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8133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学生姓名

年级

学科

上课时间

教师姓名

课题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目标

1.掌握石器时代中国境内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和夏商周政治制度

2.理解生产力发展对于中华文明和国家起源的推动作用

教学过程

考点过关

学生笔记

[同步考点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

定义:

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代表: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

特点:

从事渔猎和采集,群居,学会用火

(2)新石器时代

时间:

距今约1万年

定义:

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特点:

大量使用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

发展:

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3)仰韶文化时期

时间:

距今约7000-5000年

地点:

黄河中上游地区

特征:

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同期:

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种植水稻,养蚕缫丝技术)

(4)龙山文化时期

时间:

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代表:

黑陶(“蛋壳陶”)

同期:

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玉器、大规模祭坛和神庙)

(5)原始社会

经历:

二三百万年

阶段:

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

时间:

旧石器时代晚期

特点:

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父系氏族社会

时间:

新石器时代晚期

特点:

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萌芽,形成较大部落或部落联盟

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明显,出现权贵阶层

影响:

人类即将迈入文明的门槛

【例题】

1.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

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A.人面鱼纹彩陶盆B.干栏式建筑C.打制石器D.骨耜

2.韩非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必须()

A.学会制作工具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D.过着群居生活

3.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

下列关于北京人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B.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约20万年以前

C.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并会钻木取火

D.在体质特征上,头部仍然像猿,但手脚分工明显

答案:

CDC

[同步考点2]从部落到国家

三皇:

时代较早,神话色彩浓重

黄帝:

联合炎帝形成炎黄部落联盟,被称为华夏始祖

禅让制:

根据各部落首领的推举和考察确定部落首领

夏朝

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

人物:

地位:

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继承:

启,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统治:

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称为“后”

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夏朝社会是聚族而居

除对直接统治外,对其他地方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遗址:

二里头遗址

【例题】

1.《史记》记载:

“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ì)氏。

”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

A.世袭制的确立B.郡县制的确立

C.华夏族的形成D.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于禹B.禹传子,家天下

C.秦始皇统一六国D.汉武帝大一统

3.传说4000多年前,炎帝、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

尊奉的华夏族祖先是()

A.炎帝、尧B.炎帝、黄帝

C.黄帝、尧D.尧、舜

4.《礼记·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足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宗法制

答案:

DBBC

[同步考点3]商和西周

商朝

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汤

文字:

甲骨文,一种成熟的文字

青铜器:

造型雄齐,纹饰华丽

统治:

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

内外服制:

内服指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势力:

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西周

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定都镐

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

等级: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暴君:

周厉王,公元前841年,引发“国人暴动”

灭亡: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

农业:

井田制

手工业:

青铜铸造,养蚕缫丝

衣着:

绢帛(贵族)

【例题】

1.据《左传》记载:

“春秋时期晋平公之母为杞国女子,晋国(周成王弟弟叔虞的封国)因此帮助杞国(夏禹后代东楼公的封国)修筑城墙。

郑国批评说:

‘晋国不恤周宗之阙,而夏肄是屏,其弃诸姬,亦可知也已。

诸姬是弃,其谁归之?

是谓离德。

’”对以上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周王室对各诸侯国不分亲疏

B.宗法制度影响西周封国间的关系

C.当时强调同宗族的国家相互帮助

D.周王和诸侯是宗法制的核心所在

2.“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与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黎民更不得私有。

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

”材料描绘的是()

A.王位世袭制B.封邦建国制

C.郡县制D.礼乐制度

答案:

DB

1.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特点:

①分封对象:

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②分布地区:

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③层层封授:

权利和义务相联系,等级森严。

④联系密切:

以血缘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影响:

①西周初期,周王有较高的权威,对诸侯国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向心力。

诸侯国对周王室起到了拱卫作用,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使西周成为地域空前的奴隶制国家。

②诸侯在其领地内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局面。

1.归类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常用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纷乱的历史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某同学在学习夏商周的历史时,把夏桀、商纣和周厉王归为一类,你认为他这样归类的标准是()

A.他们都以残暴著称B.他们都是亡国之君

C.他们都轻徭薄赋,勤于政事D.改革内政,重用人才

2.考古学家采用新的技术复原了一位半坡人(下图)他手握一把双刃石矛,背后是一处河畔,散落几处茅屋,山间炊烟袅袅。

这是一个宁静而美丽、原始而淳朴的世界。

下列哪一现象不会出现在这“原始而淳朴的世界”之中()

A.农田里粟谷长势喜人B.荒地上人们用石铲耕地

C.半地穴式房屋错落有致D.青铜器工艺精美

3.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孙中山也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

这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A.汉武帝B.禹C.秦始皇D.黄帝

4.商朝信仰天帝的权威,《礼记》则有“君天下曰天子”的记载,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对此的注释“是上天之子,又为天所命子养下民”。

由此可见周朝“礼”的文化

A.有效维护了分封制和宗法制

B.为周取代商提供了社会基础

C.使神权王权的结合更为密切

D.为强化王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5.周代分封制下,一些大诸侯国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

这表明分封制()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构建了国家大一统局面

C.激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D.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6.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

该状况反映出()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D.分封制受到冲击

7.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

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

通过材料说明商代()

A.宗法分封制形成中B.贵族爵位等级萌芽

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

8.商汤以夏桀“弃捐在帝之恩刑,推蹶它王之法籍”,方以“有夏多罪,天命殛(杀死)之”为词进行征伐;周武王伐纣也以纣“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作为兴兵的理由之一。

这些做法反映了当时()

A.以不行宗法作为开战说辞B.王朝更替须得到先祖支持

C.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形成D.统治者利用尊祖崇礼观念

9.学者冯天瑜说:

“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

”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

C.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D.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

答案:

ADDDD/DBDD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

分封出去的邦国……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有实权。

……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史料二 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

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

——《中国历史·先秦卷》

史料三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通“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指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张燧《千百年眼》

(1)根据史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

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史料二,分析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关系。

(3)根据史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分封制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1)意图: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影响:

形成了二元体制。

(2)纵向联系:

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横向联系: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3)趋势:

逐步瓦解。

原因:

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缘纽带难以维系;井田制瓦解,失去经济基础。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富强”一词用法的演变

历史时期

内涵与用法

明代以前

指富足而强盛,或指使富强而强盛。

因与儒家社会组织原则相矛盾,时有贬义。

明末清初

在明末经世思潮中出现正面使用“富强”的例子。

19世纪40—60年代

常用来描述外国国力强大,开始获得正面意义。

19世纪60—80年代

许多人主张以“富强”为中国的目标。

“富强”的目标包含工商、国防两方面的内容。

19世纪90年代

使用次数出现高峰,开始包含政治组织方面的内容,如工商、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改革。

20世纪初

随着反清革命思潮兴起而较少使用,但清政府将其含义进一步拓展,包括立宪、地方自治等内容。

1919年后

“富强”用来概括清末的维新运动,多具批评性。

如“本来士绅阶级不但不肯革命,而且摧残革命,帮助反动势力;名说也要变法维新,要谋富强,而又反对下等社会握权……”

 

——摘自金观涛《观念史研究:

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要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主题:

外来入侵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丰富了“富强”一词的内涵。

论证: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战败,一小部分的有识之士见识到英国等国的强大,开始开眼看世界,从而将“富强”的适用范围由国内扩展到国外;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部分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的武器不如西方,掀起了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的军事技术,“富强”的含义从经济拓展到军事领域;③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意识到除了学习西方的技术之外,还应学习西方的制度,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赋予“富强”政治性的含义。

总结:

综上所述,“富强”内涵从国内拓展到国外,从经济领域延伸到军事、政治领域,反映出外来入侵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冲击不断加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最终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示例二:

主题:

“富强”一词使用的变化侧面反映了近代国人救亡图存的路径。

论证:

①19世纪60—80年代,“富强”在工商和国防两方面的积极内涵反映出部分有识之士学习西方的诉求,他们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在器物层面向西方学习,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②19世纪90年代,“富强”含义开始拓展到政治领域,反映出国人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中,意识到学习西方技术的局限,维新派遂掀起了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在制度层面学习西方;③20世纪初,“富强”一词政治含义的拓展,反映清政府在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后的奋发图强,希望通过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等改革以维持统治。

但另一方面,“富强”使用的减少也反映出革命派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从改革转向革命,试图推翻清王朝,建立平等的社会。

总结:

综合以上关于“富强”内涵的变化,反映出洋务派、维新派、清政府及革命派试图通过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在器物、制度层面逐步深入地向西方学习,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

示例三:

主题:

社会思潮的演变影响了人们对“富强”的评价。

论证:

①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提倡重义轻利的观念,所以重利的“富强”观念遭到世人的贬低;②明末清初,针对明末空谈心性的弊端,部分思想家冲破理学的束缚,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此,“富强”观念得到部分人的认可;③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马克思主义者要求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维新运动因为维护封建政权清王朝,故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对象,这导致“富强”一词迅速贬义化。

总结:

综上所述,受社会不同时期思潮的影响,人们对“富强”的评价或褒或贬,客观上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状况。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充分掌握材料信息的基础之上,寻求两则及其以上的材料的共同点,以此立论,由材料可以得出“富强”和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及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密切联系,结合近代中国探索史的相关知识加以阐述,可以从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增加了“富强”的内涵,富强与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途径的联系等方面加以立论,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要求学生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本人就在内心深深的相信,汉字就是这个星球上最美的文字,汉字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

它简洁、高效、生动,是最先进的文字语言。

所以,我一直想努力地告诉我的学生,汉字究竟是什么,汉字是时间的纽带,它让我们悠久的文明传承至今,却璀璨如新。

汉字是空间的纽带,它让我们口音各异,但是却可以看着同一封家书,落泪伤心。

汉字是情感的纽带,它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我们,包容、团结延续至今。

汉字是我们的审美,横平竖直,告诉我们中正平和才是至美;汉字是我们的精神,颜筋柳骨告诉我们,字如其人乃是修行;汉字是我们的哲学,止戈为武告诉我们,大国重器,只为和平。

——摘编自王磊《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评析。

(要求:

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析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1:

信息:

汉字是时间的纽带历史现象:

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文明的发展评析:

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可以作为研究商朝社会发展状况的有力证据;商周时期的金文,反映了商周青铜文化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反映了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特征。

秦朝推行“书同文”,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便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后来出现隶书、楷书等字体,更有利于书写和交流,有利于中华文明的连绵不绝。

汉字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播交流,既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进步的表现,又促进中华文明不断延续、传承和发展。

汉字是中华儿女永远的精神家园。

示例2:

信息:

汉字形美如画历史现象:

汉字作为基本要素,构成了独特的东方书法艺术。

评析:

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秦小篆和汉隶具有书法的美感如《泰山刻石》;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发展为自觉阶段,如东晋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朝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有“颠张醉素”的草书,有“颜筋柳骨”的楷书等;宋朝书法追求个性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明代书法随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汉字的书法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同时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表现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个性的独特艺术。

示例3:

信息:

汉字是空间的纽带历史现象:

汉字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的重要工具评析:

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它的出现有利于王畿与周边的联系交流,华夏族的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减省笔画、紊乱偏旁,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形等混乱状况,不利于民族交流和社会的进步;秦朝推行“书同文”,统一全国文字,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汉字使用是其内容之一;宋朝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多种文字并存,但是汉字仍然起到沟通各民族的主流作用,有力地链接了各民族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交融,为元朝统一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以,尽管口音各异,但是各族能够使用统一的汉字进行交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的重要纽带。

【解析】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评析。

依据材料中的“汉字就是这个星球上最美的文字,汉字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汉字作为基本要素,构成了独特的东方书法艺术;从“它……是最先进的文字语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汉字在很早以前已经成为成熟的文字,独具特色,传承中华文明。

由“汉字是时间的纽带,它让我们悠久的文明传承至今,却璀璨如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汉字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文明的发展。

从“汉字是空间的纽带,它让我们口音各异,但是却可以看着同一封家书,落泪伤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汉字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的重要工具。

此外,从“汉字是情感的纽带,它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我们,包容、团结延续至今”“汉字是我们的审美,横平竖直,告诉我们中正平和才是至美”“汉字是我们的精神,颜筋柳骨告诉我们,字如其人乃是修行”“汉字是我们的哲学,止戈为武告诉我们,大国重器,只为和平”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得出其他的结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科举之异议

1836年,曾任英国驻华总领事的弗兰西斯戴维斯说:

“科举制为东印度公司的吏治改革提供了遥远的榜样”。

1838年,英国人加特拉夫《开放的中国》一书中说“它(科举制)是至今最合理的选才制度”。

同年,英国人梅德赫斯特在《展望的中国》一书中说“科举制本身具有极大的合理性和优越性,非常值得仿效”。

可是,这在此后不久,在科举制的故乡,苏州一位名叫李超琼的县令却在日记中说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

【答案】分层评价:

较高层次:

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评价。

一是从科举制的发展全过程中进行评价,即既考虑到前期的进步,又不忽视后期的消极影响。

二是从科举制对政治(从选官制度进一步认识到中央集权,前期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后期强化专制主义)文化(初期唐文化的繁荣,后期钳制思想)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且论据充分,逻辑严密。

中间层次:

以上两方面忽视了其中一方,但论据充分,条理清晰。

较低层次:

只涉及一个方面且论据不足,或论史结合不够紧密,或逻辑混乱。

【解析】

【详解】

看法:

根据材料中英国驻华总领事所说“科举制为东印度公司的吏治改革提供了遥远的榜样”,和英国人所著《开放的中国》、《展望的中国》中对科举制的高度评价,结合所学,用辩证方法,从其性质开始,继而分析其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文化、科技乃至其对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影响等方面,全面、客观地评价科举制度。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严格意义上的留学生运动,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历史现象。

近150年来,留学生作为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

高潮时期

主要方向

方式

规模及代表人物

清末同治时期

留学美国

官费

1872~1875年间120名(广东84名,江苏20名,浙江9名,福建4名,安徽2名,山东1名)

詹天佑、唐绍仪等

清末光绪年间

留学日本

官费自费各半

1896年至1912年期间近3万人赴日留学黄兴、宋教仁、秋瑾、鲁迅等

民初五四前后

留美、留法、留苏

庚子赔款赴美,留法、留苏基本民间社团组织

梅贻琦、胡适、竺可桢等(赴美)

蔡元培、周恩来、邓小平等(赴法勤工俭学)

刘少奇、刘伯承、蒋经国等(赴苏)

——据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整理

依据材料信息,概括近代中国留学教育某一阶段的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等方面予以历史解读。

(要求:

解读清晰,史实准确,与所概括的特点之间形成严密合理的逻辑关系。

【答案】第一段:

特点:

主要官费;到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学习军事和工艺技术、自然科学;留学生多来自沿海家庭。

背景:

两次鸦片战争战败;西学的传播;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的兴起。

影响:

成为近代民族工业和海军的中坚力量;促进了工业、科技与国防的现代化。

第二段:

特点:

主要到日本;主要学习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自费留学人数大增(留学逐渐成为社会风尚)。

背景: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强盛;甲午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加剧;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民间求学风气转变;距离近、费用低、文化风俗习惯相似。

影响:

成为民主革命运动的骨干;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第三段:

特点:

主要到美国、法国、俄国;留学资金来源多样化;浓厚政治色彩(学习马克思主义,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背景:

新文化运动提升民众的民主、科学意识;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美国返还部分庚子赔款。

影响:

促进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中坚力量。

【解析】

【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首先,须认真审清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可知要从表格中给出的信息选择任意一个阶段,分析结合每个阶段从特点、背景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思考,背景主要从经济、政治以及思想等角度分析回答。

其次,须审清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