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8092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486 大小:22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6页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6页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6页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6页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docx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docx(4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docx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元数据逻辑名称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1

题名

繁盛的水陆码头——太和镇东路口

2

作者

曾祥邹

3

正文

射洪县太和镇位于四川省中部涪江、凯江与梓江汇合处的南端,山环水绕,风景秀丽,是四川四大名镇之一。

城镇两岸一望平川,土地肥沃,物产富绕,也是涪江中游重要的经济中心。

现为中共射洪县委和射洪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遂宁市对外开放的经济

大镇之一。

自清朝中叶以来,由于太和镇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商贾云集,市场繁荣,日益发展成为物资集散地和繁盛的水陆码头。

在清末和民国时期紧靠涪江边的渡口码头车路口最能代表和体现太和镇工商业的繁荣。

车路口原名车渡口,后因兼有水路和陆路交通之便,俗称为“车路口”。

车路口码头形成,历史久远,与太和镇形成密切相关。

古代太和镇地区,涪江沿岸河床不稳,地势低下,常受冲积而形成水流沙坝,沼泽浅丘,鳞片芦苇。

那时涪江河沿蟠龙寺、扬家巷、椿园

浩、邓家岩、经资佛寺、小榆坝、五星岩向东流去,设渡口于今王家嘴。

南宋时期,涪江洪水猛涨,河流改道从东面山下古井口,经大榆渡、斗龙坝,直达五星岩向东流去,河床从此趋于稳定。

清朝中叶以后,涪江边的渡口有:

古井渡口(又名周子口),从古井过河至水府宫;木桶店渡口,从涪江大桥头至对岸;大榆渡口,从大榆黄桷树至车路口码头;财神庙渡口,从大榆至今太和街口(义渡,不收钱)。

后大榆黄桶树至车路口渡口成为水陆码头的基础。

由于历史上涪江河多次改道,泥沙沉积,涪江岸边形成一道沙债梁子,俗称“梁子上”(中心位置在今银行口一带)。

明朝时,因发展交通需要,开辟成万大道,从万县经梁平、大竹、南充、蓬溪经射洪,在大榆渡河到达“梁子上”,再往西经唐家井、白鹿埂、久巨场、陈古场去景福院,再过三台、中江、金堂去成都。

梁子上是成万大道

必经之地,明朝政府在此设置广寒骤(今广寒寺附近),当时陆路交通甚为重要,广寒释除当成万大道外,上可经金华镇玉三台、绵阳,下面洋溪、柳树、遂宁玉重庆,两条陆路在梁子上交叉,过往行人不绝,栈房、么店子、喂马骡处应运而生,以供客商食宿。

当时交通工具较为落后,仅以轿子、滑杆、鸡公车和骡、牛、马为主。

太和镇形成

于清朝中叶,最早在广寒寺附近形成以衙署为中心的街道(后因以纺纱织布为主改名机房街),随后逐渐延伸,建起上北街、下南街、福照街和东街,城镇已有雏形。

清朝未年始修建石头城墙。

随着经济发展,涪江河水运交通也逐渐开辟和日益重要,靠涪江渡口又添新街(后名德盛街)。

德盛街又延伸至西门接龙桥,连接油房街与机房街(今红专路)。

涪江岸边原在蟠龙寺一带靠岸的船只渐移大榆渡口对岸德盛街口,形成‘通涪江南北水运,渡口连接

成万大道的车路口水陆码头、。

车路口码头形成后,过渡行人络绎不绝,码头上商店、饭馆、茶铺、旅店相继兴起,贯通长街。

涪江河众多船只停靠,码头上有搬运货物行李的架架车、鸡公车停放往来,也有众多的搬运工、抬滑杆的、拉车工在此等候雇主,“车渡口”之名

由此而来,码头初步形成。

射洪县是川中井盐产地,盛产锅巴盐、花盐,质地纯净,远近驰名,又盛产棉花、蚕丝,主要外销邻县和外省,而输入则以米粮、煤、铁等为主。

贩运进出集中于太和镇,成为川东北物资集散中心。

由川西北输入粮食、油料、干菜、山货、日用杂货;由川南输入糖;川东输入煤、铁、布正、百货、五金材料等,由太和镇批发到全县各地。

水运上至江油,下至重庆,还可转运货物到南充、遂宁,甚至省外。

太和镇水上航运事业迅速发展,形成水运中心。

县内涪江航道88公里,以木船运输为主,上通中坝、绵阳、常年可通20至30吨级船只,洪水期可通50吨级船只。

下水可至合川、重庆、常年可通30至50吨船只。

商船往来,穿梭不息,来往船只停靠集中在太和镇车路

口码头一带。

至民国时期,水运达到繁荣鼎盛,码头附近,上至沙湾,下至黄嗓浩,船只最多时可达1300多只,最少时也有三、四百只,运力一年为4万多吨,进出物资达20万吨以上。

经常性拉纤工和船工千余人。

此外还有造船、维修补漏及改型等行业。

因船只停

靠码头延伸面宽,长达2华里以上,为使停泊有序,码头上实行按

装运货物分类集中靠岸,划分为许多帮口,形成了十大船帮。

从上游水府宫外的沙湾开始,依次分为米帮(包括零售米座船)、纸船帮、油帮(桐油为主)、炭帮(煤)、水果生姜帮、搅载帮、杂货帮、盐帮、锅碗帮、原木帮。

这样,进出销星大宗和零售货物不致紊乱。

此外,码头上还出现了搬运、装卸等帮会和船保、河差、滩主等,以加

强管理。

水运事业的发展促进了车路口码头附近木船修造业的发展。

1936一年前后,车路口一带有造船业20余家,年造新船500余吨级,修理旧船百余艘,300。

多吨位。

1940年,国民政府交通、粮食部门为运送抗日物资需要,派人来太和镇招标,订造船只400多吨

位。

1942年重庆民生轮船公司来太和镇订购木船30多只,最大吨位为150多吨,造船业十分繁荣。

造船业的发展,又带动了木材、铁器和其他手工行业的发展。

清未和民国时期,车路口码头日渐繁盛,附近河滩一片沸腾。

白天,船桅林立,百舸争流,涪江上下,川江号子高吭悠扬,“布帆往来不停舟”。

夜晚,江上人声鼎沸,渔火闪烁,十分壮观。

太和镇商业和市场的繁荣,大批外地商人涌进太和镇市场。

除本省各县客商外,还有陕西、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商人,太和镇成为商业贸易的中心。

车路口码头贯通新街德盛街,拥有众多店铺、货栈、茶馆、饭店、酒馆。

码头附近形成许多专门市场,如三圣宫(油米市)、四圣宫(木材市)、草庙子(猪市)、太和街(盐市),还有米市坝、粮食坝、纸公园等小市场。

市场上货物品种繁多,购销两旺。

在德盛街及车路口码头附近,地方特产和小吃陈列于街市。

著名的有椒盐锅魁、糯米油干、东门上过江龙凉粉、吴家桥的炉桥面、殷堂信的点心、草庙子的李抄手、唐大富的豆花面、何子玉蒜泥白

肉、谢捞糟、陶陶风味餐、龚合则粉条等,至于提蓝叫卖的,如:

担担面转街、烧腊凉拌摊更是数不胜数。

此外,还有夜市。

一年四季,生意兴隆。

除外地行商、本地座商、农民云集于市,太和镇人口稠密,水陆码头生意繁盛,运输紧张,来往有忙碌的拉纤工、搬运工、骡马夫、推车汉,抬轿及滑干的多集中于码头附近。

码头上单是力行(搬

运工)帮就约二三百人,每天由帮会安排活路(工作)。

搬运工具只有扁担、箩筐、抬杠、打杆、车子稀少。

这里的文化娱乐活动较为单调,除少数茶房旅店有说书、卖唱外,附近水府宫有川剧班子作临时性演出。

车路口码头商业繁荣,水陆交通兴旺,民国时期曾组织过运商办事处进行协调管理车路口附近涌现出一批带有垄断性的富商,如垄断油、盐飞米的涂云逮、任正卿,垄断盐业的杨浩东、龙海廷、蒋吉安;垄断菜油的咎祥太;垄断棉花的林华轩、孙克文;垄断土窄布的郭义和、江冠群和著名丝烟业覃家烟铺。

三圣宫是油盐大市场,又是进行投机交易的场所。

少数商家搞买空卖空的赌博式交易。

所谓划片,即用纸条写上由某人名下付款若干,写上划片人姓名,实际上是不能兑现的空头支票。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市场繁荣,一些民间宗教活动与传统习俗也兴盛起来,如在车路口码头附近每年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庙会活动。

热闹异常,最著名的是主办三江“王爷会”。

因太和镇位于凯江、梓江与涪江汇合的南端,附近岸边黄嗓浩水上王爷庙始建于

清朝乾隆年间。

庙宇呈“三”字形,建屋16间,正殿塑三江王爷神像,有戏楼、观楼和广阔的戏园坝。

每年六月初六,为三江王爷寿诞。

三江上水上船帮都要集资办王爷会,会期前十天,以水上船帮为主,镇上其他帮会及哥老会协助筹备。

会期一到,王爷庙张灯结

彩,神像前奉献花卉、巨烛、猪羊肉,祝寿仪式十分隆重。

会期内,聘请川戏班子演出川剧。

还邀请上下三江32市、县、镇的商会会长,124个哥老会码头龙头大爷前来欢渡王爷会,设酒宴招待,本镇地方官,龙头大爷,商会及十大帮首领也出席。

会期内邻近各县、市、包括重庆、万县、南充、合川、遂宁、蓬溪、盐亭、三台、中江、绵阳、江

油、北川等地商人也纷纷赶来赴会,进行商贸活动。

三江王爷庙会之所以热闹,主要是因民间传说涪江上下险滩共有20余处,常年在滩上触礁沉没约200余只船,船主们都祈求王爷保佑行船平安。

一般百姓也祈求免除水灾祸患。

1819年、1921年和1945年,车路口发生水灾,以1945年水灾最大。

农历7月23日涪江河水猛涨,来势迅速,河水淹上河边,车路口、水府宫、打铁街、太和街、纸公园、粮食堤等各条大小街道和群众财物淹没在洪流之中,经济损失巨大,当时民谣云:

“猛虎困沙丘,洪水两边流。

富贵不长久,夫妻不到头。

”灾后瘟疫流行,死亡者

更多。

1921年,车路口附近三圣宫又发生大火灾,烧毁面积大。

码头附近太和街一带房屋全部烧毁,百姓流离失所。

留下了“火烧坝”这一名称。

解放后,射洪县政府机关由金华镇(旧县城)迁至太和镇,太和镇改名城关镇。

人民政府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集资在车路口涪江河沿岸修筑长1000余米的防洪大堤,兴建起轮渡码头,便利两岸群众来往,使车路口水码头面貌焕然一新。

1987年人民政府

集资兴建涪江大桥。

大桥修通后,陆上运输业超过水运业,兼之经济商业重心转移向城内和城北,车路口水陆码头渐趋冷落。

4

图书名称

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四辑)

5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元数据逻辑名称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1

题名

对《回忆华西日报》一文的几点质疑

2

作者

陈雁荤

3

正文

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40辑载有《回忆华西日报》一文,文中所述,有与实际不无出入者。

爰本实事求是之旨,试提数端作为质疑,不当之处,敬盼指正。

一、刘湘果是就任省主席时就兼任川康绥靖主任吗

该文开始((15页)便说:

“华西日报于1934年3月15日创刊。

”接着又说:

"1935年2月,刘湘就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兼川康绥靖公署主任。

”这就完全不确了。

按刘湘早在1931年被蒋中央任为四川善后督办,继于1933年又奉命兼任四川“剿匪”总司令,1935年成立新省政府之际,他便又多了一项省主席的官帽,即是督办。

总司令、省主席三大官职均集于刘湘一人之身。

约两年之后(1936年11月19日)蒋中央明公撤销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反四川“剿匪”总司令部,同时改任刘湘为川康绥靖主任;刘湘于同年12月18日发出通电,宣布于20日就任川康绥靖主任新职,这已是西安事变以后的事了。

历史是颠倒错乱不得的。

又还说(同页)刘湘“派省政府秘书长邓汉祥任华西日报社长”,这亦令人费解。

因为前既说华西日报创办于1934年,西省政府则成立于19邓年,时间上怎么对得起口!

过去侧闻华日报为四川善后督办公署所办!

社址初在成都新街后巷子北端,王白于任总编辑,谁作社长,现已记忆不请。

不过邓汉祥兼任社长及该报改隶省政府,应是’1935年7月省政府自重庆西迁成都以后的事,这才与实际情况相符。

二、通过省务会议开办华西日报之说应再加以推敲

文中(16页)又说:

“刘湘决定办华西日报后,由省府秘书长提出,省务会议通过,决定给该报开办费3000元,以后由省府每月补助3000元,……以华西日报为省府机关报,……”这段叙述不无疑问,应当看到:

1.该报创办时,刘汀的新省政府尚未成立,何来省务会议?

!

2.省府诞生之日,该报开办已历时近一年,怎么会给它发开办费?

!

3.当年刘湘高度集权,一切军政事务,都是他说了算,像开报这项事体,只消信笨一批或口头打个招呼也就行了,怎么会提交省务会议来通过呢!

此等情节,下面另有事例可资印证,这里不再多谈。

三、邓汉祥几时派王白与继任华西日报社长

16页又还说:

“邓兼任华西日报社长一段时间,以省政繁忙,无法兼顾,乃派王白与继任社长。

”此说亦有疑间。

如果邓真无法兼顾,谁来继任,只有刘湘才能作出决定,邓汉祥是不能越姐代厄的。

征诸实际,邓不仅一直兼任华西日报社长,后还兼任济川公报社长,但皆仅负名义,并不过问事务。

这里把重庆济川公报大略介绍一下。

该报创刊于1931年1月11日,是刘湘21军军中核心组织武德学友会的机关报,最后由重庆市长张必果兼任社长。

1936年春张必果逝世,约在是年5月,刘湘亲下手令,派省府秘书长邓汉祥兼任社长,同时命武德会交出该报,作为省政府的又一机关报,每月拨发经费2000元。

邓汉祥以何敬敷为总编辑,陈雁荤为主笔,6月初去渝接收继续办理下去,邓汉祥遥领兼社长名义,直至1939年该报停刊为止。

据上述情节看来,王白与的社长身份,只好暂为存疑。

四、兴中日报究竟是谁办的

17页中又提到,王攒绪主川后不久“……王攒绪无奈,只得另办兴中日报,仍以唐毅果为社长(按此人姓唐名毅字毅果,称唐毅果是把名与字混淆在一起了)。

此种说法,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

这里特将有关兴中日报的情况简介于次:

兴中日报是四川省政府县政人员训练所毕业同学会创办的。

这个同学会的性质,与刘湘军中核心组织武德学友颇相类似,它由省府秘书长邓汉祥负责领导,人们称之为县训集团。

1937年秋间,他们就开始筹议办报,邓汉祥报经刘湘同意,刘出川抗战前即已正

式批准,月由省府发给经费两千元。

该报以“兴中”二字命名,是由笔者提议,大家研究讨论决定的。

约在1937年12月间,这个报纸即行问世。

报社社长聘请省府法制室主任黄墨涵兼任(仅负名义,并不过问事务),省府视察(县训学员)朱彦林作总编辑。

社址在春

熙路南段。

这个报可以说是四川县训毕业同学会的机关报,也可以说是四川省政府的机关报,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王攒绪办的。

仅管邓汉祥被王攒绪排出省府后,唐毅当上了兴中日报社长,毕竟是刽夺行为,与所谓另办大有天渊之别。

五、抗战爆发后刘湘是否迟不出师

17页又还说:

“抗日战争爆发,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应是先于9月初奉命担任第二路预备军司令长官,10月15日复奉命改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

……刘惧蒋趁抗战之机削夺自己的实力,以种种借口迟出师,对华西日报宣传抗日,促川军出川抗战的文章大为不满,·…,-’同时迁怒华西日报,拟撤换社长王白与。

邓汉祥进言劝止,……。

上述各情,似皆有欠确切。

刘湘是否以种种借口迟不出师,这首先要弄清他对抗战持什么态度。

这是大是大非问题。

国民党元老重臣,原四川省主席张群有言可证。

张于刘湘逝世四周年之日,公开发表纪念感言,文中有云:

“当二十六年(即1937年)之秋,敌人以雄厚国力,倾新锐之师,大举来寇,其势甚张,故主席(指刘湘)奉召赴京,商决大计,慷慨陈词,愿悉率川省五百万壮丁参加抗战,庙议遂定。

……”从“庙议遂定”四.字中,可以体会出蒋中央对于抗战,初尚犹豫不决,在刘湘力主抗战并拍起胸膛甘愿担当重任后(另据邓汉祥说,刘湘在开国防

会议时大放厥词,说四川可以出兵三十万,供给壮丁五百万和粮食若干万石),蒋中央方始下定决心进行抗战。

看来刘湘对于抗战是持积极态度的,挨情度理,当然不会迟不出师。

实际从9月初起,川军已分东、北两路先后开赴前线奋勇杀敌。

再说撤换华西日报社长王白与这个问题。

王不是社长,如果要撤职,也只能撤王的总编辑职务。

笔者当年供职省政府,与王白与日夕相见,因工作关系时刻不离邓汉祥左右,此一事件竟然毫无闻知,是该文作者记忆有误?

是我个人年老健忘?

未敢速下断语。

六、我所知道的王白与

18页说:

“……而王攒绪始终耿耿于怀,便借此撤去王白与社长职,改派省府顾问雷啸岑任社长.。

雷系复兴社分子,任过川南区专员。

……”

据笔者所知,雷啸岑是湖南人,过去在南京作过内政部次长,这时在成都四川禁烟督办公署担任主任秘书,并未在四川省当过专员。

至于王白与,其本职是省政府公报室(后改名编译室)主任、华西日报总编辑乃是兼职,社长邓汉祥仅负名义,报社一切事务,

悉交王白与负责处理,笔者与王交往较多,知其为人不失书生本色,并擅长书法、工诗,有名士韵味一。

平日与武德会人士似少接触。

对王攒绪较为忠谨,王攒绪代理省主席后,曾偕同王白与飞往武汉谋求真除,可见两人之间相处尚洽。

1939年7月,蒋中央将在成都成立四川省临时参议会,与此同时,复兴、C0C两系的人士纷向王攒绪索讨官职,王不能设法应付,便在王白与身上打起主意来了;他一面电荐王白与任省临时参议会秘书长,一面免去王白与的公报室主任职务(当然华西日报也得一并交出),但他在电中保荐了四个人请蒋中央遴定,王白与名列最末,结果,中选的是罗文漠。

王白与一时无所凭依,曾一度在川康铜矿管理局作主任秘书,继又

创办私立眠云艺术学校(即南虹艺专前身)并担任校长,皆不甚称意,约在1940年间便离蓉赴渝去了。

上述各情与回忆华西日报一文所记不尽合辙,姑为录之,意不外是用供参证而已。

附赘片言:

重庆解放前夕,王白与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渣滓洞。

1994年5月。

4

图书名称

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四辑)

5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元数据逻辑名称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1

题名

“裨农丝”的兴衰

2

作者

钟利敏

3

正文

民国初年,获“巴拿马公赛”和“莱比锡博览会”金奖的“中国裨农丝”,在世界上曾轰动一时,国际市场争购中国裨农丝厂生产的“金双鹿牌”生丝。

这种生丝,是由四川省三台县万安场(今万安镇)裨农丝厂生产的。

一、穷秀才陈宛溪栽桑养蚕

清朝末年,四川三台县星日乡有一位秀才,姓陈,名开址,号宛溪。

生于咸丰五年(1855年),家庭清贫,全家7口靠1.7亩地度日。

由于他夭资聪颖,母亲范氏节衣缩食,在他8岁时送入私塾读书,望其日后有所成就。

同治十年(1871年),他参加在漳川府举行的学院考试,考中秀才。

次年,应四川乡试落第。

由于家庭困难,去玉皇庙当了塾师。

日课学童,夜读经史。

春去秋来,应乡试总是临场不顺,几度名落孙山。

但他在玉皇庙见道士养蚕获得厚利,乃下决心从事栽桑养蚕,并苦心攻读元朝官修的《农桑辑要》和乾隆时四川人张师古撰的《三农纪》。

光绪三年(1877年)春,他在自家的土地上,按《农桑辑要》和《三农纪》中传授的技术间种桑树,同时育蚕3簸,售茧得利。

两三年后,他精心培育的桑树,枝条茁壮,桑叶厚绿,养蚕增加到21簸。

售蚕所得,除全家生计外,全年结余远远超出教书所获,日子越过越好,穷秀才变成了富裕户。

二、自续丝由小变大

陈宛溪一家蚕桑事业日益发展,日子越过越红火。

陈宛溪利用农闲自己缫丝。

他请木工在家制造了两部手摇缫丝车,过了几年,养蚕愈多,获蚕愈多,手摇车不敷应用,遂改为脚踏大车。

随着缫丝养蚕事业的发展,产业也日渐扩大,弟兄5人自立门户,分户经营田地产业,唯缫丝养蚕栽桑仍共同经营。

陈宛溪认真钻研蚕丝技术,其桑树枝条茁壮,叶片繁茂,浆饱嫩绿,致使蚕壮、茧厚、丝长,且丝的光泽亮丽美观,匀净而有韧力,颇受市场欢迎。

三、创办裨农丝厂光绪年间,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维新志士积极提倡改良,发出了实业救国、抵制洋货、洋厂的呼声。

1897年,陈宛溪把经过几十年实践探索和积累的经验撰著成《裨农最要》一书,并刊制发行,宣传载桑养蚕是裨农最要之事。

同时在蚕丝事业上进行改良,拓展缫丝,增大数量,提高质量,使用机器生产。

他在广东参观了康隆丝厂,见其用蒸汽机煮茧和机器缀丝,而机器缫丝远比手工操作快,质量和色泽均优于手工缫丝,且成本低廉,获利倍增,则决心兴办机器生产的缫丝厂。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万安场凤凰山麓原汤贵丝厂的旧址,陈宛溪兴建了机器生产的缫丝厂,边生产,边建厂,购进了直m式木机12部,采用新法缫丝。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丝厂竣工投产,占地34亩,厂房5幢,设有缫丝、扬返等车间,选茧、锅炉、仓库等用房,还有职工宿舍。

有缫丝车位120个,规模进一步扩大。

后在离厂3里的凯江边修建了筒车汲水,将水引入厂内,以满足用水需要。

煮茧亦改用锅炉。

定名为“裨农丝厂”,取裨益农业之意。

过了两年,川督锡良重视实业开发,省设置劝业道,专司发展实业之职。

道台周善培对四川实业发展很想有所建树,饬各州府县开办蚕桑学校,并令各地学习裨农丝厂改良蚕丝。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周善培邀请全川丝业界知名人士,会于裨农丝厂,倡议蚕丝界同仁同心协力把川丝办好,与日本丝媲美。

他认为“四川是蚕丝大国,其丝不见于新大陆,为吾川丝世界之大耻。

”故当时栽桑养蚕极盛,出现了“涪凯二江(三台境内两条河),收淘桑籽,醉毙河鱼,购取桑秧,载盈舟揖”的盛况。

裨农丝厂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至数百人,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白夭生产,晚上学业务。

为了使文化低的工人容易记忆,还编撰了《丝厂俗歌》和《妇女缫丝歌》,工人学习成绩得到政府的承认。

厂里训练出的工人,省内其它丝厂争相聘作技师。

民国元年(1912年),裨农丝厂向意大利购买了铁机缫丝车140台,开四川铁机缫丝之先河,到1942年,铁扣机300台。

四、“裨农丝”享誉世界

裨农丝厂声誉日增,受到政府的重视。

民国初年,陈宛溪先后出任四川省蚕桑劝导员、三台县蚕桑局长和四川省实业局长等职,推动了四川蚕丝业的发展。

但川丝要跻入国际市场,质量必须优于日本。

当时世界销丝量最大的是美国,丝的出口国是意大利和日本。

当时以白丝为佳,周善培极力主张换白茧,以符合世界潮流。

陈宛溪认为,丝不在颜色的黄与白,而从质量取胜。

日本意大利两国生丝争妍世界,意大利就是黄丝,丝质匀净、坚韧为日本丝所不及。

而日本丝的质量好,是在于技术先进。

陈宛溪从各个环节入手,在技术上精益求精。

栽桑选良种,压条嫁接,培育成叶绿而厚嫩、浆汁饱满的阔厚桑叶;蚕种精选精配;幼蚕从蚕蚁到老蚕精心喂养,防治病害,老蚕上簇,切实注意空气流通和放置密度,做成上等好茧;缫丝严格技术管理,选无斑渍的光洁茧,煮茧只八分熟,水温控制在50`C,水质严格化验,缫丝用水必须经四次过滤,缫三五丝用五至六颗茧。

在严格的技术管理下,裨农丝的质量大大提高,可与门、意生丝媲美,样品寄往美国厂家,得到认可。

从此,裨农丝即经英商怡和洋行运销美国,打开了川丝外销美洲的海路。

民国5年(1916年)和民国10年(1921年),裨农丝厂的“金双鹿牌”生丝,分别在巴拿马公赛和莱比锡博览会荣获金奖。

裨农丝声誉传遍欧美,畅销世界,川丝也为之一振。

五、裨农丝厂的倒闭裨农丝在国际市场走俏时,陈宛溪于”16年在嘉定创建华新新厂,川丝盛极一时,陈宛溪亦成为实业世界巨子。

正值丝厂兴隆时,陈宛溪突然在嘉定病逝,其子陈光玉承其父业,裨农丝尚能继

续享誉世界。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致使中国许多民族资本倒闭破产,裨农丝厂也未能幸免。

“一二八”松沪抗战中,日寇轰炸上海,裨农丝厂停放码头待运的数百担生丝被炸毁,化为灰烬。

丝厂遭此打击,一撅不振,逐渐衰落。

后来政府几经出面,欲图恢复裨农丝厂,终未成功。

4

图书名称

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四辑)

5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元数据逻辑名称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1

题名

百年老药房“鹤鸣堂”

2

作者

林国祥罗仲生

3

正文

林勋、林炜弟兄俩于清朝同治初年由福建省迁移四川营山县,后定居于南充县城(即当时的顺庆府府治,今南充市)。

他俩都是读书人,同去成都应试,名落孙山。

回南充后,觉得既不能为官佐政,便应当另谋济世人之业。

于是林炜于城北的高阶沿开了一个铺,名“华霖堂”,因未得经营药物的要领,不几年就转营别业了。

而林勋则决意创办药房,取名“鹤鸣堂”,是“鹤鸣于九皋”之意,药房位于城东南的大东街口,自此代代相传,达百余年。

城里经营药业的随朝代更替,兴兴废废起起落落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