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6330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12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第二轮复习教案.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第二轮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第二轮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2、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3、理解并能翻译文中的句子,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能正确把握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判断作者价值取向。

二、教学时数:

二十课时。

第一至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古代文言阅读考点解析。

教学过程

一、命题的基本走势

总的来说,古代文阅读的命题基本是稳定的,近年少有变化。

主要表现为下列几点:

1、选择“浅易”的古文语段

所谓“浅易”,主要特征是:

①从表达方式来说,以叙述为主,偶或有一点议论,或者是作者直接发议论,或者是借人物之口发议论;②从运用的词语说,主要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较少涉及非常见的实词和虚词;③从句式上说,主要运用常见的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等,极少出现非常见的文言句式;④从内容上说,与作者写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没有更多的联系,较少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

因此高考所选择的古代文语段几乎全是史传文的语段。

这样的语段,一般高中毕业生阅读是不太困难的。

2、人物性格由单一趋于复杂

以往所选古文语段中的主要人物性格比较单一,或忠或奸,或孝或廉,或善处事或善用兵等。

如1998年选择的关于李若水的语段主要表现其“忠”,1999年年选关于苏琼的语段,主要表现其治政有方、善处事务,2000年所选关于胡质的语段主要表现其清慎,2001年所选关于田单的片断,主要表现其作战善于用“诈”。

而2002年所选《李将军列传》片断中的李广,其性格比较复杂,2003年所选《裴矩传》中的裴矩,则有“佞于隋”而“忠于唐”这个侧面,性格明显趋于复杂。

人物性格的趋于复杂,表明阅读难度有某些提高。

3、侧重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

以往在古文阅读的试题中,考字词理解的试题通常有三题,而2003年则改为实词、虚词各一题,而筛选信息、分析文意、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试题则由过去的两题增加为三题。

这是很显然的变化。

再则,过去理解文句含意的试题全用选择题,而从2002年起,则改用考生直接翻译的试题。

看起来只是题型的变化,实际上对文意理解的要求更高,而且它把对文意理解的考查和语言形式的考查结合在一起,更具有综合性。

因此有的人说这是考查古文阅读的过硬功夫。

4、更强调根据语境来答题

可以这样说,现在的古文阅读的每一道试题,都要以对全文的正确理解为背景,都要以对上下文句的正确分析为条件,方能作出正确回答。

即便是理解常见实词的含意、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要根据具体语境作判断,几乎找不到凭借死记硬背来回答的试题。

二、应试的基本策略

应试的基本策略主要有三点:

1、转变阅读观念

一般同学读古文,往往死抠字词,背诵多义实词的义项,死抠文中虚词的用法,一个劲儿地挖通假、活用,反复辨识文言句式,走的是学习古汉语的路了。

也就是说,把古文当作学习古汉语的材料来对待。

这样做,就平时的学习而言,也许有某些作用,就高考而言,显然是不上路子的。

这里谈的“转变阅读观念”,首先要把古文当作文章来阅读,因为古文也是“文”。

如果我们把《考试说明》对古文阅读的要求与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作一对照就会发现,其主要要求是一致的,这也表明要把古文当作文章来阅读。

再从高试题本身来看,强调根据语境答题,不直接考查文言句式,自然也说明要把古文当作文章来阅读,而不能只把它当作学习古汉语的材料来对待。

2、注重复习课本

有人误认为高考语文试卷不考课本,因此在复习中把课本扔在一边。

这种看法和做法显然是不恰当的。

近三年所考文言实词“拔”、“附”、“乘”、“北”、“反间”、“南面”、“鼓噪”、“扰乱”、“竟死”、“将兵”、“曲折”、“结发”、“讽”、“哂”、“遇”、“务”等几乎全是课本上学过的;近三年所考文言虚词“以”、“于”、“既”、“无”、“为”、“焉”、“因”等,全是课本上学过的;试题涉及到的文言句式也都是课本上学过的。

更何况有的试题还直接引课本中的文句与阅读材料中的文句配对成题呢?

曾经多次参加高考命题的章熊先生在谈及文言文复习时,曾经建议考生在高考前认真读几篇典范的文言文,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他认为这些文章里,有着典型的全面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用法的范例,可用于对文言文的全面、综合复习,这对积累语言材料,建立文言语感,提高阅读和解题能力有事半功倍之效。

章熊先生的这一番话,可以说是说得相当精辟的,我们应该遵从。

3、适当练习课外语段

这里所说“适当”一是从量上说的,我们固然要做课外的语段阅读练习,没有一定的练习量是不行的,但并非多多益善,主要的应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练习的效果。

二是从质上说的,应该有所选择,而不要盲目地做练习。

我们认为质量最高的是近三年的高考的古文阅读题。

如果有可能可以做近五年的高考试题。

因为这样的试题选文规范,试题规范。

在练习中还可以找到命题的规律,解题的窍门。

三、典型题分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

及长,博学,早知名。

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

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

大业初,西域诸番款①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

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

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

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角氐②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留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

夷人有识者,咸私哂其矫饰焉。

帝称矩至诚,曰:

“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

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

”矩后从幸江都。

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

“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

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

”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

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

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世,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

“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

“古人有言:

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方,则佞化为忠。

是知君者表③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

①款:

至,到。

②鱼龙曼延、角角氐:

均为古代杂戏名。

③表:

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竿。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

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哂:

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

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

致力。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为伯父让之所鞠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A、B、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咸私哂其矫饰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C、D、

犹且从师而问焉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是()

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凡所陈奏,……矩辄以闻

A、B、

此人受赂,诚合重诛陛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每遇人尽礼,……皆得其欢心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C、D、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知此,天下何忧不治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

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

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

B、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

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不以为然,但深得炀帝欢心。

C、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

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

直言谏劝,认为是陷人以罪,不合礼义,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

1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

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随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译文:

这是2003年全国卷的11至16题。

先说选文,选文由两段文字组成。

第一段选自《旧唐书·裴矩传》,原文1400余字,经过剪裁,连缀成一篇400余字的文段;第二段是司马光对裴矩的评述,有60余字。

裴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在隋朝以逢迎炀帝为能事,而在唐朝则“面折”太宗,直言谏劝,正如司马光评论所说:

“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这说明国君是否正直圣明,必然会对臣子有很大的影响。

过去选文侧重于忠孝节义的内容,现在选用反映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的言行的材料,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学生应当接触各种内容的文章。

从语言看,这两段文字是较为典范的浅易文言文,考生阅读文字障碍较少,提供三条注释,也给考生带来了方便。

第11题考查理解实词的能力,答案是C。

这道题挑选了四个包含常用实词句子,同时给出词语释义的正误。

从解题方法考虑,最直接的是莫过于将各个解释放到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

C项中的“遇”有接触、遇到、对待等词义,但它本身是一个中性词,题面的“优待”,侧重在“很好地对待”,当然不合文意。

其他三项的解释都是正确的,其含意在课本中都学过。

第12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答案是C。

本题给出8个例句,其中的4个选自课本。

A项的两个“为”都是介词,均表示被动;B项中两个“以”均为连词,表示前面的行为以后面的内容为目的,即都是表目的的连词。

D项中的“因”有人认为是连词,有人认为是介词,但不论如何看待,都是表示“于是,就”的意义。

C项中两个“焉”字有不同,前者用于句末表示一种陈述语气,后者还兼表“(问)于某人”的意思,通常称为兼词,相当于“于之”。

可见“不相同的一组”是C。

第13题是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本质上是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答案是B。

这道题从形式上看与以往同类题有些不同,这是材料的复杂性决定的。

以往采用6个句子编为四组,要求选出与某一中心意思有密切关系的一组。

这次因阅读材料包含裴矩“佞于隋”、“忠于唐”这两个方面,因而考查时要求选出与这两点相关的信息。

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A项的前句主要是夸耀隋朝的强盛,目的在于慑服狄戎,让对方产生敬畏之情,与“佞于隋”有相当的距离;后一句是裴矩面谏太宗之前的一个过渡性句子,在文中起“且让一步”的作用,与后文劝谏的内容不相同,也不表明“忠于唐”。

B项的前一句虽然出自炀帝之口中,却表明裴矩迎合炀帝的特点,是符合“佞于隋”的要求的;后一句是面谏唐太宗时所说的核心的内容,是“忠于唐”的实际表现。

C项的前句是说裴矩明哲保身,也不是“佞于隋”;后句出自太宗之口,典型地表现了裴矩为了唐朝的利益,不愿做阿谀逢迎之人,符合题干要求。

D项的前句极为明显地表现出“佞于隋”;后句是太宗根据裴矩“不肯面从”而作的推论,不能同“忠于唐”挂上钩。

故本题答案是B。

第14题考查综合分析文意的能力,重在归纳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

不正确的一项是C。

本题的题面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方面,然后选择较为重要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概括分析。

这四个切入点是:

裴矩受到隋文帝和炀帝的赏识,裴矩向戎狄夸耀强盛,裴矩向炀帝献计并诌媚炀帝,裴矩向唐太宗进谏并受到赞扬。

试题中拟设了四项对相关文意作分析概括,要求考生能读懂全文,不要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地方出错,C项之错在“主张当即平定;因为原文中是说,希望炀帝早回京城,如果远在江都处理此事,一定会失去良机。

第15题是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答案为B。

A项是司马光对阅读材料内容的总结,认为唐太宗能够纳谏,隋炀帝则爱好逢迎。

C项说司马光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当起表率作用。

D项以《资治通鉴》的作用作为切入口,说明司马光的话启示后世君王,注意吸取经验教训。

这三项都符合司马光这一段话的本意和含意。

B项错在说裴矩由隋入唐后,品性由卑下趋于高尚,正好与原文“非其性之有变也”相违背。

对这道题有三点补充说明。

其一,有些考生看不出B项之错,而误认为D项错,理由是“文中没有这样的意思”,其实这是考生没有注意到文末注明“资治通鉴·唐纪八”的意图。

考生应该懂得,凡是命题者提供的资料都是“有效信息”,都是有用的。

此类情况在高考中已经屡见。

其二,1992年高考古文阅读材料节选自《晋书·陈寿传》,文末“或云……”一段材料正是作者对陈寿的评述。

据此当年设计了“对传文自‘或云’至末尾一段内容正确的理解是”这样一道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

这类试题多年未见,一些考生感到陌生。

可见,前文说选用高考已经用过的材料作练习资料,不是虚言。

第三,从阅读的角度谈,“臣光曰”这一段文字,可当微型议论文字阅读。

“君明则臣直”是论点,对裴矩的评述是用事实作论证,“是知”以下的文句是结论。

倘能这样来阅读理解,第15题就不会答错。

第16题是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

答案是

(1)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2)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

(1)小题的难点在“遂”和“廷折”。

要知道这是唐太宗接受裴矩的直谏以后对裴矩作评论的话。

裴矩对隋炀帝是阿谀逢迎,现在“遂能廷折”,这“遂”当然不是“于是,就”一类的意思;只能是“竟然”、“却”之类。

“折”有反驳、驳斥的义项,依据上下文,这里应译为“辩驳”,再则“廷折”与“面从”的结构相同,都是用名词作状语,根据“面从”的意思也可推知“廷折”的意思。

(2)小题,倘能看出“恶”、“乐”相反,“忠”、“佞”相反,正确翻译也不困难。

从对上面6题的分析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要读懂原文,把每句的意思分析清楚,否则就不可能正确答题;解题要分析具体语境,否则也不可能有正确的解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冯唐者,其大父①赵人。

父徙代。

汉兴,徙安陵。

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

文帝辇过,问唐曰:

“父老何自为郎?

家安在?

”唐具以实对。

文帝曰:

“吾居代时,吾尚食监②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

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

父知之乎?

”唐对曰:

“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上曰:

“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

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

”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

“嗟乎!

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

”唐曰: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

良久,召唐让曰:

“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闲处乎?

”唐谢曰:

“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毵③,杀北地都尉印。

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

“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

”唐对曰:

“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④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此非虚言也。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

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

当是之时,赵几霸。

其后会赵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

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

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⑤。

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

”文帝说。

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节选自《史记·冯唐列传》

[注]①大父:

祖父。

②尚食监:

官名。

③朝毵(sān):

地名。

④阃(kǔn):

国门。

⑤尺籍伍符:

军中条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善:

与……交好

B、良久,召唐让曰让:

谦让

C、委任而责成功责:

要求

D、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坐:

因犯下……罪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闲处乎

独畏廉将军哉

C、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对下列句子中“其”字所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代“李齐”

B、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代“将士们”

C、其后会赵王迁立代“赵国几乎称霸”

D、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代“边关将士”

4、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冯唐敢于进谏的一项是()

①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②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③鄙人不知忌讳。

④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此非虚言也。

⑤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⑥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

A、②④⑤B、③⑤⑥C、①③⑥D、①②⑤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唐向文帝介绍、评价了李齐、李牧、廉颇、魏尚等大将,并告诉文帝,前人遣将

的经验是,国内大事由君王来控制,边关赏赐之事由将军来主断,朝廷吕从中干扰。

B、魏尚把军中交易市场获得的税收全部拿来犒赏将士,他也出于私心聚敛钱财,每五

天杀一头牛大宴宾客。

加上后来他又虚报战功,因此被削去爵位,判了刑。

C、冯唐告诉文帝,边关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不知道“尺籍”“伍符”这些军中法

令,而且他们整天奋力作战,不要因为他们在向衙门报功时,有些不符实情,就重罚

他们。

D、当文帝在冯唐面前慨叹当朝没有像廉颇、李牧那样的良将时,冯唐直言冒犯龙颜,

文帝并未加罪冯唐;在国事紧急时,他又听取冯唐的意见,改正错误。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译文:

(2)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译文:

附:

答案及简析

1、B(让,责备,根据文意及“曰”的内容可知)

2、D(A项“之”用于主谓间取消独立性;B项“独”,副词,难道;C项“乃”,副词,竟然。

D项前一“而”表转折,后一“而”表递进。

3、B(代“李牧”)

4、A(①③⑥不属进谏内容)

5、B(魏尚“出私养钱”是拿出私人的俸钱;他犒赏军士也不是他削爵判刑的原因)

6、

(1)因此打仗失败士兵败逃,被秦国俘虏并消灭。

(“是以”为“以是”的倒置;北,败逃)

(2)当天派冯唐拿着令节赦免魏尚,再让他作云中太守。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第三至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常见实词和虚词

教学过程: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古代文阅读中每年必考的两个考点。

“常见”,这是规定的考查范围,实词规定为120个,虚词规定为18个;“在文中”,强调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其含义或用法。

一、理解常见实词

(一)理解常见实词的方法

1、根据语句间比照、映衬关系来理解

例1: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

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宏者,虽然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在这段文字中,“顽鲁者亦当矜怜”与“贤俊者自可赏爱”两句构成反义相对关系,“顽鲁者”与“贤俊者”也是反义相对关系,“贤俊”是同义复词,意为“贤良聪明”,与之相反的“顽鲁”也当是同义复词,应该解释为“愚昧而蠢笨”,不能解释为“愚笨而鲁莽”或“顽皮而愚蠢”。

“自可赏爱”与“亦当矜怜”表述的是对两者应有的态度。

它们之间不是相反的关系,“赏爱”是两个词,意为“赞扬宠爱”,“矜悯”也是两个词,意为“同情怜悯”。

最后两句“虽欲厚之,更所以祸之”,一是说主观愿望,一是意想不到的后果,“厚”,厚待,看重,作动词用,“祸”也应是动词,即造成灾祸。

2、借助语法结构作推断

例2:

①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解先入关破泰

②视之,弄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③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本例四句皆来之课本,怎样理解其中的四个“意”呢?

句①的“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词语,应解释为“料想”;句②的“意”作主语,为名词,句④的“意”用法与此相同,联系前文,可知应解释为“样子”;句③的“意”作“无”的宾语,自然也是名词,应解释为“意图”或“心意”。

3、根据前后述说的内容作推断

例:

①又以適去,意不自得

②(郭)永以书抵幕府

句①的“適”是什么意思,根据“意不自得”可以推知“適”同“谪”,“又以適去”,是“又因为被贬而离开”。

句②的“抵”是多义词,这里是什么意思?

前文说,太原地方长官总是任用名望很高的人,每次宴请耗费千金,这些钱都是从各县搜刮来的,对大谷县征敛尤为紧迫,于是“永以书抵幕府”,意思是:

郭永写信送到太原帅幕府。

抵,送达。

理解文言实词的基本原则是依据语境,即上下文。

上列三点,,只是把这“语境”具体化。

(二)理解实词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词的古今义

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

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

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

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

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

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

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

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

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

如“以身徇国”,“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京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

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要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