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3074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640004

学分

2.5

总学时

50

理论

24

实验/上机

26

英文课程名

FoundationofComputerApplication

开课院(系)

信息学院

开课系

计算中心

修订时间

2005年9月1日

课程简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

本课程是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微型计算机基本使用方法的入门课程,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其教学目的是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我校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本、专科(文、理、工、商、农、经、管、教、艺术等类)各专业一年级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建立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门基本工具的意识,使学生掌握当前社会各个领域必备的有关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并为后续计算机课程打下必要的计算机操作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构成和基本的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基本系统中各硬件的功能和用法,特别是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能熟练地进行英文和汉字录入;了解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理解其作用,重点掌握Windows2000操作系统中文件管理、任务管理和剪贴版的操作;了解常用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重点掌握Word2000字处理软件中从文档输入、编辑、格式化、排版到保存、输出的全部操作过程;掌握Excel2000中工作表、数据库、图表的应用;了解PowerPoint2000的功能和特点,并能创建演示文稿及对演示文稿进行编辑和格式化,掌握演示文稿的播放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的初步知识,掌握因特网的简单应用。

三、面向专业

在校一年级非计算机专业的本、专科(文、理、工、商、农、经、管、教、艺术等类)各专业学生。

四、先修课程

无。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第1学期开,为后续计算机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4学时)

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数制与数制转换的基本知识;二、八、十六进制数的互换和与十进制数的互换;计算机基本系统的构成;常用硬件和软件的知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1计算机的概述(C)

1.2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A)

1.3计算机系统的概述(C)

1.4计算机硬件系统(A)

1.5计算机软件系统(A)

1.6计算机工作过程(B)

1.7微型计算机系统(A)

1.8多媒体基础知识(A)

1.9计算机安全(B)

基本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特点及应用领域;

(2)掌握数制之间的转换原则和方法,能进行二、八、十、十六进制数之间的互换;

(3)理解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原理;

(4)掌握构成微型计算机基本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组成和基本特性。

重点:

数据和信息概念,数制之间的转换原则和方法,常用术语的理解;冯.诺依曼原理中五大部件的基本特性。

难点:

信息的概念和数制转换规则;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

第2章Windows2000应用技术(4学时)

教学内容:

启动和关闭Windows2000;Windows2000中的图表、窗口、菜单、对话框的操作;文件管理工具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回收站和磁盘管理;Windows2000的系统环境设置:

控制面板和开始菜单中的[设置]菜单;应用程序和任务管理。

2.1Windows2000基本知识(A)

2.2操作入门(A)

2.3桌面操作(A)

2.4窗口操作(A)

2.5文件与文件夹管理(A)

2.6磁盘管理(A)

2.7控制面板(A)

2.8附件(B)

基本要求:

(1)掌握在Windows2000管理文件和磁盘的方法,重点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2)掌握直接和间接使用剪贴板在不同应用程序之间传递信息的方法;

(3)掌握Windows2000中的应用程序使用方法。

重点:

“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直接和间接使用剪贴板。

难点:

文件、文件夹概念和使用。

第3章Word2000应用技术(6学时)

教学内容:

建立、保存和打开Word文档;查看文档的三种主要视图;文档的基本操作;设置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查找与替换;设置页眉、页脚与页码;页面设置;分页符、分栏符、分节符的概念和操作;分栏排版;文档打印;表格的插入、编辑和修饰;图形图片处理;绘图工具栏的使用;文本框的插入和格式设置;样式与模板;邮件合并;公式编辑器的使用。

3.1Office2000简介(C)

3.2Word2000简介(C)

3.3启动与退出Word(A)

3.4程序窗口(A)

3.5文档基本操作(A)

3.6文档输入(A)

3.7文本编辑(A)

3.8排版(A)

3.9目录自动生成(B)

3.10表格(A)

3.11图片处理技术(A)

3.12页面设置与打印(A)

3.13邮件合并(B)

基本要求:

(1)掌握使用Word完成从文档的录入、编辑、格式化到排版输出的全部操作;

(2)掌握Word的查找替换功能并进行格式替换和特殊符号的查找、替换;

(3)掌握并能在文档中完成页眉、页脚、页码的设置、分栏排版、插入文本框、插入图片;

(4)掌握表格的插入与修饰,掌握邮件合并操作。

重点:

查找与替换;字符格式设置、段落排版;表格、图片的插入与修饰,页眉、页脚的设置。

难点:

查找替换的特殊用法;不规则表格的制作,表格中边框的设置;邮件合并。

第4章Excel2000应用技术(6学时)

教学内容:

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的概念和操作;工作表的建立和编辑,数据的自动填充;窗口的拆分与冻结;公式和常用函数的使用;单元格的引用;工作表的格式化;数据管理与分析:

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图表的应用。

4.1Excel2000概述(C)

4.2工作簿(A)

4.3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A)

4.4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A)

4.5数值运算(A)

4.6函数的调用方法(A)

4.7单元格和区域引用(A)

4.8工作表的操作(A)

4.9格式化工作表(A)

4.10绘制图表(A)

4.11数据管理与分析(B)

4.12数据透视表(A)

4.13打印(C)

基本要求:

(1)掌握Excel普通工作表的建立、编辑、格式化;

(2)掌握在数据库中进行各种数据分析的方法,包括:

筛选、分类汇总、频度分析;掌握数据库统计函数功能、格式和用法,能建立简单的数据透视表;

(3)了解图表与数据源之间的关系,掌握插入图表和格式化图表的方法。

重点:

公式的应用,统计函数的功能和格式;数据库的建立、编辑,数据库的排序、筛选、频度分析、分类汇总,数据库统计函数的应用,数据透视表的建立;图表的格式设置和图表的修改。

难点:

工作表中数据、函数的数据类型,日期格式与数值格式对数值的影响,选择性粘贴的各种用法,高级筛选和数据库统计函数中的条件区域的建立,数据频度分析的两种方法,数据库统计函数的应用。

第5章PowerPoint2000应用技术(2学时)

教学内容:

PowerPoint的功能和特点;使用向导、模板创建演示文稿;演示文稿的编辑和格式化;在演示文稿中应用各种多媒体素材;演示文稿的播放方法。

5.1基本知识(BA)

5.2创建演示文稿(A)

5.3编辑幻灯片(A)

5.4设置幻灯片的多媒体效果(A)

5.5幻灯片的播放技术(A)

5.6页面设计与输出(C)

基本要求:

掌握PowerPoint2000创建演示文稿并按要求完成文稿的格式化并掌握各种多媒体素材实现演示文稿的各种效果。

重点:

演示文稿的格式化;如何将各种素材综合运用,制作有实际价值的演示文稿。

难点:

如何将各种素材综合运用,制作有实际价值的演示文稿。

第6章计算机网络初步知识(2课时)

教学内容:

Internet服务;Internet的基础知识;常用的现有Internet接入方式;WWW、IE浏览器、电子邮件、FTP等。

6.1计算机网络概述(B)

6.2网络数据通信基础(C)

6.3计算机局域网技术(C)

6.4Internet技术(C)

教学要求:

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了解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基本概念,能使用InternetExplorer等工具访问Internet上的WWW、FTP服务。

重点:

使用浏览器InternetExplorer访问Internet上的WWW、FTP服务。

难点:

Internet概念,WWW、FTP服务的概念。

七、实验名称与类别

序号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别

1

系统启动与指法练习

4学时

验证型

2

Windows2000操作

4学时

验证型

3

Word2000操作

6学时

验证型

4

Excel2000操作

6学时

验证型

5

PowerPoint2000操作

2学时

验证型

6

计算机网络应用操作

2学时

验证型

7

综合训练

2学时

验证型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实验1系统启动与指法练习

实验目的:

1.认识计算机的主机及显示器,掌握开机和关机的方法;

2.熟悉键盘上各功能键的作用以及鼠标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英文指法操作;

4.练习汉字录入,提高汉字录入的速度。

实验内容:

1.微型计算机的开关机;

2.键盘和鼠标的使用;

3.指法练习;

4.中、英文输入练习。

实验要求:

完成实验一内容。

实验2Windows2000操作

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桌面上的图标操作;

2.掌握窗口的组成和菜单、对话框的使用方法及其操作;

3.熟悉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4.掌握查找、设置文件属性和磁盘管理;

5.掌握记事本和写字板、画图应用程序的使用;

6.了解计算器的数制转换方法。

实验内容:

1.Windows桌面图标操作、显示属性设置;

2.窗口和菜单使用;

3.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4.文件、文件夹操作;

5.磁盘管理操作;

6.记事本、写字板、画图、计算器等附件使用。

实验要求:

完成实验二内容。

实验3Word2000操作

实验目的:

1.学习启动、退出Word应用程序的方法;

2.认识Word应用程序窗口的各组成部分;

3.掌握新建、打开和保存文档的操作方法;

4.了解在Word中录入、修改文字的基本技巧;

5.学习使用不同的视图查看文档;

6.掌握在文档中选定文本的操作方法;

7.学习使用菜单设置字符格式、段落格式的方法;

8.熟悉查找替换功能使用、分栏排版的操作;

9.掌握页面设置、页眉和页脚的设置以及页码的设置方法;

10.掌握使用菜单和绘制表格工具创建表格的操作方法、了解表格的排序和公式的使用;

11.掌握插入图片及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熟悉自行绘制图形的基本操作;

12.掌握样式的建立、修改和应用的方法、学会使用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