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优质教案 第四单元合集1620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9908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优质教案 第四单元合集1620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最新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优质教案 第四单元合集1620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最新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优质教案 第四单元合集1620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最新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优质教案 第四单元合集1620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最新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优质教案 第四单元合集1620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优质教案 第四单元合集1620课.docx

《最新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优质教案 第四单元合集1620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优质教案 第四单元合集1620课.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优质教案 第四单元合集1620课.docx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优质教案第四单元合集1620课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6吹糖人优质教案

教材分析:

课文中心:

课文通过对孩子们看糖人、买糖人、吃糖人的回忆,展示了童年生活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课文结构: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孩子们看吹糖人,买糖人。

第二部分(3)孩子们玩糖人,吃糖人。

第三部分(4)糖人在作者心中没有融化。

(结构图示)

锣声响

看吹糖人———买糖人———吃糖人

在我心里没有融化

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瞪、羡”等8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巧、稀、捏”等1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吹糖人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的惊喜与快乐的享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孩子了解乡村童年生活的乐趣,学会品味生活中平凡的乐趣与美。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了解糖人,搜集吹糖人的有关文字资料、图片或实物。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

糖人实物或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先板书“吹糖人”,问:

吃过糖人吗?

什么样?

什么味?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吹糖人的了解。

2.教师出示糖人实物或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糖人图片

3.师:

一群乡下孩子也和你们一样特别喜欢糖人,让我们快快打开书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易读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借助工具书把它弄明白。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

“清脆”、“糖稀”等词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理解。

如:

“羡慕”、“惊奇”、“宁静”“郑重”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5、思考、交流: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老师范读。

今天我接着学习吹糖人这篇文章,放音乐老师范读。

二、读中感悟、深入品味。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糖人”给乡下孩子带来了哪些快乐和享受?

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关键的语言文字来品味与理解。

a:

汇报交流第一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抓住“飞起”、“生风”、“不一会儿”、“围”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追看“糖人”的急迫和热切。

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当时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

b:

汇报交流第二自然段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

“糖人师傅手中还可以变出什么?

”并引导他们抓住“伸长脖子”、“瞪圆眼睛”“恨不得撬开”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对吹糖人过程的好奇。

c:

汇报交流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一个糖人一个故事,会有哪些糖人和有趣的故事呢?

”再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

“你有这个时候吗?

买了形象的糖人后,会马上就吃吗?

”最后引导他们抓住“端详”、“舔舔”、“郑重”、“小心”、“不想咬碎”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舍不得吃糖人、对糖人的无比珍爱,并随机进行感情朗读。

4、整体回顾全文,引导理解最后一段“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融化呢”这句话的含义。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四、作业回家读一读有关童年的故事、散文、诗歌等。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乃成功的一半”,在课的导入阶段,以谈话的方式,以贴近孩子生活的话题为谈话内容,使学生进入情境,能够激发其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通过多种形式理解词语,形象生动,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授之与渔”。

锻炼学生迅速总揽文章大意的能力。

抓住感受点品词析句,读中品味,享受语言的熏染、发展语感。

想象与读书品味语言相结合。

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通过各种形式记忆生词,并配有老师的重点指导。

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

扩大阅读面,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童年的记忆

儿时,是在农村长大,在印象里,农村的孩子活的更为淘气一些的,村里流行一句俗语:

七岁、八岁讨狗嫌,淘的猫狗不稀见。

小时候很淘气,为此屁股上没少挨父亲的板子,现在想起还隐隐作痛。

三姨家有个草垛,春忙的时候,她去田里干活,留下她儿子和我看家。

为了去草垛上去收获不知道谁家的鸡在那里下的一窝蛋,弟弟和我把草垛上遮雨的帘子踩了几个窟窿,要是雨水渗进去的话,草便会烂掉,一家人用来一年生火煮饭的材料便没了,后来弟弟为了躲避那顿打,在我家中住了一个星期,等她妈妈气消了才敢回家。

当然,我也一如既往的吃了顿肉板子,只是主持大局的是母亲和三姨而已,就因为我是哥哥,没带好弟弟。

三姨家的房子是瓦房,有很多麻雀在做窝,便和弟弟架起梯子爬上去揭开房檐上的瓦片捉麻雀、掏麻雀蛋,结果掏出一条蛇,幸好是无毒的蛇,但也吓的小弟从梯子上摔下来,轻微骨折,养了小一个月才完全康复,也记得自己曾满是悔恨的看着腿上打着石膏的小弟,生怕他以后再也不能和从前一样活蹦乱跳,也是那次,我唯一在父亲的板子自心底认错的一次。

不知道为什么,每每思及童年,总会先想起这一段旧事。

或者,这是我童年的几乎成为遗憾的事,正如我们生活一样,当回顾往事的时候,多是先把苦涩浮出水面,这些也许更易刻骨铭心吧?

巩固提高

一、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好(hǎohào)奇撒(sǎsā)欢呼啸(jiàoxiào)

仍(rēngréng)然喷(pēnpèn)香脸颊(xiájiá)

二、比一比组词。

恨()脆()划()稀()托()

狠()翠()画()希()拖()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几响_____________的锣声,_____________了村庄的宁静,街上立刻_____________忙乱的脚步声。

2.孩子们_____________双眼,眼珠儿随着糖人师傅_____________的双手_____________地转,_____________地看着一个个_____________怎样诞生。

3.猜胜的孩子拿起糖人,___________一会儿用__________舔舔,然后__________地让给别人,别人依然____________________,谁也不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第三段说“糖人就这样渐渐融化了,消失了。

”而文章末尾又说“原来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有融化呢。

”请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附:

参考答案

四、第一句说的“糖人”是孩子手中握的现实中的食物,消失是因为大家都舍不得吃掉他们,所以“融化”了;而第二句中的“糖人”则是指“糖人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生活和美好的童年记忆”,它会永远根植在大家心中,无法忘记,所以说在心中没有融化。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五月的田野优质教案

课文中心:

这篇课文写了孩子们在五月的美丽的田野里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种种乐趣,表达了对五月的田野的赞美之情。

课文结构: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五月的田野美丽、迷人。

第二部分(3-4)五月的田野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乐趣。

第三部分(5)五月的田野令人回味。

(结构图示)

麦子黄、豆荚青、散清香,笑得甜——[美]

吹竹笛、甩柳鞭、撵鸭子,赶羊群、撒欢儿跑、拔青草——[忙]

摘豆荚、煮米饭——[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碌、削”等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舒、柔、甩”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懂课文,感受乡下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乡下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课前留意观察田野的风景。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

五月田野风景的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先板书课题。

谈话导入:

现在正值五月,你眼里五月的田野什么样?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五月田野的自然景观。

3、师:

看过之后,你最想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4.师:

美丽神奇的田野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五月的田野,去体验体验乡下孩子的童年吧!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可以抽读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利用已经熟知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

“田埂”、“竹管”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如:

“忙碌”、“喷香”、“清香”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5.学生初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入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多种形式理解词语,形象生动,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锻炼学生迅速总揽文章大意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读中感悟、深入品味。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五月的田野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关键的语言文字来品味与理解。

a:

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在灿烂的阳光下,它们甜甜地笑了”一句。

“它们”指谁?

它们会笑吗?

为什么这样写?

你感觉此时谁的心里也在笑?

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自由练习一下怎样读才能表现田野的广阔和美丽,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评一评。

b:

第三自然段①“光脚在田埂上走”一部分,可以引导学生和自己的童年生活对照一下。

可以让学生想象,再通过朗读,抓住“泥土软软的、冷不丁、冒”等词语体会光脚走的乐趣。

②从“赶羊、赶鸭”的语句中引导学生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体会孩子们的懂事和勤劳。

可以抓“那里的草虫最多”、“那里的青草真嫩”体会孩子们的爱心。

这一部分可以再引导想象一下,农村除了养羊和鸭,还能养什么?

孩子们是怎么对待这些小动物的?

仿照课文中的样子来说一说。

把,那里;

把,那里。

c:

第四自然段重点抓“喷香的饭菜比什么都可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认为什么样的饭菜是喷香的”,再和文中“喷香的饭菜”做比较,引导学生要向乡下孩子们那样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获得乐趣,热爱生活。

d:

第五自然段主要通过朗读体会“大地当床,蓝天当被”的意境。

尤其要读好最后一句。

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舒”、“甩”、“篮”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写一写自己童年生活中快乐的事。

抓住感受点品词析句,读中品味,享受语言的熏染、发展语感。

多给学生读的机会,多给学生说的机会,才能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句里的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让学生去想像文中的小伙伴赶鸭子时的心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小练笔,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不要只浮于表面,让学生体会到“喷香”的饭菜不只因为是绿色蔬菜,更因为是自己劳动所得,心里感到自豪。

不光甜在嘴上,更甜在心里。

通过各种形式记忆生词,并配有老师的重点指导。

(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

通过小本本的运用,不但使学生的所感有所言,有所抒,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倡学生抒真情,写真言,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五月的田野

五月阳光明亮的有点刺眼

光线照着无垠的麦田

麦子熟了

风一吹

鼓起金黄的浪起伏

田头一棵粗大的柳树上

几只麻雀不停的鸣叫

不远的池塘里蛙声一片

三只黄牛吃着水边的青草

白色的野花上翩飞着白色的蝶

五月的田野是美好的

老农的脸上扬着笑

等待着丰收的喜悦

儿时烤麦的香味

至今还诱惑着我的记忆

眼前这饱满的麦穗

在我的心中凝重

青翠的绿树

金黄的麦田

是初夏乡村最好的风景

春天的田野

一片片绿油油的麦苗,麦地的旁边开着各种不知名字的野花儿,还有白色的蒲公英。

看那七星瓢虫正在花儿上享受着春天的温暖。

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放射着春天的光芒。

进入三月,春风一吹,春雨一润,春阳一照,土地一下子就活了。

到处都充满着春天的活力,到处都弥漫着春天的气象。

不知是谁的呼唤,春雷一声呵欠,把一切都叫醒了过来。

春天漫天遍野泼洒,河水由蓝变绿,河水泛涨,是活泼的春的调子。

春风的手抚摸过原野,在阳光的孵化下,地衣一小块一小块生长。

芳草青青,整个画廊里便生机盎然了!

三月的春风是彩色的,它带着许多希望。

走在河岸边,花开的那些声音汇成哗啦啦的水响。

鸟雀啼开三月的眼,一眼望过,遍地的油菜花一片金黄,蜂飞蝶舞,一派繁忙景象。

画廊里这边增色,那边涂彩,三月让春天越来越疯狂,让色彩越来越浓重。

时间推移,春色上演:

桃花,梨花,两场春雨,一场繁华,美丽了乡村原野,勃发了农舍人家。

三月的天空是明净的:

铺展的是绿色的情怀,敞开的是蓝色的心情。

行走在田野里,燕子在那里飞行畅想。

大雁几行,描写的是春天的诗句,采集的是春潮涌动的浪花。

走在土坎,春天随着地势敞开了,这磅礴的气势轰轰烈烈。

春风一遍又一遍燃烧过土地,画廊里这一大幅画在三月里铺开、伸展。

小坡上,杨柳丝柔软的手,搔痒了小溪的腋窝,几条小溪从农家院落边蜿蜒而来;田野里,白菜花开得热闹,麦苗正在分蘖,蒜苗正在抽苔,盛开着期待人们采摘的情愫;院落旁,梨雪纷飞,李花开得并不明媚,朦朦胧胧的,像疲倦的映雪的白雾,衬托出许多令人遐想的内容。

青草刚刚给大地抹上新绿,桃树就绽开了花朵,石榴树上排满了酱红的芽米,香椿树的枝头便抽出新鲜角叶。

三月春风入画廊,天地雨意涂色香。

在这一大幅画里,春天的主题应该是宏大的劳动。

暖暖春光里,辛勤的农民也在精心耕种。

田园中散发着浓浓的劳动味道,春播热腾腾的。

看——那荷锄而出的农民伯伯塑造起一种劳动的图腾来!

巩固提高

一、读拼音,写汉字。

1.Shūróu

春天到了,小花朵()展着它那()软的腰。

2.Shuǎinèn

小柳树()着它那()绿的辫子。

3.Lánzhāi

可爱的小姑娘挎着竹()子,()下那草莓吃。

二、选词填空。

安静寂静

1.冬天的夜晚,山林里一片()。

2.考场上()极了。

因为因此因为……所以……不仅……而且……

3.()这部电影太感人了,()我打算再看一遍。

4.今天是假日,()我们全家去公园。

5.()他关心班集体,大家一致推选他为班长。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麦子是(),豆荚是()。

五月的风是(),()的泥土()。

折一根(),削一节(),

柳条做(),竹管做()。

2.我觉得,五月的田野是()的,因为()。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书本里的蚂蚁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蕊、陈”,掌握七个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发生的有趣的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想象,读写结合,指导角色朗读和童话表演的方式,使学生融入童话作品中,体会小蚂蚁的灵动与汉字的活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童话神奇的魅力。

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并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字的喜爱。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感情朗读,体会小蚂蚁住进书本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特别是它让陈旧的书发生了怎样奇妙的变化,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感受童话神奇的魅力,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

展开想象,自由写作。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你们都见过蚂蚁吗?

说说它留给你什么印象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一只小蚂蚁的有趣的童话故事,名字叫《书本里的蚂蚁》,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词,初步感知。

1.带着自己的疑问,认真地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检查生字、生词的自学情况。

学生自己交流记字方法;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

“花蕊”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陈旧”、“密密麻麻”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趴”、“喂”等通过动作体会理解。

3.说说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交流初读的感受。

三、深入文本,朗读感悟、表演体验。

1.小蚂蚁是怎样跑到书本里的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中。

2.师以第一自然段为例,指导朗读的方法:

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

启发借助文字想象画面,读相关句子时仿佛听到了什么,眼前看到了什么。

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心情走进故事中来。

(生范读或师范读)

3.来到书本里的小蚂蚁究竟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

抓住人物对话,相机边读边指导进入情境,分角色表演朗读,展示个性化阅读。

(抓住“当然”、“细碎”、“奇怪极了”、“不好意思”、“挺乐意”等地方感悟、体会着读出自己的独特情感。

4.字说自己太傻了,现在它们的生活什么样?

角色扮演书中的字,学着小蚂蚁串门、跳舞的情景,体会书本里的字和小蚂蚁的快乐。

5.会走路的字会让旧书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做一个文字小游戏,让学生领会会走路的字带给这本书每天的新奇变化。

从而让学生对文字的生命力有一种新感觉。

四、放飞想象,练笔创作。

1.读完故事,你认为书本里的蚂蚁指的是谁?

为什么?

2.你喜欢书本里的蚂蚁吗?

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3.现在,你再看看这些书本里的文字有什么感觉?

出示幻灯片(让孩子把汉字视为活生生的小蚂蚁,感受它的色彩、声音、气味、形象、动作、表情等。

4.这些书本里的蚂蚁可爱吧,让我们加入它们的行列中,一起游戏,把我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获记下来,也可以大胆创造,编写出你独特的童话故事,和大家共同分享快乐与甜蜜!

(自由写作)

5.课后交流点评。

五、课外拓展,不断延伸。

1.推荐王一梅阿姨的其他童话作品,进行自由的课外阅读。

注意给孩子创造一个交流研讨的机会,把自己的阅读感悟与他人分享。

2.对不同时代的人们童年生活想进一步了解的,可以通过收集老照片、珍藏的小物件、阅读相关的作品等,在班级内进行一次“童年、童趣”的语文主题活动课。

由孩子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引入童话故事里,先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好奇,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通过读课题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走进文本。

字词的问题以学生自己解决为主,注意学习方法的点拨指导。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略读课更应有意识地注重在学习过程中方法的指导。

从故事开始即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有着花香与书香的童话背景中,借助人物的对话、动作等,想象情节的生动有趣,体会人物的活灵活现,带着童心去品读、去体味,在读中感悟,在悟中体验,在角色扮演中抒发内心的情感,使学生深入拟人化的形象中。

在悟中再进行个性化朗读与表演的外化表达,从而获得自己内心的独特审美享受。

通过创设情境,体会小蚂蚁给这本书带来的影响,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欲望。

让孩子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不用老师去灌输,而是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去影响。

语文文本的教育力量,最根本的还应落在对学生心灵进行润泽。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应用语言。

激发想象、拓展延伸都是从课堂走向生活,由知识转为实践,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从而实现阅读创新。

巩固提高

1.看拼音,写词语

pāxiàzhēnjiùwèiyǎngxìsuì

()()()()

mìmìmámátǐnglìfēngmiàn

()()()

2.填上合适的反义词。

稀稀疏疏()崭新()傻()

安安静静()明白()奇怪()

3.比一比,选择符合句子意思的合适的字打√。

马力(爬趴)在桌子上睡觉,一只小瓢虫(爬趴)到他的胳膊上。

从(陈阵)旧的书中传出一(陈阵)极细极细的鼾声。

被妈妈(喂偎)饱的小花狗,依(喂偎)在母亲的身旁不住地舔着它的脸。

4.读一读,填一填。

新奇奇怪惊奇

(1)“是谁?

书本也会说话?

”黑蚂蚁()极了。

(2)所有的字都感到很()。

(3)小姑娘忍不住又打开书来看,她更加()了,她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

5.请回答问题

小蚂蚁为什么会是旧书变成新书呢?

(准备了5道题,请自选三道保留。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9带雨的花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谅、诱”等5个生字,掌握“偷、请、躲”等9个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诗的内容,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与诗中的小朋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4.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激发孩子们读诗的兴趣,享受美好的儿童诗的润泽。

教学重点:

理解诗的内容,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与诗中的小朋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诗歌,搜集有关诗歌、金波的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2.师:

“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

“诱饵”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如:

“尽情”、“香甜”、“原谅”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再读课文,了解诗歌内容。

1.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写了一件什么事?

(诗歌描述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到大自然中尽情玩耍,又爱妈妈,不忘给妈妈采朵带雨的花,又怕回家挨打的愧疚心情。

2.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畅所欲言)

3.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诗歌。

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诗歌。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带雨的花》,齐读课题。

2.师:

请大家回忆一下,金波老爷爷的这首叙事诗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回忆诗的主要内容)

3.是呀,金波爷爷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小姑娘偷偷跑出了家,尽情地玩耍的情景,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呢?

那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个充满童真的世界,请同学们打开书81页。

二、品读文本,情感体验

1.师范读,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2.师:

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三、交流体验,升华情感

学生汇报,教师指导朗读,在读中品位情感。

【预设】

1.“我偷偷的跑出家,尽情地玩耍。

我忘记了您,也忘记了家。

(生:

调皮的孩子)

师:

你有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