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育人第一”的教育宗旨。
同时结合科学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教书育人的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创造性的开展科学教学工作.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从而使我校的科学教学有进一步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和体验;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
2、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调查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
3、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4、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
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
5、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
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6、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的问题。
7.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三、教学措施:
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针对我们学校学生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科学学科存在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突破教材难点.解决重点.结合现在三四年级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
(一)教学工作方面: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
4、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课堂常规有序:
课本、笔记本准备好摆放在书桌上.铃停准时上(下)课.互不侵占时间。
7、课堂中随时提问评价给分:
加分内容(发言、倾听、猜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合理的建议、创新的设计等).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让学生即时掌握自己的平时情况。
8、实验实行评分考核:
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实行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轮流制.实验记录考核制.
9、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或几个生活问题.真正实现科学的生活化。
10、实行课课内容当堂理解掌握.下节课提问打分制度.单元一练一测验的模式.课堂作业.及时批改.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而且作业也实施星级评定。
(二)教师成长方面:
1、认真参加各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课程培训活动.促使自己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水平.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认真参加《科学》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活动.明确科学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经常进行科学研究.攻克难关.提高课程理解能力;
(三)科学特色活动
1、科学幻想画:
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孩子成为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家乡.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活动内容:
低年级学生可以全员参与.创作出与科学有关的敢于大胆创新.有意义的画作。
优秀作品颁发获奖证书。
2、明天小小科学家:
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的能力。
通过开展科学发明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旁.是鲜活的.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发明创造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内容:
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设计创作.进行科学小发明。
内容体裁不限.优秀作品会在全校进行展出。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液体的热胀冷缩
4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热是怎样传递的
7传热比赛
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时间在流逝
2太阳钟
3用水测量时间
4我的水钟
5机械摆钟
6摆的研究
7做一个钟摆
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证明地球在自转
4谁先迎来黎明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地球在公转吗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单元教学进度表
五、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
第一周——第四周
第二单元:
第五周——第八周
第三单元:
第九周——第十二周
第四单元:
第十三周——第十六周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
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
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
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
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
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
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
沉。
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
浮。
(活动要点:
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
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
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
浮。
(说明:
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
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
(说明:
本活动按“教师出示材料样本—学生预测和思考沉浮理由—小组实验观察”的顺序进行.因为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然条件。
而且选择的7种物体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既有容易判断沉浮的.也有难以直接判断沉浮的.比如胡萝卜、蜡烛头等.这样的设计都体现了用材料有效调控教学的目的。
)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说明:
排除无关材料的干扰.用新材料新活动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对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说明.为避免划破桌面.建议垫一块小木板或硬纸板).引导思考: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
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
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
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
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2、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
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说明:
橡皮和萝卜不能无限度的切小.因为一旦切分的过小.会出现浮在水面上的情况.这是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教学.会改变活动探究的方向.建议回避。
)
4、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
(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补充:
这里也可以用质量来概括.即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质量减轻.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
5、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考:
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
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
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
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6、提供材料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学生实验。
7、组织交流.概括:
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
8、小结:
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学生记录中教材第4面的实验报告单上。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
板书设计: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砖块沉
木块浮
塑料块浮
猜测与沉浮相关因素:
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材料收集:
用小袋子把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装好.并补充大小轻重相近的萝卜、橡皮各一.以便下节课各组实验使用。
教学后记: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