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上的奇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3689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土高原上的奇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黄土高原上的奇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黄土高原上的奇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黄土高原上的奇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黄土高原上的奇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土高原上的奇迹.docx

《黄土高原上的奇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土高原上的奇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土高原上的奇迹.docx

黄土高原上的奇迹

黄土高原上的奇迹——平凉庄浪梯田王国略记

 张嘉科

地处黄河上中游的甘肃庄浪,远古时期湖泊纵横,气候湿润,植被茂密,山川秀美;华胥氏文化、大地湾文化、齐家文化等古文化源远流长;周王朝发迹、秦朝崛起、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的传播和唐汉的兴盛等中华文明史上一副副宏大壮阔的历史画卷中,都有庄浪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自宋始,随着经济、政治中心逐渐东移南迁,牧业文化和农耕文化在这里发生了激烈碰撞,从此庄浪大地便兵燹不断,灾难深重,生灵涂炭,生态恶化,曾是“川平土沃”,青山绿水的富庶之地,蜕变成为“庄浪没治”的贫瘠山野。

脆弱的生态,短缺的降水,频发的灾害,使近代以来的庄浪成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严重制约着庄浪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斗转星移,沦桑巨变。

勤劳勇敢的庄浪人民面对恶劣的生存条件,于1964年开始,展开了一场历时四十余年艰苦卓绝的梯田化建设持久战,实现了全县梯田化,梯田在解决生态、粮食、民生、经济等方方面面,发挥了显著的基础性效益。

如今,庄浪人继续发扬“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庄浪精神,走出了一条具有庄浪特色的综合防治水土流失,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壮大经济实力的科学发展之路。

  到2009年底,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3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0%以上,建成高标准水平梯田96.38万亩,营造生态林草50多万亩,建成以水库、淤地坝、防洪堤、涝池、水窖、谷坊、封禁保护为主的小型拦蓄工程5000多处,现有的各类治山治水工程,每年可拦蓄水资源2500万立方米,减少土壤侵蚀量1700多万吨,累计移动土石方量3.8亿立方米,付出了相当6.2亿元的投资代价,创建出了全国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培育出了以“梯田人”为品牌的劳务产业、苹果产业、马铃薯产业、草畜产业和旅游产业五大产业基地,为庄浪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地增绿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石。

可以这样说:

庄浪县的梯田化工程与生态建设工程,是人类农耕文明史上的旷世杰作,是一幅美丽壮阔的田园画卷,是一尊匠心独运的大地巨雕,是黄地高原上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也是教育子孙后代艰苦创业的鲜活基地。

庄浪梯田前无古人,曾被慕名前来考察的美国、日本、以色列和非洲等27个国家的农学专家学者称赞为世界奇迹、梯田王国!

  二

  庄浪是甘肃省18个全国干旱贫困县之一。

1964年前,庄浪人广传着“十山九坡头,耕地滚了牛,麦子像马毛,亩产难过百”;“穿的黄衣裳,吃的救济粮,住的破烂房,穷的叮当响”;“天上下雨地里流,肥土冲到沟里头”的顺口溜,这就是当时庄浪和庄浪人民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

1964年后,中央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学习大寨人,修建大寨田的群众运动在庄浪大地热火朝天地展开。

庄浪县委、县政府应时作出了《庄浪县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决定》,成立了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全县组织了15万精壮劳力上山修梯田,下川治河堤,拉开了庄浪梯田建设的序幕,掀起了兴修梯田的第一次高潮。

在当时的梯田建设中,总结和推广了“等高线,沿山转,宽适当,长不限,大湾就势,小湾取直”和“死土深翻,活土还原,配方施肥,改良土壤,科学种田,提高单产”的兴修梯田与粮食增产“双项”技术,打破公社、大队地界,统一规划,连片治理,出现了百人会战、千人会战、万人会战的梯田建设大战场。

那时,每年秋收后,庄浪山川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到处都是红旗招展,喇叭高扬,人如潮,车如流,干部们在山上搭起窝棚支起灶,铁匠们在地头架起炉子摆开砧,羊倌们圈好羊又提马灯去夜战,学生娃放下书包也扛起工具参战,老年人把饭送到田间地头为修梯田人供饭,全县到处呈现出“锁子把门人上地,灯笼火把映山川”,“大雪封门不停工,地冻三尺不收兵”的轰轰烈烈,大干苦干的壮观场面。

每处梯田战场,搭起指挥部,“党员带头,战天斗地”,“穷则思变,干为人先”,“宁肯苦干,不肯苦熬”,“男女老少齐参战,敢叫庄浪换新颜”,“大干苦干一百天,劳均建成一亩田”,“少生孩子多修田,奋力实现梯田县”,“举全县民众之力,向梯田化县冲刺”等宣传标语悬满工地,催人奋进。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梯田化建设与开发的艰难岁月里,庄浪县历届领导班子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届干给一届看,每届都有新发展。

当人们翻开《庄浪县水土保持志》梯田篇时,一串串熟悉的名字跃然眼前:

史俊英、加治宽、刘思义、李文清、魏礼芝、景维新、王建华、张力学、王应天、王浩林、李仕忠、曹复兴、张正等县委书记,田川元、柳沛民、程振华、杜东海、何兴荣、马鸿俊、位志荣、宋全科、樊文浩、赵小林等县长,还有卢哲敏、高雄伟、石世儒、郝维山、吴国治、柳映楠等县委、 政府的大多数领导干部,他们都是从1964年至今40多年庄浪梯田化建设与开发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和接力者。

  20世纪60年代初期,庄浪人民仍在饥饿中艰难度日,时任县委书记的史俊英,他把解决全县人民的吃饭问题摆在了首位,他下定了兴修梯田、改变生产条件的决心,吹响了征山治水,改造山河的号角。

1964年8月,史俊英亲自带领工作组到关山脚下的郑河公社上寨大队搞梯田建设试点。

上寨大队地处东部土石山区,史俊英在发动干部群众的同时,组织群众开山炸石修梯田,搬掉卧牛石,垒起石帮堰,铺填草甸土,修成了全县第一处石坎水平梯田点,打响了全县梯田建设的第一炮。

史俊英抓住这个典型,及时向全县发出了“远学大寨,近学上寨”的动员令,迈出了庄浪34年梯田建设接力赛的第一步。

60年代全县建成水平梯田2.4万亩。

  20世纪70年代,梯田建设的接力棒先后传到了县委书记加治宽、刘思义的手上。

在全国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政策的推动下,全县的梯田建设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为了加快梯田建设步伐,刘思义在全县组建起一支两万多人的民兵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专业队遍布全县18个公社的431个大队,坚持常年大搞梯田建设,在农闲时组织全县群众运动突击干,十年建成水平梯田33.3万亩,人均实现1亩基本农田。

20世纪80年代,县委书记李文清、魏礼芝、景维新、王建华都把梯田建设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时,农村实 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有些人认为梯田建设是“左”倾路线的产物,是“瞎指挥”,不能再苦老百姓了!

时任县委书记的李文清顶着巨大的压力,冒着风险果断决策,响亮的提出了庄浪大搞梯田建设的宏伟蓝图要绘到底,锲而不舍修梯田的决心要毫不动摇,主持制定了坚持梯田建设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机制措施。

将梯田建设与国家救济款,回销粮挂钩,规定修一亩梯田补助100斤粮食,再次调动起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大搞梯田建设的积极性。

李文清调离庄浪的前两天,他习惯地穿上自己下乡劳动的黄胶鞋,一个人在庄浪的山梁上转了一圈,离开庄浪时,他嘱咐县委新组建的领导班子,一定要把庄浪的梯田建设坚持到底。

  接任李文清的魏礼芝、景维新、王建华,不负前任的重托和庄浪人民的厚望,先后作出了“三年停止植被破坏,五年解决温饱”,“山河面貌不变,梯田建设不停”的战略决策,由梯田建设向生态建设转变,由吃回销粮向整县解决温饱目标奋斗,开创了庄浪梯田建设与生态建设的新局面,掀起了庄浪梯田建设的第二次高潮。

十年建成水平梯田36.5万亩,营造以梁峁林带为主的生态林20多万亩,使恶劣的生态环境初步改变,贫困的生活得到改善。

  进入20世纪90年代,庄浪被国家水利部列为全国梯田化建设试点县,全县梯田建设面临攻坚破难的冲刺阶段,县委书记张力学、王应天,适时提出了“大干巧干五年,实现梯田化县”的发展目标,把实现梯田化作为全县最大的政治、最大的项目、最大的任务集中突破,组织起了联乡、联村摆大战场,攻大工程的梯田建设大会战,掀起了全县梯田建设的第三次高潮。

五年共建成水平梯田23.5万亩,每年以4.7万亩的速度推进,用34年梯田建设七分之一的时间,完成了四分之一的建设任务,至1997年底全县累计建成水平梯田94.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0%,实现了梯田化和整县解决温饱的目标,被水利部命名为“中国梯田化模范县”。

  面对旧貌换新颜的庄浪山川,人们自然无比深情地回想起在40多个风雨春秋中,率领干部群众在梯田建设与开发的第一线,同恶劣环境奋力拼搏的充当组织员、指挥员和决策者们的乡镇领导。

王继业,1970年从部队转业后,自愿回到赵墩公社担任了革委会副主任。

到任伊始,他挑起了赵墩公社民兵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指挥部总指挥的重担,他亲自组织一支由复转军人和回乡知识青年为骨干的梯田建设规划小组,绘制了一幅赵墩公社梯田建设的发展蓝图。

从此,他一年四季奔波在全公社各个梯田建设战场,一干就是10年。

1973年,他蹲点徐家湾370亩梯田建设大战场,这里湾大势缓,适宜修建大块梯田,可是大湾中间有一条10米多宽,近3公里长的大水壕,壕边还居住着十几户群众。

堵沟填壕,费工费时,搬迁群众,困难更大。

可王继业却动了真,铁了心,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搬迁,他没有退却,迎难而上。

多次上门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的诚心终于感动了群众,住户搬迁了,大壕填平了,增地20多亩。

他被人们誉为治山治水的“王铁人”,他每次下村蹲点,吃住在群众家里,从不拖欠农民一分钱的饭钱和一两粮票,他还多次为跟随他的公社半脱产水保员付饭钱。

他的这种亲民爱民的作风,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称赞。

在庄浪县,一提起罗国栋这个名字,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农村群众,人们都称他是“实干家”。

1973年任朱店公社党委书记期间,组织全公社20多个大队的3000多劳力,大战下洛河。

他带头扛架子车,和群众一起在10公里外的石门口拉石料,一车石料800多斤重,每天往返两趟,从未间断。

大战两年,筑起了10公里长的一道防洪河堤,,增地3000多亩,保地6000多亩。

如今的这些河滩变成了朱店镇的“聚宝盆”。

罗国栋在担任县水保局局长的七年里,他多次向黄河水利委员会和省水利厅,争取了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庄浪梯田化试点县项目,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庄浪县实现梯田化县规划报告》,报告明确提出,全县要实现梯田化必须坚持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劳力、集中机械、集中资金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施工、统一标准的“五集中、四统一”组织领导机制,这些措施的贯彻实施加快了实现全县梯田化的步伐,使工程质量得到了普遍提高。

每年梯田建设结束时,已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深冬季节,罗国栋亲自带领全体水保技术人员冒着严寒,顶着风雪,深入各乡镇新修梯田地头,逐块丈量验收面积,评定等级,为县委、县政府表彰、兑现梯田建设责任目标提供准确的依据。

1992年,他争取在庄浪县召开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经验交流会,水利部、黄河治理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省水利厅水保局领导对庄浪梯田化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

这年,庄浪县荣获“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甘肃省水土保持愚公杯奖”,罗国栋也被甘肃省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在乡镇工作了整整26个春秋的杨振基,先后担任通边乡、水洛镇、南湖镇党委书记,为官一任,造富一方的强烈责任感使他寝室不安。

1986年秋冬,他和通边乡党委一班人各抓一个梯田建设百亩施工区,施工区搭起了指挥部,他吃住在工地,干在工地,不顾妻子患病,坚守工地指挥施工,全乡50多天完成了新修梯田1200亩,多数施工区被县政府评为优质工程。

在这个乡任职的三年里,全乡新修梯田3200亩,是原来六年的总和。

1989年,县委又调他到工作难度较大的水洛镇任党委书记,在任职的四年里,水洛乡每年新修梯田1500亩以上,他调离水洛乡时,全乡梯田面积已达到21000亩,率先在全县实现了梯田化乡。

一些群众感慨地说:

“杨书记真是实干家!

”1995年,杨振基又被调任庄浪县第二大镇南湖镇,为了把全镇剩下支离破碎的近万亩坡耕地建成水平面梯田,他逐村逐社了解情况,亲自规划施工区,亲自包抓历年不修梯田的“后进村”,一股劲干了两个多月,当年全镇新修梯田5300亩,创造了南湖镇梯田建设史上的最高记录。

蔡明章是庄浪梯田建设的一位先锋,1993年他担任白堡乡党委书记后,敢摆大战场,敢攻大工程,连续三年获得全县梯田建设“三连冠”的殊荣,一次省、地领导检查后称赞白堡乡的梯田工程是一件工艺品。

万泉乡市场经济比较活跃,梯田建设相对滞后,1995年,蔡明章被调到万泉乡任党委书记,面对压力与挑战,他知难而上,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亲自带领乡上的工作人员,上到梯田工地,定地块、搞规划、促劳力、抓质量,逐施工区往上促,当年全乡新修梯田2300亩,比上年翻了一番。

经过两年的奋战,彻底扭转了万泉乡梯田建设的被动局面,进入全县梯田建设先进行列。

无论形势如何变幻,庄浪梯田建设的接力棒从来没有停止过。

20世纪70年代的公社书记杨文举、刘镇荣、董孝先、杜绍太、贾绍直、李仰贵、沈俊州、程宏林、柳四代、徐仰和等等,他们在全县首次组织了17处千亩以上梯田大战场,修成了大块田,在全县树立了典型;20世纪80年代的乡镇书记郑德礼、赵尚荣、张祖武、卢守田、石正才、田银厚等等,他们采取打破村户地界,实行联村作战,异村调劳,推磨转圈,相互受益的办法,大摆百亩以上大战场,掀起了全县新时期梯田建设的高潮;20世纪90年代的乡镇书记韩俊杰、席发学、周彦成、马树荣、王旺德等等,他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敢打敢拼,在实现梯田 化县的最后决战中,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洒下了多少汗水。

  庄浪人民用双手和汗水,塑造了一个“梯田王国”,而创造这人间奇迹的“领头雁”就是一大批村社干部。

40多年来,全县村社干部不知换了多少茬,但他们中许多人青春已经逝去,许多人默默地离开了人世,但几代村社干部创造的辉煌业绩,永远激励着庄浪儿女。

郑河公社上寨大队支部书记周治貌,面对祖辈耕种的“滚牛洼”、“乱石滩”,面对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面对“衣不保暖,食不裹腹”的贫困生活,他毅然选择了与天斗,与地斗,与大自然搏斗的道路。

从1964年起,带领村民们打响了“一战石马峡,二战野狐尾,三战石板川,四战三岔沟”的梯田建设大战场。

数九寒天,常年累月,炸石造田,修地不止,硬是在四条乱石滩上修成石坎水平梯田2521亩。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他咬紧牙关带领群众坚持干,经过数年的奋战,全村人均实现了一亩水平梯田,粮食产量比坡耕地翻了几番,他光荣的参加了甘肃省农业学大寨会议,表彰为“农业学大寨带头人”。

赵墩公社大庄大队安家洼生产队队长高国仓,是庄浪梯田建设创业者的优秀代表。

高国仓死守一个理:

把地修平才是根本出路!

于是,他主动向老支书请缨当了队长。

他在第一场群众大会上说:

“一人穷了可以逃荒要饭,全村穷了能一逃了之吗?

我们大伙只有把地修平,才是出路。

”就这样,高国仓带着全队劳力苦干实干,到1998年全村率先实现了梯田化,被庄浪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大庄梯田化第一村”,被国务院水土保持协调领导小组授予“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称号。

如今的大庄村,山青水秀,家家余粮上万斤,户户盖起新房子。

朱店公社杨家湾大队支部书记孔祥吉,带领群众修梯田被意外的塌方埋住,被人们抢救出来时说:

“阎王爷不收做地的人”。

他顾不上回家,患病的两个儿子没及时治疗而永远离开了人间,孔祥吉带领杨湾大队群众奋战了20多个春秋,共修建水平梯田2760多亩,所有的梯田都修通了机耕道,1975年全村就告别了吃供应粮的历史,1977年他作为平凉地区唯一的农民代表光荣的出席了中共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1987年他转为国家正式干部,享受科级待遇。

为报答党的恩情,他一头扎进水保岗位,一直干到退休。

如今,孔祥吉已年过古稀,他的孙子读书奋进,在高考中一举成名,毕业后就职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老人生活得很幸福。

1975年秋收后,韩店公社组织东门、西门、潘河、韩山、试雨5个大队,26个生产队的2000多劳务,1000多两架子车在5华里的鰲背山上,拉开了一场声势浩大,规模壮观的梯田建设大会战。

潘河四队青年队长潘文秀挖土时不幸遇到塌方,为梯田建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韩山大队老队长韩定娃每天拉运8方土,还主动承担着看架子车的任务,睡在山上的窑洞里,铺的是麦草杆,盖的是破皮袄,落了一身疾病。

正是在这些铁骨头的带动下,两千人在零下20多度的三九寒天,坚持大干了60多天建成高标准梯田1200多亩。

  1980年包产到户后,梯田建设面临劳力难组织,地块难集中,出工难统一,受益难平衡的新难题,但一大批村社干部坚持梯田建设不动摇。

良邑乡郭魏村支部书记魏彦华,深入农户反复做工作,把全村300多名劳力组织起来,连续五年摆大战场,集中建成梯田700多亩,县上每年在这里召开梯田建设现场会,推广郭魏村先进典型。

南湖镇秦梁村支部书记秦斧忠时常说:

“再好的政策也要坚持,只有坚持到底才能给农民带来实惠”。

他向全村群众发誓地修不平不退休,一直干到实现梯田化村,才把支部书记的重任交给了别人干。

南湖镇庙岔村杨志恒,1988年接任支部书记后,他借助堡子沟流域治理的机遇,每年组织一处300亩梯田施工区,还开工建设了一座治沟骨干坝。

在全村抓梯田、筑坝库、栽果园、营生态的关键时刻,他日夜坚守工地不回家,妻子患重病无人照料,去世时年仅36岁。

从此,他强忍着中年丧妻的悲痛,既要侍奉年迈多病的母亲,抚养未成年的两个孩子,耕种着18亩责任田,又要指挥修梯田和筑坝库。

患有气管炎的他累得一天比一天消瘦,大伙劝他不要再干了,他却说:

“我已失了小家,再不能失了大家”。

他托着病身子,一直干到1996年,卧床不起时才罢休了!

那年去世时年仅45岁。

如今堡子沟流域已成为全县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一颗明珠。

悠悠岁月,抹不去创业者的艰辛。

阴屲李村支部书记杨俊连、高川村支部书记高世杰、曹湾村支部书记魏进科、刘罗村支部书记罗思绪、岔口村支部书记张国雄、大庄村支部书记杜万山、陈山村支部书记柳彦成等等,几代村社干部的拼搏,终于把祖祖辈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五

  在当年轰轰烈烈的梯田建设战场中,数千名县直机关干部和乡镇干部,究竟做出了什么贡献?

沿着40多年的征程追寻,就会看到这样一组历史镜头:

当年一大批包村驻社的县乡干部,不是盘座在坑头,抽着旱烟和村社干部一起绘制改造山河的蓝图,就是在梯田建设工地上挥汗如雨;不是和群众促膝交谈,就是挨家挨户访贫问苦;不是在利用劳动间隙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就是在崎岖的山路上匆匆奔走……。

1974年由村党支部书记录用为国家干部的史维汉,到岳堡公社岔口大队驻队。

这年的冬天,大雪降了有一尺厚,天冷得人不敢出门,老史还没有换上棉裤,一条旧绒裤挡着凛冽的寒风,和群众一起顽强的战斗在梯田建设工地,脸冻肿了,手冻裂了,连铁锹把都攥不住,一次,他心脏病突发,晕倒在了雪地。

朱秉祥、李世德、朱永祥、梁合录、蒙丕成、王芳贤、石德成、张宗雄等许多包村驻队的干部们,在同样的年代,每人几乎都有同样的经历和动人心弦的梯田故事。

那时乡镇妇女干部,则付出了更大的牺牲。

李桂香、马瑞英、韩玉琴、马金芳、董淑英等一大批妇女干部,克服着上有老,下有小,家务多,工作忙的种种困难,和男同志一样,始终坚守在梯田建设第一线。

有不少妇女干部带着孩子包村驻队,下地劳动。

令人振奋的梯田建设热潮,激发起了一批豪情满怀,心系家乡建功立业的热血男儿。

国家干部张世宝、马耀国、苏荣仙,西北师大本科毕业生蒙占辉,不当干部当农民,决然回乡,立志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

这一动人事迹,刊登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简报上,送阅到中央领导。

1974年,张世宝辞去营业员工作,回村当队长,为改变大山洼的落后面貌,一干就是5年。

由于常年修梯田积劳成疾,他却带着无限的眷恋和牵挂离开了大山洼,留下80多岁的白发亲娘,留下常年患病的妻子走了……。

在“梯田王国”的建造中,广大农、林、水、水保科技工作者功不可灭,他们每个人的身后有一串感人的事迹。

水保员杨万林、王俊秀、王德怀、史应维、李玉杰、柳满都、王志学、孙社贵、周斌武、张晖、吴映安、张嘉科等等,他们在每年的梯田建设工程中,从定区域、定数量、定地块着手,逐块规划设计,测量放线,计算土方量,绘制图表,到组织群众施工,严把工程质量,严格验收面积,兑现补助款,常年奔波在庄浪的山沟里,一年下来,双腿就像灌了铅,脸色就像采煤工,胶鞋就像讨饭人,正是有这样一支两肩风尘,两脚泥泞,四季淋雨,风雪无阻的技术队伍,才保证了庄浪梯田工程的高水平。

水保员王志学、柳满都去世时年仅40岁,他们的生命停止在了梯田建设的岗位上。

高级农艺师张嘉尧,甘肃通渭人,他在庄浪农业战线上奋斗了42个春秋,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和聪明才能奉献给了庄浪这片黄土地,被人们誉为“梯田播绿人”。

张嘉尧从大学毕业来到庄浪县,一直从事农业技术的试验与推广工作,随着全县梯田建设步伐的加快,他充分发挥梯田增产的作用,先后组织推广了“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坑种洋芋和带状种植等梯田旱作农业新技术”,梯田增产的效益激发了人们大搞梯田建设的积极性。

高级农艺师冯士林,甘肃岷县人,他从1976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庄浪县,背着陈旧的铺盖卷,到离县城40多公里外的赵墩公社大庄大队安家洼生产队蹲点。

安家洼是当时县委副书记芦哲敏包抓的梯田建设点,冯士林在安家洼一蹲就是五年,全身心的投入到梯田增产粮食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的技术中去,先后试验推广出了梯田谷子、小麦、玉米、马铃薯、胡麻五个新品种,并采取“一扩、二改、三养地”的梯田增产新技术,使这个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穷山区,五年连续粮食亩产达到180公斤,人均口粮达到210公斤,一举摘掉了吃回销粮的帽子。

还有程华、李兆坤、郭存、梁振科、吴敬华、高富廷、朱富林、任增禄、吴永斌、郑海、苏殿新、柳发昌石瑜等一大批科技精英,长年累月奔波在庄浪的梯田里,搞试验,抓示范,树典型,全面推广梯田旱作农业新技术,获得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可喜成效。

  在庄浪30多年的梯田化建设工程中,还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长年累月,坚持大搞梯田建设,承担了当时全县近60%的建设任务,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庄浪有名的民兵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

那时,每个大队都组建了百人以上的梯田建设专业队,他们把自己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庄浪的梯田建设,有人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1971年,担任南湖公社秦梁大队梯田建设专业队长的孙旦来,有着火一样的热情,无论是日晒雨淋,还是严寒酷暑,他始终坚持奋战在修梯田的第一线,带头大干苦干,没有旷过一天工。

1975年的一天,当他一口气推完240架子车土,干了整整18个小时后,不堪饥饿和重负的他,竟一头昏睡在潮湿的土地上,妻子见了直掉眼泪,醒来后他却说:

“改土五、六年,我就睡了这么一个好觉”。

就是这个硬汉子,带领专业队员用镐头挖,背篓背,架子车推,修平了秦梁村所有的山坡地。

韩店公社西门大队专业队长刘殿东和父母妻子临出门上工地前,总要把年仅两岁的孩子用绳子拴在窗框上,每次收工回来,孩子不是在哭叫,就是哭累了睡在炕头上,有时被绳子勒得口吐白沫。

有一次,刘殿东一家人晚上8点多才回到家里,只见儿子因患中毒性痢疾已经休克,虽然挽救了过来,却留下了后遗症。

年仅23岁的李国效,1974年当上了卧龙公社阴洼李大队专业队长。

那时,他还没结婚,一年四季“泡”在梯田工地上,丢下父亲双目失明,患风湿病母亲无人。

在一个阴雨连绵的深秋,当他正和专业队员一道奋战在大梁咀梯田工地上,邻居跑来告诉他:

“你娘快不行了”!

当他跑回家时,母亲却已经咽了气。

他常愧疚地说,“我和修梯田结下了不解之缘,才对父母欠下了一笔无法还清的债”!

在20世纪70年代的庄浪梯田建设专业队里,曾有成千上万的花季少女,把自己的情和爱都无私地撒播在这场气壮山河的梯田建设中。

罗翻调,曾是卧龙公社刘罗大队有名的“铁姑娘”队长。

1974年,年仅18岁的罗翻调将全村30多名未婚女青年组成梯田建设铁姑娘队,干起活来个个干劲十足,挑战男青年,赶得男青年们喘气抹汗的空都挪不出来,每天搬运的土方量和修筑的地埂远远超过了男青年。

她还向全县梯田建设铁姑娘队发出倡议:

“地冻三尺,心热一丈,皮开肉绽,移山造田的决心不能变”。

庄浪县委授予罗翻调征山治水的“巾帼英雄”称号,县电影队把刘罗大队铁姑娘队修梯田的事迹制成幻灯片在全县放映。

还有沈凤香、张翻过、陈英,李明霞、王转转、马兰兰等一大批铁姑娘,她们不但和其他姐妹们一样每天都要完成十多方的运土量,还抽空排练节目,利用工地吃饭,休息时间为大伙演出鼓劲。

当年参加梯田建设的老人们,一提起这些姑娘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据当年县农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