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8《地球上的水》教案新人教必修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3129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复习8《地球上的水》教案新人教必修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三地理复习8《地球上的水》教案新人教必修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三地理复习8《地球上的水》教案新人教必修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三地理复习8《地球上的水》教案新人教必修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三地理复习8《地球上的水》教案新人教必修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复习8《地球上的水》教案新人教必修一.docx

《高三地理复习8《地球上的水》教案新人教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复习8《地球上的水》教案新人教必修一.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复习8《地球上的水》教案新人教必修一.docx

高三地理复习8《地球上的水》教案新人教必修一

《新课标》高三地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单元讲座

第八讲地球上的水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水圈内各种水体类型的数量和分布

2.结合图表和数据信息,分析不同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及水量变化特点(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3.从水循环的概念与环节入手分析全球或某区域的水平衡状态。

4.分析世界主要海洋区域的洋流模式及主要的洋流名称,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5.通过分析图表资料分析世界或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差异与时间分布特点,提出改变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合理化建议。

本讲重点:

1.水循环的组成环节及影响

2.世界主要海区的洋流分布及影响

3.水资源的空间差异与时间分布特点

本讲难点:

世界主要海区的洋流分布及影响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组成:

图8-1

2.我国河流五种补给形式的比较

补给类型

补给时间

影响因素和补给特点

主要分布区

雨水

夏秋季节

随降水量而变化,不连续且集中

东部季风区

积雪融水

春季

春季升温,有时间性、渐增过程

东北地区

高山冰川和永久积雪融水

夏季

夏季高温融水,水量较稳定

西北和青藏地区

湖泊水

全年

湖泊水和河水的相对水位,对河流有调节作用

长白山天池和长江中下游

地下水

全年

与河流水位有互补关系,水量稳定可靠

普遍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

大气降水是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

冰川对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陆地其他水体。

江河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

[经典例题1]一般情况下,河流R()

A.只有春汛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D.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个汛期

解析:

考查读图能力。

根据图中给出的经纬度,纬度48°在我国是纬度较高地区,经度130°基本位于我国最东部地区。

根据河流分布、流向,山脉分布、走向,国境线、省区界线等地理事物内容判断图示地区是黑龙江省的大部地区,河流R是黑龙江的支流松花江。

东北地区冬季积雪,春季融化补给河流,积雪融水是河流的重要补给。

松花江大约20%的水量来自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本区河流有春汛现象。

由于本区属于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夏汛仍是本区河流的主汛期。

答案:

D

[经典例题2]下图是我国某河流的综合补给示意图,读后回答:

(l)图中A、B、C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该判断:

A是___________补给,B是__________补给;C是___________补给,根据是_____________。

(2)该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坝后测到的?

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

     。

(3)这条河流位于我国的_____________地区。

(4)从图中看出河流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解析】本图把河流的补给同流量融合在一起,比较全面地考查河流知识,重点要抓住河流的补给形式,再结合"我国东部某地区"这一前提予以分析。

由于我国东部河流无冰川融水补给,主要有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四种补给。

大气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均具有季节性,前者集中于5-11月(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后者则是在春暖(春季)以后,所以从水情上看,A属大气降水,B为冰雪融水补给。

地下水和湖泊水有全年补给、径流稳定的特点。

但两者仍有区别,湖泊水对河流径流量有调节作用,地下水与河流水有互补关系,特别是洪水期河水水位高于潜水面,河水向两岸潜水含水层渗透,成为潜水的补给来源。

图中点线所示的两次高水位期,C的补给量减少,就反映了河水与地下水的互补关系,因此C是地下水不是湖泊水。

由于水库的作用是调节径流量,故径流量变化较小的②曲线是修筑大坝以后测知的。

【答案】

(1)大气降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地下水 我国东部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在春分日以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积雪融化出现在春季,地下水补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补给形式,且洪水期地下水补给量小于枯水期,所以A为雨水、B为冰雪融水、C是地下水

(2)②曲线因为全年流量比较平稳,已受到水库调节(3)东北(4)径流量越大,地下水补给越少  因径流量大到一定程度,河水水位超过或接近地下水面 

3.高考分析:

(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

降水季节——有汛

气候区补给时间径流特点

热带雨林十温海气候区全年(年雨)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季风气候区当地夏季(夏雨)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热带草原气候区当地夏季(湿季)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地中海气候区当地冬季(冬雨)冬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融水补给——有汛

高纬高山地区和干燥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

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无汛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互补关系——补给方向取决于三者相对水位高低

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

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4)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分析

①横坐标—时间变化—分析水文特征: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冰期、断流等情况

②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

数值高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

③解题思路分析

结合地理位置与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特征——确定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经典例题3]读图,甲地平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径流总量为118亿m3,(黄河年径流总量为575亿m3)。

回答:

(1)丙河的汛期在季。

其主要补给水源为。

(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

,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

(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

(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成因为;另一部分盐度降低,成因为。

(4)丁地所在的国。

【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相当综合,要求学生具备阅读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区域地理的分析综合能力,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和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第1题可以从等高线数值和题干中的信息看出,甲地为高山区,年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位山地北麓,故冰雪融水和雨水是丙河主要补给。

第2题由于南有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印度洋的水汽难以到达;东部距太平洋遥远,加之高山阻隔,太平洋的水汽也难以深入;西侧距大西洋也较遥远,但由于欧洲平原广阔,且没有南北走向的高山阻挡,因此有水汽到达;北面俄罗斯西部多平原,北冰洋水汽也能到达。

图中等高线可提示甲地降水为地形雨。

第3题中乙湖是巴尔喀什湖,位于干旱的沙漠地区,该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湖水补给水源短缺,故盐度较高;西部盐度相对较低,是因为丙河大量河水注入,起了稀释作用,同时该湖中间狭窄,也影响了东西部湖水的交换。

【答案】

(1)夏;冰雪融水;雨水 (2)北冰洋;大西洋;位于地势较高的迎风坡;

(3)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虽地处内陆,但有大量河水注入,起稀释作用  (4)哈萨克斯坦

二、水循环

1.概念:

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2.能量来源:

外因——太阳辐射能、重力能,内因——水的三相变化

3.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的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

类型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海上内循环——水循环的水量最大,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

如图8—5:

4.意义各种水体不断更新,从而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经典例题4]读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C,E,F。

(3)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

(4)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填字母)。

(5)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

(6)环节B与E水量较大的是。

【解析】本图展示了三类水循环的各种环节,分清每一个环节的含义和名称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答案】

(1)A↑C←D↑

(2)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3)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4)F(5)C(6)E

第二课时

三、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海水运动形式

(1)波浪:

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极大。

(2)潮汐:

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

(3)洋流:

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

2.洋流分类:

①按性质可分为:

暖流和寒流;②按成因分为:

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3.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

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另外受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的方向会发生改变。

盛行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中纬盛行西风及极地东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的分布决定了洋流的模式。

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附:

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表

盛行风

海流名称

低纬

东北信风(北半球)

北赤道暖流

信风

东南信风(南半球)

南赤道暖流

中纬

西风

西南风(北半球)

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西北风(南半球)

西风漂流(寒流)

极地

东风

东北风(北半球)

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东南风(南半球)

南极环流

季风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我国南海、台湾海峡的季风洋流

4.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如图

海区

环流方向

洋流性质分布

中低纬度海区(北印度洋海区除外)——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北半球顺时针

南半球逆时针(反气旋型)

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赤道附近为暖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

逆时针流动(气旋型)

环流东部为暖流

环流西部为寒流

北印度洋海区

夏季顺时针

冬季逆时针

西风漂流

顺时针

环绕南极大陆,寒流

[经典例题5]读洋流模式图回答:

图8-9

(l)图中①洋流是由于内的吹送由东向西运动,②是由于受

的影响偏离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去。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方向流动。

(3)图中洋流按成因分③属于。

(4)按性质来讲,②属于,③属于。

(5)如图中所属海区在太平洋中,则②③的洋流名称分别是②、③。

【解析】世界洋流模式图,其蕴含的思维内容丰富。

利用模式图,可以促进对“洋流成因”知识的掌握,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寒暖流的分布规律,帮助记忆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讨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从成因上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洋流的形成还受地转偏向力和陆地的形状等的影响。

从性质上讲有寒流和暖流。

世界大洋寒暖流的分布规律是:

低中纬度洋流,环流的西部是暖流,东部是寒流,其余的除西风漂流外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