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方案正文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0023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67 大小:3.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方案正文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桥梁方案正文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桥梁方案正文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桥梁方案正文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桥梁方案正文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方案正文专项方案.docx

《桥梁方案正文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方案正文专项方案.docx(1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方案正文专项方案.docx

桥梁方案正文专项方案

广西自治区乐业至百色段№.5合同段桥梁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⑴广西自治区乐业至百色段№.5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⑵《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标准化技术指南》;

⑶《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⑷《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⑸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⑹国家相关的施工法律法规,广西自治区相关的施工法规;

⑺乐百高速公路№.5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编制原则

⑴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标准和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部功能;

⑵全面履行工程合同,满足建设单位要求,有效地集中施工力量,按期交付使用;

⑶根据工程特点部署施工组织机构和优选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从组织机构、施工方案、机械设备配备、工程材料供应等方面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⑷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施工部署,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一般,要充分考虑各阶段、各工序、各工种的施工特点、重点和难点,做到各阶段、工序、工种间的有机衔接,统筹安排各工程的施工顺序和进度目标;

1.3编制范围

编制范围为乐业至百色段№.5合同段桥梁桩基、系梁(承台)、台身、盖梁及支座垫石等施工方法及工艺。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项目简介

乐业至百色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G69银川至百色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也是广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纵7”天峨至龙邦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线起于峨坝附近的红水河黔桂交界处,与贵州省规划的惠水至罗甸高速公路终点相接,终于上宋附近,与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相接,全长169.987公里。

本标段(№5标)位于广西百色市境内,线路起于乐业县逻西乡马庄村,起点里程为YK45+420,终点位于乐业县田湾乡,终点里程为YK54+160,全长8.74km(按右线计)。

其大桥梁1009m/4座,其中桥梁437.5m/4座,互通立交桥梁97m/1座,工期为36个月。

2.2工程简介

本标段大、中、互通立交桥共9座,设计桥长约1467m;桥梁上部结构类型为PCT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肋板台、柱式台、U台、桩基础、扩大基础。

2.3合同工期

计划开工日期:

2017年5月20日,计划竣工日期:

2019年10月20日。

2.4主要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

设计速度:

80km/h;

桥面净宽:

整体式路基2-11.5m,

桥面宽度:

整体式路基2-12.5m,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Ⅰ级;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g/0.15g;

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1/300、其他桥和路基1/100。

2.5自然条件

2.5.1水文状况

地表水特征:

本设计合同段地表水主要为沟、渠及水塘等,地表水系发育。

地下水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碎屑盐岩裂隙水。

马庄2号中桥跨越甲马河。

水文特点是河流均属于雨源型,表现在泾流量的变化与降雨量的一致性。

受自然气候、地形地貌、地理条件和地质构造的影响,地表水发育,分布有大量山区溪流型沟谷。

小溪流多呈树枝状发育,多为“V”形沟,由于地形较陡,溪水流量受雨水控制明显,暴涨暴落;雨季水量大,水位高,遇强降雨常伴生洪水,枯水季节水量一般较小,旱季溪流水近于干涸。

境内地表径流流量随季节变化显著,年际间丰、平、枯交替明显。

地下水特征:

根据收集的水文地质资料结合前期工作成果分析,项目区内地下水类型根据其形成自然条件,运移特征、赋存空间特征,并结合工程地质岩组,主要出露有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碎屑盐岩裂隙水二大类。

地下水的富水性主要受岩组、构造、地形地貌、降水量的大小等因素控制,此外,植被覆盖的疏密程度,对基岩裂隙水的富水性也有重大影响。

1)松散岩类孔隙水

主要分布于第四系冲洪积及坡残积层孔隙水。

含水层多为潜水,局部为承压水。

富水程度中等-贫乏。

沿线主要分布于溪流冲沟带河床处,含水层由砂砾石、卵漂石夹粉质黏土等组成,厚度为2~10m,孔隙潜水动态变化较显著,一般受大气降雨和溪流水位变化的影响,水位埋深较浅,对桥基施工影响较大。

其次分布在山前残坡积部位及高阶地上,含水层由卵漂石夹粉质黏土、碎块石夹粉质黏土等组成,厚度为5~15m,水位埋深大,受大气降雨补给,在坡脚以泉或散流排泄,其水量与残坡积物成分与透水性及坡体大小相关,也是造成边坡垮塌的主要原因。

地下水埋深一般小于l0m,年水位变幅为2~3m。

2)碎屑盐岩孔隙裂隙水

分布广泛,含水岩组主要为三叠系板纳组和木兰组的粉砂岩、页岩、泥质灰岩、泥灰岩等。

根据富水性可分为二个区段:

①水量丰富,枯季径流模数值>3L/s·k㎡主要分与与木兰组(T2l1)地层中,即路线的K54+600~K54+160(终点)等段。

岩性为细砂岩为主,夹砂质页岩等,大部分地区构造发育,地势高,终日云雾缭绕,大气降水凝结水补给条件好,同时降雨量丰沛,年平均降雨量在1400mm以上,植被覆盖良好,地下水力坡度较缓,植被对降水的截留和对地面径流的迟滞作用,以及植物根系对岩石裂隙的扩张作用,大大增强了含水层接受降水补给的能力和储水能力。

因此,在枯期地下水较丰富,枯季地下水径流模数平均值一般为3~6L/s·k㎡,泉流量一般为0.12~0.7L/s。

②水量中等,枯季径流模数值为1~3L/s·k㎡分布于K45+420~K54+600等段的碎屑盐岩区,主要为砂岩与页岩互层区。

降雨量相对较低,一般年均降雨量为1100~1400mm,日照时间较长,蒸发量较大(1400~2200mm/年),植被条件中等,局部覆盖茂密,地下水的水力坡度较大,岩石中储存的构造裂隙水,一次降雨补给后,消耗较快。

因此,枯期地下水水量中等,枯季地下水径流模数平均值一般为1~3L/s·k㎡,泉流量一般为0.03~0.8L/s。

2.5.2气候条件

乐业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县境内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县内各地年平均温度在16.0℃~20.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是23.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是7.4℃,气温年较差为16.0℃,极端最高34.0℃(出现在1983年5月14日),极端最低为-5.3℃。

2.5.3地形地貌

本项目属桂西北山岭重丘区,地形地貌复杂,沿线交通不便。

本标段属于低山浅割地貌。

地形被浸蚀切割较强烈,山岭陡峻挺拔。

地表水系发育,呈放射状,河溪发育,河谷断面呈“V”字型,谷坡较陡,局部地区河谷呈“U”字型。

2.5.4地质状况

地貌类型主要为砂岩、页岩组成的土石山,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三叠系和第四系,其中三叠系分布最广,主要为青灰色、灰绿色页岩夹粉砂岩、细砂岩夹粉砂岩及页岩、钙质页岩、泥灰岩等。

2.5.5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不良地质主要为岩溶、滑坡、崩塌;特殊岩土为软土。

2.6施工条件

2.6.1沿线交通情况

项目附近有G75国道、S206及S317省道、县道等主干道路,但本标段区域内仅有S206省道可抵达工地,交通条件较差,需拓宽既有乡村道路、机耕道及新建纵横向便道。

2.6.2自然条件、社会经济

乐业县,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东南麓,东北与河池市天峨、凤山两县相邻,东南依凌云县,西南与田林接壤,西北与贵州省的册亨、望谟、罗甸三县隔红水河相望。

县城距国家重点工程龙滩水电站160公里,距百色市168公里,距广西首府南宁市400公里,距贵州省省会贵阳市370公里,是重庆、贵州经龙邦口岸(国家一类口岸)往东盟国家最为便捷的通道之一。

全县现辖4镇4乡,有84个村民委(社区)108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617平方公里,石山面积占30%,土山面积占70%,居住着壮、汉、瑶、苗、布依、彝、仫佬、仡佬、京、水、侗等11个民族,其中壮族占50%,汉族占48%,其他少数民族占2%。

2.7主要工程数量

2.7-1工程数量表

序号

桥名

中心桩号

孔数及孔径(孔×m)

桥长(m)

上部构造

下部结构

主要数量

1

马庄大桥

YK45+475

3×30

99.5

PCT梁

柱式墩、柱式台、U台、桩基础

桩基础(10根1.8m、6根1.5m):

桥台4个,地系梁5个;墩柱10根1.5m;盖梁5个;垫石45个。

ZK45+451

4×30

135.5

2

马庄1号中桥

YK45+740

3×30

97

PCT梁

柱式墩、肋板台、桩基础

桩基础(8根1.8m、16根1.2m):

桥台4个,地系梁4个;墩柱8根1.5m;盖梁4个;垫石40个。

ZK45+730

3×30

97

3

马庄2号中桥

YK46+081.5

3×30

97

PCT梁

柱式墩、肋板台、桩基础

桩基础(8根1.8m、16根1.2m):

桥台4个,墩柱8根1.5m;盖梁4个;垫石40个。

ZK46+090

3×30

97

4

马庄3号中桥

YK46+290

3×30

97

PCT梁

柱式墩、肋板台、桩基础

桩基础(14根1.8m、8根1.2m):

桥台4个,地系梁4个,墩柱8根1.5m;盖梁4个;垫石40个。

ZK46+251.5

3×30

97

5

马庄4号中桥

ZK47+035

3×30

97

PCT梁

柱式墩、肋板台、U台、桩基础

桩基础(8根1.8m、12根1.2m):

桥台4个,地系梁3个,墩柱8根1.5m;盖梁4个;垫石40个。

YK47+013

3×30

97

6

卡给大桥

ZK48+260

7×20+6×20

265

PCT梁

柱式墩、肋板台、U台、桩基础

桩基础(38根1.8m、19根1.5m、2根1.2m):

桥台4个,地系梁26个,墩柱(38根1.5m、16根1.3m);盖梁28个;垫石155个。

YK48+220

8×20+9×20

346.5

7

卡给中桥

YK48+924

3×30

97

PCT梁

柱式墩、肋板台、桩基

桩基础(10根1.8m、20根1.5m):

桥台4个,地系梁4个,墩柱10根1.5m;盖梁4个;垫石62个。

8

八干1号大桥

ZK49+830

7×20+7×20

288

PCT梁

柱式墩、U台、桩基础、扩大基础

桩基础(26根1.8m、26根1.5m):

桥台4个,地系梁24个、中系梁8个,墩柱(26根1.5m、22根1.3m);盖梁26个;垫石115个。

YK49+830

7×20+7×20

287

PCT梁

9

八干2号大桥

ZK50+155

6×20+6×20

248

PCT梁

柱式墩、柱式台、桩基础、扩大基础

桩基础(18根1.8m、28根1.5m):

桥台4个,地系梁21个、中系梁8个,墩柱(18根1.5m、28根1.3m);盖梁23个;垫石110个。

YK50+145

7×20+6×20

270

2

马庄1号中桥

YK45+740

3×30

97

PCT梁

柱式墩、肋板台、桩基础

桩基础(8根1.8m、16根1.2m):

桥台4个,地系梁4个;墩柱8根1.5m;盖梁4个;垫石40个。

ZK45+730

3×30

97

2.8建设相关单位

建设单位:

广西乐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中咨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第三章施工重难点分析

3.1桩基施工的重点

桩基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塌孔、缩颈等缺陷。

塌孔采取处理措施:

(1)旋挖钻就位,用填料将废孔回填密实后,在孔位置安装、就位,并使其保持平稳,不产生位移或不均匀下沉;有特殊情况下可利用加长钢护筒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护筒不发生移动,中心与桩中心一致,并使钢护筒穿越不良地质层; 

  

(2)钻进中及时添加新鲜泥浆,使其高于孔外水位;遇流砂,松散土层等适当提高泥浆比重,不使进尺过快,或空转时间过长。

轻度坍孔可加大泥浆密度和提高水位;严重坍孔可用粘土膏或澎润土投入待孔壁稳定后采用低速钻进(同时常备粘土或澎润土以防万一);

  (3)提升、降落钻头和放钢筋笼时保持垂直上下,以避免碰撞孔壁,撞击护筒或孔壁,造成偏孔或塌孔、卡钻等现象,待将孔底的浮土、凸出部分凿平出现平台后,采用低冲程将抛填物填入松动地层,待岩石出现平稳后再调整冲程正常施工; 

  (4)护筒埋设时必须用粘土夯实,水中护筒的埋设深度应保证,且上部有固定措施; 

  (5)孔内水位应保持在孔旬水位1.0m以上,钻孔时应严密监测孔内水位,并保持有应急的设备;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钻进参数和泥浆参数;为起到很好的护壁作用,泥浆的性能指标控制在泥浆比重为1.1~1.35;粘度控制在18s~22s;含砂率≤4%等;有时由于桩位处土质松动,钻孔时及终孔后严防漏浆现象的发生,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6)相邻孔施工时应符合规范要求;当坍孔发生较浅时,应用优质粘土回填至坍孔处1.0m以上,待自然沉实后再继续钻进;终孔验收合格后尽量缩短后续工序的作业时间及间隔时间。

缩颈采取处理措施:

⑴加大泥浆的比重,这样就会增强泥浆对钻孔孔壁的支撑力,就会较少孔壁向内收缩的速度,进而缩小钻孔孔径的缩颈程度; 

  ⑵摸清承压水的准确位置,在灌注前下入专门护筒进行止水封隔,成桩后经验桩发现缩颈,如位置较浅可开挖进行补求;如位置较,且缩颈严重,则应考虑补桩; 

⑶加大钻头,把原来的钻头加50mm,并且钻头在孔内不断地洗孔,扩大孔径,增加孔壁的稳定性,就算有很小的缩颈,就也可以基本符合原来的设计。

3.2承台、系梁钢筋定位施工重点

承台、系梁施工完成后,下步即进行墩柱施工,承台、系梁施工过程中墩柱钢筋预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墩柱施工时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

采取措施:

⑴钢筋预埋前,进行测量放样,定出墩柱钢筋中心点位置。

⑵墩柱钢筋加工过程保证墩柱钢筋尺寸精确,固定牢靠,运输及吊装过程不发生变形。

⑶钢筋预埋前做好定位胎架,定位胎架焊接稳定牢固。

⑷预埋时注意钢筋位置及垂直度的控制。

⑸混凝土浇筑时,防止振捣对钢筋的扰动,挂拉等。

⑹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盯紧钢筋,如有变形,及时校正。

3.3模板竖直度控制是墩柱施工重点

墩柱模板单节长度为1.0m、2.0m,墩柱安装过程中容易造成模板竖直度偏差。

采取措施:

⑴模板制作过程中,保证加工精度,上下两法兰焊接必须保证同一水平面上。

⑵模板安装前,混凝土顶部模板位置处打磨平整,平整度小于2mm。

⑶每节模板安装完成后,采用吊锤球法复核模板竖直度,直至竖直度符合要求,再安装下节模板。

⑷模板顶部两个垂直方向设置两道揽风绳,一端固定在模板顶部,一端与地面锚固钢筋相连。

⑸模板安装完成后,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如焊接斜撑支架等,保证模板的稳定性。

⑹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盯紧模板移动,如有位移,及时校正。

3.4支架强度、刚度、稳定性是盖梁施工的重点

1、盖梁采用剪力销施工方法,剪力销采用φ90mm钢棒,上主梁为I56a工字钢,主梁上分配梁为I14工字钢,上为底模系统。

施工过程支架模板自重、人员机具重,混凝土湿重等荷载全部作用在支架上,因此支架强度及稳定性是方案重点,也是施工安全的前提。

支架刚度保证盖梁成品结构尺寸及线性满足设计要求,无翘曲涨模现象。

采取措施:

⑴盖梁支架全部经过结构简算,其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⑵支架计算时按永久结构计算,采用极限状态设计,考虑荷载分项系数及有关规范所列荷载系数及调整系数,提高安全系数。

⑶支架结构采用的材料全部符合计算书上的要求,进场后由物资部及工程部共同检验。

⑷支架材料进行焊接时,采用角焊缝连接,确保连接处强度大于母材强度。

⑸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盯紧支架,如有超出计算书及规范的变形,应立即停止浇筑,查明原因。

2、钢筋定位是盖梁施工的难点

本桥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钢筋保护层设置的准确直接影响盖梁的使用寿命及结构的承载力,维护结构耐久性。

混凝土中保护层太薄容易渗入潮湿气体和水,过厚则易产生裂缝,这些都可能使钢筋锈蚀并膨胀,从而使混凝土遭受破坏,影响使用和结构安全。

承受外力作用,保护层对钢筋有锚固力,利用混凝土与钢筋间的锚固力,两者紧密结合,共同参与工作。

保护层过薄或缺失时,减低了它的锚固力从而降低了结构抵抗轴力和弯矩的作用。

采取措施:

⑴钢筋安装前,进行测量放样,定出盖梁钢筋中心点位置。

⑵盖梁钢筋加工过程保证盖梁钢筋尺寸精确,固定牢靠,运输及吊装过程不发生变形。

⑶钢筋安装前做好定位胎架,定位胎架焊接稳定牢固。

⑷安装时注意钢筋位置及垂直度的控制。

⑸混凝土浇筑时,防止振捣对钢筋的扰动,挂拉等。

⑹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盯紧钢筋,如有变形、移动应及时校正。

3.5外观质量施工难点

采取措施:

⑴模板制作采用定型钢模版,模板精密加工,保证模板强度、刚度。

模板在安装前,涂刷脱模剂,避免使用废机油等不合格材料作为脱模剂,影响混凝土表面色泽。

⑵模板支撑应牢固、接缝严密、尺寸准确,不因模板漏浆产生蜂窝、麻面和模板变形、涨模产生混凝土表面翘曲、边线不顺的外观质量通病。

⑶立好的模板放置时间不宜太长,应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下道工序操作时造成的污染和大气中灰尘的污染。

⑷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水泥用量经过配合比设计及多次试验,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考虑必须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开始。

⑸出站时坍落度,应考虑的装运工具、运送距离及气温条件等因素,以确保混凝土达到工作和易性要求,即入模前测定的坍落度,必须符合实验室的配比设计所确定的坍落度指标幅度范围。

恰当的混凝土运送工具是混凝土搅拌车、汽车泵或地泵输送导管,无泵送条件时可采用混凝土料斗装汽车和吊料斗灌筑。

⑹灌筑过程应分层浇筑,按断面处自下而上分次进行的混凝土虚铺厚度,30-40cm一层为宜(约为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25倍),每层混凝土挨次、连续进行等厚铺浇。

⑺因为当水泥初凝时混凝土失去塑性,终凝时混凝土开始产生强度,如果振捣,混凝土表面不会留下接茬痕迹。

如果超过了3个小时或4个小时;当混凝土已经接近初凝,或混凝土是水过多上下层间插捣困难,即使勉强振捣,混凝土中水泥(砂)浆的塑性差异过大,难于均匀分布,结果形成色差带或冷缝式色差;如果当下层混凝土已经失去塑性而达到完全初凝状态时混凝土接茬,则必然造成冷缝。

⑻混凝土捣固完成应以无显著沉落、表面呈现平坦,混凝土已不冒气泡、混凝土开始泛浆。

以快插慢提的速度为准,一般塑性混凝土采用通常的插入式振捣棒,整个过程的累计振捣时间为25秒左右,即按本层混凝土厚度做振捣动作:

“快插”,用1-2秒时间尽快插入后上下抽动2-3次,以助混凝土沉落稳定;“振捣”,振捣棒于插点不提动,用10秒左右时间振捣;“慢提”,振捣棒往上提时慢速提动约用15秒时间(即按每次3-5cm速度上提,每提一次停1-2秒时间),振实并排气。

振捣棒提的快了,混凝土中的气泡排除不好。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

4.1工期目标

根据总工期要求,本标段桥梁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时间为2017年5月20日至2018年10月31日,历529天。

桥梁上部构造施工时间为2018年月日至2019年月日

4.2施工节点时间安排

桥梁施工节点安排如下表4.2-1、表4.2-2

表4.2-1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节点计划表

桥名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工期

备注

马庄大桥

2017年8月10日

2018年5月31日

294

马庄1号中桥

2017年5月20日

2018年5月31日

376

马庄2号中桥

2017年6月20日

2018年5月31日

345

马庄3号中桥

2017年7月20日

2018年5月31日

315

马庄4号中桥

2017年8月30日

2018年5月31日

274

卡给大桥

2017年6月10日

2018年5月31日

355

卡给中桥

2017年7月10日

2018年5月31日

325

八干1号大桥

2017年8月10日

2018年10月31日

447

八干2号大桥

2017年9月10日

2018年10月31日

416

表4.2-2桥梁架设与桥面系(附属)施工

桥名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工期

备注

马庄大桥

2019年4月1日

2019年6月31日

91

马庄1号中桥

2019年2月20日

2019年5月31日

100

马庄2号中桥

2019年1月1日

2019年4月25日

114

马庄3号中桥

2018年12月20日

2019年4月8日

109

马庄4号中桥

2018年10月30日

2019年2月14日

107

卡给大桥

2018年6月1日

2018年12月31日

213

卡给中桥

2019年9月10日

2019年11月31日

81

八干1号大桥

2019年5月10日

2019年9月30日

143

八干2号大桥

2019年6月10日

2019年11月31日

174

 

第五章资源配置

5.1施工组织机构

表5.1-1施工组织结构图:

5.2现场施工领导小组成员

为确保施工计划按质按量保安全的完成,项目部统筹考虑,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成立施工领导小组。

表5.2-1现场施工领导小组成员职责表如下: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责

1

惠明阔

领导小组组长

负责施工过程的全面指挥工作

2

于永斌

现场施工领导小组副组长

负责施工过程的全面协调、联系等工作

3

杜春生

现场施工领导小组技术负责

负责技术保障工作。

4

方玉宝

现场施工领导小组施工负责

协助副组长,做好施工现场的各项指挥工作

5

杨磊磊

组员

负责劳力组织、物资采购、设备机具进场、调配等工作

6

赵建伟

组员

负责现场技术指导

7

胡仕杰

组员

施工方案的编制、检查落实等工作

8

张志杰

组员

负责现场施工安全工作

9

安伟伟

组员

机械配合

10

罗立明

后勤保障组负责人

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以及医疗保障工作

5.3劳动力配置

根据工程施工需要,本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配置计划表如下表:

表5.3-1施工人员配置计划表

序号

工种

人员配置

备注

1

现场安全员

14

2

队长

6

3

技术人员

16

4

测量人员

8

5

试验人员

8

5.4人员职责

5.4.1现场施工负责人职责

⑴负责现场的作业组织,协调各单位施工作业,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突发事件,检查落实施工方案确定的各项事宜,坚决制止违反方案要求,盲目乱干行为。

⑵负责检查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5.4.2现场安全员职责

(1)负责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纠正违章作业。

(2)负责项目部的机械设备及施工环境的安全管理,为施工生产提供安全保证。

(3)参加对安全事故的调查及安全违章行为的处罚。

(4)配合有关部门排除安全隐患、组织安全教育和全员安全活动,监督劳动保护用品质量和正确使用。

5.5施工测量、试验、检验仪器配置

5.5.1施工测量仪器配置

分部设专职测量工程师负责本队所有重要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测量,强调测量复核制度,放样时采用莱卡TS09PLUS型全站仪,以提高测量精度。

所需测量仪器如表:

5.5.1-1测量仪器设备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

水准仪

DSZ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