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2646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69 大小:9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1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窃读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从小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三、课前准备:

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导语

2、揭题。

3、板书课题。

4、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1、畅所欲言。

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

2、和老师书写课题。

3、齐读课题。

4、质疑。

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注意引导学生书写的技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认真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1.学生读课文,思考。

2.自学生词新词。

3、初步概括课文内容。

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三、检测学情。

1、出示生字词语。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

下面,就让你们就反复地读一读吧!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让学生概括地说说课文是怎么记叙“我”窃读的经历与感受的。

(4)、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

3、品读课文,体会走进书店的经历。

1、认读生字词语。

2、体会词语的含义。

3、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线索: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4、默读第3自然段

(1)画出“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或关键词。

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跨进店门,暗喜”,“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写出了她读书的渴望与急切,这些都说明了她特别喜欢读这本书。

(2)想像当时“我”找书的样子。

表演体会。

(3)她这样去窃读,你们有什么感受?

(4)朗读,读出心情。

 

把鲜活的文字转化成直观的想像与表演,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体验。

 

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四、置留问题,当堂训练。

1、她是一个多么爱读书的小姑娘!

当她找到那本想读的书,又是怎样阅读呢?

她有怎样的心理感受?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读一读,写一写课文新词。

2、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

 

迁移练习,巩固提高。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入。

1、出示词语。

2、过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我”为了读到自己喜欢的那本书,费劲了力气才找到。

那么,我是怎样阅读呢?

有什么感受?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1、认读词语。

2、回顾课文内容。

复习巩固,使学生在学习时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学提示:

出示自学提示要求。

1、认真阅读课文。

2、用“—”画出“我”窃读时的样子;用“﹏”画出“我”窃读的方法。

并同桌交流体会。

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三、检查自学情况。

1.重点指名读第3自然段,

⑴ 体会“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

 ①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①快乐的是什么?

恐惧的是什么?

②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

⑶引导学生读出这种复杂的内心。

3、指导默读5——10自然段。

4、联系生活实践说说“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对这句话的理解。

1、指名朗读课文,同学们谈各自的体会。

2、体会我读书的样子与内心:

3、联系生活说一说。

⑴“害怕书店老板发现”是什么滋味?

⑵“把自己隐藏起来”是什么滋味?

⑶“赶上天下雨”是什么滋味?

⑷“饿得饥肠辘辘”是什么滋味?

⑸“日光灯亮起来”是什么滋味?

⑹“我走出书店时”是什么滋味?

4.明确: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适时引导,使学生在学习时能抓住课文的主要问题。

 

感悟写法,体会语言精妙,训练语言运用能力。

三、感悟写法。

1.引导:

这篇课文真实感人。

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2.小结:

这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酷爱。

1、讨论,自由畅谈。

2、相机朗读,读出对读书的热爱。

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品悟语言,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落实语文的基础。

四、拓展延伸。

1、以后你们应该怎样读书?

1、畅所欲言。

2、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

 

六、板书设计:

1、窃读记

  贪婪害怕

  开心 朴实而又生动感人

  饥饿依依不舍

  麻木 轻松

七、教后反思: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分角色读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读书和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三、课前准备:

让学生搜集季羡林的相关资料。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导语。

2.质疑。

 

3.总结:

读书就是要具备这样的素质,边读边疑,最后又在读中解决疑问,那才是真正的读书高手。

1.倾听。

 

2.齐读课题。

 

3.看课题,质疑。

导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自学指导

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课文,用“—”画出生字生词。

2.思考:

苗苗与季老先生讨论了哪几方面的问题?

通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三、检测学情

1.指名朗读课文。

2.出示下列词语。

3.看来读通课文不是难题,谁能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相机板书。

4.对于季羡林爷爷,昨天老师布置大家回家搜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分享搜集的成果。

5.在对话中,苗苗同季爷爷交流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见解?

你的感受又怎样?

相机板书。

6.深入浅出,辩论交流。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一起来做个鉴定(出示):

季羡林和苗苗算不算书虫?

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应的理由。

再比较一下,这两个书虫有什么不同?

7.总结:

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对我们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有人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

(出示)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认读。

3.回答。

4.汇报搜集的成果。

5.重点围绕以下句子合作交流,谈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c.古文也很重要。

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6.找出相应的理由进行辩论。

7.完成:

阅读,是______________,为我___________。

阅读,是________,让我__________。

8.品味题目寓意。

比较: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苗苗与季羡林的对话”,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以“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为题?

(课题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读书,体会读书的感受。

 

写句练习,体现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

 

明确作者这样命题的意义,积累内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写作结构剖析。

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比较,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了解这是一篇访谈录,采用的是一问一答式。

一般的访谈录在课文前一般都要标明时间、地点以及采访的对象等等。

了解作者的布局谋篇。

五、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畅谈收获: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诚如《窃读记》中那位老师说的一样:

“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2.完成相关练习。

 

掌握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访谈录)

  闲书  多看书

  偏科  三贯通

  学习外语  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

七、教后反思:

 

 

3走遍天下书为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伴侣、娱乐、毫不犹豫、一趟、背诵”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2、过程与方法:

(1)整体把握主要内容。

  

(2)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想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2、理解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难点)。

三、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回顾自己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想想自己阅读经历与方法。

2、教师整理部分读书名言与读书方法,课件出示生字,一些重点句子及训练的句式。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导语。

2.揭题。

1.倾听。

2.齐读课题。

谈话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释题明意,质疑问难。

1.“侣”是什么意思?

课题是什么意思?

2.质疑课题。

1.明确:

伴侣、同伴

2初步认识:

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

解题明题意。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句。

1.指导初读课文。

2.出示词语。

3.指导写字。

1.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新词读准确,并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把生字新词画下来,标下段落序号。

2.认读词语。

3.着重练习:

豫、趟。

 

巩固生字词,为学习课文打好铺垫。

四、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1、整体感知。

2、感悟方法,拓展小练笔。

①感悟方法。

师:

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她在读书过程中是怎样读的?

你认为作者读书有方法吗?

你认为作者读书有一定顺序吗?

②关注练笔。

③展示练笔。

④小结。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2、自读自悟。

3.读第7自然段。

4.体会:

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小结收获、想象

5.体会“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

拿出习作本,写一写,注意用上“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

6.上台朗读交流。

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过程中,抓住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落。

同时,让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对话,交流自己读书经历与方法,让学生展示自我阅读的成功,激发学生动脑、动口的表达欲望。

读中学写,既整合了教学内容,又体现了扎实的语文实践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回顾导入,感知情感。

1.相机板书:

以书为侣:

原因方法。

2、了解了作者的选择,通过上一节课学习,你对作者有什么印象?

1.了解上节课所学内容。

2.明确:

作者特别爱书,而且很会阅读。

由回顾前文内容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二、体悟方法,品味情感。

 

三、阅读链接,升华情感

1.检查自读情况,进行朗读指导。

2.你发现了哪些句子表现了作者深爱书籍?

说说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

3.根据你自己的读书感受,填一填,读一读。

4.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神奇的书》。

2.学习了课文,读了这首诗,谈谈你对书、对读书的感受,诵读这首诗歌。

1.自读课文,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这种爱书、爱读书的深厚情感,画上记号,想一想作者怎样具体地表达这种情感呢?

可以在一旁写上批注。

2.读相应的句子、段落交流感受。

3.练习。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也是_________。

4.理解“毫不犹豫”。

体会回答果断、爱书之切的情感。

5.交流体会反问句的妙用。

6.列举交流学生自己搜集到的读书的名言资料。

7.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1、放声朗读《神奇的书》。

1)画出书神奇的地方。

2)想一想作者怎么表达的。

2.畅谈感受。

 

在学生阅读感悟有所沉淀内化时,顺势引导拓展新的阅读内容,让学生有喧泄、展现自己情感与能力的空间,实现课堂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最后的畅谈感受,更是实现学生对阅读兴趣与价值观的新的提升,让学生心中铭记“走遍天下书为侣”。

四、课后训练。

讲要求。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练习迁移巩固。

六、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

  内容思考

  品味欣赏

  寻找新知

  总结收获

  产生共鸣

七、教后反思:

 

4﹡我的“长生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2、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体会读书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2、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难点)

三、课前准备:

让学生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板题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

2.板题:

我的“长生果”

1.倾听。

2.齐读课题。

谈话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出示自学目标

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4.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质疑课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三、检测学习情况,品悟语言,学习积累。

1、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

作者在作文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1.把自己感受深地方多读几遍,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批注。

2.找出文中的优美词句,同桌讨论交流读书的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

4、品读课文,积累词句

就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了解课文内容,在同桌间合作交流,析疑解疑。

四、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

2、布置作业。

1.写出有关读书的词语和描写秋天的词语。

2.抄写文中的优美词句。

学练结合,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

4﹡我的“长生果”

  津津有味→废寝忘食→不求甚解→如醉如痴

  阅读:

博览群书如情入境写读书笔记

  作文:

构思别出心裁写真情实感借鉴模仿

七、教后反思:

 

5古诗词三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写“洛、榆、畔、帐”,正确读写“洛阳、榆关、湖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

2、过程与方法:

在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朗读中体会作者透过语言文字表达的思乡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想诗境,悟诗情,背诵、默写,积累语言。

(重点)

 2、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难点)

三、课前准备: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导入、板书课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北宋王安石的诗。

2、板书《泊船瓜洲》。

1.倾听。

2.齐读课题。

直接导入,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小黑板出示学习指导。

2、巡视指导。

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本诗的生字词。

2、通过读古诗,同桌讨论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通过搜集资料,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通过自学、小组讨论来感知课文。

三、检测学习情况。

㈠交流探讨学习收获

1、指名汇报学习收获。

㈡理解吟诵,体会感情

㈢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通过换词法,引导体味“绿”的妙用。

1、指名读,正字音。

2、反复读。

3、说说自己最欣赏诗中句子。

4、通过注释、查阅工具书、了解全诗的意思。

5、体会古诗思想感情,读诗、背诗。

6、品味诗歌的意境。

7、交流感悟。

体会诗人情感的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

 

指导学生推敲作者用词的准确。

四、总结。

总结,指导背诵。

练习背诵。

积累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导入、板书课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唐朝诗人张籍的诗。

2、板书:

《秋思》

1.齐读课题。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激发学习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小黑板出示学习指导。

2、巡视指导。

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本诗的生字词。

2、通过读古诗,同桌讨论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在自学的基础上交流,初步了解古诗的内容。

三、检测学习情况。

㈠检测阅读、理解。

1、指名汇报学习收获。

㈡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和蕴含的故事,体味诗中的情感:

诗人这样做是因为什么?

从他的行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㈢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再读全诗,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诗的大意,把不懂的词句做上标记。

3、说说自己最欣赏诗中句子。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见”、“意万重”、“恐”、“又开封”等词的含义。

4、通过注释、查阅工具书、了解全诗的意思。

5、体会古诗思想感情,读诗、背诗。

6、品味诗歌的意境。

7、交流感悟。

体会诗人情感的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读诗,看注释,结合插图,合理想象感受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

总结,指导背诵。

练习背诵。

积累古诗。

第三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导入、板书课题

1、导入。

2、板书:

《长相思》

1.齐读课题。

通过搜集资料,班级交流,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小黑板出示学习指导。

2、巡视指导。

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本词的生字词。

2、通过读词,分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体会词意。

3、有感情地朗诵,体会这首词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自学的基础上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初步了解词的内容。

三、检测学习情况。

1、检测读词情况。

2、示范读。

3、领悟词意。

提出两个关键的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①作者的“身”在那里?

②作者的“心”在那里?

1.读准词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

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2.汇报理解词意。

3.谈体会。

4.练习有感情朗读,读出作者“身”与“心”分离的感受。

引导学生读词句,看注释,结合插图,合理想象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训练总结。

总结。

背诵本首词。

积累古诗词,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六、板书设计:

5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远望钟山见秋风山水--身已远

春绿江面思乡浓意万重风雪--梦不成

  见月思归  }思乡浓(思乡浓)

说不尽

又开封

七、教后反思:

 

6梅花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缕缕、幽香、漂泊、唯独”等词语。

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3)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词。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2、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三、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板题

1、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2、板书课题。

1.倾听。

2.解题:

查字典理解“魂”的意思。

那么“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

鼓励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二、出示自学目标

小黑板出示自学指导:

学生按要求自学: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通过画、读、想、说等方法自学课文,掌握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检测学习情况。

组织班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