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综合素质5.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8316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综合素质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A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综合素质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A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综合素质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A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综合素质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A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综合素质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综合素质5.docx

《A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综合素质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综合素质5.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综合素质5.docx

A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综合素质5

(A)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综合素质-5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29,分数:

58.00)

1.优秀教师的最高层次是______。

∙A.合格教师

∙B.教育教学能手

∙C.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

∙D.教育家型教师

 A.

 B.

 C.

 D. √

解析:

优秀教师的最高层次是教育家型教师,即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综合知识和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具备很高的师德修养,很强的责任心和爱心。

故选D。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______。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A.

 B. √

 C.

 D.

解析: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故选B。

3.素质教育应把______放在首要位置。

∙A.智育

∙B.美育

∙C.德育

∙D.体育

 A.

 B.

 C. √

 D.

解析:

素质教育强调“五育并举”,各育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中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灵魂与统帅作用。

故选C。

4.______正在使大批教师成了教学的机械重复者,复杂的脑力劳动退化为简单的体力劳动。

∙A.课堂教学的模式化

∙B.坚持教学多方评价

∙C.教学目的多元化

∙D.选拔制度的唯一性

 A. √

 B.

 C.

 D.

解析:

课堂教学的模式化是指教师遵循已有的教育教学思路开展课堂教学,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学过程一成不变,教师缺乏思考,成为教学的机械重复者,使教师职业失去复杂的脑力劳动的特点。

故选A。

5.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

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__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A.

 B. √

 C.

 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故选B。

6.某县要修水电站,县政府下发文件要求每个公职人员都要参加电站集资。

某镇小学校领导按照文件要求,在领工资之前,从每位教职工的工资中分别扣除了文件规定上交的集资款。

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校长办事积极果断,工作能力强

∙B.侵犯了教职工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

∙C.违反了国家要求的不得对学校和教师乱摊派的规定

∙D.侵犯了教职工的个人财产自主权

 A.

 B. √

 C.

 D.

解析:

此校长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

故选B。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B.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C.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D.学校应当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

 A.

 B.

 C.

 D. √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同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

故选D。

8.《教育法》第十条规定: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

”这体现了教育法的______原则。

∙A.方向性

∙B.平等性

∙C.公益性

∙D.全面性

 A.

 B. √

 C.

 D.

解析:

题干体现了教育法的平等性原则。

故选B。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______。

∙A.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

∙B.中小学学生管理

∙C.民办学校教学管理

∙D.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A.

 B.

 C.

 D. √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故选D。

10.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并收缴,还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

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

“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

”校长指出王老师:

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

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

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

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

 B.

 C.

 D. √

解析:

此教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人格权和财产权,属于违法行为。

故选D。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__起开始施行。

∙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C.1986年2月16日

∙D.1999年3月

 A.

 B. √

 C.

 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本法自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故选B。

12.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依据是______。

∙A.法律规范

∙B.法律事实

∙C.法律权利

∙D.法律义务

 A.

 B. √

 C.

 D.

解析:

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是符合教育法律规范所设定的条件的法律事实。

故选B。

13.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律是__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

∙C.《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A. √

 B.

 C.

 D.

解析:

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律为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故选A。

14.教师依靠发自内心的信念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的选择和调节,指的是______。

∙A.他律

∙B.自律

∙C.内省

∙D.慎独

 A.

 B. √

 C.

 D.

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既要用外在因素进行自我约束,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结合。

所谓自律,是指自我控制,是教师依靠发自内心的信念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的选择和调节。

故选B。

15.调节教师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______。

∙A.道德评价

∙B.道德水准

∙C.道德理想

∙D.教师职业道德

 A.

 B.

 C.

 D. √

解析:

师德是教师素质之魂,是教师做人从教的基础。

教师职业道德是调节教师人际关系的准绳和润滑剂。

故选D。

16.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______。

∙A.廉洁从教

∙B.依法执教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

 A. √

 B.

 C.

 D.

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充分认识教育工作、教师角色的价值和特点,正确处理教育事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坚守高尚的情操,廉沽从教,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

故选A。

17.对于被困在火区的人来说,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______。

∙A.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乘电梯逃生

∙C.有烟的地方蹲下匍匐前进

∙D.打电话报警

 A.

 B. √

 C.

 D.

解析:

电梯在火灾情况下,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因此,发生火灾时,不要乘电梯,以防电路断掉而被困在电梯中。

故选B。

18.夏天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啤酒,发现啤酒外面“出汗”,对这种现象正确的解释是______。

∙A.酒从瓶中渗出

∙B.空气中水蒸气汽化

∙C.啤酒瓶上的水汽化

∙D.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

 A.

 B.

 C.

 D. √

解析:

空气中有大量水蒸气,而从冰箱中取出的物体温度较室温低,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附在啤酒瓶上。

故选D。

19.下面哪个作品不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

______

∙A.《卖火柴的小女孩》

∙B.《夜莺》

∙C.《园丁和主人》

∙D.《白雪公主》

 A.

 B.

 C.

 D. √

解析:

《白雪公主》的作者是格林兄弟。

故选D。

20.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是______。

∙A.《野草》

∙B.《南腔北调集》

∙C.《彷徨》

∙D.《华盖集》

 A.

 B.

 C. √

 D.

解析:

本题四个选项均是鲁迅的作品集。

《野草》是散文诗集,《南腔北调集》和《华盖集》是杂文集,鲁迅的小说集只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

故选C。

21.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_。

①不惑②垂髫③花甲④加冠

⑤而立⑥古稀⑦半百

∙A.②④①⑦⑤③⑥

∙B.④②③⑥①⑦⑤

∙C.⑥⑤③②④⑦①

∙D.②④⑤①⑦③⑥

 A.

 B.

 C.

 D. √

解析:

不惑指40岁,垂髫指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花甲指60岁,加冠指20岁,而立指30岁,古稀指70岁,半百指50岁。

故选D。

22.战国时,各派学者大量集中之地是______。

∙A.燕国燕京

∙B.齐国稷下

∙C.赵国邯郸

∙D.魏国大梁

 A.

 B. √

 C.

 D.

解析:

战国时期,齐宣王不惜耗费巨资,招纳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到齐国“稷下学宫”,使稷下学宫进入鼎盛时期。

故选B。

23.初唐四杰中写檄文讨伐武则天的是______。

∙A.王勃

∙B.杨炯

∙C.卢照邻

∙D.骆宾王

 A.

 B.

 C.

 D. √

解析:

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工四人。

公元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起草厂一篇著名的讨伐武则天的檄文《讨武氏檄》。

故选D。

24.在“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的评选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______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A.荀慧生

∙B.常香玉

∙C.王汉伦

∙D.阎立品

 A. √

 B.

 C.

 D.

解析: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

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故选A。

25.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画家——毕加索是______人。

∙A.西班牙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A. √

 B.

 C.

 D.

解析: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代表作有《亚维农的少女》《和平鸽》等。

故选A。

26.以下与“赵甲和孙乙是同桌”判断相同的是______。

∙A.医生和教师是职业

∙B.小狗和小猫是动物

∙C.夏雨和袁泉是同事

∙D.钱军和赵军是军人

 A.

 B.

 C. √

 D.

解析:

“赵甲和孙乙是同桌”是直言命题,A、B、D三项是联言命题。

故选C。

27.妈妈说:

或者买飞机模型,或者买奥特曼。

明明听了,哭着说:

我不同意。

请问明明的意见是?

______

∙A.买飞机模型,但不买奥特曼

∙B.既买飞机模型,也买奥特曼

∙C.买奥特曼.但不买飞机模型

∙D.既不买飞机模型,也不买奥特曼

 A.

 B.

 C.

 D. √

解析:

A或B的矛盾命题是非A且非B。

故选D项。

28.计算机系统的下列设备中,既可以作输入设备又可以作输出设备的是______。

∙A.扫描仪

∙B.磁盘驱动器

∙C.键盘

∙D.鼠标

 A.

 B. √

 C.

 D.

解析:

键盘、鼠标、扫描仪均属于输入设备。

磁盘驱动器既是输出设备,又是输入设备。

29.关于计算机,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由美国冯·诺依曼发明

∙B.PC机是指个人电脑

∙C.CPU是电子计算机重要的硬件系统

∙D.现代计算机主要使用晶体

 A.

 B.

 C.

 D. √

解析:

现代计算机主要使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传输和运算。

二、材料分析题(总题数:

3,分数:

42.00)

30.

座位排好了学生心伤了

一名初三学生发来邮件说:

“按成绩排座位是非常不合理的一件事。

以往班上每次考完试,就按考分从前到后排座位,我几乎每次因成绩优异都排在前面,可越是这样,每次考试的心理压力就越大,总想着不能多丢一分,不然就可能到后排去了。

我记得有次考试失利后,座位忽然跌到了中间位置,那段日子,坐在那个座位上,感觉就是恨不得自己是透明的,惧怕任何一丝他人的目光。

学习好的有压力,而对成绩排名靠后的,则起不到激励作用。

几位在老师眼里属“差生”的同学来电说:

“课堂上一抬头便见前方人头攒动……这般望去,心中又怎会不生出几分自卑?

为什么要用‘鞭子’抽我们呢,我们不是陀螺呀!

请你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谈谈对如此排座位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这种做法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也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首先,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而这种根据考试成绩排座位的做法一方面打击了成绩靠后的学生的自信心,人为地拉大了学生之间的差距,没有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也只是片面地起到了追求考试成绩的作用,而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

教育公平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教育公平要求教育机会均等,按照考试成绩排座位的做法人为地造成了教育过程中的机会不均等。

第三,这种做法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会给部分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成绩好的学生因为担心下次考不好而陷入考试焦虑,成绩不好的学生因为被贴标签而陷入自卑心理。

综上所述,这种按照考试成绩排座位的做法违背教育规律,是不值得提倡的。

解析:

31.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

幸运的是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校长的惩罚是要麦克劳德画两张解剖图:

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

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学生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

并最终因他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试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校长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校长是值得尊敬的,他的做法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首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材料中校长对于学生犯的错误并没有非常严厉地批评而是包容他并引导他走向科学之路。

其次,现代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材料中校长对学生的惩罚恰恰是一种很好的引导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最终促使学生在生物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解析:

32.

大地山河

茅盾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象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生活。

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

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歙乃,飘然而过,总是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

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

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

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

但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

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平地上。

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伏?

可是你再极目远望,那边天际一道连山,不也是和你脚下的“平地”并列的么?

有时你还觉得它比你脚下的低呢!

要是凑巧,你的车子到了这么一个“土腰”,下面是万丈断崖,而这万丈断崖也还是中间阶段而已,那时你大概才切实地明白了高原之所以为高原了罢?

这也不是凭空可以想象的。

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自来都认为后者佳胜。

自然,“柳絮因风起”,多么清灵俊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

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

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撒盐”时居多。

积在地上,你穿了长毡靴走过,那煞煞的响声,那颇有燥感的粉末,就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

要是在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成为砥平而坚实,单马的雪橇轻溜溜地滑过,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空气也清洁得好像滤过。

(1)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

(2)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

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对西北高原的了解不是凭空可以想象的,要了解“西北高原”的意义,既要有宏观的把握,也要有身临其境的体察。

既要从空中飞过,也要从地上走过,这样才能真正了解。

在空中你可以得到一个概括的印象,在地上走过你才能切实地明白高原之所以为高原的原因。

(2)江南的雪若“柳絮因风起”,带给人清灵俊逸的美感;西北的雪似“空中撒盐”,带给人厚重、实在的感觉,它具有填平一切坎陷的力量,同时使人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

解析:

第一题,南文段可知,只是从天空飞过,过于概括,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从地上走过,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不够概括,这说明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

第二题,引用了《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尔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太傅,即东晋政治家谢安,“谢家的哥哥”指其侄谢胡儿,“他的妹妹”指谢安的侄女、东晋女诗人谢道韫。

从典故中也能略知一二,只有风把雪吹起,才能显示出雪的清灵俊逸,这正是江南雪景。

而北方雪下的很大的时候,踩上去煞煞作响,给人一种厚重之感。

三、写作题(总题数:

1,分数:

50.00)

3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

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

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

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

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

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

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根据上述材料,从教育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读完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感想,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分数:

5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范文]

让“赏识之花”绽放

赏识,如同被乌云笼罩的天空中透出的一缕阳光;赏识,如同寂寞萧条的冬天里的一声鸟鸣;赏识,如同美妙动人的乐谱里的一个音符。

赏识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而这股推动力的发生,或许是教师简单的几个字、几句话,或许是教师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

因此,教师要学会赞美学生,赏识学生的闪光点。

一直以来,赏识教育在中国得不到重视。

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以至于现在很多教师仍然处在教育的误区中。

教师打压式的教育在无形之中建筑了一道墙,这道墙就横在孩子与教师之间。

无论是多么深沉的爱在这堵墙面前都会变得脆弱又无力。

爱不是任务式的训斥,不是严苛的要求,更不是粗鲁的打骂。

爱是对孩子说:

你做得很好,你可以的,我相信你。

赏识,是为师之道,是教师心胸豁达的表现,也是教师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

不懂赏识、不愿赏识,教师对学生就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

于是,教师便像医生对患者一样,执著地“诊断”他人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便有了教师对学生的冷眼、批评、讽刺以至呵斥。

最终结出的苦果便是信任的折损、亲和力的丧失。

所以,赏识需要一种虚怀若谷的胸襟。

赏识,需要一双发现不凡的慧眼。

古人云: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说的就是要学会赏识。

有赏识之心,千里马才能展示出他的价值。

正是因为刘邦独具慧眼赏识张良,才有张良为他出谋划策的帝绘魄:

正是因为刘备独具慧眼赏识诸葛亮,才有诸葛亮对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而立下了不朽的功业。

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珍珠,他们有着不同的形态,散发着不同的光芒,一位哲学家就曾经说过:

“这世界上绝对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所以,学会赏识,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需要老师独具慧眼。

在每个小孩的心里面,都住着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

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他们会把最好的一面拿出来并发挥到极致。

赏识教育利于保护学生成长的天赋,激发学生内心的潜力,让每位教师多一份赏识,少一份批判,让每位学生在幸福和温暖中自由地呼吸!

解析:

当孩子踏人青春叛逆期,父母们、教师们通常会投诉孩子很坏不听话,很难与孩子沟通,其实孩子真的很坏吗?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如果这个时候,老师们没给予适当的教导,反而一味地谴责他们,认定他们是朽木不可雕,或许,社会真的会少一个人才。

别因为教师的无知,而害了孩于。

其实,只要教师们多赏识他们,包容他们,给予他们肯定,降下身份做他们的朋友,不难发现,其实孩子并不那么坏。

本文采取排比式开头,气势磅礴,文采斐然。

第二段加以过渡,阐述当今我国教育的现状,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以至于现在很多教师仍然处在教育的误区中。

所以,教师必须要学会赏识教育,过渡自然。

接着从教师观的角度,深入阐释教师为什么要赏识学生——赏识,是为师之道,是教师心胸豁达的表现,也是教师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

最后阐释教师如何做到赏识学生——赏识,需要一双发现不凡的慧眼。

文章采取大量诗句,增添可信度,考生可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