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docx
《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反思.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反思
《人类的老师》教学反思
红枫二小:
朱晓梅
这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想动物学习的几个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生物为师,向自然学习的收获。
文章知识性和趣味性都很强,结构简明,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自读自悟。
因而,在教学中,打破以往的教学常规,还自主学习于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探讨与研究之中,亲身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感和学习语文的乐趣,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时我遵循了这一原则。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预习的能力,所以,自主预习时,我让学生多渠道搜集相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以便小组交流。
精读课文时,主要抓住重点段,即三、四、五自然段,反复研读,挖掘文本内涵。
因为这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因此,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给学生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重点学习自已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筛选有价值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讨。
如:
“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给我们什么启发?
除了文中列举的那些事例外,人类还向哪些生物学习过?
等等。
通过小组的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体现了学习过程的合作。
合作的过程,是师生、生生思维碰撞的过程,是相互学习的、接纳的过程,也是分享学习成果的过程。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求知的欲望特别地强烈,课堂气氛空前高涨。
《祁黄羊》教学反思
红枫二小:
朱晓梅
《祁黄羊》是一篇历史故事,讲的是祁黄羊让位荐贤的故事。
祁黄羊由于年老退休,无法担任“中军尉”一职,晋悼公便让他举荐。
于是祁黄羊推荐他的杀父仇人解狐接替他,但此人重病,不久就不治身亡了。
祁再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接替他,表现了祁“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出以公心”的崇高品质。
这是一篇介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文章,所以我在导入时,也就从古代人物入手:
在以前的课上,我们认识了很多历史人物,比如越王勾践,他会让我们想起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卧薪尝胆;想到林则徐呢?
——虎门销烟;这个时候再出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也就水到渠成了。
所选择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是学生学习过的,又是在复习旧知,可谓一箭双雕。
本篇课文在讲祁黄羊举荐人才过程中,是用人物的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反复诵读,通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祁黄羊的出以公心的高尚品德。
同时创设情境对话,加深对人物崇高思想的理解。
如:
解狐和祈午听到祈黄羊举荐他时,会怎么想,怎么做?
祈黄羊的亲朋好友、朝廷上的文武百官和百姓们会说些什么?
在此基础上,再去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就十分容易了。
触动最柔软的地方
——《永远的白衣战士》教学反思
红枫二小:
朱晓梅
《永远的白衣战士》主要描述了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
为了让孩子们能进入情境,能走进文本,深切感知人物的品质,在课前,我让孩子们查找了有关“非典”的相关资料,以及当时涌现的先进人物的事迹。
并且,利用中午时间,播放了有关的视频资料,介绍了典型殉职医护人员的事迹。
课堂教学中,除了找到体现“高危险、高强度、高效率”的有关语句,最主要的教学就是朗读。
一遍遍朗读叶欣的行动句子和语言句子,一遍遍转换形式的朗读,一遍遍配乐朗读,让学生逐步进入情境,用心去体验叶欣的为人品质。
在多次朗读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叶欣对工作的高度负责,对病人的无私关爱,对同事无微不至的关心……
教学结束,我们又深情朗读了大练上的《洁白颂》,从孩子们的表情中,我读到了感动,读到了敬仰……
没有亲身体验过,也许不能深刻感动,但是,多方的媒介,一定能触动每个孩子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地方。
《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
红枫二小:
朱晓梅
《黄河的主人》是我国著名散文家袁鹰的一篇叙事性散文,这篇文章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母亲河——黄河那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及羊皮筏子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场景,进而赞扬了黄河上的艄公机智勇敢、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即“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理解这个重点的关键是放手让学生读通课文,帮助他们借助语言文字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乘客在羊皮筏子上谈笑风生的情景以及艄公操纵着羊皮筏子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的壮观场面,从而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知晓艄公成为黄河主人的原因!
结合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重要问题:
为什么艄公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并使这个问题贯穿教学始终。
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边读课文边思考,在朗读中感悟人物的形象。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这句是全文的中心句,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围绕着这根主线,我又让学生找一找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接下来的交流中,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艄公的品质呢?
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朗读中感受艄公这一形象,在朗读中激发学生情感。
我在教学时,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然后由这个重点总领全文,让学生去感受黄河万马奔腾的气势、感受羊皮筏子在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的惊险,从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这样,对课文的赏析就不是零碎的,使课文有了一个整体性。
同时我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通过“我”的“提心吊胆”,感受到艄公面对着黄河险恶的环境表现出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其次,以乘客的“谈笑风生,从容的神情”衬出艄公的技术高超,再次领悟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其次,这节课在资源的整合上体现在:
1.和相关的课外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学生在看了有关黄河的视频之后,对黄河有了直观的感受,这时出示有关黄河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等等,不仅帮助学生积累了优秀古诗词,同时让他们在古诗词中也寻找到了黄河汹涌磅礴的气势。
2.和媒体技术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仅凭语言文字,学生对黄河的印象还不够深刻,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黄河壮观的视频,这样对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有了直观的感受。
《第一朵杏花》教学反思
红枫二小:
朱晓梅
《第一朵杏花》是一篇物候学的小故事。
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前后两次向孩子们查询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具体时间,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
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本课的学习,以读贯穿全过程,以不同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初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细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抓住学生自学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课文第二段,着重指导读好对话。
这段对话大都没有提示语,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分清这些话分别是谁说的,并结合语言及前文内容,想想人物说话的语气和神情,然后分角色朗读。
引导学生朗读体会“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
清明节”等词语,感受竺爷爷得到准确时间后的激动心情,感受他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
红枫二小:
朱晓梅
伴着《烛光里的妈妈》的音乐声,教师饱含深情的朗读,伟大的母爱已经深深地感染着教室里的每一个人。
别看他们只有四年级,可是对母爱的感觉并不陌生。
因为他们整天都生活其中。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段话: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读完这段话,头脑中不知不觉地计算起来“母亲80多斤,担子100多斤,还有妹妹等。
”这一“轻”一“重”让我深受感动。
文中的两幅插图也让我倍受震撼:
曾经,母亲那么年轻、美丽、青春、健康;而现在,她重病在身,瘦小、苍老,丝丝白发、历历深纹……
让孩子理解“重担”,经过挖掘孩子们的想象,来重点体会母亲为儿女所付出的点点滴滴。
在理解了“重担”之后,再让学生回过头来看“翻山越岭”这个词,让孩子们想象母亲行走的艰难,想象烈日炎炎的夏日、寒风呼啸的冬日,母亲依然跋涉的身影,理解母亲仅仅是翻过那真实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
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中,母亲的形象更加高大!
而在反复的诵读中,孩子们更加动情。
课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中:
我的“轻轻地摇动”,护士的“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等。
我让学生想象这一感人的情景。
然后说说母亲眼角流下的是怎样的泪水,学生有感而发:
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
这节课上,孩子们用一只眼读课文,另一只眼感受了天下所有母亲无畏、博大、无私的胸怀。
让我们深深记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理清脉络教学分角色朗读生情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
红枫二小:
朱晓梅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
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的重要。
教学本课,我主要先理清文章脉络,然后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演边理解文意。
一、理清脉络教学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朗读,拎出重点,然后相机板书:
砍-贫瘠-漫天飞舞,泛滥成灾。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后面的教学就顺利多了。
其余的板书依据教学内容相机出示,如:
不砍茂密非常凉爽
二、分角色朗读生情
本篇童话最显著的特点是:
对话生动。
所以在教学本文,我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对话、动作,特别是在那些关键的对话、动作上下些工夫。
比如云雀妈妈的无奈、伤感,小云雀的害怕等等。
在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又让学生根据语言和书中的有关词句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加上自己的动作,边读边演边体会。
朗读,让学生理解了文本,走进了文本,触摸到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
在此基础上,再去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寓意,就变得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