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铺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秋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2379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铺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秋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罗铺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秋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罗铺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秋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罗铺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秋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罗铺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秋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罗铺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秋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

《罗铺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秋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铺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秋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罗铺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秋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

罗铺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秋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罗铺中学2008年秋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阻遏(è) 寒噤(jìn) 仄歪(zè) 孤孀(shuāng) 

B.骇人(hè)绥靖(suǐ)地窖(gào)愧怍(zuò)

C.箱箧(jiá) 荒谬(miào) 掳走(lǚ) 尴尬(gà) 

D.蹿越(cuàn) 狼藉(jí) 蹒跚(shān)瓦砾(lè)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慌失措荡然无存永垂不朽懊丧

B.眼花缭乱名副其实响彻云宵耸立

C.锐不可挡月明风清转弯抹角班白

D.丢人现眼独一无二丰功伟绩管辖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他喜欢自命不凡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B、08北京奥运会,中国足球队惨遭淘汰,教练怨声载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没有给国家争光。

C、“神舟七号”成功发射,翟志刚成为我国历史上太空行走第一人,这与他平时工作兢兢业业,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是分不开的。

D、部分西方媒体别出心裁地剪接西藏“3·14”事件的图片,歪曲报道事实真相。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B.同学们假日旅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城市的空气更加清新。

D.“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它表达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新闻主要用事实讲话,但可插入简要的议论。

 B.《芦花荡》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C.《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

他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在人间》等。

D.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在《蜡烛》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这一悲壮而崇高的场面。

6、根据例句,以“亲情”为题,仿写两个句子。

(2分)

亲情,是母亲疲惫时我端上的一盆热乎乎的洗脚水。

亲情,。

亲情,。

7、下面是2008年8月20日《成都商报》的一则消息,请给它拟一个标题(2分)

本报讯北京时间8月19日晚8点05分,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体操男子单杠比赛中,我省体育健儿邹凯以16.200分夺得金牌,为我国夺得了第41枚金牌,这也是邹凯继男团和自由体操之后,在本届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三枚金牌。

追平了李宁1984年创造的中国选手单届奥运夺金最多的纪录。

至此,中国体操队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了全部14枚金牌中的9枚,大大超过了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创下的单届5金的纪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字)

8、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神舟七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飞船在太空预定轨道绕地球飞行了四十五圈。

飞行期间,航天员飞行乘组在地面组织指挥和测控系统的协同配合下,顺利完成了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后,于28日傍晚在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18时22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安全出舱,这意味着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1).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航天员,出舱的那一刻,你最想说什么?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想对三位航天员说些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诗文默写(6分)

(1)少壮不努力,_______。

(1分)

(2)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3)写出两句战争的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写出四个战争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分)

(5)写出莲的三个别称:

,,。

(1分)

10.“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话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

它出自_________(书名),作者是__________(国籍)的___________(作者),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

(2分)

11.综合实践活动。

(4分)

某中学八

(1)班准备召开“为祖国争光,为奥运添彩”的主题班会,班会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

我们可以为奥运做些什么?

请帮助做好以下工作:

⑴第一小组收集了以下两则材料,请帮助他们从中各提取一条信息,让他们的发言具有针对性。

(2分)

【材料一】

项目

性别

愿意参加奥运志愿者服务的比例

喜欢谈论体育话题的比例

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

喜欢看体育节目和体育报刊的比例

男生

80.8%

80%

76.7%

70%

女生

80.5%

52.1%

45.4%

47.3%

【材料二】

日前,首都体育学院师生对部分中学生进行了奥林匹克基本知识认知情况调查。

结果显示,60.3%的男生完全答对,女生答对率为56.3%。

从答题情况看,中学生能准确知晓奥运会一般性知识,但对“谁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奥运会从哪届开始兴奋剂检测”等一些较深层次的问题,答对率偏低。

其中,三成青少年不知道“现代奥运之父”是法国人顾拜旦。

①从材料一提取的信息:

②从材料二提取的信息:

⑵根据下面要求,请为主持人设计一段结束语。

(2分)

要求:

①结束语中要出现“奥运志愿者”这个词语。

②结束语中至少为中学生如何服务奥运提出两项具体可行的建议。

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活版》片断,完成12-15题。

(共11分)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则以纸帖之___________

(2)每韵为一帖___________________

(3)持就火炀之___________(4) 瞬息可就__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制作活板的第一道工序是(),所用的原料是(  ),用火烧活字的目的是(  )(请分别用原文中的一个二字词回答)(3分)

15.这段文字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用自己的话给A、B、C、D、拟个名称填在符号后横线上,并按先后顺序正确排列把其代号填在数字后横线上:

(4分)

A、 B、C、D、

考场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1)

(2)F用药物蒙铁板(3)(4)(5)E(6)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1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伋 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 问:

“儿曹何自远来?

”对曰:

“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辞伋 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 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 伋 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传伋 》,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相委而去    杂然而前陈者     B.计日告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C.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其为人若此  安陵君其许寡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段理解。

(5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

(3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

(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共8分)

玉兰花的记忆

考场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①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我家院子里的玉兰花散放出清远的香味时,总有认识或不认识的邻人,专程前来要花。

②玉兰花树约有两层半的楼房高。

自我有记忆起,便有花香。

父亲总是起个大早,趁花含苞时便给摘下。

他把较细的竹竿末端削成剪刀口状,以辅助摘花。

有时他亲自爬上树去摘,身手矫健。

然后再把摘下的花,分别装在小袋子里,置于冰箱保鲜,一有邻人闻香驻足,便可以方便相赠。

③当然,父亲一定会留下枝头上那些用手可以够得到的花,让前来感染香气的邻居,也可以得到在绿阴中寻一抹清幽的乐趣。

④念小学时,家人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些玉兰花,用手帕包好,以免损及象牙白的花瓣。

然后再三叮咛,送给老师和同学。

有时自己懒惰贪玩,便忘了。

经常是老师提醒:

“我又闻到花香哦。

”我才猛然记起。

⑤常常在送给老师后,玉兰花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当同学向我要时,就显窘促,只好从亲近的同学开始送;一些偶有口角的,就给省下来了。

这时想来,真自觉小家子气。

⑥那时一直不明白,何以小小的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

因为我总是喜欢花的姿态,远

远胜过它的香气。

直到渐渐长大,才稍稍明了这是一种喜悦心情。

二十几年前,物资并不丰富,用香水的人当然不多。

能在夏日清早感染一身香气,并持续整天,的确令人喜悦。

在要花的过程中,即使不认识的人也能透过花间说家常,增进友谊。

真是情趣无限!

⑦而父亲赶早摘花,想到会有许多人喜欢他种的花,并盘算着不知今天的花够不够时,这份可以与人分享的心情,更是令人欣慰啊。

尤其某个有晨曦的夏天清早,当我看见父亲摘下一朵沾露的玉兰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亲的耳际,顺手理理母亲的头发时,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

⑧我恍然大悟。

原来,母亲身上的花影飘香,皆是父亲每天亲手插上去的。

对父亲而言,这也许是极自然不过的一个举止,但跃入我眼里,却是温柔万分。

我很难明确地描述出这份感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⑨对玉兰花我有很特别的记忆。

我曾在它的枝干上,每年刻画一痕,以志成长;也曾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

但这都只不过是父亲无形中带给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启示。

16.文章第②③段具体描写了父亲摘花的过程,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⑥段说小小的玉兰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请结合这段文字说说“魅力”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结合第⑦段中父亲给母亲插花这一细节,分析“我”深深感动的原因。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第19—23题。

(共10分)

哦,中学时代

冯骥才

1人近中年,常常ào_______悔青少年时由于贪玩或不明事理,làn________用了许多珍贵的时光。

想想我的中学时代,我可算是个名副其实的“玩将”呢!

下棋、画画、打球、说相声、钓鱼、掏鸟窝等等,玩的花样可多哩!

2我还喜欢文学。

我那时记忆力极好,虽不能“过目成诵”,但一首诗念两遍就能吭吭巴巴背下来。

也许如此,就不肯一字一句细嚼慢咽,所记住的诗歌常常不准确。

我还写诗,自己插图,这种事有时上课时做。

一心不以二用,便听不进老师在讲台上说些什么了。

1

考场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我的语文老师姓刘,他的古文底子颇好,要求学生分外严格,而严格的老师往往都是不留情面的。

他那双富有捕捉力的目光,能发觉任何一个学生不守纪律的行动。

瞧!

这一次他发现我了。

不等我解释就没收了我的诗集。

晚间他把我叫过去,将诗集往桌上一拍,并不指责我上课写诗,而是说:

“你自己看看里边有多少错?

这都是不该错的地方,上课时我全都讲过了!

”他的神色十分严厉,好像很生气。

我不敢再说什么,拿了诗集走去。

后来,我带着那本诗集,也就是那些对文学浓浓的兴趣和经不住推敲的知识离开学校,走进社会。

2社会给了我更多的知识。

但我时时觉得,我离不开,甚至必须必须经常使用青少年时学到的知识,由此而感到那知识贫薄、残缺、有限。

有时,在严厉的编jí______挑出的许许多多错别字、病句或误用的标点符号时,只好窘笑。

一次,我写了篇文章,引了一首古诗,我自以为记性颇好,没有核对原诗,结果收到一封读者客气而又认真的来信,指出错处。

我知道,不是自己的记性差了,而是当初记得不认真。

这时我就生出一种ào______悔的心情,恨不得重新回到中学时代,回到不留情面的刘老师身边,在那时光充yù_____,头脑敏捷的年岁里,纠正记忆中所有的错误,填满知识的空白处。

把那些由于贪玩而荒废掉的时光,都变成学习和刻苦努力的时光。

哦,中学时代,多好的时代!

3当然,这是一种梦想。

谁也不能回到过去。

只有抓住自己的今天,自己的现在,才是最现实的。

而且我还深深地认识到,青年时以为自己光阴无限,很少有时间的紧迫感。

如果你正当年少,趁着时光正在煌煌而亲热地围绕着你,你就要牢牢抓住它。

那么,你就有可能把这时光变成希望的一切,你如果这样做了,你长大不仅会做出一番成就,而且会成为一个真正懂得生命价值的人!

19,给下列拼音处填汉字。

(2分)

1ào_______悔②làn______用③编jí______④充yù____

20将文中第③段中“晚间他把我叫去,将诗集往桌上一拍”中的“拍”字换成“摔”,可以吗?

为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⑤段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其作用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的语文老师刘老师曾经没收了作者少年时代创作的诗集,并十分严厉地批评了他。

你认为刘老师做得对吗?

如赞同刘老师的做法,请写出理由;如不赞同,请写出你认为教师应采取的对策。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者自称自己在中学时代是个名副其实的“玩将”。

你喜欢玩吗?

对于“玩”与“学”产生的冲突,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呢?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6、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生活贫穷,处境艰难;他们淳朴善良,老实厚道,他们以诚待人,知恩必报。

请你把目光从伟人、英雄及各类闪光的明星身上移开,试着去关心我们身边的小人物。

请以“我身边的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要有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

 

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1、A2、D3、C4、D5、C6略

7、1、邹凯单杠夺冠成“三金王”邹凯勇夺单杠冠军一届三金比肩李宁

邹凯夺单杠金牌三金王荣耀比肩李宁邹凯体操单杠摘得中国第41枚金牌

8、略9、

(1)老大徒伤悲

(2)一览众山小(3)烟波江上使人愁(4)山山唯落晖(5)(6)(7)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柯察金

6.⑴①绝大部分男、女生都愿意为奥运服务,但男生体育的参与和关注度远远高于女生。

②中学生对一般性奥运知识掌握较好,但对较深层次的奥运知识了解不够。

⑵我们可以自觉保护身边环境,实践绿色奥运的理念;我们可以了解赛场礼仪,文明观看比赛;我们还可以学习各国礼仪,做到文明得体地接待国外友人。

其实,服务奥运很简单,让我们人人都充当奥运志愿者,为北京奥运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我们用甜美的微笑,铸就和谐北京,打造成功奥运。

10.A(2分) 

11.C(2分) 

12.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吗?

”(或:

那客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

”)元方答道:

“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2分。

直译或意译均可,酌情评分。

13.

(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 郭伋守信(或:

郭伋不违信于儿童)  描写(或:

对话描写;语言描写)(3分。

每空1分) 

(2)答案示例:

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2分。

答对一条得1分,最多2分;言之成理即可,“讲信用”除外。

7.2分)

(1)用标签标出

(2)标签(3)靠近(4)完成

8.(3分)他的方法是:

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东西覆盖好。

9.(2分)刻字、胶泥、令坚(对两个得1分,全对得2分)

10.(3分)(对两个得1分,全对得3分)A、按平版面 B、设置铁范C、密布字印D、设置铁板

(1)D

(2)F用药物蒙铁板(3)B(4)C(5)E用火烧(6)A 

15.慷慨大方,热情助人(助人为乐)(4分)

16.香气能令人喜悦,在要花送花过程中增进友谊。

(4分)

17.①我曾在它的枝干上,每年刻画一痕,以志成长;也曾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

(2分)②对人要有爱心(1分)。

18.①懊②滥③辑④裕

19.不可以。

“拍”字表现出刘老师虽气愤但仍很郑重的态度,而“摔”字则会表现出对诗集的不屑一顾,这不符合语境的意思。

20.拟人。

生动地表现出青少年时光充裕、正可有所作为的意义。

21.赞同者可从教师对待学生的爱的不同表现来阐述;不赞同者可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或学生心理接受善等角度设计方法。

22.此题宜从自身的生活体验出发,写出真切的感受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