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
《荆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荆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荆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
一、总则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城市总体规划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荆门市市域,包括东宝区、掇刀区、钟祥市、京山县、沙洋县、屈家岭管理区三区一市两县,总面积1240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范围
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东至牌楼镇的城山村,南抵麻城铺镇和团林铺镇,西达漳河镇的新建村,北到子陵铺镇的龙泉村,总面积为718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近期为2005--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远景为2020年以后。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发展目标
建设现代化、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
荆门发展战略是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
借助东部和国外的技术优势,改造具有优势的传统工业,在石油化工、医药化工、电力工业、生物工程、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及电子工业领域,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成为鄂中制造业基地;巩固农业的优势地位,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物流、通信、旅游等领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重构荆门鄂中商贸物流中心的地位;充分利用荆门良好的自然山水优势,梳理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城市化水平:
2010年达到45.5%,2020年达到59.5%。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分为4级。
I级中心城镇:
荆门城区,城镇人口达到65万人,发展为大城市。
II级城镇:
城镇人口10-30万人的城镇,钟祥郢中城区、京山新市城区、沙洋城区。
III级城镇:
胡集镇、易家岭、后港镇、宋河镇、漳河镇等21个城镇为重点镇。
IV级城镇:
栗溪镇、长寿镇、拾桥镇等32个城镇为一般乡镇。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铁路规划:
将现荆门火车站由二级客货联运站扩建为一级铁路客运站,将火车南站扩建为区段站,并且配套专用货场。
2、公路网规划:
建设武荆、随岳等高速公路。
形成以“五纵四横一环”高等级路为主骨架、以“镇镇通、村村通”工程为依托的多层次公路网络(五纵:
襄荆高速、随岳高速、二○七国道、寺沙线、安京和京天线;四横:
武荆高速、分当线、汉宜线、荆新线和南荆线;一环:
荆-钟-京-沙-荆;镇镇通、村村通工程:
镇镇通二级道路,村村通等级路)。
3、水运规划:
近期在汉江航线上新建2座年吞吐量30万吨的码头(沙洋港综合码头、钟祥皇庄港粮食码头),新建2座年吞吐量15万吨、靠泊500吨的石膏、磷矿码头。
在塘港、后港、范家台、毛李修建4座年吞吐量5--10万吨的码头。
市域基础设施工程规划
1、电力工程规划
电源规划:
电力供应主要是由华中电网提供,自有的电源点为荆门热电厂和辖区内的小火电、小水电。
220KV电网规划:
规划新建沙洋、南桥、屈家岭、五里、宋河、罗集220千伏变电站,对马家磅220千伏变电站进行增容,形成以上述变电站及郢中变电站、枣山变电站、胡集变电站为主要支撑点,以双河500千伏、斗笠岗500千伏为依托的市域220千伏电网骨架。
110KV电网规划:
规划城区供电形成以4座220KV变电站(荆门热电厂、枣山变电站、洋丰变电站、南桥变电站)为电源支撑点的环绕市区的110KV环网结构。
规划近期新建110KV象山变电站,形成110KV城区主网架结构,提高城市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2、市域重大水利工程规划
引江济汉:
引江济汉工程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布设的汉江中下游的补偿工程。
从荆州市李埠镇龙洲垸引长江水入口,过郢城镇南以后在庙湖走其南沿,先斜穿海子湖,经蛟尾镇后再穿长湖,经毛李镇直抵潜江市高石碑镇入汉江,全长约78.41千米。
汉江堤防:
规划对钟祥、沙洋汉江两岸堤防进行加固除险。
3、燃气管道规划:
规划建设荆门至钟祥、京山天然气输气管和荆门至沙洋天然气输气管。
4、输油管道规划:
荆州至荆门成品油输送管道沿二○七国道复线(东侧200米)经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入掇刀区,然后沿二○七国道复线进入市石油公司油库;潜江钟市至荆门石化公司原油输送管道沿荆潜公路北侧进入城市规划区,然后沿二○七国道复线、阳关大道进入石化公司油库。
生态分区规划:
生态分区包括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和生态引导区。
1、生态保护区规划:
主要包括市域范围内所有的自然保护小区、森林公园、重点风景旅游区,水源地,矿产资源开发区,基本农田保护区。
2、生态控制区规划:
主要包括以各生态保护区为中心的半径为1000米的过渡地带,具有饮水保护任务的水体周围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山地和丘陵地区,一般耕地区。
3、生态引导区:
除以上两区以外的所有区域均为生态引导区。
旅游发展规划
1、建设一个旅游服务中心--荆门城区。
利用荆门市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通过荆门客流集散中心和信息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与武汉、襄樊、宜昌、荆州等旅游区的联系,树立荆门在鄂中旅游圈中旅游城市目的地的地位。
2、旅游分区
漳河--城区旅游圈:
整合旅游资源,打漳河品牌,走生态型、精品化的开发路子,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度假产品,开发高端消费市场。
明显陵--大洪山客店旅游区:
规划加大文物古迹保护和环境整治力度,提档升级一批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以人文、自然景观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区。
大洪山绿林旅游区:
充分挖掘绿林文化,打绿林旅游牌,加快完善鸳鸯溪漂流、绿林寨景区、美人潭景区、天河度假村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形成以生态环境、自然景观、植物群落为主要特色的生态旅游区。
纪山楚文化旅游区:
加大文物古迹保护力度,适时开发楚墓群,改造修缮纪山寺,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形成人文景观、观光度假、休闲度假、古迹科考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荆东南生态旅游区:
保护现有文物古迹,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形成以人文景观、生态农业、自然景观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区。
大口--虎爪山旅游区:
规划将大口--虎爪山国家森林公园建成为以森林旅游为主体,融观光和休闲、疗养为一体的休闲度假胜地。
三、中心城区规划
(一)城市性质与规模
城市性质
鄂中区域中心城市,以石油化工、电力为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
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0年)为50万人,远期(2020年)为65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
近期(2010年)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54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8平方米;远期(2020年)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7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7.6平方米。
(二)城市总体布局
用地发展方向
城市主要向南发展,其次向东、向北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
根据城区现状自然山水特点,结合现状用地布局和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规划确定了“一心两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心”指一个城市绿心----东宝山森林公园;“两区”指北城区和南城区,其中北城区分为东西两片。
功能分区
北城区西片:
规划为市级商业、文化中心,重要的居住区。
用地范围:
焦柳铁路以西、虎牙关铁路桥以北、三三○铁路专用线以南、象山以东的城市建设用地,用地面积约13.6平方公里。
北城区东片:
规划为以石油化工、电力等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区,适当设置居住、仓储用地。
用地范围:
焦柳铁路以东、二○七国道复线以西、老水库以北、苏台村以南的城市建设用地,用地面积约22.2平方公里。
南城区:
规划为市级行政办公中心和综合服务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城区。
用地范围:
虎牙关铁路桥以南、荆宜高速公路以北、荆沙铁路以东、襄荆高速公路以西的城市建设用地,用地面积约34.2平方公里。
(三)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
北城区西片居住用地结合已建居住小区进行配套完善,逐步外迁混杂在居住用地中的三类工业用地;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对危旧房进行统一规划,整体开发,配套建设,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改善城市面貌;在虎牙关水库以西、焦柳铁路以北、天鹅池以南规划一片居住用地,为北城区西片提供用地发展及人口疏散空间。
北城区东片规划居住用地主要有两片,一片布置在月亮湖路以北、五一路以东;另一片布置在白庙路以南、荆门石化总厂以北、东宝山以东的地段。
南城区居住用地主要分两片布置,一片布置在凤凰水库以东、双严路以西地段;一片布置在双严河以东、培公大道以南、二○七国道复线以北地段。
公共设施用地
市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北城区,重点配套南城区。
1、行政办公用地:
市级行政办公中心规划布置在南城区,其用地主要集中在龙井大道和关公大道两侧,现北城西片区的行政办公用地逐步转化为商业及居住用地。
2、商业金融用地:
以现有中天街商业步行街、象山一路大型超市、长宁大道机电一条街为基础形成“工”字型商业空间的市级商业中心。
在南城区龙井大道以东、双严河以西、金南一路与金南三路之间形成综合性的商业空间。
整合位于白庙路两侧西起月亮湖南路、东到五一路的商业设施形成北城区东片的片区商业中心。
市级金融中心在南城区,沿深圳大道南侧布置。
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分两块进行布置。
结合荆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二○七国道复线以南、荆宜高速公路以北、培公大道以西的用地规划为工业用地,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结合石化和热电厂在二○七国道复线以西、阳关大道以东、月亮湖路两侧布置传统工业区。
保留城区现状一类工业用地,改造二类工业,外迁三类工业。
仓储物流用地
物流用地规划有三处,分别位于荆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公大道与创业四路的交汇处,杨家桥转盘、二零七国道复线西侧,火车南站南侧、深圳大道北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