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试题整理.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8482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试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试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试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试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试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试题整理.docx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试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试题整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试题整理.docx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试题整理

 1 

成人高考政治复习题 一.概念 

1.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

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方法论:

是人们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系统理论。

 4.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5.意识:

它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6.运动: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7规律: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又称客观规律。

客观性是其根本特点。

 8.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1)联系具有客观性。

(2)联系具有普遍性。

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是同其他事物处在一定的相互联系中而存在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

 

(3)联系具有多样性。

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9.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10.矛盾 所谓矛盾就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既相对立又相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1.量变和质变含义及区分标准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或两种状态。

量变即事物量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的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发展中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质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发展中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的中断。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12.肯定和否定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则是事物中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13.实践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1)客观物质性。

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2)自觉能动性。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3)社会性和历史性。

 

实践具有三种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

生产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2)处理社会关系实践。

社会交往实践,是为了配合生产实践所进行的活动。

(3)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一种探索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的实践活动。

 14.认识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5.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中的一对基本范畴。

认识活动是由认识主体和客体两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而发生与发展起来的。

 

认识的主体是人,是处于一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即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6.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17.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

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18.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中各种物质要素、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的总和。

 19.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中各种意识要素、精神活动和思想关系的总和。

 20.生产力 

所谓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体现着生产中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

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主要由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构成。

 

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三个物质要素。

(劳动者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实际参与劳动的人。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唯一能动的“人”的

要素,因而是生产力中的主导性、能动性要素,也是生产力的代表者。

劳动对象是被劳动者的劳动所改造的那部分自然界。

劳动对象的实际状况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之一。

劳动资料是将劳动者的劳动转移到劳动对象上去的中介环节。

劳动资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主要包括工具系统、能源系统、运输系统、仓储系统等。

工具系统是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也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最重要的客观标志。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同属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所以又统称生产资料。

)生产力的非实体性要素指科学、技术、教育、管理等非物质要素。

(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中最主要的最活跃的要素,也被称为“第一生产力”。

教育是一个重要的中介环节,管理是对生产过程规律的认识和控制。

可以优化生产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生产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得到提高。

) 21.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着生产中人与人的物质关系。

 

生产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关系、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等三个方面的经济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的意义。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首先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关系,进而与地位关系一起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最基本的方面。

 22.国家。

国家本质上是统治阶级实现统治的暴力工具。

从社会现象看国家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机构。

 

23.社会基本矛盾 在诸多的社会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4.阶级斗争(P108) 阶级斗争是指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为争取本阶级经济利益而展开的对抗与斗争。

阶级斗争实质上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的推动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1)在社会发展的量变阶段,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进化。

 

(2)在社会发展的质变阶段,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飞跃。

 

25.社会革命(P108) 社会革命是指在社会发展的质变阶段,被压迫的革命阶级推翻反动的统治阶级,以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的阶级斗争。

 

26.社会改革(P109) 社会改革是指在社会发展的量变阶段,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当前的社会制度,在社会各领域开展的改造和调整。

 

改革与革命主要区别是:

第一,性质不同。

改革是社会的量变,革命是社会的质变。

第二范围不同。

改革可以广泛开展于社会各个领域,革命集中开展于社会政治领域。

第三,主体不同。

改革是统治阶级发动的,革命是被统治阶级发动的。

第四,目的不同。

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完善当前的社会制度,革命是为了彻底推翻当前的社会制度。

 改革与革命有一点相同,都是通过解放生产力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27.人们群众 

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28.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

展进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特殊人物。

既有对历史进步起过重要推动作用的历史人物,也有对历史进步起过重要阻碍作用的历史人物。

 29.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那一种生产关系的总和,体现着社会中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30.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对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总称,体现着社会中人与人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

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体现的是人们的政治关系,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另一部分是反映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思想观念体系,体现的是人们的思想关系,称为思想上层建筑或社会意识形态。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

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经历三种意识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感觉、经验)说成世界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世界本原。

主张上帝或神创造一切、主宰一切的神学唯心主义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普遍联系、发展变化、全面、矛盾普遍存在、根本分歧)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

他们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1)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2)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的观点看世界; (3)唯物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4)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进。

 (5)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3.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及其内容(和意义)?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含义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也就是世界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现实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注。

 (3)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或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有多方面必然性,主要的是社会历史条件、阶级

基础、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1)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是马哲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是马哲产生的阶级基础; 

(3)19世纪上半叶,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三大科学发现是马哲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4)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马哲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点)科学、体系、哲学 

(1)马哲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哲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理论体系; (3)马哲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

 6.为什么说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研究对象、内容、阶级属性和社会作用) 

(1)哲学研究对象的变革。

 

马哲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作为研究对象,改变了旧哲学凌驾于所有科学之上,把哲学视为“科学之科学”的错误观点。

 

(2)哲学内容上的变革。

 

马哲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克服了旧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相分离的状态。

马哲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构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哲学体系。

 (3)哲学的阶级属性和社会作用上的变革。

 马哲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体

系;马哲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体现了不同于旧哲学脱离实践的根本特征;实现了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的改造世界的统一。

 

二.物质和意识 

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2点)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1)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2)世界上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2点) 

(1)静止是指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主要指两种情况:

一是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空间位移,二是事物尚未发生质变。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其一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的统一,是物质运动两方面的属性。

其二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其三,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3.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3点) 

(1)物质决定意识。

主要表现在①从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②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③从作用上看,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

 

(2)意识能动的反作用于物质。

表现在能动的反映世界,能动的改造世界。

 (3)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是辩证统一的。

 

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

遵循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5.论述题: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四个原理一个实际) 

(1)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之所以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主要是因为它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四个原理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这就是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辨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理。

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要按照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去认识事物,这就是坚持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的原理。

③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时空条件,这就是坚持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原理。

④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揭示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性,按客观规律办事,这就是坚持物质运动具有客观规律的原理。

 

(2)我国当前的最大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唯物辩证法两大特征就是联系和发展) 

1.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我国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3点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

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理论基础。

 (3)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

 2.运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3点主次矛盾、社初主要矛盾、其他矛盾 

(1)在事物发展过程存在的许多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3)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还要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抓好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建设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3.阐明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2点 

(1)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结果。

 

(2)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国搞建设,不能急于求成。

必须实干苦干,稳步前进,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方面进行长期量的积累。

②当事物经过量变的准备面临质变的飞跃时,要抓住机遇,推动事物走向新的阶段、跃上新的台阶。

 4.试论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并说明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4点 

(1)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而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

 

(2)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中断。

 

(3)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

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否定一切,全盘抛弃。

 (4)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具有重要意义。

对待历史文化遗产要批判和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做到古为今用。

对待外国文化要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

 

5.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5点 

(1)现象与本质。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的区别,真象

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则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假象不同于错觉,错觉是认识上的错误,属于主观范畴;假象也是客观事物本质的表现,是客观存在的。

当然,假象容易使人产生错觉。

 

现象与本质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现象显露于事物的外部,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

现象多变,本质稳定。

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比现象普遍、深刻。

现象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二者的统一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是现象的根据,另一方面,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

 

(2)形式与内容。

 形式与内容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及其结构和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形式有外在形式和内在形式,这里的形式是指内在形式。

 

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有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矛盾运动。

 

(3)原因与结果。

 

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一定现象引起的现象。

原因与结果之间有两个显著特点:

①原因与结果具有时间的顺序性或前后相继性。

即原因在先,结果在后。

②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必然联系。

只有和时间的顺序性相联系的由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才是因果联系。

 

原因和结果的对立统一。

是指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区别是确定的,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不能颠倒。

原因和结果的统一是指

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二者的相互转化有两种结果:

一是在事物无限发展的链条上,同一种现象在一种关系上是原因,在另一种关系上则是结果;另一种情况是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4)必然性与偶然性。

 (5)可能性与现实性 四.实践和认识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3点 

(1)首先是反映论。

 

(2)其次是实践论。

 (3)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反映论。

 

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一句话加4点,来源、动力、唯一标准、目的。

 

在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认识手段和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3.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关系。

★★2点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认为人的认识是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无限曲折上升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是:

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后者是前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的观点。

②“从群众中来”表明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正确思想的来源,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和出发点;其实质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的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③“到群众中去”,就是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发动群众贯彻执行,并完善和发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完善和发展理性认识的过程。

④坚持不断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是认识无限曲折上升的发展的过程。

 4.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关于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1.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唯心史观亦称历史唯心主义,指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社会历史观。

列宁指出,唯心史观存在两个根本缺陷,第一,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不懂得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就是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概念,表现3点,意识反作用5点, 

(1)社会存在,是指社 

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中各种物质要素、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的总和。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中各种意识要素、精神活动和思想关系的总和。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内容。

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和变化。

第三,社会存在的阶级性决定社会意识的阶级性。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完全平衡性。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第三,每一种形式的社会意识具有自己纵向的历史继承性。

第四,不同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具有横向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3.论述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基本原理及其对我国正确认识和处理环境问题和人口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

★★概念加2点 

(1)生产方式是指人类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一定的生产力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统一。

 

(2)唯物史观认为,在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要素中,起着最终的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方式。

表现在:

第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产生。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存在。

第三,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

第五,生产方式决定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影响作用的性质、方式和大小。

 (3)唯物史观关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基本原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与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和人口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方面,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作为前提、基础和必要因素,对社会存在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另一方面,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环境问题和人口问题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得到解决。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是要科学的发展,即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不发展,甚至敌视发展。

 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1.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