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数列公式算法.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4199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数列公式算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础数列公式算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础数列公式算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基础数列公式算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基础数列公式算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数列公式算法.docx

《基础数列公式算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数列公式算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数列公式算法.docx

基础数列公式算法

基础数列

 

1、平方数

底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方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

 

底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平方

121

144

169

196

225

256

289

324

361

400

 

底数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平方

441

484

529

576

625

676

729

784

841

900

 

2、立方数

 

底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方

1

8

27

64

125

216

343

512

729

1000

 

3、多次方数

指数底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2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024

3

3

9

27

81

243

729

4

4

16

64

256

1024

5

5

25

125

625

6

6

36

216

1296

 

常用幂次数记忆

1.对于常用的幂次数字,考生务必将其牢记在心,这不仅对数字推理的解题很重要,算乃至资料分析试题的迅速、准确解答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很多数字的幂次数都是相通的,比如729=93=36=272,256=28=44=162等。

3.“21~29”的平方数是相联系的,以25为中心,24与26、23与27、22与28、21与29,它们的平方数分别相差100、200、300、400。

 

 

常用阶乘数

(定义:

n的阶乘写作n!

n!

=l×2×3×4×...×(n一1)×n)

 

数字

1

2

3

4

5

6

7

阶乘

1

2

6

24

120

720

5040

 

 

 

4、质数型数列

质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叫做质数(素数)。

合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l和它本身,还有其他约数,叫做合数。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这几个质数都叫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质数数列:

由质数构成的数列叫做质数数列。

合数数列:

由合数构成的数列叫做合数数列。

注意: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例1】质数:

2,3,5,7,1l,13,17,19,23.…

【例2】合数:

4,6,8,9,10,12,14,15,…

 

200以内质数表(特别留意划线部分)

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01、103、107、109、113、127、131、137、139、149

151、157、163、167、173、179、181、191、193、197、199

 

 

“质数表”记忆

1.“2、3、5、7、1l、13、17、19”这几个质数作为一种特殊的“基准数”,是质数数列的“旗帜”,公务员考试中对于质数数列的考核往往集中在这几个数字上。

2.83、89、97是100以内最大的三个质数,换言之80以上、100以下的其他自然数均是合数,特别需要留意91是一个合数(91=7×13)。

3.像91这样较大的合数的“质因数分解”,也是公务员考试中经常会设置的障碍,牢记200以内一些特殊数字的分解有时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将其看作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基准数”。

 

 

常用经典因数分解

91=7×13

111=3×37

119=7×17

133=7×19

117=9×13

143=11×13

147=7×21

153=9×17

161=7×23

171=9×19

187=11×17

209=19×11

 

39=3×9

51=3×17

57=3×19

69=3×23

87=3×29

93=3×31

102=3×34

111=3×37

117=3×39

123=3×41

129=3×43

141=3×47

91=7×13

119=7×17

133=7×19

161=7×23

203=37×29

117=9×13

153=9×17

171=9×19

143=11×13

187=11×17

 

 

 

 

 

5、周期数列

自某一项开始重复出现前面相同(相似)项的数列叫做周期数列。

一般来说,数字推理当中的周期数列(包括未知项)至少应出现两个“3—循环节”,或者三个“2—循环节”,此时其周期规律才比较明显。

故在一般情况下,要判断一个数列有无周期规律,加上未知项,至少要有六项。

项数过少的数列称其为“周期数列”过于牵强,此时这种数列如果还有其他规律存在,则优先考虑其他规律。

【例】

1,3,7,1,3,7,…

1,7,1,7,l,7,…

1,3,7,一1,一3,7,…

 

 

6、对称数列

关于数列中的某一位置对称的数列,对称中心可以是数列中的某项,也可以是数列的间

隙。

如:

l,2,3,2,1;l,2,3,3,2,1

【例】

(1)6,12,19,27,35,(),48

答案:

42,首尾相加为54。

(2)3,-l,5,5,11,()

答案:

7,首尾相加为10。

 

考试要想考出好成绩,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需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强大的记忆力。

这里小编为您推荐一款倍受好评的记忆枕,让您的学习事半功倍!

 

具体情况请打开

(复制打开即可)

咨询店主,最后祝您考试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