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五校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1801100233.docx
《吉林省辽源市五校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180110023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辽源市五校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180110023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辽源市五校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1801100233
吉林省辽源市五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到指定区域。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
迹清楚。
3.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
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I卷 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
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
A.宗法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2.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
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
A.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
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D.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
3.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
“这一制度”是指( )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御史制度 D.郡县制度
4.今年的热播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引发了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
这一问
题在中国古代也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
下列官职专为监督权力而设立的是( )
A.通判 B.郡守 C.中书门下 D.三司使
5.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诏罢中书省”,但相权被废使皇帝与六部之间产生了一个权力真空。
为了弥补这个缺
陷,明代皇帝( )
A.提高六部的政治地位 B.设立内阁来辅助施政
C.任用宦官来参与朝政 D.以特务机构充当耳目
6.“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
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最根本的“失败理由”是( )
A.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和无能 B.军事技术的落后
C.英国的坚船利炮 D.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7.立足19世纪中期,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在太平天国运动领导者所采取的措施中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
A.以“国”字代替“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B.采用宗教,建设天国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颁布《资政新篇》
8.从1895至1913年,随着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至少又有136家外资制造业和采矿企业在华建立,它们创办时的资本投资额都超过十万中国元,导致“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下列法律文献中,第一个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是( )
10.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
11.“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
”这表明( )
A.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农村 B.中共已从幼稚走向成熟
C.坚定的信念是长征胜利的保证 D.党内要根除“左”倾错误
12.2017年1月,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十四年抗战”起自( )
A.
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3.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
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一“上上签”。
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
“天意。
”毛泽东却说:
“民意。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蒋介石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天意”
B.“民意”指反对蒋介石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C.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真正原因
D.中共实行土地改革等,“得人心者得天下”
14.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一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
A.公民原则和义务原则 B.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C.人民民主原则和多党制原则 D.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公社原则
15.“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
”这种现象描述的是什么制度( )
A.农村基层民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6.20世纪末,“一国两制”构想在我国先后成功实践的地区是( )
A.澳门、香港 B.台湾、澳门 C.香港、台湾 D.香港、澳门
17.《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
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这次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18.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
A.尼克松访华 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乒乓外交” D.中国重返联合国
19.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下列属于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进步之处有( )
①按每年收入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②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③颁布《十二铜表法》取代习惯法④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
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B.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D.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21.2003年3月,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对伊拉克发动了军事行动,称伊拉克战争。
对于这次战争的决策,英国国王可以做的是( )
A.主持内阁会议,要求内阁成员一致同意出兵
B.要求议会同意给战争拨款
C.在对伊拉克出兵的决议上签字
D.邀请美国一起出兵打击伊拉克
22.谈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很多人认为“光荣革命”是一次完美的政治设计。
其“完美”体现在( )
A.确立责任内阁制 B.以妥协方式确立民主制
C.实行
了议会主权 D.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
23.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各自保留,或由人民保留。
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
A.分权与制衡 B.民主原则 C.联邦制原则 D.共和原则
24.《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总揽国家大权,具有制定法规、缔结条约等权力,不受议会制约。
该宪法主要借鉴于(
)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25.列宁曾说:
“马克思主义这一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取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
A.已经被世界大多数人所接受 B.继承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借鉴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 D.只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
26.有人指出: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
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这说明十月革命( )
A.
指导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B.创造了现代化的新道路
C.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 D.否定了西方的民主政治
27.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演说,主张英美结盟并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该演说( )
A.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B.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C.直接导致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 D.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8.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走向破裂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利益的冲突 B.社会制度的不同
C.意识形态的对立 D.处置德国的分歧
29.20世纪80年代,日本
政府在世界上极力鼓吹“日本模式”,强调文化建设和民族自豪感。
其主要意图是( )
A.摆脱美国控制 B.弘扬日本传统文化
C.发展国民经济 D.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30.下图反映了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这种关系可以表述为( )
A.诸强争霸 B.美国独霸 C.一超多强 D.多极格局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其中31题18分;32题12分;33题10分。
)
31.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
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材料三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
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
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创造的“全新政体”名称是什么?
(2分)这种政体有何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政治制度的名称(2分)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分)美国联邦机构的设置体现了什么原则?
(2分)
(3)材料三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
(2分)上述材料体现的三种政
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
(2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四条嗣后,陆路前定通商处所商人数目及所带货物并本银多寡,不必示以限制。
第五条俄国在中国通商海口设立领事官。
为查各海口驻扎商船居住规矩,再派兵船在彼停泊,以资护持。
第七条通商处所俄国与中国所属之人若有事故,中国官员须与俄国领事官员,或与代办俄国事务之人会同办理。
第十二条日后大清国若有重待外国通商等事,凡有利益之处,毋庸再议,即与俄国一律办理施行。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
材料二今天,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之下,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世界和平阵线的一边,并使我们新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伟大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结成了七万万人的强目的兄弟同盟,使我国在彻底消灭残余匪帮之后,将迅速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化的国家。
——《人民日报》社论:
《巩固中苏兄弟同盟》(1950年2月16日)
材料三第一条宗旨和任务:
本组织的基本宗旨和任务是……在平等伙伴关系基础上,通过联合行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各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上海合作组织宪章》
(1)材料一中,《天津条约》侵犯了我国哪些主权?
(3分)俄国通过第十二条获得了什么特权?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建国初我国采取的哪一外交方针?
(1分)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一方针的出发点。
(2分)
(3)材料三中上海合作组织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中俄(苏)关系的根本因素。
(2分)
33.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欧国家)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简史》
材料二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
权力从传统强国欧关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1)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国家要“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的原因。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1分)和“一股股新的力量”指什么?
(3分)
(3)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格局变化的特点。
(2分)面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2分)
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B
A
B
D
D
C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A
B
A
D
B
B
C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C
D
C
B
B
A
D
C
31.(18分)
(1)政体:
君主立宪制。
(2分)
特点:
国王统而不治(虚君);内阁(首相)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议会权力至上。
(6分)
(2)名称:
三省六部制(2分)
特征:
三省互相监督,皇权高度集中;(2分)
原则:
分权与制衡(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分)
(3)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分)
共性:
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2分)
32.(12分)
(1)主权:
贸易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
(3分)
特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2分)
(2)方针:
一边倒。
(1分)
出发点:
打破美国外交封锁;巩固新生政权;推动经济建设。
(2分,任答2点即可。
)
(3)特征:
结伴而不结盟。
(2分,可酌情给分。
)
(4)因素:
国家利益。
(2分)
33.(10分)
(1)原因:
消除欧洲国家之间战争威胁,提高国际地位,拥有与美国抗衡力量。
(2分)
(2)格局: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分)
力量:
欧共体(或欧洲国家联合);不结盟运动(或第三世界兴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日本崛起等。
(3分,答出其中3项即可)
(3)特点:
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2分)
应对:
提高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积极作用;(2分)(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