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达标 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7683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8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达标 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达标 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达标 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达标 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达标 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达标 试题含答案.docx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达标 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达标 试题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达标 试题含答案.docx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达标试题含答案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达标试题(含答案)

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校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能料科学方面新是加此警....中国的科技发展到突代,已里巅峰状态。

——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下图反映了18-20世纪世界的变化。

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

材料三邓小平曾说:

“如果六十年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宋代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些发明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

(各举一例)

(3)根据材料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什么成就?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什么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答案】

(1)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2)第一次工业革命:

火车和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

汽车和飞机;第三次科技革命:

计算机网络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3)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爆炸成功,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4)环境问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能料科学方面新是加此警……中国的科技发展到突代,已里巅峰状态”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项宋代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成果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2)根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火车和轮船,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汽车和飞机,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网络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

(3)根据材料三“如果六十年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的信息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爆炸成功,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4)依据材料四的图片内容可知,图片反映了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环境问题;第二小问:

结合所学知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2.科技促进社会进步,科技的进步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为工业革命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

…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姻。

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

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

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基本条件。

(2)材料二中轮船主要使用什么动力机?

此项成就的发明家是谁?

(3)依据材料三,归纳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中“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提出你的对策。

【答案】

(1)市场;资本;劳动力。

(2)蒸汽机;瓦特。

(3)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人们享受现代文明;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

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英国……市场……资本……劳动力……”和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的基本条件有,市场,资本,劳动力。

(2)根据材料二“19世纪后期……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和所学可知,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为轮船提供了动力。

(3)根据材料三“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和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有,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人们享受现代文明,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

对策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理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等。

【点睛】

材料一以《全球通史》为切入点,考查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因素。

答案就在材料里面,抓住关键词即可,“英国……市场……资本……劳动力……”。

3.科技改变生活,改变世界,请完成下面有关“科技话题”的学习探究活动。

(图释历史)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发明创造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它们分别是哪两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

这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表解历史)

材料二:

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表

(2)两个时间段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并简要说明它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论从史出)

材料三:

1870—1900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的多,世纪最后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1870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在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革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的多。

一一《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列举两个这一时期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

(思想感悟)

(4)科技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技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就人类如何应对科技带来的“潜在威胁”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内燃机;电气时代

(2)两次工业革命推动;工业革命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汽车工业电力工业

(4)应该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加强可持续发展(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的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和本次发明的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电灯以电力为动力,汽车以内燃机为主要动力;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第一问依据材料图表信息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1860----1870年两个时间段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值增长迅速,其共同原因是两次工业革命推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依据材料信息“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1870年以后,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在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革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的多”可知,此内容反映了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汽车工业、电力工业兴起。

(4)开放性题目,应该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加强可持续发展。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到19世纪,英国有钱人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成为一种时尚。

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喷发出呛人的浓烟。

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材料三19世纪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材料四恩格斯说: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1)材料一中图1、图2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图1采用了什么动力装置?

这种动力装置推动了哪一能源工业的发展?

(2)材料二揭示了英国在19世纪出现了什么问题?

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3)结合材料三、材料四,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感受。

【答案】

(1)图1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图2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图1的动力装置是内燃机,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2)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经验教训: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作为学生应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学技术为社会做贡献的观念等。

【解析】

【详解】

(1)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美国的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蒸汽机的出现也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人们开始设法利用蒸汽机推动交通工具。

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飞机以内燃机作为动力装置,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2)根据题中所给材料:

蒸汽轮船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都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带来了负面影响,使自然环境不断的恶化。

从中我们应该树立起环保意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科技发展改变着人类社会,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类带来好处,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应该和平利用科技成果,来推动社会进步,尽量避免科技带来的负面问题,让科技为人民服务。

5.生产力是社会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由于采用了栽种水稻的新技术和新型工具,使生产效率和产量大幅度提升,从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富余产品。

随着可以用于交换的农产品的增多,贸易日益发达,制造业愈加兴旺,最后出现了……中产阶级。

——摘编自麦克莱伦第三等《世界科学技术通史》

材料二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

万人)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105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材料三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

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就得以生存下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列举中产阶级在宋朝出现的条件。

(2)据材料二表格和图片指出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并据材料三概括其原因。

(3)综合上述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1)新技术和新型工具的使用;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商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2)趋势:

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并逐渐超过农村人口比例。

原因:

工业革命的推动。

(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宋朝由于采用了栽种水稻的新技术和新型工具,使生产效率和产量大幅度提升,从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富余产品。

随着可以用于交换的农产品的增多,贸易日益发达,制造业愈加兴旺,最后出现了一个闲暇时间很多的中产阶级。

”,可知中产阶级在宋朝出现的条件是新技术和新型工具的使用,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商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2)据材料二表和图中数据可知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是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并逐渐超过农村人口比例。

据材料三“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

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就得以生存下来。

”可知其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

(3)综合上述信息,能得出的结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6.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美国司法部强调了在工作场所禁止性别歧视的规定:

一些法律条例包括1963年平等工资法,都要求在同一部门要给予男女同等的工资待遇;1954年公民权利第七号条例,禁止对15岁以上雇佣人员进行性别、种族、宗教和国籍歧视,该条例涉及范围广,因为它不仅仅针对工作条件、情况、地位,也禁止了雇用、解雇及补偿方面的性别等歧视。

这些法律为男女平等提供了切实保障。

材料三虽然欧洲男女的就业率差距正在逐年缩小,但是,女性中40%以上从事公共管理、教育、健康及社会事业,而男性从事这些行业的不到20%。

技工、工程师、专业财政金融人员以及经理等等,男性占据了很大比例。

近年来,欧洲男女收入差距一直在16%上下,几乎没有改变。

这种差距在私营部门比公共部门更大。

虽然欧洲女性参与决策的比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70%以上的决策权还是掌握在男性手中,女性所占的比例,无论从欧洲还是全世界看,都是相当低的。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的出现得益于哪些因素?

(2)根据材料二回答,其体现了怎样的诉求?

力图实现该诉求的方式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女性社会地位的现状还存在哪些不足?

综上探究,我们应该如何促进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答案】

(1)科技革命的发展,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提高(大众化教育出现),优秀的文学作品启迪。

(两条即可)

(2)男女经济地位平等,拒绝各种歧视。

立法。

(3)就业岗位受限,与男性收入差距仍然巨大,决策权较少。

(一条即可)如加强立法,创造合适的就业岗位等。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的出现得益于科技革命的发展,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提高(大众化教育出现),优秀的文学作品启迪。

(2)根据材料二“一些法律条例包括1963年平等工资法,都要求在同一部门要给予男女同等的工资待遇;1954年公民权利第七号条例,禁止对15岁以上雇佣人员进行性别、种族、宗教和国籍歧视”的信息可知,其体现了男女经济地位平等,拒绝各种歧视的诉求,力图实现该诉求的方式是立法。

(3)根据材料三“虽然欧洲男女的就业率差距正在逐年缩小,但是,女性中40%以上从事公共管理、教育、健康及社会事业,而男性从事这些行业的不到20%。

技工、工程师、专业财政金融人员以及经理等等,男性占据了很大比例。

近年来,欧洲男女收入差距一直在16%上下,几乎没有改变。

这种差距在私营部门比公共部门更大。

虽然欧洲女性参与决策的比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70%以上的决策权还是掌握在男性手中,女性所占的比例,无论从欧洲还是全世界看,都是相当低的信息可知,女性社会地位的现状还存在的不足是就业岗位受限,与男性收入差距仍然巨大,决策权较少;通过以上探究,我们应该如加强立法,创造合适的就业岗位以促进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速。

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

德国统一后,继续扩大军费支出,大大刺激了与军火生产有关的重工业。

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

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材料二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但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因此钢铁、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19世纪80年代后,德国将鲁尔与洛林结合成为重要的煤钢基地。

钢铁工业的高速发展使其成为德国工业领域中最强大的主导性部门。

到1913年,德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金属生产国和最大的金属出口国。

以维尔纳•冯•西门子为代表的德国企业家利用电灯和电话等普及的契机,在19世纪80年代率先开始大规模发展电气工业。

到1896年,德国电气工业中已有39家股份公司,电器制造业的规模在欧洲是最大的。

德国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抓住化学研究的最新成就,仅用了二三十年时间就使自己在这一产业领域中取得了近乎垄断的地位。

到1896年,德国已拥有了108家化工股份公司,总资本达到31329万马克。

(1)据材料一,指出德国工业化进程加速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德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1)普法战争胜利;军火军事、交通、机器等重工业部门的发展;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

(2)钢铁、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成果。

(3)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

【详解】

(1)由材料一“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速。

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

德国统一后,继续扩大军费支出,大大刺激了与军火生产有关的重工业。

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

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可以看出,德国工业化进程加速的主要原因有普法战争胜利;军火军事、交通、机器等重工业部门的发展;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

(2)由材料二“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但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因此钢铁、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19世纪80年代后,德国将鲁尔与洛林结合成为重要的煤钢基地。

钢铁工业的高速发展使其成为德国工业领域中最强大的主导性部门。

到1913年,德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金属生产国和最大的金属出口国。

以维尔纳•冯•西门子为代表的德国企业家利用电灯和电话等普及的契机,在19世纪80年代率先开始大规模发展电气工业。

到1896年,德国电气工业中已有39家股份公司,电器制造业的规模在欧洲是最大的。

德国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抓住化学研究的最新成就,仅用了二三十年时间就使自己在这一产业领域中取得了近乎垄断的地位。

到1896年,德国已拥有了108家化工股份公司,总资本达到31329万马克”可以看出,德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是钢铁、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成果。

(3)两则材料以德国为例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因此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8.2018年5月13日,国际工程教育科技论坛在北京召开。

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

万吨)

(1)材料一反映的趋势是什么?

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的哪一重大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这一趋势的出现?

材料二 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2)材料二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什么现象?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工业革命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

(1)英国煤产量逐年提高。

蒸汽机的改良。

(2)现象:

石油产量剧增。

原因:

内燃机的广泛应用,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

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趋势是英国煤产量逐年提高。

1774年,瓦特改造的蒸汽机在一家冶金工厂正常运转,为鼓风机、汽锤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不久,瓦特蒸汽机开始应用到更多的行业。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因此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蒸汽机的改良促进这一趋势的出现。

(2)根据材料二“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石油产量剧增;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内燃机的广泛应用,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利用科技为人类造福。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瓦特改良蒸汽机。

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答第三问需要分析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

9.读《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发明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电话被发明B.无线电被发明

【答案】

【解析】

【详解】

依据《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发明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7年3月3日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出生于英国的苏格兰爱丁堡。

1870年贝尔移民到加拿大,一年后到美国。

1875年贝尔发明电话,1882年他加入美国国籍。

故电话被发明是在美国,故题干图片左边框填A。

伽利尔摩·马可尼,意大利无线电工程师,企业家,实用无线电报通信的创始人。

1897年,在伦敦成立“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

1909年他与布劳恩一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无线电被发明的地点是欧洲的意大利,故图中右框填B。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就制成了发电机。

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从此开始了电力带动机器,使电力成为补充并逐渐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

材料二1870年,世界铁路总长度为21万公里,其中10.5万公里在欧洲,9.3万公里在美洲,余下仅1.2万公里,基本上在亚洲。

到1913年世界铁路线已经达110.2万公里,超过1870年时的5倍。

材料三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3倍多,从445亿法郎増至1924亿法郎先卷入世界市场的各国都围绕着一个工业中心——英国。

英国消费各国的材料,供应各国工业品。

20世纪初出现多极化的新格局。

1913年英国占世界贸易的15%,美国占11%,德国占13%,法国占8%,俄国占4%。

——以上材料均摘自: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1)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2)据材料二、三,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和问题,概括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答案】

(1)电力的发明与广泛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