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30422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吴忠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宁夏吴忠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宁夏吴忠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宁夏吴忠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宁夏吴忠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吴忠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宁夏吴忠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吴忠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夏吴忠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宁夏吴忠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

宁夏吴忠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中都含有高能磷酸键

B.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的单体相同

C.组成酶的基本单位之间都是通过肽键连接的

D.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组成成分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凹陷折叠成嵴,有利于增大分解葡萄糖的酶的附着面积

B.叶绿体基粒由多个类囊体叠成,其上分布有光合色素和光反应的酶

C.中心体和核糖体都仅由蛋白质构成,他们都在有丝分裂中发挥作用

D.硅肺是一种溶酶体病,该病的根本原因是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

3.下列有关“探索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中死亡的小鼠体内都可分离得到R型活细菌和S型活细菌

B.艾弗里实验中加入“S型菌的DNA+DNA酶”的这组与只加“S型菌的DNA酶”组对照能更好地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是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了转化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促使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4.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S.M.stanley)提出了“收割理论”: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B.捕食者的捕食对被捕食种群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不改变二者的基因频率

D.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相亙影响中共同进化

5.植物体内有多种激素对各种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能给细胞传达促进生长的信息

B.秋天落叶中脱落酸的合成量增加既受基因调控也受环境影响

C.单侧光能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但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D.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侧芽细胞的伸长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6.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

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基本不受影响

D.曲线EF段,T细胞浓度上升是因为骨髄中造血干细胞快速分裂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

29.(10分)ATP酶复合体存在于生物膜上,其主要功能是将生物膜—侧的H+搬运到另一侧,并催化ATP的形成。

下图表示ATP酶复合体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ATP酶复合体具有的功能说明膜蛋白具有功能。

图中H+从B侧运输到A侧的跨膜运输方式为。

(2)叶绿体中含有较多的ATP酶复合体,它分布在。

ATP酶复合体在线粒体中参与有氧呼吸第

阶段的反应。

(3)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结构与ATP相似的物质GTP(三磷酸鸟苷)也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请从化学结构的角度解释GTP也可以供能的原因:

30.(9分)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餐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其作用结果是,该作用结果又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是。

(2)某些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高,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

这类患者胰岛素靶细胞上可能缺乏,血液中胰岛素含量高于正常人的原因是。

(3)人体细胞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有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

糖尿病人血液中酮体含量往往偏高,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31.(8分)某自然保护区按其功能可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区,核心区是研究生态系统稳定性、演替规律和植被恢复途径的良好场所;缓冲区对核心区起保护和缓冲作用,是核心区与试验区的过渡地带;实验区是保护区中人为活动相对频繁的区域。

回答下列问题:

(1)保护区物种的越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

(2)核心区的两种哺乳动物之间可能有的关系,是在(填“个体种群”或“群落”)水平上进行研宄获得的。

该区域的植被大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样可以提高群落利用环环境资源的能力。

(3)缓冲区的生物种类会随着时间的延续发生改变,这种演替叫做演替。

(4)在实验区的附近,人们可从山脚沿着山路徒步登山,发现山坡上的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出现差异,这是群落的结构。

(5)在一段时间内,某哺乳动物个体每天都摄食一定量的食物,但其体重却没有发生变化。

从能量角度分析,原因是。

32.(12分)己知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红叶与绿叶,紫花与白花,高茎与矮茎三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不知道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基因的位置关系。

现选用红叶紫花矮茎的纯合品种做母本,绿叶白花高茎的纯合品种做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5表现为红叶紫花高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探究这三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将F1自交,收获并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的全部植株

(填“是”或“不是”)都表现为红叶紫花高茎,为什么?

(2)若F1自交实验结果是红叶紫花高茎植株所占比例为:

,则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

(3)题中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代F1群体中出现一株红叶紫花矮茎的植株甲,为了弄清植株甲出现矮茎的原因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环境中个别偶然因素影响造成的?

请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

(要求:

写出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37.【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贵州茅台”被誉为我国的国酒,虽然工艺并不复杂,但是大家公认其独特品质的关键是当地的独特气候、水质、以及当地空气或环境中存在独特的微生物。

为了提取当地环境中的独特菌种,某研究小组以优质高粱、上等小麦为原料,制作培养基,搜集、分离空气中的微生物。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按成分分类,属于培养基,培养基在接种微生物前,必须先进行(灭菌方式)。

(2)将上述培养基暴踩在空气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取10g该培养基,用无菌水制成lOOmL样品溶液,再将样品溶液稀释104倍后,各取样品溶液0.1mL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48、50、51、52、54。

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每克培养基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个;与血细胞计数板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目较实际值,原因是。

(3)生产酒的主要微生物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是,其产物乙醇与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

38.【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获取目的基因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一步,获取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从基因文库中直接获取和利用PCR技术扩增就是两种常用的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文库中cDNA文库与基因组文库相比,前者较小,原因是。

(2)PCR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扩增过程需要加入酶。

(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目的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它的作用是。

(4)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植物细咆中有多种方法,请写出两种。

 

生物参考答案

1—6BBACAB

29.(10分)

(1)运输、催化协助扩散

(2)类囊体膜三

(3)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容易水解断裂,释放能量

30.(9分)

(1)血糖浓度降低负反馈

(2)胰岛素受体在高浓度血糖持续刺激下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多

(3)血糖利用出现障碍,细胞分解利用脂肪增多

31.(8分)

(1)丰富度

(2)捕食、竞争群落阳光、空间

(3)次生

(4)水平

(5)同化量等于异化量

32.(12分)

(1)不是因为F1中三对等位基因都是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2)27/64每对基因都遵循分离定律,自交后代显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为3/4,只有三对基因自由组合才会出现红花紫叶高茎所占比例为27/64

(3)让植株甲自交,若其后代全为矮茎,则植株甲出现矮茎的原因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若其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的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接近3:

1,则植株甲出现矮:

茎的原因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37.[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木实践](15分)

(1)天然高压蒸汽灭菌

(2)稀释涂布平板法1.75小死菌不能形成菌落;两个或多个菌体未分离形成一个菌落

(3)异养兼性厌氧型(酸性)重铬酸钾

38.

(1)cDNA文库是通过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mRNA反转录产生的,在这个时期并不是每个基因都进行转录,而基因组文库包含该生物所有的基因

(2)DNA双链复制耐高温的DNA聚合(Taq酶)

(3)启动子作为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部位,启动转录过程

(4)农杆菌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答对即可给分)

 

赠送试卷:

2019届高三理综高考压轴冲刺卷一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1.下列与生物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B.肽链合成所需的酶常附着在生物膜上

C.有氧呼吸中[H]和O2的结合在生物膜上进行D.细菌合成和分泌的胞外酶需要生物膜系统参与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两点:

一是明确生物膜系统的定义的含义,必须是在细胞内的膜结构;二是明确生物膜系统在成分上、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特别是用一些具体的实例进行解读,例如用分泌蛋白的实例解读生物膜之间存在的间接联系。

【详解】生物膜指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的统称,而不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A错误;肽链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而核糖体无膜结构,因此肽链合成所需的酶没有附着在生物膜上,B错误;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中[H]和O2的结合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C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没有生物膜系统,因此其合成和分泌的胞外酶不需要生物膜系统参与,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膜系统的概念,掌握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一些化学反应。

2.2.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鲁宾和卡门采取了同位素示踪法证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来源

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使小鼠死亡

C.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1、假说-演绎法: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

2、类比推理法:

类比推理指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

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3、模型构建法: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详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参加反应的水,A正确;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不是S型细菌的DNA能使小鼠死亡,B错误;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应用假说-演绎法,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C正确;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史中的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要求学生识记教材中的实验,包括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等,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3.下列有关神经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一个突触小泡中只有一个乙酰胆碱分子

B.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减小

C.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答案】D

【解析】

【分析】

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详解】每一个突触小泡内有许多乙酰胆碱分子,A错误;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后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使突触前膜面积增大,B错误;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来完成的,C错误;神经递质包括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结构以及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4.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的向地性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顶端优势是由于侧芽部位生长素过多引起的

C.同一种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D.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疏花疏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由于顶芽运输来的生长素积累,浓度过高而受到抑制;同一植株中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其次是芽,最不敏感的是茎。

【详解】A.根的向地性是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而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从而表现出向地弯曲生长的现象,A正确;

B.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使侧芽生长素浓度高而抑制生长,B正确;

C.同一种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低于幼根,C错误;

D.生长素可防止落花落果,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生长素作用两重性,顶端优势的理解,需要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和判断。

5.5.科技人员对某风景区内的植物进行丰富度等方面的调查,结果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样地

海拔

(m)

土壤含

水量(%)

光照(%)

物种数目

灌木

草本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1050

29.8

20.9

3.1

3

5

16

1140

34.1

34.6

5.9

2

17

6

1160

7.9

28.3

15.8

1

9

20

1160

9.4

15.4

0.5

2

3

6

 

A.调査该风景区的草本植物丰富度采用的是记名计算法

B.影响灌木层物种数目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土壤含水量

C.该景区植物丰富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D.乔木层中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它包括该地区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①研究对象:

同一时空内不同种群的集合体。

②研究问题:

物种组成(即丰富度和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各种群占据的位置、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等问题。

【详解】统计该风景区的草本植物丰富度采用的是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A错误;据表格数据分析,影响灌木层物种数目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强度,B错误;据表格数据可知乔木层的丰富度为(3+2+1+2)/4=2;灌木层的丰富度为(5+17+9+3)/4=8.5;草本层的丰富度为(16+6+20+6)/4=12。

因此该景区植物丰富度由大到小依次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C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不同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分布,分布的对象是群落而不是种群,而乔木层中不同高度的喜鹊巢的分布对象是种群,因此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

【点睛】本题以调查植物的丰富度为素材,考查了群落丰富度的调查、影响群落物种数目的因素、群落的结构等方面的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6.6.无子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植株。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时,常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二倍体植株作父本

B.三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33对同源染色体

C.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等植株均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若在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可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柱头上,四倍体植株(44条)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22条染色体,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11)结合,形成含有22+11=33条染色体的合子。

三倍体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理论上可以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繁殖。

【详解】利用多倍体育种培育无子西瓜时,在二部体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植株,以其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A正确;由分析可知,三倍体无籽西瓜含有33条染色体,其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不是成对存在的,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加倍,含有66条染色体,而不是含有33对同源染色体,B错误;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等植株均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C正确;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可以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其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因为是无性繁殖,还可以保持三倍体无籽西瓜的优良性状,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属于课后的练习题的变式应用,课后的练习题往往是精选的一些习题,甚至一些高考题就是课后练习题的一个变形,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课后习题精研、吃透。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多倍体育种的过程。

二、非选择题

7.7.下图为人口腔上皮细胞中某双链核酸分子的一小段核苷酸链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2和5代表的五碳糖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构成一个核苷酸。

(2)人口腔上皮细胞中合成该类核酸的场所有__________。

有些新转录产生的mRNA经一系列加工后穿过细胞核上的__________转运到细胞质中,该结构对转运的物质具有__________性。

(3)假设该核酸含有5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中T+A占40%。

将其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则该核酸分子第3次复制时需要消耗__________个G。

(4)若利用染色法观察核酸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分布的状况,常使用的染色试剂是__________;判断图示核酸在细胞中分布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脱氧核糖

(2).4、2和3(3).细胞核、线粒体(4).核孔(5).选择(6).1200(7).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8).甲基绿对DNA的亲和力高,DNA分布的部位呈现绿色(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高,RNA分布的部位呈现红色)

【解析】

【分析】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分为两大类:

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碱基为A、G、C、T,核糖核苷酸的五碳糖为核糖,碱基为A、G、C、U。

【详解】

(1)据图可知,图中核苷酸链中含有的碱基是A、T、C、G,说明其是脱氧核苷酸链的一部分,即组成该链的核苷酸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含有的2和5代表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一分子核苷酸是由一分子4(磷酸)、一分子2(五碳糖)、一分子3(含氮碱基)构成。

(2)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及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核酸,但人体无叶绿体,因此核酸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

mRNA属于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核膜上的核孔转运到细胞质中,参与翻译过程,核孔对物质的转运具有选择性,比如mRNA可以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质中,而细胞核中的DNA则不能通过核孔。

(3)由题意知,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40%,则C+G占60%,C+G=1000×60%=600个,则C=G=300个,该DNA分子复制3次,共产生8个DNA分子。

其中第二次复制完成后,产生4个DNA分子,第三次复制完成后,产生8个DNA分子,从第二次复制完成到第三次复制完成,增加了4个DNA分子,因此该核酸分子第3次复制时需要消耗G碱基为300×4=1200个。

(4)利用染色法观察核酸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分布的状况,常使用的染色试剂是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由于甲基绿对DNA的亲和力高,DNA分布的部位呈现绿色(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高,RNA分布的部位呈现红色),因此通过观察颜色判断DNA及RNA在细胞内的分布。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分类、基本组成单位和组成成分,对于核酸的分类、基本组成单位和组成成分之间关系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要求学生识记核酸的组成及核苷酸组成、种类及水解产物。

8.8.人体在平静状态下,血液中一定浓度的C02对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是必要的。

人剧烈运动后,血液中C02浓度升高,通过刺激相关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产生兴奋,进而使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增加,加速C02的排出。

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中C02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__,以________方式排出细胞。

排出细胞的C02可通过____运输到达其作用部位,进而对呼吸活动进行调节。

(2)C02浓度升高时导致呼吸加快,其调节方式为_________。

人体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人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这是一种_________(填“正反馈”“负反馈”)调节,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严重肺气肿病人C02长时间潴留使中枢化学感受器对刺激作用产生适应,此时低02对相关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成为调节呼吸的主要刺激。

临床上治疗该类病人常常需要吸氧来缓解症状,但吸氧时不能吸入纯氧或氧浓度过高的氧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线粒体(基质)

(2).自由扩散(3).血液(体液)(4).神经一体液调节(5).负反馈(6).防止肺扩张过度,有助于维持正常呼吸节律(7).如果吸入的氧气浓度过高,会解除低O2对相关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导致呼吸暂停

【解析】

【分析】

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刺激感受器产生兴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