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必备经典.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4524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27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必备经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中考化学必备经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中考化学必备经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中考化学必备经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中考化学必备经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必备经典.docx

《中考化学必备经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必备经典.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必备经典.docx

中考化学必备经典

一、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气体类:

物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氧气O2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可液化和固化。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1)供呼吸。

如高空飞行、潜水、登山等缺氧的场所,其工作人员都需要供氧;病人的急救。

(2)利用氧气支持燃烧并放热的性质,用于冶炼金属(吹氧炼钢)、金属的气焊和气割、作火箭发动机的助燃剂、制液氧炸药等。

空气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0.03%

2、环境污染知识:

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3、测定空气成份或除去气体里的氧气,要用易燃的磷,磷燃烧后生成固体,占体积小易分离。

不能用碳、硫代替磷。

碳、硫跟氧气反应生成气体,难跟其他气体分离。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此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

氢气H2

通常状况下,纯净的氢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是密度最小的一种气体

(1)氢气的可燃性     

注意: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2)氢气的还原性

(1)充灌探空气球。

(2)做合成盐酸、合成氨的原料。

(3)做燃料有三个优点:

资源丰富,燃烧后发热量高,产物无污染。

(4)冶炼金属,用氢气做还原剂。

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易液化,固化。

(固态二氧化碳叫“干冰”)

1、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不供给呼吸3、与水反应

4、与石灰水反应

可用于灭火,植物的气肥,制饮料,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保鲜剂等。

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会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

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比空气的密度略小、难溶于水。

⑴可燃性⑵还原性

⑶毒性:

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且不易分离,使人体因缺氧而死亡

CO是煤气的主要成分,还可用于冶金工业。

甲烷CH4

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

可燃性

动植物的残体可分解出甲烷,可用作燃料。

检验CO、CH4、H2

点燃这三种气体,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如果烧杯内壁无水珠的原气体是CO;将烧杯内壁有水珠的另两个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气体是CH4、如果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的原气体是H2

2、固体类:

物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金刚石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最硬的物质。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碳的活性大大增强。

2、可燃性: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CO。

3、还原性

用于装饰品,切割玻璃、大理石等用途。

石墨

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质软,有良好的导电性

常用于做电极,铅笔芯、石墨炸弹等

活性碳

吸附性

常用木炭与活性炭做吸附剂。

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举一反三:

红磷与白磷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磷原子的排列不同

铁Fe

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质软,是电和热的导体

生铁和钢:

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2%-4.3%,钢含碳量0.03%-2%。

1铁跟氧气反应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既有H2O又有O2时)易生锈,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铁不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但铁在氧气里燃烧生成Fe3O4

2铁可跟酸和排在铁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防锈方法:

在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漆或油);镀锌等金属或烤蓝

铁有两种离子:

铁离子Fe3+亚铁离子Fe2+

铁元素有三种氧化物:

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

氢氧化钠

俗名叫火碱、烧碱、苛性钠。

纯净的氢氧化钠为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易吸湿而潮解。

极易溶于水且放热。

有强烈的腐蚀性。

1跟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变蓝色

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3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4盐+碱→新盐+新碱

可用作干燥剂,广泛用于制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

氢氧化钙

俗名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放热,其澄清水溶液叫石灰水,有腐蚀性。

用于建筑业、农业上的改良酸性土壤等

氮肥

常见的氮肥有铵盐NH4Cl、NH4HCO3硝酸盐如NH4NO3和NaNO3,还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等

NH4+的检验:

1、往待测物质中加入碱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如果石蕊试纸变蓝,则此物质含NH4+(氨态氮肥)。

2、往待测物质中加入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则此物质含NH4+(氨态氮肥)。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磷肥

磷肥有Ca3(PO4)2磷矿粉、钙镁磷肥、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

磷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钾肥

常用的钾肥有K2SO4和KCl等。

KNO3属于复合肥料。

钾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氯化钠

它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白色有咸味的固体,易溶于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

⑴金属+盐→新金属+新盐(必须符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

⑵酸+盐→酸+盐

⑶盐+碱→新盐+新碱(参加反应的盐和碱都必须是可溶于水)

⑷盐1+盐2→新盐1+新盐2(参加反应的盐都必须是可溶于水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规律)

对维持人体体液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烧碱、氯气、盐酸、漂白粉、纯碱等,医疗上的生理盐水、农业上的选种等用途。

碳酸钠

俗名纯碱或苏打,是白色易溶于水的固体。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碳酸钙

它是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还可作人体补钙剂。

碳酸氢钠

俗名小苏打,是白色易溶于水的固体。

用作发酵粉,可治疗胃酸过多等。

硫酸铜

硫酸铜晶体CuSO4•5H2O俗名蓝矾或胆矾,是蓝色晶体,加热时能失去结晶水。

而硫酸铜是白色固体,能溶于水,水溶液是蓝色,具有毒性。

1、制波尔多农药(含硫酸铜和氢氧化钙)。

2、用白色的硫酸铜来检验水的存在。

3、不能用铁桶盛装波尔多液

3、有机物类:

蛋白质

①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②调节身体功能③供给能量

来源:

蛋类、豆制品、肉类、乳制品等

糖类

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来源:

谷物、面食、糖等。

糖类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

油脂

1重要的供能物质;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来源:

动、植物油、花生葵花子等

维生素

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乏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

来源:

水果、蔬菜。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缺钙:

幼儿会得佝偻病、老人会得骨质疏松症;缺碘:

甲状腺肿大;缺铁:

缺铁性贫血;措施:

牛奶中加钙、酱油中加铁、食盐中加碘、茶叶中富硒。

有机高分子

天然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棉花、羊毛、橡胶。

三大合成材料:

塑料(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酚醛塑料)、合成纤维(涤沦(的确良)、锦沦(尼龙)、腈沦)、合成橡胶。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链状结构热塑性如:

聚乙烯塑料(聚合物)  网状结构热固性如:

电木

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

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

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甲烷

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

乙醇

俗称:

酒精,化学式:

C2H5OH,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与水互溶,具有挥发性,可以用作乙醇汽油。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酸

俗称:

醋酸,化学式:

CH3COOH,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和酸味的液体,PH<7,具有腐蚀性,在家庭中,乙酸稀溶液常被用作除垢剂,是食醋的主要成分(普通的醋约含6%~8%的乙酸)。

 

4、液体类:

物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盐酸

HCl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化学上也叫氢氯酸,化学式HCl,纯净的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酸味的液体,有挥发性,和腐蚀性。

①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pH<7

②氢前的金属+酸→盐+H2↑

(注意:

浓硫酸、硝酸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生成水)

③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④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⑤酸+盐→新酸+新盐:

常用于制药、试剂、金属除锈及制造其他化工产品,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帮助消化。

硫酸

硫酸H2SO4,纯净的浓硫酸为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有吸水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热,有强烈的腐蚀性。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

可用作一些气体的干燥剂,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及金属除锈、蓄电池等。

水H2O

水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凝固点0℃,沸点100℃,4℃是密度最大为1.0g/cm3

净化水的方法:

吸附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

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蒸馏,吸附沉淀,过滤,静置沉淀。

a.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H2O+CaO==Ca(OH)2

b.与某些盐反应:

CuSO4+5H2O==CuSO4•5H2O

证明物质里是否含水方法: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c.分解反应:

2H2O

2H2↑+O2↑;置换反应:

C+H2O

CO+H2

造成水污染的途径:

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上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或向地下渗透等。

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工业上的“三废”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生活用水用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等。

5、燃料类:

三大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能源

煤:

“工业的粮食”

煤主要含碳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

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石油:

“工业的血液”

石油主要含碳、氢元素,石油的炼制属于物理变化(根据沸点的不同),汽车尾气中污染物:

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天然气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

乙醇(俗称:

酒精,化学式:

C2H5OH)

乙醇汽油:

优点

(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

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缺点:

制取成本高

运输、贮存氢气困难

新能源

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二、化学必需的记忆性知识

一、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

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

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

Cu、Fe2O3、HgO、红磷▲硫:

淡黄色▲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

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

CuSO4溶液、CuCl2溶液、Cu(NO3)2溶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

FeSO4溶液、FeCl2溶液、Fe(NO3)2溶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如:

Fe2(SO4)3溶液、FeCl3溶液、Fe(NO3)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

白色↓:

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等②碱:

蓝色↓:

Cu(OH)2红褐色↓:

Fe(OH)3白色↓:

其余不溶性碱为白色。

2012年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基本理论和原理

一、理论部分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子:

潮解、结晶、干冰的升华、石油的炼制、分离液态空气等属于物理变化;

光合作用、呼吸、食物的腐败、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风化等属于化学变化。

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

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3.物质的分类

                     金属单质

物  混合物    单质  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

物质种类       稀有气体 氧化物

质   纯净物元素种类          酸 碱性氧化物

     化合物无机物碱

      有机物 盐

①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分:

物质的种类。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

例如:

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是混合物。

注意:

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硫酸是纯净物,盐酸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②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分:

元素的种类。

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③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分:

是否含有碳元素。

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

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注意: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④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

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O2,SO2,SO3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

b.碱性氧化物:

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aOK2OCaONa2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BaO+H2O=Ca(OH)2Na2O+H2O=2NaOHK2O+H2O=2KOH

c.注意:

CO和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⑤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溶液的PH值小于7

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根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

一元酸(HCl、HNO3)、

二元酸(H2SO4、H2S、H2CO3)和三元酸(H3PO4)

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

含氧酸(H2SO4,HNO3,H3PO4名称为:

某酸)

无氧酸(HCl,H2S名称为:

氢某酸)

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

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

⑥.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溶碱有五种:

钾钙钠钡氨(KOH、Ca(OH)2、NaOH、Ba(OH)2、氨水)它们的溶液无色。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

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蓝色的氢氧化铜(Cu(OH)2↓)其他固体碱是白色。

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

*可溶性碱的溶液PH值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

*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OH-)方法一:

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碱.

方法二:

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⑦.盐: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无氧酸正盐叫“某化某”、含氧酸盐叫“某酸某”按盐中相同部分的离子称为某类盐:

含碳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碳酸盐、含硫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硫酸盐、含硝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硝酸盐、含铁离子的盐称为铁盐,等等。

4.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A+B+...=C  多变一的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②分解反应:

A=B+C+... 一变多的反应

**分解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③置换反应:

A+BC=AC+B 一单换一单的反应

**溶液里的置换反应必须符合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按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注意:

1、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2、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按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由小到大排列:

Al(9)>Mg(12)>>Fe(28)>Zn(32.5)

④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都保持不变。

**注意事项:

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要考虑是否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有沉淀生成的反应中,反应物中不能有难溶于水的物质。

初中化学只有碳酸盐跟酸反应和碱溶液与铵盐反应有气体生成

中和反应:

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5.构成物质的粒子:

分子、离子、原子(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例: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分子用化学式来表示。

分子的基本性质:

小、轻、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分子基本性质的运用:

“分子在不断运动”解释:

溶解、升华、挥发、液化、气味等。

注意: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加速。

“分子之间有间隔”解释:

体积变化、三态变化、溶解、热胀冷缩等。

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

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

*原子的的构成:

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对于中性粒子(原子、分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对于任何粒子(原子、分子、离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失电子带正电,得电子带负电(粒子失电子后不一定带正电,得电子后不一定带负电)

注意:

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

**原子团: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

常见的原子团:

SO42-、CO32-、NO3-、OH-、ClO3-、PO43-、NH4+

*注意:

原子团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因此含原子团的物质必定有三种或三种以上元素,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含原子团。

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

③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

*离子里:

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带电量

*离子符号的写法:

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

*阳离子:

Na+Mg2+Al3+、H+NH4+、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a2+

*阴离子:

O2-、OH-S2-、Cl-SO42-CO32-NO3-、PO43-、ClO3-

总结:

(1)分子既能构成非金属单质(如:

H2、O2、N2、等),又能构成非金属化合物(如HCl、CO2、H2O、NH3、等)。

(2)原子只能构成单质(如所有金属、稀有气体、碳、金刚石、石墨、硅等)(3)离子只能构成离子化合物(常见盐、碱、碱性氧化物都属离子化合物)判断离子化合物的方法:

凡含金属元素或NH4+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4)不带电的粒子:

原子、分子、中子;带正电的粒子:

阳离子、质子;带负电的粒子:

阴离子、电子。

6、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

*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种类。

①大部分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

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少数表示)一种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常温下固态非金属单质都可以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是:

O氧Si硅Al铝Fe铁。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③化学的“语法”:

*“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

*“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

*“某物质”由“某某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常温下固态非金属单质由某原子直接构成)例: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元素、物质都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④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7、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

①区分: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0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0为阳离子结构示意图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0为阴离子结构示意图

②原子结构示意图:

(主要看最外层)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易失去最外层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