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题C卷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3155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题C卷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题C卷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题C卷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题C卷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题C卷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题C卷 含答案.docx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题C卷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题C卷 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题C卷 含答案.docx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题C卷含答案

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题C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

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

_______

考号:

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学过程》

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2、小李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对权威应绝对的尊敬和顺从。

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李的道德发展处于()。

A.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遵守法则取向阶段

3、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A、生产力

B、人才

C、劳动力

D、科学知识

4、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

A.六三分段设置

B.五四分段设置

C.九年整体设置

D.多种形式设置共存

5、在我国近现代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王寅学制

B.葵卯

C.壬子癸丑

D.壬戌学制

6、王老师在讲“果实”这个概念时,列举了苹果、花生等可食果实的例子,也例举了棉籽、橡树籽等不可食果实的例子。

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A.变式

B.范式

C.原型

D.演绎

7、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

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

A.遗传素质

B.家庭背景

C.社会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8、上学路上,徐燕看到一个同学正艰难的推着一位生轮相的老人上斜坡路,地非常激动。

这种道德情感属于()。

A.动作性道德情体猃

B.形象性道德情感

C.想象性道德情感

D.沦落性道德情感

9、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一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10、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新学期伊始,高一化学课李老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考试,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有关能力。

这种考试属于()。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1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显著特点是()。

A.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B.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

C.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

D.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1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

A.进行个别教育

B.组建班集体

C.建立班级秩序

D.指导学生学习

13、形象联想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问题解决策略

14、基于问题解决活动来建构知识的过程属于()。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

D.探究学习

15、教学是一种交往过程,是()。

A.认知过程

B.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C.教师与学生双主体

D.学生主导教师主体

16、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可分为()。

A、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B、综合课程和单一课程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17、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社会课程论

D.要素课程论

18、综合实践活动是()。

A、选修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必修课程

19、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是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理想国》

20、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技能本质上是()。

A.习惯性动作

B.陈述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经验性知识

21、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如何,各种专业之间的比例如何,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所制约。

这说明了()。

A、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

C、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

D、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方法发展与改革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个体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

 

2、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3、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明确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4、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在良好的外界环境作用下,学生的认知发展可以从前运算阶段直接跨越至形式运算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

 

2、简述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

 

3、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4、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材料一:

一篇调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报告显示,有一半的老师认为现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材料二:

在一节政治课上,老师在认真的讲课,还时不时地在黑板上写下重点内容,而学生有一部分在学英语,一部分在看小说,一小部分同学甚至在交头接耳,老师忽然意识到了学生的情况,说把你们无关的东西收起来,否则我就下去收走。

有一个同学小声地说“讲的课有什么意思,还不是照本宣科,还不如直接划重点算了”。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现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初一

(2)班学生李小刚对学习毫无兴趣,成绩极差,各科考试很少及格,一次期中数学考试,他一道数学题答不上来,就在试卷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是如此多青难道你把我当着一个无用的人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

数学老师阅卷时,看到这份无标点,别字连篇,字迹潦草的答卷后,非常生气的把李小刚叫到办公室,交给了新任班主任梁老师,梁老师问明情况后,并没有直接训斥李小刚,而是耐心的帮助李小刚在他的“杰作”上加上了标点,改了错别字,重新组织了那段话。

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的向我靠近。

零分,你如此多情,

难道你也把握当作一个无用的人。

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

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

再见吧,零分!

然后,梁老师让李小刚读了这段话,赞叹道:

“这是诗,一首很好的诗啊!

听到这句话,李小刚感到很诧异,梁老师接着说:

“诗贵形象,你的这首诗很形象,诗言情,诗言意,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不甘与零分为伍的人。

“这是诗?

我也能写诗?

没想到梁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还会如此的评价他,李小刚非常感动。

从此,在梁老师的不断鼓励下,李小刚驱散了心中的阴霾,坚定了学习的信心,端正了学习的态度。

两年后,李小刚顺利的考上了高中。

问题:

(1)梁老师成功的运用了哪一种教育原则?

(2)结合材料,阐述贯彻其原则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C

2、A

3、答案:

C

4、C

5、答案:

C壬子癸丑学制

6、A

7、【答案】D。

解析: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

学习需要和动机即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故本题选D。

8、B

9、B

10、B

11、【参考答案】D

12、B

13、B

14、D

15、C

16、答案:

D

17、【答案】B。

解析:

活动课程论主张编制课程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顺序相一致,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以活动为中心,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提倡学生“在做中学”。

18、答案:

D

19、【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教育文献《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0、C

21、答案:

B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参考答案】×。

解析:

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

道德行为的形成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各方面的影响,有了好的道德认识,不一定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所以二者不一定完全一致。

2、正确。

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遗传因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物质基础和发展的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受到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使遗传素质发生一些改变。

3、此说法是正确的。

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班级形成的基础就是要有明确的共同目标。

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同和支持;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方向,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进取的行为动机;还可作为设计与选择班级活动的依据以及班级实施监督与考评的标准。

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奋斗目标。

班级的奋斗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的、中期的和远期的三种,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

教师应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制定适当的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4、【参考答案】此说法错误。

皮亚杰根据对自己的孩子的观察研究提出认知发展阶段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从低到高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四个阶段都有对应的年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年龄特征,是具有不可逾越性和不可逆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正确答案:

(1)综合性。

体现在学科综合、时空综合、学习方式方面的综合。

(2)实践性、活动性。

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各项活动中通过“做”“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

课程的时空是开放的,同时不是单一的学习方式,学生必须从观察中学,从访问中学,从劳动中学,从实验中学,从画中学,从唱中学,也就是在活动中学。

(4)生成性。

生成包括学生活动主题的生成、活动过程的生成。

但是要注意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5)自主性。

学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从活动主题或课题的提出,到活动方案的制订,再到活动的实施,都应该让学生自主活动。

(6)课程性。

这些特点体现在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实施、地位和管理等方面。

2、

(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2)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

(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

(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基础上引出结论。

3、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