

(1)达:

通达,显达。

(2)闻:

有名望。

(3)下人:

下,动词。

对人谦恭有礼。

【译文】

子张问:

“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

”孔子说:

“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

”子张答道:

“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

”孔子说:

“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

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对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

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

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的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

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一对相互对立的名词,即“闻”与“达”。

“闻”是虚假的名声,并不是显达;而“达”则要求士大夫必须从内心深处具备仁、义、礼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是追求虚名。

这里同样讲的是名实相符,表里如一的问题。

 

子曰:

“士而怀居

(1),不足以为士矣。

【注释】

(1)怀居:

怀,思念,留恋。

居,家居。

指留恋家居的安逸生活。

【译文】

孔子说:

“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了。

 

3、发愤进取

子贡曰:

“贫而无谄

(1),富而无骄,何如

(2)?

”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

”子曰:

“赐(5)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注释】

(1)谄:

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

《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3)贫而乐:

一本作“贫而乐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此二句见《诗经?

卫风?

淇澳》。

有两种解释:

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赐:

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

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文】

子贡说:

“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孔子说:

“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

“《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

“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评析】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

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

“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

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

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

“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评析】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

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

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宰予昼寝,子曰: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

(1)之墙不可杇

(2)也,于予与何诛(3)!

”子曰: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4)改是。

【注释】

(1)粪土:

腐土、脏土。

(2)杇:

音wū,抹墙用的抹子。

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

(3)诛:

意为责备、批评。

(4)与:

语气词。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

孔子说: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

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

”孔子说:

“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评析】

孔子的学生宰予白天睡觉,孔子对他大加非难。

这件事并不似表面所说的那么简单。

结合前后篇章有关内容可以看出,宰予对孔子学说存有异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斥责。

此外,孔子在这里还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

 

冉求曰:

“非不说

(1)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今女画

(2)。

【注释】

(1)说:

音yuè,同悦。

(2)画:

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译文】

冉求说:

“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

”孔子说:

“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评析】

从本章里孔子与冉求师生二人的对话来看,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

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做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

 

叶公

(1)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

“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

【注释】

(1)叶公:

叶,音shè。

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

(2)云尔:

云,代词,如此的意思。

尔同耳,而已,罢了。

【译文】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

孔子(对子路)说:

“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

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子曰: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释】

(1)篑:

音kuì,土筐。

【译文】

孔子说:

“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评析】

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

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

 

4、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楚狂接舆

(1)歌而过孔子曰:

“凤兮凤兮!

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

(1)楚狂接舆:

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叫接舆的狂人;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

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

“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这么衰弱呢?

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算了吧,算了吧。

今天的执政者危乎其危!

”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长沮、桀溺

(1)耦而耕

(2)。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

长沮曰:

“夫执舆(4)者为谁?

”子路曰:

“为孔丘。

”曰:

“是鲁孔丘与?

”曰:

“是也。

”曰:

“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

“子为谁?

”曰:

“为仲由。

”曰:

“是孔丘之徒与?

”对曰:

“然。

”曰: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

且而与其从辟(6)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7)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8)曰: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

(1)长沮、桀溺:

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

两个人合力耕作。

(3)问津:

津,渡口。

寻问渡口。

(4)执舆:

即执辔。

(5)之:

与。

(6)辟:

同“避”。

(7)耰:

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

怅然,失意。

【译文】

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子路:

“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

”子路说:

“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说:

“是的。

”长沮说:

“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问桀溺。

桀溺说:

“你是谁?

”子路说:

“我是仲由。

”桀溺说:

“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

”子路说:

“是的。

”桀溺说:

“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

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

”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

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

孔子很失望地说:

“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

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

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

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1)。

子路问曰:

“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2),孰为夫子?

”植其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