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和问答.docx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和问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和问答.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和问答
酶促反应的特点:
一、酶促反应具有极高的效率
二、酶促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三、酶活性的可调节性
四、酶活性的不稳定性
酶的特异性是指酶对底物的选择性,有以下三种类型:
1.绝对特异性酶只作用于特定结构的底物,生成一种特定结构的产物。
如淀粉酶只作用淀粉。
2.相对特异性酶可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种化学键。
例如磷酸酶可作用于所有含磷酸酯键的化合物。
3.立体异构特异性一种产仅作用于立体异构体中的一种。
例如L-乳酸脱氢酶只作用于L-乳酸,而对D-乳酸不起催物作用。
主要特性:
普遍性:
1、酶与一般催化剂一样,只催化热力学允许的化学反应;
2、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而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即不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3、作用机理都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4、在反应前后,酶没有质和量的改变,且微量的酶便可发挥巨大的催化作用。
特殊性:
但是酶也具有不同于其他催化剂的特殊性。
在酶促反应中,酶作为高效催化剂,使得反应以极快的速度或在一般情况无法反应的条件下进行。
酶是生物体内进行各种化学反应最重要的物质。
1、兔子吃的草中有叶黄素,但叶黄素仅在兔子的脂肪中积累而不在肌肉中积累。
发生这种
选择性积累的原因在于这种色素的什么特性?
A:
叶黄素是脂溶性色素,易溶于油脂和极性溶剂,而极难溶于非极性物质中。
2、牛能消化草,但人不能,这是因为牛胃中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而人的胃中没有,你认为
这种微生物进行的是什么生化反应?
如果用一种抗生素将牛胃中的所以微生物都消灭掉,牛会怎么样?
A:
分解反应;消化不良,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死亡。
三
名词解释:
1、原核细胞:
细胞内遗传物质没有膜包被的一大类细胞。
不含膜包被起来的细胞器。
2、真核细胞:
细胞核具有明显的核被膜包被的细胞。
细胞质中存在膜包被的细胞器。
3、信号分子:
信号分子都是一个配体,即一个能与某种大分子专一结合的较小分子,它与
受体结合后往往使受体分子发生形状上的改变。
4、受体:
能与细胞外专一信号分子配体结合引起细胞反应的蛋白质。
5、细胞通讯:
细胞通讯是指在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社会中,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
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并通过放大引起快速的细胞生理反应,或者引起基因活动,而后发生一系列的细胞生理活动来协调各组织活动,使之成为生命的统一整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作出综合反应。
6、细胞骨架:
真核细胞中与保持细胞形态结构和细胞运动有关的纤维网络。
包括微管、微
丝和中间丝。
7、细胞外基质(ECM):
由细胞分泌到细胞外间充质中的蛋白质和多糖类大分子物质。
构
成复杂的网架,连接组织结构、调节组织的发育和细胞生理活动。
【ECM主要成分是细胞分泌的糖蛋白,主要是胶原,它在细胞外形成粗壮的丝】
问答题: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别关键何在?
A:
有无成型的细胞核。
四
名词解释:
1、酶: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蛋白质、RNA或其复合体。
绝大多数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
2、协同转运:
指专一转运一种溶质的泵又间接地推动其他电解质的主动转运。
3、主动运输:
特异性运输蛋白消耗能量使离子或小分子逆浓度梯度穿膜的运输方式。
4、被动运输:
离子或小分子在浓度差或电位差的驱动下顺电化学梯度穿膜的运输方式。
5、载体蛋白:
生物膜中运载离子或分子穿膜的蛋白质。
6、通道蛋白:
能形成穿膜充水小孔或通道的蛋白质。
担负溶质的穿膜转运,如细菌细胞膜
的膜孔蛋白。
7、胞吞作用:
通过质膜内陷形成膜泡,将物质摄入细胞内的现象。
包括吞噬和胞饮。
8、胞吐作用:
运输小泡或分泌颗粒与质膜融合,将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外的现象。
问答题:
1、曾一度认为二硝基酚(DNP)有助于人体减肥,接下来发现此药不安全,因此禁用。
DNP的作用是使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增加,因而磷酸化与电子传递不能耦联。
试说明DNP何以能使人体重减轻。
A:
二硝基酚是解偶联剂,使氧化和磷酸化脱偶联,氧化仍可以进行,而磷酸化不能进行。
DNP增大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因而无ATP产生,氧化释放的能量全部以热的形式散发。
用二硝基酚虽然可以起到减肥的效果,因为人体获得同样量的ATP要消耗包括脂肪在内的大量的燃料分子。
但当P/O接近于0时,会导致生命危险。
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几种,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A: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主要特点:
【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代谢能量。
如:
水、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等。
【协助扩散】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代谢能量。
如:
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及细胞代谢物等。
【主动运输】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消耗代谢能量。
如:
Na+、K+、Ca2+、Mg2+等离子通过细胞膜;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
【物质的跨膜运输应该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如果说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就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
3、简述膜促反应的基本特点?
A:
五
名词解释:
1、有丝分裂:
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复制的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拉下分
向两极,从而产生两个染色体数和遗传性相同的子细胞核的一种细胞分裂类型。
通常划分为前期、前中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五个阶段。
2、无丝分裂:
在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也不形成纺锤体,细胞核直
接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分裂类型。
多见之于某些原生生物,如纤毛虫等。
3、细胞全能性:
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
条件许可,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全能性:
细胞具有能重复个体的全部发育阶段和产生所有细胞类型的能力。
】
4、干细胞:
具有无限制自我更新能力、同时也可分化成特定组织的细胞,在细胞发育过程
中处于较原始阶段。
【干细胞:
具有分化成其他细胞类型以及构建组织和器官的能力的细胞】
5、细胞凋亡:
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发生程序性死亡。
6、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所经历的整个
过程。
包含G1期、S期、G2期、M期四个阶段。
【细胞从第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分
裂开始所经历的全过程称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的特征是什么:
M期分为四个阶段:
前期:
染色质缩短为染色体,核膜消失。
中期:
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进行染色体计数的最好时期。
后期:
姐妹染色体分开。
末期:
形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六
问答题:
动物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
A:
类型: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功能:
保护、吸收和分泌;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收缩;联系、调节和支配各器官的功能;
七
名词解释:
1、自养:
绿色植物和化能细菌能够分别利用太阳能和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营养
方式。
2、异养:
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
方式。
3、必需氨基酸:
人和动物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问答题:
1、试述小肠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A:
小肠的作用是吸收养分及运送食物。
经胃部消化后成粥状的食物一点点进入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粗约5厘米、长约25~30厘米,大约相当于人的12根手指横放的长度。
胆管和胰脏分泌的胆汁和胰液也一同流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
向下至空肠和回肠部分,肠腔逐渐变细,终端部分直径约为3厘米左右。
小肠的黏膜层分泌消化酶,用来消化氨基酸、葡萄糖、甘油酯、脂肪酸等最终的分解物质,并通过反复的收缩和松弛使混合了消化液的食物移动,同时进行吸收。
此运动在将消化液与食物混合的同时,还可增加食物与黏膜的接触,促进良好的
吸收。
肠黏膜的表面上有无数的被称为绒毛的柔软褶皱,这些褶皱展开时,小肠的表面积可增加600倍,可以大大提高吸收能力。
【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营养素的主要器官:
小肠长约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部分。
十二指肠最短,只有20~25cm,空肠和回肠分别约占全长的2/5和3/5。
小肠是很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
】
小肠长5-6米;小肠上有大量环状皱褶、绒毛、微绒毛等,增大吸收表面积;被分解的小分子物质在小肠内停留时间最长;小肠的多种运动形式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提供胆汁的肝脏和分泌多种水解酶的胰脏都通入小肠。
八
问答题:
1、简述组织液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
A: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间隙中的体液,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组织液是血浆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滤过管壁而生成的,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大部分又透过管壁吸收血液。
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水及其他小分子物质均可滤过毛细血管壁以完成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2、为什么营养不良会出现水肿?
A:
血液渗透压的维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共同完成,若蛋白质不足(即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血液的水分向组织渗透,导致水肿。
九
问答题:
1、试叙述空气中的氧达到组织细胞的途径。
A:
首先,是空气中的氧通过口鼻进入咽、喉及气管进入肺。
在肺中,氧在肺泡中进行体内外的气体交换,,使肺泡中充满氧,然后肺泡中的氧再穿过肺泡毛细血管膜进入肺毛细血管,再由血液运送到组织,离开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后,穿过细胞膜,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十
名词解释:
1、发热:
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2、排泄:
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
问答题:
叙述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A: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
肾小体又分为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管分为近曲小管、髓袢(pan)和远曲小管。
功能:
构成肾的功能单位及尿液的生成。
尿生成过程中包括超滤、重吸收和分泌3个过程。
在肾小球中进行超滤,滤液经过肾小管时被重吸收掉一些溶质和水分,再由肾小管分泌一些溶质,使滤液的成分和体积都发生改变,最后生成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