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6009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格里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香格里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香格里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香格里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香格里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香格里拉.docx

《香格里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格里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香格里拉.docx

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县是云南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县份之一,由于这一大一小,处子般的沟箐和山峰就比比皆是,在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珍藏着许多大自然的秘密。

县人民政府驻建塘镇,隶属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邮编:

674400,代码:

533421,区号:

0887。

2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

“香格里拉”一词早在一千多年以前藏文文献资料中就有记载。

香格里拉一词的含义与中甸县的藏语地名“尼旺宗”(意为“日光城”)“独克宗”(一个藏语发音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另为“月光城”)相一致。

[1]

后来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所著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虚构地名“香格里拉”。

主要讲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名西方人闯入了神秘的中国藏区,经历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

这部小说使得“香格里拉”成为西方世界“世外桃源”的代名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飞行员因飞机失事“飘落”在虎跳峡北面金沙江的支流的一个小小的山谷中。

奇异而且美妙的自然景色使飞行员完全忘记了刚刚从死神的手中挣脱的惊恐,脱口说出这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香格里拉”一词便不胫而走。

县制发展

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县原名中甸县,藏语称“建塘”,相传与巴塘、理塘系藏王三个儿子的封地。

据弦汉文史书记载:

唐代属吐蕃神州都督地,吐蕃曾以中甸为前沿据点,经营并控制南诏七十年之久。

自唐以来,见于汉、藏史籍者有杰汤、结达木、节达木、且当、旦当、丹当、当当、吉赕、结当、结党、结塘、杰塘、嘉塘、佳塘、镇道、嘉梅朵塘等等,皆为“结塘”一词的同音异写。

“结塘”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樊绰的《云南志》,其《名类第四》载:

“顺蛮,本乌蛮种类,初与施蛮部落参居剑、共诸川。

咩罗皮、铎罗望既失邓川、浪穹,退而逼奈剑、共,由是迁居铁桥已上,名剑羌。

其他在剑赕西北四百里”。

(见赵吕甫《云南志校释》),“剑赕”,《云南志》以后的《新唐书·南蛮传》《读史方舆纪要》《资治通鉴》《元史·地理志》《大元一统志》《滇系》诸书在引用《云南志》时,均有为“剑赕”,可以说明《云南志》中的“剑寻赕”是“剑赕”之误。

“剑羌”位于神川铁桥以上,剑赕西北,则剑赕在剑羌东南,当是对香格里拉最早的称名无疑。

在较早的藏文古籍中,香格里拉县被称为“杰地”。

《朗氏家族史·朗氏珍贵史籍中有关俗务史实》载:

“若欲扼要叙述豪杰世系,则是:

郎·古容僧格在杰地(即杰汤,今中甸地区——原注)爆发汉藏战乱时向汉地进军,攻陷汉地的水城场烈,作为勇士的标志,带回汉地的赔款”(大司徒·绛求坚赞著,赞拉、阿旺、余万治译、陈庆英校,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

唐贞观时,剑赕为吐蕃所占领,吐蕃人发现这里是藏区最美丽、最富饶的地方,因而誉其为“无比殊胜的宝地”。

吐蕃人称其为“杰地”,南诏称其为“剑赕”。

宋代,汉文史籍有将“剑赕”译写为“且当”,因“且”与“旦”字形相近,元代遂将其误写为“旦当”或“丹当”、“当当”,称大中甸为“大旦当”,藏语则称为“节打木”。

今“结塘”通译作“建塘”。

明弘治后,纳西语取“酋长住地”之意,称为“主地”,汉译音为“中甸”,初写为“忠甸”,后写为“中甸”。

清代设厅,沿用“中甸”之名。

唐仪凤、调露年同(676-679年),吐蕃在维西其宗设神川都督府,在今建塘镇大龟山由设立寨堡,名朵克宗,为铁桥东城。

宋、元、明、清皆沿称结达木城。

元代为宣政院直辖地,明永乐四年,设镇道安抚司于此。

弘治六年(1492年)被木氏土司占领,称大当香各寨,弘治十二年(1499年)木氏玉瓦寨。

香格里拉县城城为滇、川、藏茶马互市之通衢,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达赖喇嘛请求互市于金沙江,清廷允准在中甸立市,朵克宗成为滇藏贸易的重要集市。

明代,曾环绕大龟山垒石为城,后被自然损毁。

雍正二年(1742年),总督云贵部院中协、副总兵孙宏本奉命驻兵中甸,筑土城一座,斜挂于百鸡寺东面山腰,周长360丈,高2丈2尺,厚4尺2寸,安设四门城楼,无垛口、炮台,墙外无壕沟,县衙门外,还建有兵房数十所,作为兵寓。

明中叶后属云南丽江军民府,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设中甸厅,辖于云南省。

雍正、乾隆之时,境内矿业兴旺,四方商贾云集。

香格里拉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同知海米纳重修。

咸丰三年(1853年),丽江军民府兼中甸抚彝府同知辛本柔重修西门城楼。

同治八年(1869年),被都司张润纵兵烧毁。

重修不善,民国10年(1921年),县长虞铖将省府下拔恤金4000两以工代赈,动员民众构筑新城。

新城在旧城墙覆木杰檐,盖以草饼,以防风雨。

城有城堡8座。

城中大龟山

山巅建有佛寺,下有井泉一眼,水源充沛。

民房围绕龟山而建,以石块铺筑衢道路。

后由大中甸境土千总何荣光将城墙向外扩宽20余丈,新筑城墙80多丈。

城中分金龙、仓房、北门三街,中心有一亩多空地称四方街,为集市交易场所。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占领缅甸,切断滇缅交通,大批援华物资只能越过喜马拉雅山从拉萨经滇西北运抵昆明,中甸县城又成为滇、藏、印贸易的中转站。

1950年和平解放后,归属丽江地区行署。

设大中甸区,辖六村、城北、城南5个街。

1954年12月迪庆藏族自治州筹备委员会,决定将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机关大院建大城北吉拉山脚,1957年,三街合并成立中心镇人民政府(村级),9月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并设州府于中甸县。

1958年修通中德、中乡公里,汽车运输代替了马帮运输,中甸县城成为滇藏、滇川交通枢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西藏、甘孜、云南及内地各省来香格里拉经营者不断增多。

1963年,建中共中甸县委大院于龙潭河东侧中段。

1965年年改为县辖镇。

1967年,迪庆州人民政府又重建大院于江克山前。

1974年后城市建设加快,1989年后又批准机关职工、城镇居民在城区建盖住房,至1990年,县城已建有长征、和平、建塘、红旗、向阳、西环、进香、老州八条路,仓房、北门、金龙、文明、团结五条街,五个居民新村。

1997年建成环东路,1997年9月1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根据专家论证,认为中甸在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等很多方面与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所描述的香格里拉十分相似,遂向世界宣布:

世人寻觅了半个多世纪的“香格里拉”就在中甸。

1998年,将大中甸乡与中心镇合并建立建塘镇,辖北门、金龙、仓房、城南、城北5个街道办事处,尼史、红坡、吉迪、解放、诺西五个村委会,镇政府住地海拔3300米,为迪庆州府和香格里拉县政府所在地。

2001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3地理环境

香格里拉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地处迪庆香格里拉腹心地带,从大理沿滇藏公路北行315公里,可达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县中心镇,距昆明659公里。

地质地貌

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三江纵谷区东部,沙鲁里山脉由四川甘孜入县境,分两支将县境东西两侧包围,金沙江从土照壁进入县境,南流至金江乡撒苏碧与丽江石鼓之间,突转向东北,至洛吉吉函流入四川坪子了境,将县境南部包围。

香格里拉成为两头窄,中间宽,“雪山为城,金沙为池”的雄伟太势。

县境地形总趋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巴拉格宗海拔5545米,最低点洛吉吉函海拔1503米,海拔高差4042米,平均海拔3459米,县境地貌按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盆地、河谷。

白垩纪末、早第三纪渐新世,横断山曾出现“准高原”地貌,境内杂久(海拔4482米)~寄松木山(4258米)~三碧海(4298米)~红山北(4568米)~欧赛拉(4558米)~天宝山(4738米)~射匹(4560米)一带,为高原面以上山峰。

早第在三纪后,高原面遭受长时间剥蚀夷平,受晚第三经及以后喜玛拉雅运动影响,经过多期不均匀抬升、下切,“准高原”解体。

由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强烈碰撞,最终造就了本区南北纵贯,东西并列的地貌景观。

山地是香格里拉面积最广的地貌类型,全县海拔2500~4000米的山区有7781平方公里,4000米以上山区有3077平方公里,两者共占全县总面积的93.50%。

屹立于香格里拉大雪山主要岭脊之上海拔5000米以上山峰有20座,4501~5000米的267座,401~4500米的183座,3501~4000米的28座,3001~3500米的9座,3000米以下4座。

高耸于香格里拉高原面以上的山峰,与高原面高差数百米乃至千余米,主要代表有巴拉格宗、石卡、下推果、热王、石中、欧赛拉、天宝、鲁子拉及哈巴等,其上古冰川地貌发育,有的可见现代冰斗冰川,是香格里拉地貌垂向分布的第一层次。

境内高原面主要于始新世至渐新世形成,是青藏高原面的组成部分,总体自北北西往南南东倾斜,后期不均匀升使之成为大小不同的块体残留于不同海拔高度的山体上,其形成和后期解体是本区地貌发育的重要里程碑,是香格里拉地貌垂向分布的第二层次。

高原面保存较好的纳帕海~下推果~跌水岩一带,长90公里,海拔自北北西3900~4100米降至南南东3600~3800米。

其他残留高原海拔;大雪山垭口西侧和小雪山垭口东为4300~4500米;格咱北西和姜唐永河东为3800~3900米,属都海南为3700~3800米,尼汝河东说公牛场一带为4100~4300米。

境内剥蚀面位于高原面之下,为香格里拉地貌垂向分带的第三层次,分两种形态出现;河谷两侧剥蚀面,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两侧,形成零星分布的多级谷肩,多位于距江面30~1800米的高度范围内,其中面积较大的有耕地和居民点;断陷盆地周围剥蚀面,为环绕于盆地四周一些为平缓的山丘或台地,以建塘镇、小中甸盆地最为典型,盆地四周与盆地高差约400米的平缓山丘间。

境内河流均属金沙江水系,干流多深切于高原面千米以下,最深达1800米,连同枝状支流的主要地段,组成香格里拉地貌垂向分带的第四层次。

河谷地貌主要为流水地貌及河谷坝。

香格里拉地貌分类

按成因,香格里拉地貌又可分为冰川地貌、冰缘地貌、流水地貌、湖成地貌、岩溶地貌、构造地貌、重力地貌。

冰川地貌:

有角峰、刃脊、古冰斗、U形谷、冰川擦痕、冰溜面、羊背石、冰蚀残丘、冰湖等为多见。

现代冰川以悬冰川、冰斗冰川为主。

哈巴雪山面积约达2.1平方公里。

巴拉格宗、欧赛拉、天宝雪山也有分布,面积小于0.05平方公里。

湖成地貌:

除纳帕、碧塔、属都还有较大面积水外,仅留下湖滩、湖积冲积平原及湖积台地,分布海拔高原3150米(小中甸坝)至3860米(属都海地吉塘),坝中沉积物时代为更新世至全新世。

建塘镇、小中甸盆地及属都海等处湖成地貌中有河流阶地。

岩溶地貌:

境内产有大量石灰岩,分布广泛,所形成的岩溶地貌在各乡均可见到。

纳帕海西北和尼西乡汤满的溶洞暗河形成于泥盆系和石炭系岩中,建塘镇红坡的天生桥形成于上三叠统灰岩中。

白水台泉华奇观更是远近闻名。

断陷地貌分断陷盆地与断层崖及断层三角面,境内有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坝子46个,总面积达660平方公里。

其中面积较大的建塘坝、小中甸坝、上江~郭古、那嘎吃尼牛场等地均为断陷坝或与断裂有关的河谷坝。

建塘坝、小中甸坝、那嘎吃尼牛场、三坝乡的白地、东坝均属断陷坝。

如金沙江干流齿古塘段、撤苏碧至老虎箐段,还有翁水河、格咱河、冲江河,沿河两侧常见大小不等的断层崖及断层三角面。

重力地貌:

受重力及水的作用的形成的山崩、滑坡及泥石流,全县均有零星分布,以桥头干沟箐、冲江河、尼西乡、三坝彪洛、哈巴龙王边、上江格兰、格咱翁上等地较为突出。

水文分布

江河

境内河流全属金沙江水系,除金沙江干流外,境内共有大小河流244条,其中,多年平均流量在3.7~43.7立方米/秒的一级支流有硕多岗、冈曲、东旺河、尼汝河、吉仁河、浪都河、安南河、良美河、汤满河、安乐河、白水河、麦地河等13条,部长545公里,流域面积8065.9平方公里,分别在不同河段注入金沙江。

金沙江:

由德钦县奔子栏和四川省得荣县与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的交界土照壁之间流入县境,流经尼西乡、五境乡、上江乡和金江乡,在金江乡撤苏碧与丽江县古鼓镇之间折向东北,经虎跳峡镇、三坝乡、洛吉乡流至洛吉吉函,而后流向四川坪子出境,环绕县境流程375公里,是长江流经全境的唯一县。

金沙江从土照壁至上江乡尼嘎阁吐蕃铁桥遗址一段,有冈曲、汤满河、麦地河注入。

铁桥遗址以下,有良美河、士旺河、兴隆河、安乐河注入。

撤苏碧至虎跳峡口有硕多岗河注入。

从江边村至洛吉乡吉函,有色吉河、格基河注入。

金沙江集水面积232651平方公里,平均流量142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在8月份587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在2月份421立方米/秒。

东旺河:

发源四川省稻城县北部,经乡城县(称硕伊河)进入境内东旺乡称东旺河,流经上游、跃进、白玉、胜得、新联、苏认等村至色仓出境,经四川得荣县注入金沙江,属过境河流,境内游程52公里,有16条支流注入。

流域面积129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0.5立方米/秒,水量理论蕴藏量4.82万千瓦。

香格里拉

冈曲河:

又名交界河,位于县北部,与东旺河平行,发源于格咱乡冈波亚雪山西坡。

上游称翁水河,流经翁水、永满,到纳格拉始称冈曲河,再经巴拉、水庄,至尼西乡上桥往南汇入金沙江。

河长98公里,流域面积2664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流量43.7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达62.95万千瓦。

汤满河:

位于县西北部,发源于尼西乡汤堆龙潭,自东向西流经汤满、借衣、布苏,最后至江东村的居加注入金沙江,河长10公时,多年平均流量5.0立方米/秒,水源由大中甸坝纳帕海湖水经地下暗河补给,水能理论蕴藏量2.35万千瓦。

吉仁河:

位于县西部的五境乡,源于格里署雪山脚下海拔2290米处泉水,流经吉仁村后注入金沙江,河长8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0.0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1.96万千瓦。

麦地河:

位于县西部的五境乡,发源于孜松木山,流经闹仁、角塘、麦地后注入金沙江,河长10公里,流域面积8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7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最6.96万千瓦。

良美河:

位于县西南上江乡,源于白草坪,经核桃坪与龙洞水汇全,至玉河桥,在鸡公石畔注入金沙江。

河长12公里,流域面积138.2平方公里,年均流量5.4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10.6万千瓦。

兴隆河:

位于县南金江江,发源于小中甸乡萨略冈,由三贫河与乱石仓两条支流汇集而成。

向南流经拉不芝、大厂、民家村注入金沙江。

河长20公里,流域面积100.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5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12.7万千瓦。

安乐河:

又名吾竹河,位地县南部金江乡,发源于金江乡光头坡羊场。

至格瓦注入金沙江。

河长16公里,流域面积79.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0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10.2万千瓦。

硕多岗:

源于格咱乡曲吕处雪山和建塘镇属都湖,往南流经建塘镇、小中甸乡和虎跳峡镇注入金沙江,河长154公里,流域面积1989平方公里,中上游河段平均比降8.8‰,小中甸以南至虎跳峡镇金沙江口的68公里河段落差1380米,平均比降20.3‰。

全流域共有31条流量在0.2立方米/秒以上的支流汇入。

硕多岗汇入金沙江口多年平均流量33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38.5万千瓦,可供七级开发。

白水河:

位寺县东南三坝乡,发源于肋砍竹,在竹恩吉可注入金沙江。

河长20公里,流域面积91.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9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11.53万千瓦。

格吉河:

又名安南河,位于县东南三坝乡,发源于崩拉,向东流经竹恩热卡注入金沙江。

河长30公里,流域面积79.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5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11.6万千瓦。

尼汝河:

位于县东洛吉乡,源于格咱乡萨决北面的地苏嘎,向东南流经尼汝、岩洛,至拖把枝与洛吉河汇合,至手扒岩出境注入无量河。

境内河长68公里,流域113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6.7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23.89万千瓦。

浪都河:

位于格咱乡浪都村,源于达吉牛志以北,向东南流经布斯、浪都、比业出境,入四川省稻城县东义河。

境内河长45公里,流域面积508.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8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11.73万千瓦。

湖泊

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有高山湖泊(含冰碛湖)298个,分布蛘海拔3000~4500米地带10亩以上的有东旺乡的错纳,格咱乡的跟尼错、约子错、阿旺才错、当错、达莫错、错纳、错漫、活迪错、盖公错纳、盖公错色、错乌,洛吉乡的色列、丁郎错,建塘镇的吉迪错波、吉测错、纳帕海、属都湖、错洼拉、错九、碧塔海、尼史错纳,小中甸乡的阿布吉错、勺错、三碧海,小中甸乡与金江乡之间的白海、双海、黑海、青海、三坝乡安南错格达、九子海、哈巴黑海、湾海。

其中面积最大、景观最美我是纳帕海、碧塔海、属都湖和三碧海四个高原湖泊和湖群。

纳帕海:

藏名“纳帕错”,意为森林背后的湖,位于打浪坝北隅,距县城8公里,海拔3266米,丰水期湖面积31.25平方公里,集水面积660平方公里,年平均立不、水量2.57亿立方米,有纳赤河、奶子河、共比河、青龙潭注入湖内,湖水告水脚9个落水洞汇入暗河又从尼西汤满和五境吉仁吐出注入金沙江。

碧塔海:

藏名:

碧塔错:

,意为栎树成毡的湖,位于建塘镇东部,距县城32公里。

湖面海拔3568米,东西长3000米,南北宽700米,平均水深20米,最深达40米,湖面积1.6平方公里,集水面积20平方公里,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950毫米,径流深540毫米,平均年产水量1080万立方米。

属都海:

藏名“属都错”,意为牧场湖,位于建塘镇东部部,距县城35公里,海面海拔3705米,面积1.1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米,集水面积15平方公里,年平均产水量870成立方米,是页多岗河的主要源头。

三碧海:

亦称神女千湖,位于小中甸乡西南,距县城50余公里,海拔3900米,湖面积0.08平方公里,周围150平方公里内分布有1亩以上大小湖泊160多个,为一大面积高山湖泊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