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教案第一章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9732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7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安全教案第一章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煤矿安全教案第一章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煤矿安全教案第一章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煤矿安全教案第一章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煤矿安全教案第一章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教案第一章2.docx

《煤矿安全教案第一章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教案第一章2.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安全教案第一章2.docx

煤矿安全教案第一章2

科目

煤矿安全

教时

2

授课班级

机电十班

课题

煤矿安全

授课

新授

课题

矿尘的性质危害及来源、职业病危害、矿尘测定

教学日期

教学目的

矿尘(又称粉尘)是指在矿山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煤、岩和其他有毒有害微粒的总称。

让学生了解矿尘的性质,危害及来源。

教学重点难点

矿尘的性质,矿尘的危害及来源,矿尘产生的职业病,煤尘爆炸的危害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签字

教务处签字

教学过程

第一节矿尘的性质危害及来源

一、矿尘的产生及分类

矿尘(又称粉尘)是指在矿山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煤、岩和其他有毒有害微粒的总称。

采(40%)、掘(30%)、锚喷(10%)。

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如钻眼作业、炸药爆破、掘进机及采煤机作业、顶板管理、矿物的装载及运输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矿尘。

在同一矿井里,产尘的多少也因地因时发生着变化。

一般来说,在现有防尘技术措施的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产生的浮游矿尘比例大致为:

采煤工作面产尘量占45%~80%;掘进工作面产尘量占20%~38%,锚喷作业点产尘量占10%~15%;运输通风巷道产尘量占5%~10%,其他作业点占2%~5%。

各作业点随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矿尘的生成量也将增大,因此防尘工作也就更加重要。

教学过程

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1、按矿尘粒径划分

(1)粗尘-->40μm,空气中易沉降;

(2)细尘—10~40μm,肉眼可见,在静止空气加速沉降;

(3)微尘—0.25~10μm,光学显微镜可见,静止空气等速沉降;

(4)超微尘--<0.25μm,电子显微镜观察,扩散动力。

2按矿尘的存在状态划分

(1)浮游矿尘(浮尘、飘尘):

悬浮于矿内空气中

(2)沉积矿尘(落尘):

从矿内空气沉降下来的矿尘

3按矿尘的粒径组成范围划分

(1)全尘(总粉尘):

各种粒径的矿尘之和,1mm以下;

(2)呼吸性粉尘:

5μm以下,(不可见)

二、矿尘的基本性质

1、矿尘的粒度与比表面积

矿尘粒度:

矿尘粒度平均直径,μm

矿尘的比表面积:

单位质量矿尘的总表面积;m2/kg,cm2/g

矿尘的比表面积与粒度成反比,粒度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因而这两个指标都可以用来衡量矿尘颗粒的大小。

2、矿尘的分散度

矿尘的分散度是指矿尘的整体组成中各种粒度的尘粒所占的百分比。

分散度有两种表示方法:

1)重量百分比;2)数量百分比。

3、矿尘浓度(单位体积矿内空气中所含浮尘的数量)

其表示方法有两种:

(1)质量法:

每立方米空气所含浮尘的毫克数,mg/m3

(2)计数法:

每立方米空气所含浮尘的个数,个/m3

4、矿尘沉积量

单位时间在巷道表面单位面积上所沉积的矿尘量,单位为g/m2·d。

这一指标用来表示巷道中沉积矿尘的强度,是确定岩粉撒布周期的重要依据。

教学过程

5、矿尘的湿润性

矿尘的湿润性是指矿尘与液体亲和的能力(矿尘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的现象)。

亲水性矿尘:

容易被水湿润

疏水性矿尘:

不容易被水湿润

三、矿尘的来源

原生矿尘和次生矿尘,由地质构造产生的原生矿尘比例小,大部分来自于由于采掘工作面和运输转载过程产生的次生矿尘。

浮尘和落尘在不同环境下可以相互转化,浮尘因受自重的作用可以逐渐沉降下来变成落尘,而落尘当落尘受到机械振动、爆风冲击以及巷道中风速的变化等外界条件干扰时,它可再次飞扬,又成为浮尘。

四、矿尘的危害

矿尘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某些矿尘(如煤尘、硫化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爆炸。

(2)污染工作场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职业病。

(3)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使用寿命。

(4)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

此外,煤矿向大气排放的粉尘对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对生活环境、植物生长环境可能造成严重破坏。

第二节煤矿尘肺病

一、尘肺病及其发病机理

新的尘肺病诊断标准中规定的尘肺病的定义是: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滞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它是一种严重的矿工职业病,一旦患病,目前还很难治愈,且因发病缓慢病程较长,不同于煤尘、瓦斯爆炸事故一次伤害严重,常不易被人们所重视。

实际上尘肺病引起的致残和死亡人数,在国内外都十分惊人。

教学过程

1、尘肺病的分类

煤矿尘肺病按吸入矿尘的成分不同,可分为三类:

(1)硅肺病(矽肺病),由于吸入含游离SiO2含量较高的岩尘而引的尘肺病称为硅肺病。

患者多为长期从事岩巷掘进的矿工。

(2)煤硅肺病(煤矽肺),由于同时吸入煤尘和含游离SiO2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硅病肺。

患者多为岩巷掘进和采煤的混合工种矿工。

(3)煤肺病。

由于大量吸入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多属煤肺病。

患者多为长期单一的在煤层中从事采掘工作的矿工。

2、尘肺病的发病症状

尘肺病分为三期:

第一期:

重体力劳动时呼吸困难、胸痛、轻度干咳。

第二期:

中等体力劳动或正常工作时,感觉呼吸困难,胸痛、干咳或带痰咳嗽。

第三期:

做一般工作甚至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胸痛、连续带痰咳嗽,甚至咯血和行动困难。

2、影响尘肺病的发病因素

(1)矿尘的成分

能够引起肺部纤维病变的矿尘,多半含有游离SiO2,其含量越高,发病工令越短,病变的发展程度越快。

对于煤尘,引起煤肺病的主要是它的有机质(即挥发分)含量。

(2)矿尘粒度及分散度

5μm以上的矿尘对尘肺病的发生影响不大;5μm以下的矿尘可以进入下呼吸道并沉积在肺泡中,最危险的粒度是2μm左右的矿尘。

(3)矿尘浓度

尘肺病的发生和进入肺部的矿尘量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尘肺的发病工令和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成正比。

教学过程

第三节煤尘爆炸及预防

煤矿在生产过程中,采掘装运作业均可产生大量煤尘。

其中,采掘作业产生的煤尘量占80%,装运产生的煤尘量占20%。

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都有发生特别重大煤尘爆炸事故的可能。

其灾害程度可造成矿毁人亡,国内外煤矿曾多次发生煤尘爆炸事故。

煤尘爆炸的机理

煤尘的燃烧和爆炸实际上是煤尘及其释放的可燃性气体的燃烧和爆炸,它的氧化反应主要是在气相内进行的。

因此煤尘爆炸与瓦斯爆炸具有相似之处。

但因在固体煤粒表面也有氧化燃烧作用发生,所以煤尘爆炸又有其独特之处。

煤尘爆炸是在高温或一定点火能的热源作用下,空气中氧气与煤尘急剧氧化的反应过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链式反应。

教学过程

一、煤尘爆炸的条件和特征

1、煤尘具有爆炸性:

煤尘具有爆炸性是煤尘爆炸的必要条件。

煤尘爆炸危险性必须经过试验确定。

2、悬浮煤尘的浓度:

下限浓度30一50g/m3,上限浓度1000一2000g/m3。

在井下各生产环节中,一般情况下,很难形成大于下限的悬浮煤尘浓度,但当巷道周围的沉积煤尘受到冲击波的震动,气流的吹扬或其他原因再次扬起后,就足以达到爆炸浓度。

因此,沉积煤尘是最大约隐患。

3、引燃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

我国煤尘爆炸的引燃温度在610~1050℃之间,一般为700~800℃。

煤尘爆炸的最小点火能为4.5~40mj。

4、空气中的瓦斯浓度

瓦斯参与使煤尘爆炸下限降低。

瓦斯浓度低于4%时,煤尘的爆炸下限可用下式计算:

δm=kδ

式中:

δm----空气中有瓦斯时的煤尘爆炸下限,g/m3;

δ----煤尘的爆炸下限,g/m3;

k----系数

5、空气中氧的含量

空气中氧的含量高时,点燃煤尘的温度可以降低;氧的含量低时,点燃煤尘云困难,当氧含量低于17%时,煤尘就不再爆炸。

含氧高,爆炸压力高;含氧低,爆炸压力低。

6、引爆热源

点燃煤尘云造成煤尘爆炸,就必须有一个达到或超过最低点燃温度和能量的引爆热源。

引爆热源的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越容易点燃煤尘云。

而且煤尘初爆的强度也越大;反之温度越低,能量越小,越难以点燃煤尘云,且即使引起爆炸,初始爆炸的强度也越小。

教学过程

2、煤尘爆炸的特征

(1)形成高温、高压、冲击波

(2)煤尘爆炸具有连续性

(3)煤尘爆炸的感应期(煤尘受热分解产生足够数量的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所需的时间)

(4)挥发分减少或形成“粘焦”

(5)产生大量的CO

二、影响煤尘爆炸的因素

1、煤的挥发分:

煤尘的可燃挥发分含量越高,爆炸性越强。

2、煤的灰分和水分:

煤内的灰分是不燃性物质,能吸收能量,阻挡热辐射,破坏链反应,降低煤尘的爆炸性。

3、煤尘粒度:

粒度对爆炸性的影响极大。

1mm以下的煤尘粒子都可能参与爆炸,而且爆炸的危险性随粒度的减小而迅速增加。

4、空气中氧的含量:

空气中氧的含量高时,点燃煤尘的温度可以降低;氧的含量低时,点燃煤尘云困难,当氧含量低于17%时,煤尘就不再爆炸。

含氧高,爆炸压力高;含氧低,爆炸压力小。

5、空气中的瓦斯浓度,瓦斯参与使煤尘爆炸下限降低。

瓦斯浓度低于4%时,煤尘的爆炸下限可用下式计算:

δm=kδ

式中:

δm—空气中有瓦斯时的煤尘爆炸下限,g/m3;

δ—煤尘的爆炸下限,g/m3;k—系数。

6、引爆热源

教学过程

三、煤尘爆炸性鉴定

《规程》规定:

新矿井的地质精查报告中,必须有所有煤层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材料。

生产矿井每延深一个新水平,由矿务局组织一次煤尘爆炸性试验工作。

1)鉴定

第一种方法是在大型煤尘爆炸试验巷道内,点火引爆进行鉴定。

准确,但复杂。

一般作为标准鉴定用。

第二种方法是在实验室内,使用大管状煤尘爆炸性鉴定仪进行鉴定。

2)用煤尘爆炸指数判断

用工业分析法计算可燃挥发分值大致判定煤尘的爆炸危险性

煤尘爆炸指数

煤尘爆炸性

<10%

一般不爆炸

10~15%

较弱

15~28%

较强

28%以上

强烈

教学过程

第五节矿井综合防尘措施

一、减少煤尘生成量措施

(一)煤层注水:

在回采之前预先在煤层中打若干钻孔,通过钻孔注入压力水,使其渗入煤体内部,增加煤的水分,从而减少煤层开采过程煤尘的产尘量。

1、煤层注水的减尘作用

①煤体内的裂隙中存在着原生煤尘,水进入后,可将原生煤尘湿润并粘结,使其在破碎时失去飞扬能力,从而有效地消除尘源;

②水进入煤体内部,并使之均匀湿润。

当煤体在开采中受到破碎时,绝大多数破碎面均有水存在,从而消除了细粒煤尘的飞扬,预防了浮尘的产生;

③水进入煤体后使其塑性增强,脆性减弱,改变了煤的物理力学性质,当煤体因开采而破碎时,脆性破碎变为塑性变形,因而减少了煤尘的产生量。

教学过程

3、注水系统:

静压注水系统和动压注水系统。

4、注水设备:

钻机、水泵、封孔器、分流器及水表等。

5、注水参数:

①注水压力

注水压力的高低取决于煤层透水性的强弱和钻孔的注水速度。

适宜的注水压力是:

通过调节注水流量使其不超过地层压力而高于煤层的瓦斯压力。

②注水速度(注水流量)

注水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注水量。

注水速度是影响煤体湿润效果及决定注水时间的主要因素,钻孔的注水速度随钻孔长度、孔径和注水压力的不同而增减。

一般来说,小流量注水对煤层湿润效果最好。

③注水量

注水量是影响煤体湿润程度和降尘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中厚煤层的吨煤注水量为0.015~0.03m3/t;厚煤层为0.025~0.04m3/t。

④注水时间

每个钻孔的注水时间与钻孔注水量成正比,与注水速度成反比。

在实际注水中,常把在预定的湿润范围内的煤壁出现均匀“出汗”(渗出水珠)的现象,作为判断煤体是否全面湿润的辅助方法。

6、影响煤层注水效果的因素

(1)煤的裂隙和孔隙的发育程度

裂隙和孔隙的发育程度不同,注水效果差异也较大。

煤体的裂隙越发育则越易注水。

煤体的孔隙发育程度一般用孔隙率表示,系指孔隙的总体积与煤的总体积的百分比。

根据实测资料,当煤层的孔隙率小于4%时,煤层的透水性较差。

(2)上履岩层压力及支承压力

地压的集中程度与煤层的埋藏深度有关,煤层埋藏越深则地层压力越大,而裂隙和孔隙变得更小,导致透水性能降低,因而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要取得良好的煤体湿润效果,需要提高注水压力。

在长壁工作面的超前集中应力带以及其它大面积采空区附近的集中应力带,因承受的压力增

教学过程

高,其煤体的孔隙率与受采动影响的煤体相比,要小60%~70%,减弱了煤的透水性。

(3)液体性质的影响

煤是极性小的物质,水是极性大的物质,两者之间极性差越小,越易湿润。

为了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减小水的极性,提高对煤的湿润效果,可以在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

阳泉一矿在注水时加入0.5%浓度的洗衣粉,注水速度比原来提高24%。

(4)煤层内的瓦斯压力

煤层内的瓦斯压力是注水的附加阻力。

水压克服瓦斯压力后才是注水的有效压力,所以在瓦斯压力大的煤层中注水时,往往要提高注水压力,以保证湿润效果。

(5)注水参数的影响

煤层注水参数是指注水压力、注水速度、注水量和注水时间。

注水量或煤的水分增量是煤层注水效果的标志,也是决定煤层注水除尘率高低的重要因素,通常,注水量或煤的水分增量变化在50%到80%之间,注水量和煤的水分增量都和煤层的渗透性、注水压力、注水速度和注水时间有关。

7.煤层注水的方法

(1)短钻孔注水

在工作面采煤之前,垂直或斜交工作面打注水孔,钻孔深度一般稍长于循环进度0.3m,孔间距一般为1.5~2m。

(2)长钻孔注水

是在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内,超前工作面布置钻孔向煤体注水。

(3)煤层注水综合效果

煤层注水除具有良好的防尘作用外,还有利于排放煤层瓦斯、预防冲击地压、有利于落煤等综合效果。

(二)采空区灌水

厚煤层分层开采垮落法管理顶板时,可采用在上一分层采空区内灌水,对下一分层进行湿润。

教学过程

(三)水封爆破、水炮泥

(1)水封爆破。

水封爆破就是在工作面打好炮眼后,先注入压力不超过4.903×106Pa(50kg/cm2)的高压水,使之沿煤层节理、裂隙渗透,直到煤壁见水为止。

然后装入防水炸药,再将注水器插入炮眼进行水封,如下图所示。

(2)水炮泥

水炮泥是用装水塑料袋填于炮眼内代替粘土使用。

水炮泥的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刀把型的人工结扎封口水炮泥;另一种是双层自动封口水炮泥,其形式如下图中a、b所示。

教学过程

炸药爆炸时,高温高压气体一方面将水压入煤层使之湿润降尘,一方面使其成为雾状,起到降尘、降温、净化空气的作用。

(四)选用适当的采煤方法和工艺

在选择采煤方法和工艺时,应选择产生矿尘小的采煤方法和工艺,有条件的采用水采水掘;尽量避免掘进率高的采煤方法,如短壁式,巷柱式;减少炮眼数量;减少放炮次数和炸药消耗量。

(五)选用合理的采煤机

采煤机不合理的牵引速度和截割速度,不合理的截齿形状和截割方法,都会使煤尘生成量增加。

(六)湿式打眼

该方法的实质是指在凿岩和打钻过程中,将压力水通过凿岩机、钻杆送入并充满孔底,以湿润、冲洗和排出产生的矿尘。

二、降尘、除尘措施

(一)通风除尘

通风除尘:

指通过风流的流动将井下作业点的悬浮矿尘带出,降低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

效果主要影响因素:

风速及矿尘密度、粒度、形状、湿润程度等。

最低排尘风速:

能使呼吸性粉尘保持悬浮并随风流运动而排出的最低风速称为最低排尘风速。

最优排尘风速:

能最大限度排除浮尘而又不致使落尘二次飞扬的风速称为最优排尘风速。

一般来说,掘进工作面的最优风速为0.4~0.7m/s,

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为1.5~2.5m/s。

教学过程

(二)喷雾洒水

定义:

将压力水通过喷雾器在旋转或冲击作用下,使水流雾化成细散的水嘀喷射于空气中。

作用原理:

三个方面

适用条件:

广泛用于采掘切割、爆破、装载、运输等生产过程。

(三)风流净化

净化风流是使井巷中含尘的空气通过一定的设施或设备,将矿尘捕获的技术措施。

1、水幕净化风流

水幕是在敷设于巷道顶部或两帮的水管上间隔地安上数个喷雾器喷雾形成的。

喷雾器的布置应以水幕布满巷道断面尽可能靠近尘源为原则。

(四)防止落尘二次飞扬

主要措施有:

清扫并运出沉积煤尘、定期冲洗煤壁和巷帮;巷壁刷浆;巷壁喷洒黏结液。

四、煤尘爆炸的隔爆措施

设置隔爆装置

隔爆装置隔爆原理是:

在瓦斯煤尘爆炸时隔爆装置将会动作(水槽、岩粉槽破碎,水袋脱钩),并抛撒消焰剂形成抑制带,扑灭滞后于冲击波传播的爆炸火焰,以阻止爆炸传播。

隔爆装置根据其动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被动式隔爆装置和自动抑爆装置。

教学过程

1设置水棚(被动式)

水棚包括水槽棚和水袋棚两种。

设置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①主要隔爆棚组应采用水槽棚,水袋棚只能作为辅助隔爆棚组;

②水棚组应设置在巷道的直线段内。

其用水量按巷道断面计算,主要隔爆棚组的用水量不小于400L/m2,辅助水棚组不小于200L/m2;

③相邻水棚组中心距为0.5~1.0m,主要水棚组总长度不小于30m,辅助水棚组不小于20m;

④首列水棚组距工作面的距离,必须保持在60~200m范围内;

⑤水槽或水袋距顶板、两帮距离不小于0.lm,其底部距轨面不小于1.8m;

⑥水内如混入煤尘量超过5%时,应立即换水。

2、设置岩粉棚(被动式)

由安装在巷道中靠近顶板处的若干块岩粉台板组成,台板的间距稍大于板宽,每块台板上放置一定数量的惰性岩粉。

岩粉棚的设置应遵守以下规定:

①按巷道断面积计算,主要岩粉棚的岩粉量不得少于400kg/m2,辅助岩粉棚不得少于200kg/m2;

②轻型岩粉棚的排间距1.0~2.0m,重型为1.2~3.0m;

③岩粉棚的平台与侧帮立柱(或侧帮)的空隙不小于50mm,岩粉表面与顶梁(顶板)的空隙不小于100mm,岩粉板距轨面不小于1.8m;

④岩粉棚距可能发生煤尘(瓦斯)爆炸的地点不得小于60m,也不得大于300m;

教学过程

⑤岩粉板与台板及支撑板之间,严禁用钉固定,以利于煤尘爆炸时岩粉板有效地翻落;

⑥岩粉棚上的岩粉每月至少检查和分析一次,当岩粉受潮变硬或可燃物含量超过20%时,应立即更换,岩粉量减少时应立即补充。

(1)当前驱爆炸波压力小于隔爆棚动作所需压力时,前驱爆炸波压力小于隔爆棚动作压力,隔爆棚不动作,火焰将不受阻碍的通过隔爆棚区。

(2)爆炸波和爆炸火焰的到达时间不协调。

当爆炸波和爆炸火焰到达隔爆棚的时间差小于隔爆棚动作所需的时间时,在火焰进入棚区前水雾或岩粉没有足够的时间扩散出去,造成隔爆棚失效。

3、设置自动隔爆装置

自动抑爆装置是利用传感器探测爆炸信号,触发自带的动力源喷洒消焰剂,形成抑制带。

自动抑爆装置主要由传感器、控制仪、喷洒器组成。

教学过程

4、撒布岩粉

撒布岩粉是指定期在井下某些巷道中撒布惰性岩粉,增加沉积煤尘的灰分,抑制煤尘爆炸的传播。

惰性岩粉一般为石灰岩粉和泥岩粉。

对惰性岩粉的要求是:

①可燃物含量不超过5%,游离SiO2含量不超过10%;

②不含有害有毒物质,吸湿性差;

③粒度应全部通过50号筛孔(即粒径全部小于0.3mm),且其中至少有70%能通过200号筛孔(即粒径小于0.075mm)

五、个体防护措施

个体防护是指通过佩戴各种防护面具以减少吸入人体粉尘的一项补救措施。

主要包括:

1.防尘口罩

矿井要求所有接触矿尘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对防尘口罩的基本要求是:

阻尘率高,呼吸阻力和有害空间小,佩戴舒适,不妨碍视野。

2防尘安全帽(头盔)

3.隔绝式压风呼吸防尘装置

隔绝式压风呼吸防尘装置是利用矿井压缩空气通过离心力脱去油雾、活性炭吸附等净化过程,经减压阀减压同时向多人均衡配气供呼吸。

教学过程

概述

一.矿井火灾三要素

(1)可燃物;

煤矿中的煤是大量普遍存在的可燃物。

另外,坑木、各类机电设备、各种油料,炸药等都具有可燃性。

可燃物的存在是发生火灾的基础。

(2)热源

具有一定温度和足够的热量的热源才能引起火灾,煤矿井下热源有煤炭自燃、瓦斯煤尘爆炸、爆破、机械摩擦、电流短路、电气焊接、吸烟及其他明火。

(3)氧气

缺氧就不能维持燃烧,在氧浓度为3%的空气中,燃烧就不能维持,可以据此来判断密闭火区是否熄灭。

同时具备以上3个条件才能形成火灾,对矿井火灾的防治和灭火都应从这3方面入手。

教学过程

 

二、矿井火灾的分类及特征

(一)按引火热源分类

1、外因火灾。

是由于外部高温热源(如爆破、电气焊接、电流短路、明火等)引起可燃物质燃烧造成的火灾。

2、内因火灾。

是煤炭或其他可燃物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产生并聚集热量导致着火而形成的火灾,也称自然发火。

发生地点:

采空区、遗留煤柱、破裂的煤壁、煤巷的高冒处及浮煤堆积处,具有发生发展缓慢、有预兆和火源比较隐蔽等特点

(二)按发火地点分类

矿井火灾可分为井上火灾和井下火灾。

(三)其他分类

按井下发火位置、燃烧物、发火性质、火源下侧风浓度、发火地点及对矿井通风的影响等进行分类。

三、矿井火灾的危害

1、烧毁设备和消耗大量灭火材料,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为了灭火封闭火区,冻结大量开采煤量,使矿井煤量大幅下降;

3、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4、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教学过程

第二节煤炭自燃

煤炭自燃的条件

从煤的氧化自燃过程可以看出,煤炭自燃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煤炭具有自燃的倾向性,并呈破碎状态堆积存在;

(2)连续的通风供氧维持煤的氧化过程不断地发展;

(3)煤氧化生成的热量能大量蓄积,难以及时散失。

二、煤的氧化自燃过程

其过程如图图2-1-1所示。

(1)潜伏期。

(2)自热期。

(3)自燃。

在《矿井防灭火规范》中规定出现下列现象之一,即为自燃发火。

三、煤炭自燃倾向性影响因素及分类

1、煤的自燃倾向性影响因素;煤的变质程度;煤岩的成分;煤的含硫量;煤的水分;煤的粒度

2、煤的自燃倾向性分类:

分为容易自燃,自燃,不易自燃三类

四、煤层自燃的外部条件及自燃发火期

1、煤层自燃的外部条件

煤层地质赋存条件;开拓、开采条件;通风条件

2、自燃发火期:

自燃发火;煤层自燃发火期

 

教学过程

五、煤炭自燃的早期识别及预报

人体的感觉

视力感觉

嗅觉感觉

疲劳感觉

温度感觉

出现烟雾或明火

(一)矿内空气成分分析法

1.标志性气体法

2.火灾系数法

3.CO绝对含量法

(二)检测煤温法

(三)连续监测系统

1.束管监测系统

2.安全监测系统

教学过程

矿井防火技术

矿井防火的一般性措施

1.建立防火制度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生产和在建设矿井都必须定制井上井下的防火措施。

矿井的所有地面建筑物、煤堆、矸石山、木料场等处的防火措施和制度,必须遵守国家的防火规定。

2.防止火烟入井

3.设防火门

4.设置消防材料库

5.设置消防用水

二、预防外源火灾的措施

1.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井筒、平硐、各水平的井底连接处及井底车场,主要绞车道同主要运输巷道、回风巷道的连接处,井下机电硐室,主要巷道内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两端各20m范围内,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教学过程

2.使用不燃或难燃制品

3.防止可燃物大量积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