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标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7891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质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质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质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质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标准.docx

《地质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标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标准.docx

地质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标准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

(试行)

 

领域名称:

地质工程

领域代码:

430118

 

交通学院

2011年12月

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材料工程领域教育协作组领域学位标准研究课题组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解释。

本标准由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自2007年10月20日发布,2007年10月20日开始实施。

 

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

1.前言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

为明确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保证培养质量,促进本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对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具有共性的专业学位标准提出基本要求,是本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指导性文件。

各培养单位应遵照本标准,结合自身特点、社会需求及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制定各具特色、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和实施办法。

2.领域覆盖范围

地质工程领域涉及到数学、物理学、地质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

地质工程是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相互融合、交叉、渗透而形成的新兴学科,以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岩土力学为理论基础,以工程建设涉及的地质环境勘查、城市环境工程地质、地质灾害的防治等问题为研究内容,运用岩土勘查与测试、岩土工程等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地质工程问题。

地质工程领域覆盖的范围包括:

地质勘探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价、监测与保护;地质结构、地质环境、地质过程及地质灾害研究中的计算机应用;地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及新方法、新技术的设计、开发、应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行业的工程管理。

3.培养目标

地质工程领域主要面向地质资源与工程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本领域培养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应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应掌握一门外语技能,能够顺利阅读本领域的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技术手段解决地质工程问题。

4.知识体系

地质工程领域知识体系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4.1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包括:

应用统计、数理方程、数值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信息检索、外语等。

4.2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包括:

工程应用力学、工程地质原理、地质工程技术与应用、职业资格考试基础等专业知识

5.能力要求

5.1获取知识能力

能够通过课堂学习、自学、交流、检索等方式快速准确地获取本领域知识和相关信息,并善于分析、归纳、总结和表达。

了解本领域的热点和动态,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5.2应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能够运用工程力学、高等土力学、工程地质原理、地质工程技术等知识,解决工程建设中地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3组织协调能力

应锻炼和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具备在团队和多学科工作集体中发挥作用的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工程项目的实施,并解决实施进程中所遇到的工程技术问题。

6.素质要求

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勇于创新,富有合作精神。

具有事业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科学道德、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规范。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7.学位论文

7.1选题要求

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地质工程领域实践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先进性。

7.2形式要求

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论文,如工程设计、工程勘察和工程施工等。

(1)工程设计:

是指综合运用地质工程理论与方法、设计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较重要的工程项目进行设计研究。

(2)应用研究:

是指综合运用地质工程理论与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的问题开展应用性研究。

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7.3内容要求

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有不同的形式,相应地也有不同的内容要求:

(1)工程设计

设计方案:

科学合理、数据准确,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同时符合技术经济、环保和法律要求;可以是工程图纸、工程技术方案、工艺方案等,可以用文字、图纸、表格、模型等表述。

设计说明:

是按照工程类设计规范必备的辅助性技术文件,包括工程项目概况、所遵循的规范标准、技术经济指标等。

设计报告:

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等对设计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2)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

针对工程实践中提炼出的地质工程问题,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掌握地质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对拟解决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或数值仿真。

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

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定性或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实验方案合理,数据翔实准确,分析过程严谨。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观点或新见解。

7.4撰写要求

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结构应符合不同形式的要求,应条理清楚,用词准确,表述规范。

学位论文包括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部分。

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

对于论文主体部分,不同形式的学位论文有不同的组成,分别如下:

(1)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

设计报告作为正文主体,设计方案和设计说明作为必须的附件。

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绪论:

阐述所开展的工程设计的背景及必要性,重点阐述设计对象技术要求和关键问题,对设计对象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本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设计报告:

详细描述工程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技术原理等;对比分析国内外同类设计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工程设计项目,还可包括科学分析、技术经济分析、实验分析、设计成果等具体描述。

总结:

系统地概括工程设计所涉及的所有工作及其主要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设计中的新思想或新见解;简要描述给出的工程设计的优缺点,并对进一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附件:

给出设计方案及设计说明。

(2)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

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5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绪论:

阐述所开展的应用研究问题的背景及必要性,对应用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应用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研究与分析:

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研究。

实证研究: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问题,并对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局限性等进行分析。

总结:

系统地概括应用研究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研究中的新思想或新见解;简要描述成果的应用价值,并对未来改进研究进行展望或提出建议。

8.学位授予

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学分,完成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工作,提出学位申请,通过论文答辩,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可被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附录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要点

1.学习基础

地质工程领域的理学学科基础是数学、力学、地质学等。

地质工程领域的工学学科基础是工程地质学、高等土力学、岩土工程、地质工程技术等。

地质工程领域的人文学科基础是社会科学、哲学、经济学、外语、法学、管理学等。

2.培养特色

(1)地质工程硕士是与地质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类型,旨在培养地质工程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全日制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在校脱产学习方式,非全日制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不脱产的学习方式;

(3)全日制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的生源主要来自应届大学毕业生,部分来自往届生。

非全日制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的生源主要来源于地质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单位;

(4)设置的专业课程以地质工程实践需要的知识为主,突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前沿技术与实际需求结合;

(5)采取双导师制。

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硕士生导师与工程单位遴选的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般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达到相应水平)联合指导工程硕士研究生;

(6)论文选题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突出论文的应用效果和实用价值。

3.培养年限

培养年限一般为2~3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最长不超过5年。

4.知识体系所涵盖的主要课程

课程设置分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A类)和专业学位课(B类),非学位课程为专业选修课(C类)。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修满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1学分(含实践环节4学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A类)11学分,专业学位课(B类)6学分,专业选修课(C类)6学分,实践环节(必修)6学分,专题讲座(必修)1学分,课题研讨(必修)1学分。

学位课程包括:

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政治理论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

基础课程:

应用统计、数理方程、数值分析、工程应用力学(弹塑性力学、计算力学等)、信息检索。

专业课程:

工程地质原理、地质工程技术与应用、职业资格考试基础和领域前沿专题系列讲座。

5.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本领域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

工程应用力学、工程地质原理、地质工程技术与应用等。

(1)工程应用力学

主要介绍并阐述土木建筑、地质工程领域实际问题与力学的关系,重点介绍工程力学问题建模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方法,详细阐述工程实际问题求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课程具有开放式、互动式和包容式特点,采用团队授课形式,以案例教学为主,突出力学和工程的联系。

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力学角度审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力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弹性力学问题的建模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求解的主要方法;地下水流动问题的力学建模和求解方法;地基的塑性极限分析理论的力学原理和方法;土体本构模型的概念和建模的思路、原理和基本方法;力学建模和求解的精度及数值解和解析解的比较。

(2)工程地质原理

主要介绍工程地质的发展,工程地质条件定量化的途径以及地质工程问题解决的方法;土体力学原理,土体成分、结构及赋存环境,土体变形规律,土体破坏判据,土体边坡工程及洞室稳定性分析方法;岩体结构力学原理,岩体变形规律的理论及岩体破坏判据理论,岩体力学性质理论及力学分析原理;地应力分布规律,高地应力地区与低地应力地区的地质标志,地应力测量及其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岩体水力学规律及突水预报理论,成灾预报方法,超前防护措施;边坡地质工程设计,边坡破坏类型,岩质边坡地质模型及分类,边坡加固技术;地质工程建筑中的控制因素,地质工程设计程序,地质体改造原理、方法和技术。

(3)地质工程技术与应用

主要介绍地质工程、地下工程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术方法。

介绍人类工程活动特别是深入地面以下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所建造的地下土木工程(它包括地下房屋和地下构筑物,地下铁道,公路隧道、水下隧道、地下共同沟和过街地下通道等)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认识、评价地质环境,在地下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更好地利用、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

在此基础上,介绍明挖施工技术、盖挖施工技术、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隧道鉆爆法施工技术、隧道支护技术、盾构法施工技术、掘进机(TBM)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技术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地质工程、地下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地质工程、地下工程施工的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通过实践环节应达到:

基本熟悉本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并结合实践内容完成论文工作。

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地质工程的领域特点到相关行业从事实习实践活动,可由学校导师和基地导师共同协商决定实习实践内容,或由培养单位决定。

实践环节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实践环节结束时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完成实习实践的总体成绩评定。

对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根据研究生所在单位的特点,结合培养目标和选题意向,深化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的研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7.论文工作

为检查工程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便于学生及时得到导师的指导,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应进行三次专题汇报:

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预答辩。

7.1论文选题

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

岩土的工程性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岩土勘查与测试技术;地下工程;深基坑与边坡工程;地质工程风险管理

确立选题后,依其所属的形式(工程设计、应用研究)进行研究。

7.2开题报告

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明确方向,开展论文工作。

一般应在第二学期结束前确定论文选题,并做好论文开题准备工作。

开题报告的考评:

(1)考评的时间:

一般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和课程以后,开题报告经导师审核,才能进行开题报告的考评,一般在第三学期内进行。

(2)考评小组组成:

由学校和单位导师所在的单位(部门)组成专门的考评小组,考评小组一般由3-5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或技术人员组成。

(3)考评方式:

由工程硕士研究生向考评小组提交正式的开题报告,并向考评小组作开题报告。

考评小组成员和其他列席人员均可对其开题报告进行提问,开题报告者应予回答。

考评小组根据其书面报告、口头报告的质量和回答问题情况,填写考评意见和成绩。

(4)考评结果处理:

开题报告通过者,进入论文工作阶段。

未通过者可在一定时间内再补作一次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不得继续进行论文工作。

开题报告通过后,一般不得随意更改论文题目。

如有特殊原因需更改者,须写出书面报告,经有关部门同意后,重作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工作完成后,将开题报告和有关表格及时交有关部门存档。

7.3中期检查

在学位论文工作中期,培养单位要组织3~5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老师组成中期检查小组进行论文的中期检查。

检查包括:

听取工程硕士研究生课题进展情况汇报、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后阶段工作技术问题的预测和拟采用的技术路线以及课题结束日期的计划等。

中期检查小组要根据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中期报告写出评语,并给出具体的考核成绩。

考核成绩包括通过和不通过两种。

对于未通过中期检查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要帮助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研究措施和要求。

7.4论文写作

(1)封面:

题目、作者、导师等信息;

(2)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3)诚信与知识产权声明;

(4)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5)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6)论文主体部分;

(7)参考文献;

(8)必要的附录(如成果证书、设计方案、设计说明、设计图纸、程序源代码、发表论文等);

(9)致谢。

论文主体部分按工程规划、工程勘测、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研究、产品研发、调研报告等不同形式学位论文的要求进行组织。

7.5论文预答辩

论文预答辩是正式答辩前的一个重要环节,论文预答辩可以在培养单位或工程单位进行,参加的专家一般应由3-5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或技术人员组成。

7.6论文评阅和答辩

(1)时间:

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和科目,通过开题和中期检查的考核,成绩合格者,论文经过学校导师和校外导师审核,认为已经达到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后,才能申请进行论文的评阅和答辩,一般在第四至十学期内进行。

(2)评阅:

论文应有两位专家评阅,其中有一位是学校的专家、一位是工程单位的专家。

两位专家评阅,认为达到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后,才能进行论文的答辩工作。

(3)答辩委员会组成:

答辩委员会一般由3~5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或技术人员组成,其中至少有一位工程单位的有关专家参加。

答辩委员会设秘书一人,应具有本领域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人员担任。

答辩委员会由3人组成时导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

(4)答辩结果处理:

答辩通过者,可向学校申请工程硕士学位。

如果答辩委员会做出修改论文、重新组织答辩的决议,可重新申请答辩。

答辩工作完成后,将论文和有关表格及时交有关部门存档。

7.7论文质量评审参考

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评审,针对不同类型的论文,评审内容及权重可略有不同。

评价指标如下:

应用研究类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10)

1.1选题背景

来源于地质工程领域的工程实际

5

1.2目的及意义

选题目的明确、具有应用前景

5

(45)

2.1国内外相关研究

文献资料全面、新颖,归纳客观、正确

5

2.2研究内容的合理性

内容明确、具体,数据全面、可靠

15

2.3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研究思路清晰,方案设计可行,数据分析科学、准确

15

2.4工作难度及工作量

具有一定难度,工作量饱满

10

(30)

3.1研究成果的价值

具有工程应用价值,可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

15

3.2研究结果的新颖性

有新思路或新见解

15

(15)

4.1摘要

表述简洁、规范,反映研究的核心内容

4

4.2文字论述

文字表达清晰,图表、公式规范,系统性与逻辑性较强

8

4.3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贴切、规范

3

注:

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

优秀:

总分≥85;良好:

84≥总分≥70;合格:

69≥总分≥60;不合格:

总分≤59。

 

工程设计类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10)

1.1选题背景

来源于地质工程领域的工程实际

5

1.2目的及意义

选题目的明确、具有应用前景

5

(45)

2.1国内外相关设计

文献资料全面、新颖,归纳客观、正确

5

2.2设计内容的合理性

方案合理,依据可靠,合理运用了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体现了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综合

15

2.3设计方法的科学性

设计方法科学、合理、可行,技术手段先进、实用

15

2.4工作的难度及工作量

具有一定难度,工作量饱满

10

(30)

3.1设计成果

设计图纸完整、规范,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8

3.2设计成果的实用性

具有工程应用价值,可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

10

3.3设计成果的新颖性

有新思路或新见解

12

(15)

4.1摘要

表述简洁、规范,反映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

4

4.2文字论述

文字表达清晰,图表、公式规范,系统性与逻辑性较强

8

4.3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贴切、规范

3

注:

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

优秀:

总分≥85;良好:

84≥总分≥70;合格:

69≥总分≥60;不合格:

总分≤59。

8.学位授予

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实践环节并通过考核,完成学位论文工作,通过论文答辩,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定达到培养目标,可被授予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格式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同意,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证书由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颁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