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试题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3018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设计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模具设计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模具设计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模具设计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模具设计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具设计试题库.docx

《模具设计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设计试题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具设计试题库.docx

模具设计试题库

《模具设计》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浇注系统的平衡

答案:

各分流道的长度、截面形状和尺寸都是对应相同的布置方式。

2.三板式注射模

答案:

又称双分型面注射模,是在动模和定模之间增加了一个可定向移动的流道板,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从两个不同分型面取出的模具。

3、分型面

答案:

模具上用以取出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

4.冷料穴

答案:

指直接对着主流道的孔或槽,用以储藏注射间隔期间产生的冷料头。

5.成型零件

答案:

塑料模具上直接与塑料接触并决定塑件形状和尺寸精度的零件。

6.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

答案: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是指成型零件上直接用以成型塑件部分的尺寸。

7.一次推出机构

答案:

指塑件在推出机构的作用下,只作一次推出动作就可以被推出的机构。

8.二级推出机构(不要求)

答案:

是一种在动模边实现先后两次推出动作,且这两次推出动作在时间上有特定顺序的推机构。

9.最大注射量

答案:

指注射机的柱塞或螺杆在作一次最大注射行程时,注射装置所能达到的最大注出量。

10.主流道

答案:

指从注射机喷嘴与模具的接触部位起到分流道为止的一段流道。

12.注射压力

答案:

指注射机柱塞或螺杆头部对塑料熔体所施加的压力。

13.定距分型拉紧机构

答案:

模具中采用来保证模具各个分型面按一定的顺序打开的机构叫做定距拉紧机构。

14.联合推出机构(不要求)

答案:

实际生产中,有些塑件结构十分复杂,采用单一的推出机构容易损坏凸环塑件或者根本推不出来,这时就往往采用两种以上的推出方式推出,这就是联合推出机构。

15.双推出机构(不要求)

答案:

在动,定模上都设置推出机构的叫做双推出机构。

16.分流道

答案:

指介主流和浇口之间的一段通道,它它是熔融塑料由主流道流入型腔的过渡度通道,能使塑料的流向得到平稳的转换。

17.流动比

答案:

是指熔体流程长度与流道厚度的比值。

二、填空:

1.推件板与凸模(型芯)在安装时应采用锥面配合,其目的是辅助定位,防止偏心溢料。

2.螺杆式注塑机与柱塞式相比,其优点在于__螺杆式注塑机剪切塑化能力强,塑化量大_。

3.调湿处理是针对吸湿性塑料而言,具体方法是将制品放在热水中处理。

4.ABS属于高强度塑料,在注塑成型前需要预先干燥,而且成型时的流动性也稍差。

5.塑件允许的最小壁厚与塑料品种和塑件尺寸有关。

6.塑料模的基本结构都由动模和定模两大部分组成。

7.型腔气体的排除,除了利用顶出元件的配合间隙外,主要靠分型面,排气槽也都设在分型面上。

8.成型零部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在计算时需考虑的主要有:

成型零部件的制造误差、成型零部件的磨损和塑料的成型收缩。

9.当分流道设计的比较长时,其末端应留有冷料穴,以防前锋冷料阻塞浇口或进入模腔,造成充模不足或影响制品的熔接强度。

10.适用于要求自动切除浇口凝料的注塑模浇口方式是潜伏式浇口。

11、塑件的花纹,标记,符号,及其文字应易于成型和脱模,便于模具制造。

12、为了便于塑件的脱模,在一般情况下,使塑件在开模时留在动模上。

13为了保证塑件质量,分型面选择时,对有同轴度要求的塑件,将有同轴度要求的部分设在同一模板内。

14塑料模的合模导向装置主要有导柱导向和锥面定位,通常用导柱导向。

15当成型大型,精度要求高,深型腔,薄壁及非对称塑件时,会产生大的侧压力,不仅用导柱导向机构,还需增设锥面导向和定位。

16、在多型腔模具中,型腔在分型面的排列有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两种.

22、对于局部是园筒型或中心带孔的园筒型的塑件,可用推管推出机构进行脱模。

23、设计注射模时,要求塑件留在动模上,但由于塑件形状结构的关系,塑件留在定模或动,定模上均有可能时,就须设双推出机构。

24、推杆通过模具成型零件的位置,应避开冷却通道。

25、注射模的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及冷料穴四部分组成。

26、(不要求)无流道注射模在每次注射成型后,只需取出塑件而没有流道凝料实现了无废料加工。

29、模具排气是制品加工质量的需要,可开设排气槽和利用模具零件的配合间隙排气。

30、塑料制品的后处理主要为退火处理或调湿处理。

31、推板的复位一般依靠复位杆实现。

32、模具中导向装置的作用是导向作用和定位作用以及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

33、分型面的形状有平面、斜面、阶梯面、曲面。

34、塑料模成型零件的制造公差约为塑件公差的1/3,成型零件的最大磨损量,对于中小型塑件取Δ/6;对于大型塑件则取Δ/6以下。

35、浇口的类型可分点浇口、侧浇口、直接浇口、中心浇口、潜伏式浇口、护耳浇口六类。

36、浇口截面形状常见的有矩形和圆形。

一般浇口截面积与分流道截面之比为3%~9%,浇口表面粗糙度值不低于为0.4um。

设计时浇口可先选取偏小尺寸,通过试模逐步增大。

37、注射模的排气方式有开设排气槽排气和利用模具分型面可模具零件的配合间隙自然排气。

排气槽通常开设在型腔最后被填充的位置

38、设置塑件的加强筋时要求:

布置加强筋时应尽量减少塑料的局部集中布置方向应尽量与熔体流动方向一致;加强筋的端面不应与塑件的支承面平齐。

39、塑件脱模斜度的取向原则是内孔以小端为基准,符合图样要求,斜度由扩大方向得到;外形以大端为准,符合图样要求,斜度由缩小方向得到.但塑件精度高的,脱模斜度应包括在塑件的公差范围内。

40、对深腔薄壁容器、壳体型塑件以及不允许有推杆痕迹的塑件,可采用推板推出机构,这种机构不另设复位机构。

42、注射机的锁模力必须大于型腔内熔体压力与塑料及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的乘积

43、设计注射模的推出机构时,推杆要尽量短,一般应将塑件推至高于型芯10㎜左右.注射成型时,推杆端面一般高出所在型芯或型腔的表面0.05~0.1㎜。

44、设计模具时必须保证嵌件在模具中的正确定位和牢靠固定,以防模塑时发生位移或跌落.此外,还应防止模塑时塑料挤入嵌件上的预留孔或螺纹中。

45、注射模分流道设计时,从压力损失考虑,圆形截面分流道最好;从加工方便考虑用梯形、U型或半圆形流道。

46、在多型腔模具中,型腔和分流道的排列有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两种。

47、当模塑大型、精度要求高、深型腔、薄壁及非对称塑件时,会产生大的侧压力,不仅用导柱、导套导向、定位,还需增设锥面定位导向和定位。

48、对于中心带孔的圆筒形或局部是圆筒形的塑件,可用推管推出机构进行脱模。

49、分型面选择时为便于侧分型和抽芯,若塑件有侧孔或侧凹时,宜将侧型芯设置在动模上,除液压抽芯机构外,一般应将抽芯或分型距较大的放在开模方向上。

50、通常注射机的实际注射量最好在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的80%以内。

51、设计的注射模闭合厚度应满足下列关系:

Hmin≤Hm≤Hmax,若模具厚度小于注射机允许的模具最小厚度时,则可采用加垫板的方法来调整,使模具闭合。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

1、模具型腔的(A)不足很可能导致模具开模困难。

A、刚度B、强度C、耐磨性D、耐腐蚀性

2、能够有效降低注塑产品中分子定向程度的方法为(D)。

A、降低物料温度B、降低充模速度C、降低模具温度D、降低注塑压力

3、对于小型塑件来说,影响尺寸精度最重要的因素是(A)。

A、成型零件制造公差B、成型收缩率的影响C、成型零件磨损量D、模具装配误差

4、注塑模与推杆推出机构配套使用的拉料杆通常为(A)。

A、“Z”型 B、球头C、菌型 D、锥形

5、注塑模与推件板推出机构配套使用的拉料杆为(BC)。

A、“Z”型 B、球头C、菌型 D、锥形

6、模具排气不畅可能导致的塑件缺陷是(D)。

A、翘曲B、毛刺C、拼合缝D、烧焦痕

8、设计模具时与确定型腔数目无关的因素是(D)。

A、现有设备的情况B、塑件本身的尺寸C、塑件的精度D、塑件的原料

9、相对来说,最难去除的浇口是(A)。

A、环形浇口B、轮辐浇口C、点浇口D、爪形浇口

10、解决模腔不能被充满可从以下措施寻求解决(ACDE)。

A、增加熔体的剪切速率

B、降低熔体的剪切速率

C、提高熔体的温度

D、更换表观粘度低些的塑料

E、提高模具温度

11、注射成型所控制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ACD)。

A、温度B、湿度C、压力D、时间E、刚度

12、模塑螺纹设计(ADE)。

A、螺牙宜设计为粗牙螺纹

B、螺牙宜设计为尖牙螺纹

C、多设计为高精度螺纹

D、多设计为低精度螺纹

E、螺纹圈数不宜过多

13、分型面的形状可以为(ABCD)。

A、平面B、斜面C、阶梯面D、曲面E、非连续面

14、模具中,推管的装配关系为(AC)。

A、推管内壁与型芯之间呈间隙配合

B、推管内壁与型芯之间呈过渡配合

C、推管外壁与模板之间呈间隙配合

D、推管外壁与模板之间呈过渡配合

E、推管外壁与模板之间呈过盈配合

15、属于浇注系统结构的有(ABCD)。

A、主流道B、分流道C、冷料穴D、浇口E、制品

16、浇口套进口的直径d应比注射机喷嘴孔直径d1(B)

A、小1~2mm;B、大1~2mm;

C、大2~3mm;D、小2~3mm;

17、(不要求)双分型面注射模具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零件加工困难,模具重量增加,一般(A)

A、不用于大型、特大型塑件成型。

B、不用于中、小型塑件的成型。

C、不用于大型、中型塑件的成型

18、通常开模后,要求塑件留在设有推出机构(A)的—侧。

A、动模;B、定模;C、凹模;D、均可;

19、(不要求)某些情况下,开模后塑件留在或可能留在没有推出机构的定模—侧,模具结构应设计(A)

A、双向推出机构;B、侧抽芯机构;C、二次推出机构;

20、(不要求)模具设计中,如果塑件脱模力较大,模具结构应设计(C)

A、双向推出机构;B、侧抽芯机构;C、二次推出机构;

21、(不要求)由于塑件的特殊要求或受形状限制,开模后塑件将留在定模一侧或有可能留在定模一侧,模具结构应(C)

A、在动模—侧设推出机构;B、在定模—侧设侧向分型抽芯机构;

C、在定模—侧设推出机构;

22、(不要求)由于塑件的特殊要求或受形状限制,开模后塑件将留在或有可能留在定模一侧,则应在定模—侧设推出机构;(B)

A、常选用侧向分型抽芯机构;B、常选用定距分型推出机构;

C、常选用推管推出机构;

23、注射成型机最大注射量应(A)塑料制品的重量或体积。

A、稍大于;B、等于;C、小于;

24、注射成型机的最大注射压力应(C)塑料制品成型所需的注射压力。

A、小于;B、等于;C、稍大于;

25、模具的平面尺寸应(C)注射成型机模板尺寸。

A、大于;B、等于;C、小于;

26、注射成型机的锁模力,应(A)注射时模具分型面所产生的最大胀开力。

A、大于;B、等于;C、小于;

27、推杆推出机构设计时,推杆与推杆孔配合间隙(B)所用塑料的溢边值。

溢边值一般为0.02~0.08mm。

A、大于等于;B、小于等于;C、大于;D、小于;

28、设计螺纹脱模机构时,对于塑料制品的主要要求是:

(C)

A、有脱模斜度B、有加强肋C、有防转结构。

29、多型腔模具中,分流道的布置以(B)为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