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43人类的聚居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5893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43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43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43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43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43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43人类的聚居地.docx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43人类的聚居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地理43人类的聚居地.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43人类的聚居地.docx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43人类的聚居地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开始人文地理方面的教学。

前两节内容主要是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和宗教。

本节主要讲述聚落的形成于地理环境的紧密联系,在人文地理学中,聚落也被称为人口的文化景观,它是人类的居住活动所创造的最为典型的人文环境。

作为人文环境的聚落,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肯定受到来自风俗、文化等人文因素的控制与作用,因此,聚落的形成以及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是本节的重点。

聚落是学生身边具体的地理事物,所以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可采用分组合作式的教学形式,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学情分析

由于收学生居住地的局限性及已有知识储备有限性的制约,故采用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配备大量的图文资料,这样的教学既鲜活生动,又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读图识文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从生活经验出发列举实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程标准要求

1、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河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

2、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有关聚落的图片及其他的地理信息,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

2、学会作为一名中学生,可以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什么贡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对于探究式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方法

教授法、讨论法、演示法、陶冶法、探究法

六、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描述城市景观河乡村景观的差别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聚落的保护与发展

教学难点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视屏:

福州城市宣传片《福州,你好》。

(联系生活实际,达到师生共鸣,吸引学生)

师:

城市和乡村,这些都是我们人类所集中居住的地方,我们统称为“聚落”。

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我们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板书】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师:

现在大家看ppt上的四张图片,他们各属于什么类型的聚落?

生:

左边是乡村,右边是城市。

师:

我们福州市区是属于那种聚落呢?

生:

城市聚落。

师:

对,大家可以对比一下这两张图,是不是有很大的差异?

生:

是的。

师:

乡村和城市的景观有很大的差异,是哪些方面的差异呢?

请建筑物、人口密度、教育条件、交通网密

度这几个方面思考,可以结合课本81页图4.12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图。

(思考30秒)我们来一起填一张表格,看看乡村和城市有哪些方面的差异。

师: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呢?

现在我们来看一张图片,他们在干嘛?

生:

他们在种田。

师:

再看看其他三张图片。

生:

放牧、砍柴、养鱼。

师:

对,不同的生产方式,产生了不同的聚落类型,所以我们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将乡村分为农村、牧村、渔村、林场。

大家看书本81页,拿起笔把第二段第一句划下来。

【板书】乡村与城市的差异

师:

生活在城市聚落中的人们,从事哪些工作呢?

生:

服务业和工业。

师:

对。

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又有较大的差异。

师:

乡村与城市的相同方面,比如都有道路,房屋等建筑,地形比较平坦。

实际上也是聚落形成的共同条件,一般是先有乡村聚落,然后再形成城市聚落。

【板书】聚落与环境

师:

我们来看一个问题,①②③三个乡村聚落中,哪个更有可能演变为城市?

为什么?

生:

1地,因为1地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师:

是的,1地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位于河流的交汇处,便于把从2、3地汇聚来的人流和物流集中起来,

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更容易发展成为更为高级的聚落。

那么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请大家结合书本82页回答。

生:

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

师:

聚落的形成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于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

请看ppt,城市的形成需要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自然环境不仅影响聚落的分布,也会影响聚落的形态。

下面我们来看两张图片,大家看看他们各是什么样的聚落形态?

(用图片分别演示类型)

生:

师:

有的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团块状,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底等呈条带状。

(演示福州市区的遥感地图)我们福州的聚落形态是团块状的呢?

还是条带状的?

生:

团块状。

师:

对,福州市区的聚落形态是团块状的,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分布和形态,聚落形成后,聚落的景观也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聚落要怎样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呢?

【板书】1、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分布和形态

(多媒体展示聚落的图片:

沙漠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特点、雨林地区的高架屋、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沙漠地区雨林地区

我国黄土高原北极地区

师:

这些图片分别反映了当地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呢?

生:

东南亚的湿热,西亚的干热,黄土高原的干燥,北极地区的寒冷。

师:

很好,这些地区的建筑与当地的气候有一定的关系,是聚落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的条件。

现在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

(填表格)

【板书】2、聚落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

师:

聚落不断地在发展,传统的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们记录了历史的真是情况。

有些聚落因其独特等特征被评为世界历史遗产,如水城威尼斯、我国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等。

随着乡村向城市的转化,人们应怎样来发展和保护这些传统的聚落呢?

【板书】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师:

什么是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

是人类的无价之宝,我们应该保护好他们,因为一旦被破坏,就很难被修复,我们来看一些其他地方的文化遗产。

我们来领略一些世界文化遗产的美丽风光,思考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演示水城威尼斯的风光、我国西递和宏村的风光)

师:

文化遗产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一旦破坏了,就难以恢复原样。

文化遗产应该如何保护以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呢?

以北京老城的改造为例,对于传统聚落中民居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有不同的观点:

1、四合院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要完整地保护下来。

保护四合院意义不仅仅是保护旧房子、老房子,而是保护一种优秀文化传统。

2、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住房紧张,四合院变得拥挤、混乱,干脆拆掉,盖楼房算了。

3、对老四合院进行既符合现代居住需求又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合理改造,加入新的功能,如:

厨房、卫生间等,方便生活。

4、有些四合院老旧了,开发者可以把它们拆了再照原样重建。

生:

老北京民居太旧,有机混乱,应该加以改造,增加新的功能。

师:

随着世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许多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聚落面临变革、改造。

具体怎样的改造,应该是既保护了传统的历史风貌,又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其价值,使之古为今用。

【布置作业】填充图册p371、2、4题

结束

九、板书设计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一、乡村与城市的差异

二、聚落与环境

1、环境影响聚落的分布、形态

2、聚落适应、利用环境

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