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的重点1.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5188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的重点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的重点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的重点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的重点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的重点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的重点1.docx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的重点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的重点1.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的重点1.docx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的重点1

1.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

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最终产生的。

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阶段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

3.一般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阶段

4.货币形式阶段

2.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计价单位)二、流通手段(交易媒介)三、支付手段四、贮藏手段五、世界货币

3.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规定货币材料(币材)2)规定货币单位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4)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5)规定货币的铸造或发行

4.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态:

1)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其基本特点是:

黄金为法定币材,金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溶化;辅币、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按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2)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在这种货币制度下,已经不再铸造金币,市场中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

但银行券只能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成金块。

3)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

这种货币制度与金块本位制相同之处在于,也不铸造金币,市场中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不同之处在于,银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想要兑换黄金,只能先兑换成本国在该国存有黄金并与该国货币保持固定汇率国家的外汇,然后再用外汇在该国兑换黄金。

5.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只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

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

6.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三项主要内容:

一是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人民币主币的单位是元,辅币的单位有“角”和“分”两种,分、角、元均为十进制。

二是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

三是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7.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

(2)实行固定汇率制。

(3)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货币事项进行国际磋商,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8.牙买加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

(1)将业已形成的浮动汇率和其他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汇率政策进行监督,并且尽量缩小汇率波动幅度。

(2)黄金非货币化。

(3)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4)国际收支调节形式多样化

9.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1.制度自身的缺陷。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崩溃的根本原因。

是这个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

在这种制度下,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

2.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此消彼长,美元危机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

1.如何理解道德范畴信用与经济范畴信用的关系?

:

二者的联系体现在道德范畴信用是经济范畴信用的支撑与基础。

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道德范畴信用的非强制性和经济范畴信用的强制性。

2.信用关系中的各个部门分别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

个人部门都是货币资金的盈余部门,是货币资金的主要贷出者;

非金融企业是赤字部门,是货币资金的主要需求者;政府部门通常也是货币资金的净需求者;

国外部门既可能是货币资金的提供者,也可能是货币资金的需求者;金融机构是对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进行资金调剂的部门。

3.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各有什么优缺点?

直接融资的优点:

①有利于引导货币资金合理流动,实现货币资金的合理配置。

②有利于加强货币资金供给者对需求者的关注与监督,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

③有利于资金需求者筹集到稳定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

④直接融资由于没有金融机构获取利差等中间环节,因此,对于货币资金需求者来说,筹资成本较低;对于货币资金供给者来说,投资收益较高。

缺点:

①直接融资的便利度、成本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与效率。

②对货币资金供给者来说,由于其要与资金的需求者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和所有权关系,

因而资金需求者的经营状况会直接影响其本金的收回和收益率的高低,其在直接融资中承担的风险要高于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的优点:

①灵活便利;②分散投资、安全性高;③具有规模经济。

缺点:

①由于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从而减少了资金供给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

②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供求双方的信用中介,要从其经营服务中获取收益,这相应增加了资金需求者的筹资成本,

减少了资金供给者的投资收益。

4.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有哪些?

积极作用:

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动员闲置资金,推动经济增长。

消极作用:

易导致信用风险的出现并聚集,进而威胁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

5.如何理解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1)商业信用从参与主体上来讲都是工商企业,而银行信用的参与主体一个是工商企业另一个是银行。

(2)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商品,而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

(3)商业信用的期限比较短,而银行信用的期限可长可短。

(4)商业信用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而银行信用对于这些弊端都给予了很好的克服。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

商业信用或是银行信用都属于信用的形式,

从经济范畴上来讲都属于以支付本金和偿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银行信用的出现推动了商业信用的发展。

7.消费信用的作用:

积极作用:

有利于促进消费品的生产与销售,有利于扩大一定时期内一国的消费需求总量,

从而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站在国家层面上讲)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生活质量及其效用总水平。

(站在消费者层面上讲)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站在企业层面上讲)

消极作用:

消费信用的过度发展会掩盖消费品的供求矛盾。

消费信用的过度发展会危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安全。

8.说说次贷危机和消费信用的联系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美国的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的信用记录比较差,由此造成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比较大。

次贷危机便与信贷消费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消费信用是指以消费者个人为债务方的信用消费方式,包括零售分期付款信用,信用卡,汽车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和住房产权抵押贷款。

低利率环境和房产价格的持续飙升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

美国的次贷危机证实消费信用不可过度扩张,这也警示我们提醒我们,一定要建立整套的监管和预警机制,控制信用消费的风险。

1.利息为什么成为收益的一般形态?

利息成为收益的一般形态有什么作用?

1作为货币时间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利息通常被人们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利息是货币资金所有者理所当然的收入。

与此相对应,生产者总是把自己经营所得的利润分为利息与企业主收入两部分,似乎只有扣除利息所余下的利润才是经营所得。

于是利息就成为一个尺度,用来衡量投资收益的高低,如果投资回报率低于利息率则根本不要投资。

2利息成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可以将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该事物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便是收益的资本化。

2.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区别与联系: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大致写成:

r=i+p式中,r为名义利率,i为实际利率,p为借贷期内物价水平的变动率。

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

当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

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3.经济学家为什么将到期收益率作为计量利率最精确的指标?

债券到期收益率是使从债券工具上获得的回报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其计算是基于最基本的货币时间价值原理,

所以经济学家认为这一指标对利率进行了最精确的描述。

5.在我国目前的利率体系中,哪些属于市场利率?

哪些属于官定利率?

市场利率包括国债利率、同业拆放利率等,在西方国家通常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

在我国目前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和对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6.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提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率的下限应该是大于零的正数,因为如果利率为零,那么有资本而未营运的资本家就不会把资本贷出。

因此,利率总是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波动。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利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借贷双方的竞争。

一般来说,如果资本的供给大于资本的需求,利率会较低,反之,利率会较高。

西方利率决定理论

(1)传统利率决定理论;

(2)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

(3)可贷资金论。

7.影响利率变化的其他因素:

1.风险因素:

在资金借贷行为当中,风险越高货币资金的提供者向货币资金的需求者收取的利息率越高,反之,就是越低。

2.通货膨胀因素:

通货膨胀越严重,本金的贬值程度越深,资金贷出者的损失就越大,为了避免通货膨胀中的本金损失,

资金贷出者通常要求名义利率伴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相应上升。

3.利率管制因素:

利率管制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规定利率水平或利率变动的界限。

在实施利率管制的国家或地区,

利率管制是影响利率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8.在经济运行中,利率有着怎样重要的作用?

(1)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1利率的变动影响个人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

2利率的变动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进而会影响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

3利率的变动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

(2)利率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利率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以整个国民经济发挥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9.利率作用的发挥需要什么样的前提条件?

第一,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的变动比较敏感。

第二,由市场上资金供求的状况决定利率水平的升降。

第三,建立一个合理、联动的利率结构体系。

10.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利率市场化?

为了强化利率的调控作用,提升资金的配置效率

1.汇率制度的比较:

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

1)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杠杆对国际收支可以起到自动调节作用,而且可以避免因汇率剧烈变动而导致经济随之发生剧烈波动。

2)浮动汇率制降低了国际游资对一国汇率冲击的风险。

3)浮动汇率制下一国的货币政策具有自主性。

浮动汇率制度的缺点:

1)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汇率风险较大,不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2)浮动汇率制下的投机行为一般不具有稳定性。

投机者在非理性心理的支配下做出的投机行为会加大汇率的波动

3)浮动汇率制下中央银行可能会滥用货币政策,造成国际经济秩序的混乱。

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缺点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恰好相反。

2.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通货膨胀.一国发生通货膨胀——该国货币代表的实际价值量下降——外汇市场上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减少——外汇汇率上升,

本币汇率下跌。

(二)经济增长.短期内一国经济增长往往会引起进口的增加,外汇需求增加——外汇汇率升值。

长期内,该国货币通常会有对外长期升值的趋势。

(三)国际收支.收小于支,逆差——本币汇率下跌,外国货币汇率上升。

收大于支,顺差——外国货币汇率下跌,本币汇率上升。

(四)利率.一国的高利率水平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该国,从而增加该国外汇的供给,导致即期外汇汇率下跌;

反之,一国的低利率水平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出该国,从而减少该国外汇的供给,导致即期外汇汇率上升。

(五)心理预期.心理预期因素主要影响短期汇率的变动,当预期某国家货币在未来将会升值,则外汇市场上投资者会大量买进该国货币,造成市场上外汇供给的增加,本币需求的上升,助推本币升值。

反之,则助推本币贬值。

(六)政府干预

3.汇率的作用:

1、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一国货币对外贬值一般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

反之,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则会对出口产生抑制,促进进口。

2、汇率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汇率的变动主要会对短期资本流动造成影响,若市场上普遍预期一国货币将会贬值,为了防止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投资者不愿意持有以该国货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而将其转兑成外汇,引起资本外逃。

3、汇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可以从进出口两个方面来分析)进口:

本币贬值,外汇汇率上升,会引起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国内价格的上涨,进口消费品的价格的上升直接带来物价上涨,

进口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会引起与之相关的产成品价格的上升。

反之,本币升值,外汇汇率下降,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一国物价水平的上涨。

出口:

本币贬值,外汇汇率上升,会促进商品出口,出口增加会加剧国内商品的供需矛盾,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4、汇率对资产选择的影响:

一国货币趋向升值,人们越愿意持有该国货币和货币计值的资产;

相反,一国货币越趋向贬值,人们越倾向于减少持有该国货币和以该国货币计值的资产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方法:

1)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2)货币局制度

3)其他传统的固定盯住制。

4)平行盯住的汇率安排

5)爬行盯住汇率安排6)爬行带内的浮动汇率安排

7)不事先公布汇率干预方式的管理浮动制8)浮动汇率制

6.汇率制度的选择:

一国选择浮动汇率制度也不是毫无前提的,事实上是需要考虑如下三个方面的因素的:

1)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适合选择浮动汇率制;

2)通货膨胀较低的国家适宜采用浮动汇率制;

3)一国放松了对国际资本流入,流出本国的限制,

而且货币当局手中没有掌握足以干预外汇市场的外汇储备数量时比较适宜采用浮动汇率制。

7.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

从1949年至今,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由官定汇率——市场决定,从固定汇率——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单一——双轨制——单一制的演变历程。

1.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1949——1978)

2.转轨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979——1993)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994——至今)..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

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在汇率制度改革中坚持的原则是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

1.金融市场有哪些构成要素?

市场参与主体、金融工具、交易价格、交易的组织方式。

2.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

3.影响金融工具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金融工具流动性的因素有偿还期限、发行人的资信程度和金融工具的收益率水平

4.优先股和普通股的区别是什么?

优先股和普通股的区别主要是股东权利的不同。

普通股的股东可以出席股东大会,具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其股息、红利收益与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状况有关。

普通股的股东还具有优先认购权。

优先股股东具有两种优先权:

一是优先分配权,即公司分配股息时,优先股股东分配在先;

二是优先求偿权,即公司破产清算,分配剩余资产时,优先股的股东清偿在先。

但优先股的股东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5.债券和股票的区别包括哪几个方面?

首先,股票一般无偿还期,而债券都是有偿还期限的。

其次,股东从公司税后利润中分享的股息和红利的多少与公司的经营状况有关,而债券持有者从公司税前利润中得到的是固定利息收入。

第三,当公司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破产时,债券持有者优先取得公司财产,其次是优先股股东,最后是普通股股东。

第四,普通股股东具有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而债券持有者通常没有此权利。

第五,股票的风险比债券的风险要高。

第六,在选择权方面,债券持有者的选择权要比股票持有者的选择权多。

7.如何理解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的关系?

发行市场是流通市场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发行市场中金融工具的发行,就不会有流通市场中金融工具的转让;

同时,流通市场的出现与发展会进一步促进发行市场的发展。

8.我国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我国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目的是解决股权分置条件下制约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些障碍:

一是扭曲证券市场定价机制,影响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

二是股价涨跌形不成对非流通股股东的市场约束,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

三是国有资产不能在顺畅流转中实现保值增值的动态评价和市场化考核,不利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四是股票定价环境存在不确定预期,制约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和产品创新。

9.金融市场的功能有哪些?

各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资金聚集与资金配置功能。

这一功能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金融市场为货币资金盈余者提供了多种可供其选择的金融工具,进而实现了资金聚集的功能。

其次,金融市场中各种金融工具价格的波动将引导货币资金流向最具有发展潜力,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最大利益的部门和企业,

从而实现金融资源的最优配置。

第二,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功能。

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金融市场上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为资金盈余者的金融投资提供了多种选择,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

收益偏好将自己的盈余资金投资在不同的金融工具上,进行投资组合,从而分散了投资风险。

二是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的资金需求者面对众多的投资者发行自己的金融工具,

这使得众多的投资者共同承担了该金融工具发行者运用这笔资金的经营风险。

第三,对宏观经济的反映与调控功能。

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通常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常常反映国民经济的宏观走势。

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调控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的实施离不开金融市场;

二是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的实施也离不开金融市场。

1。

货币市场的特点:

1.交易期限短2.流动性强3.安全性高4.交易额大

 

2。

货币市场的功能:

1.它是政府、企业调剂资金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的市场。

2.它是商业银行等商业机构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市场。

3.它是一国中央银行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的场所。

4.它是市场基准利率生成的场所。

3.同业拆借市场的功能:

1)同业拆借市场为商业银行提供准备金管理的场所,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2)同业拆借市场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组合管理提供了场所。

5.同业拆借利率是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同业拆借利率是一个竞争性的市场利率,由同业拆借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

同业拆借利率是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对货币市场上其他金融工具的利率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牵动作用。

中央银行对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影响机制是同业拆借市场上的资金供给,影响工具是货币政策工具。

6.什么是回购协议?

什么是逆回购协议?

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

回购协议:

是指证券持有人在卖出一定数量证券的同时,与证券买入方签订协议,

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证券的出售方按约定的价格再将其出售的证券如数赎回。

逆回购协议:

是指证券的买入方在获得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卖方签订协议,

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证券的买方按约定的价格再将其购入的证券如数返还。

回购协议与逆回购协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回购协议与逆回购协议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同一项交易,

从证券提供者(资金需求者)的角度看是回购,

从资金提供者的角度看,是逆回购

7:

中央银行是如何利用回购市场的?

中央银行可以使用回购协议暂时性地买入政府债券来实现刺激经济,达到货币政策操作的目的。

8.政府及政府授权的财政部门发行国库券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一是为了融通短期资金,调节财政年度收支的暂时不平衡,弥补年度财政赤字;

二是为了调控宏观经济。

9.国库券的流通市场:

国库券的流通市场是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场所。

国库券的流通市场非常发达,市场参与主体十分广泛,

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个人及国外投资者等都广泛地参与到国库券市场的交易活动中。

在这个市场上,中央银行仅与市场的一级交易商进行国库券的现券买卖和回购交易,用以影响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数量,

可见,国库券的流通市场是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场所。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地参与国库券市场的交易活动。

它们投资国库券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安全性、收益性与流动性相统一的投资组合管理。

非金融企业和居民个人参与国库券市场的交易活动大都通过金融中介机构。

10.我国的国库券市场:

我国的国库券市场不发达,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国库券期限短、收益低,投资者面对多种投资工具在选择时,往往并不选择国库券。

11.国库券的发行方式:

国库券通常采用贴现发行方式,即政府以低于国库券面值的价格向投资者发售国库券,

国库券到期后按面值支付,面值与购买价之间的差额即为投资者的利息收益。

12.贴现市场和再贴现市场的功能:

票据的贴现直接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

转贴现满足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相互融资的需要;

再贴现则成为中央银行调节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量,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

13.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一项重要手段:

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

中央银行发行票据的目的不是为了筹集资金,而是为了减少商业银行可以贷放的资金量,进而减少市场中的货币量

14.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将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怎样的影响?

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不良影响?

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将会对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经营产生冲击,会使得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业务逐渐萎缩。

银行为了应对这一不良影响开发了一种新产品-----贷款承诺,即银行承诺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以确定的条款和条件向商业票据的发行人提供一定数额的借款,为此,商业票据的发行人要向银行支付一定的承诺费。

贷款承诺降低了票据的利率水平,可以保住银行短期贷款业务的市场份额。

15.为什么我国的再贴现规模持续萎缩?

我国的再贴现规模持续萎缩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再贴现只是针对于银行承兑汇票来进行了,再贴现品种的单一,限制了再贴现规模的增长。

二是,我国目前整个社会信用基础十分薄弱,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再贴现规模的增长。

 

16.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的功能:

一,商业银行通过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可以主动、灵活地以较低成本吸收数额庞大、期限稳定的资金。

二,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也因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而改变。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对于投资者来讲,其功能表现在: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的存在极好地满足了大宗短期闲置资金拥有者对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双重要求,成为其闲置资金重要运用的场所。

1.债券的发行价格的三种类型:

其一是按票面值发行,即平价发行。

我国目前发行的债券大多数是这种形式;

其二是按低于票面值的价格发行,即折价发行;

其三是按高于票面值的价格发行,即溢价发行。

2.债券发行方式:

其一,公募发行(公开发行):

是由承销商组织承销团将债券销售给不特定的投资者的发行方式。

(1)优点:

a.发行面广,筹集资金量大。

b.债权分散,不易被少数大债权人控制。

c.流动性强。

(2)缺点:

要求高,手续复杂。

需要承销商参与,发行时间长,费用较私募发行高。

其二,私募发行(定向发行、私下发行):

是指面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债券的发行方式。

(1)优点:

发行手续简便,发行时间短,效率高。

(2)缺点:

流动性较差。

3.企业参与货币市场的交易活动主要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