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分析.docx
《经济运行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运行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运行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分析
2011年经济运行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分析
总体来看,2011年宏观经济运行既有有利条件,也存在着不利因素,经济运行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大。
(一)有利条件
首先,2011年世界经济仍可维持温和复苏态势。
世界经济的复苏势头要强于预期,且具有一定的韧性,基本抵御了上半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和随后的欧盟刺激政策退出的冲击。
展望2011年的全球形势,经济增长将较2010年有所放缓,预测在4%左右。
美国经济仍可维持适度增长。
欧盟经济增长超出预期,表明市场信心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财政刺激政策退出的影响,继续增长的可能性也较大。
日本经济增长前景相对暗淡,但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对日本经济又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因而日本经济仍可保持正增长。
其次,全球通胀压力仍保持在较低水平。
展望下一年度的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受到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发达国家产出缺口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国内价格水平特别是PPI与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高度相关,明年国际价格的稳定对保持国内价格稳定比较有利。
第三,国内发展环境有利于经济增长。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政府积极谋化发展,项目储备与准备情况良好。
经过多年的准备,目前中西部地区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大规模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正在展开。
产业转移趋势进一步加强,有利于现有优势产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加快创造出新优势产业。
消费的环境和支撑条件可望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四,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仍具备较大的运用空间。
尽管今年继续实施了大规模一揽子刺激计划,预计2010年中央政府财政赤字将继续降至1%以内,国债余额与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合计也只相当于GDP的40%左右,两项指标均处于安全线内,并远低于其他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的国家。
这表明,当前财政仍具有较强的扩张能力,财政政策运用仍有很大空间。
(二)不利因素
首先,外贸环境和今年相比有所恶化。
从政策环境看,危机后各国出于保护本国就业的需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产品出口将面临更高的贸易壁垒。
重启人民币汇改进程后,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增强,汇率波动幅度加大,也会对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现有调控措施的滞后影响将逐渐显现。
今年所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措施如房地产市场调控、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治理产能过剩等,都有一个落实实施的过程,其对投资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有一定的滞后期。
2011年现有调控措施的滞后影响仍不可忽视。
第三,通胀压力未完全解除。
需求方面,前段时期货币信贷总量快速扩张的影响仍需一定时间加以消化,货币信贷的较快增长对通胀而言始终是一个大的风险因素。
美国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的推出,又进一步加大了控制热钱流入的难度,对稳定货币信贷增长构成新的冲击。
供给方面,今年以来工资水平大幅上升,各地工资上升幅度均在20%-30%左右。
工资上升对劳动生产率不高的服务业和农业将会产生较大影响,服务价格和农产品价格由此可能受劳动力成本推动而进一步上升。
第四,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
在“十一五”高速发展后,目前各地普遍面临着建设用地不足、污染排放高、环境损害严重等资源环境问题。
为进一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从“十二五”时期开始,国家将实行更加严格的土地使用政策和污染排放标准,限制排放的污染物种类也会增加。
由此,一些地区的发展空间和排放空间将受到压缩。
三、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分析预测
(一)总体态势
综上所述,并运用年度预测方程,我们预测2011年GDP增长率为9.5%,较今年略有回调,但仍处于较高的增长水平。
这一增长水平也与当前的潜在增长水平基本相适应。
主要受基数和政策调整因素的影响,2011年经济总体走势将呈现前低后高态势,1季度为明年增长的谷底,随后增长率将逐季提高。
价格总水平在经济增长回调、国际价格稳定等因素的影响也将基本保持稳定,预测涨幅在3%-4%左右。
(二)三大需求变化趋势
综合考虑明年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011年3大需求将呈现出口较大幅回调、投资小幅回落和消费基本稳定的格局。
首先,出口增长2011年面临的不利因素较多。
主要有短期反弹因素减弱、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汇率升值与波动加大、生产成本上升等,从长期看这些因素多数将为后危机时代的常态。
我们根据模型预测2011年出口增长率约为15%,比今年回落11个百分点;主要考虑国内需求和汇率的影响,模型预测进口增长15.5%。
进出口状态将进一步向平衡的方向发展。
其次,展望2011年支持消费增长的有利条件仍较多,消费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一是就业势头良好,全国很多地区的劳动力供求关系正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二是工资,特别是消费增长潜力较大的低端劳动力的工资上涨幅度较高。
三是鼓励消费将是长期的政策取向,政策环境也将越来越有利于消费的增长。
总体而言,明年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的可能性较大,预测方程预测全年消费增长18%左右,基本与今年持平。
第三,在投资增长方面,“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投资热情、中西部经济发展加快、产业转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因素将对明年的投资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受今年调控措施的滞后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加强和治理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对明年的投资则起到制约作用。
综合这些因素,根据我们的投资预测方程,全年城镇固定资产增长22%左右,比今年回落1.5个百分点。
(三)价格走势
2011年有利价格稳定的因素主要是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缺乏大幅上涨的基础、发达国家通胀率较低甚至面临一定的通缩压力、国内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回调、产能过剩现象仍然严重等等。
不利于价格稳定的因素则主要有货币存量较高、国内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环境税费改革和工资上涨等。
此外,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现在较难把握,如天气气候因素以及与其相关的蔬菜粮食生产等。
此外,2011年翘尾因素较高,约为2-3个百分点,也明显高于今年。
如果主要考虑经济增长等宏观变量的影响,预测全年CPI上涨3%-4%。
四、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由较快增长向平稳增长过渡的关键时期。
建议,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要围绕“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这一中心任务,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与此同时,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垄断行业等领域的改革,通过改革破解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两难问题,以确保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继续采取必要的财政政策刺激力度
2011年,新增4万亿元“一揽子刺激计划”经过两年的实施已接近尾声。
在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依然不强及世界经济复苏较为缓慢的背景下,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宜过早地一次退出,继续采取必要的财政政策刺激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及加快结构调整非常有必要。
建议2011年继续增发一定规模的国债,新增发的国债在投向上要重点用于经济发展中的短腿部门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二)保持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适度合理增长
2011年,要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既要使货币政策逐步回归正常,又要避免货币政策的过快过度紧缩。
综合考虑2011年的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应坚持“适度宽松”的取向,建议全年货币供应量M2应控制在15%-18%的合理水平,全年新增贷款保持在7.5万亿元规模。
根据经济发展新变化,把握好政策节奏,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市场流动性;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合理把握短期和中长期贷款比例,满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需求;要切实落实“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
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已给出口企业带来了很大压力,在外部环境尚未转暖的环境下,人民币汇率不宜升值过快,总体上应继续维持“小步慢跑”的升值节奏。
(三)加大“有扶有控”政策力度,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明年及“十二五”我国面临的产能过剩和节能减排压力依然较大,为此,要进一步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节能减排的调控力度,严控“两高”行业过快增长,继续严格执行不再审批、核准、备案“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项目的有关规定。
与此同时,要针对今年许多地方采取了拉闸限电等突击减排的不正常现象,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行政调控与市场相结合的节能降耗长效机制,避免在“十二五”时期突击减排现象的再次发生。
在当前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环境下,短期内要继续加强行政对节能环保的调控力度,建立严格的年度节能降耗和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
从长期来看,则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加快,特别是要建立起充分反映资源开发和使用环境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要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科技含量高、有发展前景的产业的支持力度,抓紧出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规划和细则。
同时,要加大对服务业税收、价格等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主体作用。
此外,要加快实施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差别化的地区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四)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软着陆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还未完全实现调控目标,房地产市场仍处于相持和观望的阶段。
因此,要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政府及近期多部门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确保中央政府和多部门房地产调控政策政令畅通,择机在保有环节出台相关的税收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实现软着陆。
同时,应继续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入力度,满足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尤其是地方要加快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继续支持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
通过政府保障性住房投资增加来有效弥补因商品房投资下降有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有条件的地区还要加大住房土地供应,提高城市特别是中心地区的容积率,走紧凑集约发展之路,从而扩大住房供给。
(五)继续管理好通胀预期,防止过剩流动性对价格稳定造成冲击。
2011年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力保粮食及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及农产品等价格变动,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缓解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
要更加规范完善各类市场特别是涉及人民基本生活的粮油棉等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市场规则,防止过度投机和恶意炒作。
同时,要采取“疏”“堵”结合政策,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类直接融资,合理引导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与支持创新,促进产业和金融更好融合。
(六)加快改革步伐,促进经济发展中深层次问题的解决
当前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明显滞后,如果不能够取得实质突破,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短期及中长期经济发展。
以“十二五”规划实施为契机,2011年要把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启动收入分配改革和深化垄断行业改革作为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为扩大内需、尤其是民间投资和消费增长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从而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要加快推进金融、财税体制以及资源性产品和要素市场改革,为“十二五”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