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级中学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9181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初级中学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构建初级中学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构建初级中学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构建初级中学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构建初级中学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构建初级中学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docx

《构建初级中学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初级中学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构建初级中学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docx

构建初级中学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

“构建初级中学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方案

课题提出的背景

教育评价,早在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就已经开展,泰勒被称为“教育评价之父”。

而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最先由英国开放大学教育学院纳托尔(Latoner)和克利夫特(Cliff)等人倡导的,接着一些发达国家也相继开展发展性评价,从而逐渐摈弃传统的奖惩性评价。

现在,发展性教育评价在许多先进国家已相当流行。

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中小学的评价方式严重地被扭曲为考试、打分、排名等。

这套根深蒂固的评价模式,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教师业务能力强弱和学生学习好坏的惟一标准是不科学的。

它过于注重智育的纸笔测验结果,忽视了对学生德、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考察。

评价形式大体是单一的,有碍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也影响了学校的健康、有序发展。

特别在今天,这种评价模式已经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

为此,教育部在广泛调查与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通知》明确提出,我国中小学教育只有实施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教育才有前途,教育才能与国际接轨。

《通知》要求评价内容要多元化,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重视学生的品德及多方面潜能的培养;评价标准既应注重对学生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评价方法要多元化,不仅要注重结果,而且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就这一精神,根据研究者的了解,在实践层面上,目前就全国而言,执行的比较好的地区可能就是北京和上海两市。

北京市教委决定用二至三年的时间,在北京市硬件条件基本达标的中小学普遍开展发展性评价。

试点工作已在东城区、顺义区和石景山区展开,其它各区县则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具体评价方案。

上海市从05年9月就开始全市中小学全面试行新修订的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这是该市教委进一步推进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发展性评价的重要举措之一。

有了新的成长记录册,上海的中小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只是简单的结论性评价,而是更加重视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最终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在理论层面上,教育专家们已经开始重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论介绍或研究,如华东师范大学陈玉锟教授等对发展性教育评价就有一些独到的看法。

在期刊杂志或网络上,也有一些中小学教师的文章,其中不乏有借鉴之处,但不少往往仅是某校或某人的经验之谈,缺乏普遍性、指导性。

可以说,这项工作在我国可谓刚刚起步,大家都在摸着石子过河,应该有大量的问题存在,需要去发现、解决,尤其是不少基础理论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构建或者进一步发展、完善。

遗憾的是,在广大基层落实发展性教育评价的过程中,“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还相当普遍。

迫于种种传统的原因,依然故我地把升学率看得重于泰山:

对学生仍以考分论成败,分数仍可以一俊遮百丑。

即使有的学校开展了发展性评价,但也主要是实验性的、局部性的,缺乏系统性,更没有构建起全校性完整的体系。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教师的评价,如果做得成功,必将有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有助于加强学校的凝聚力。

目前,虽然许多学校在教师的评价制度上进行了某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的评价现状仍然不能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四种倾向。

一是重“量化评价”轻“质性评价”;二是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三是重“群体评价”轻“自我评价”;四是重“管理性评价”轻“发展性评价”。

这也是我们学校以往传统的做法。

它严重地影响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在对现行教师评价制度的反思中,“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

它不仅因为与我们现行的办学理念(使师生共同获得最优发展)相一致,更主要的是因为这种评价转变了与奖惩联系紧密的状况,淡化了评价的鉴定选优功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使教师在宽松的环境中自觉主动地发展,对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学校需要的融合,对促进教师的心态与学校氛围的融合,对促进教师现实表现与未来发展的融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反复研究认为:

我们学校近年来先后被授予省示范初中、苏州市德育示范学校、苏州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围绕教育评价,我们虽然已经在若干班级和学生中进行了先期的改革实践探索,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学校的发展,我们有必要、也应该对发展性教育评价进行比较系统的探究,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真正起到优质学校实验、示范的作用,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提出“构建初级中学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希望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完整而又富有成效的评价体系,为广大初中学校积极开展同类评价提供借鉴性的案例或基础性的理论依据。

二、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是发展性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或教育目标,应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资料,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育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过程。

而所谓发展性教育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发展目标和发展价值观,评价者与评价对象配对,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由主评与被评共同承担实现发展目标的职责,运用评价面谈和发展性评价技术和方法,对被评的素质发展、工作过程和绩效进行价值判断,使被评在发展性教育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逐步实现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优化自我素质结构,自觉地发自内心地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不断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

它是以教育的发展为评价对象,又以教育的发展作为目标的评价。

发展性教育评价促进教育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构建初级中学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主要是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如何在实践中科学地建立对学生、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的一个有机整体,包括目标与任务、项目与指标、方法与工具、措施与原则等一系列内容的构建。

2、对发展性教育评价主要概念及特点的理解

发展性评价应具有下列特点:

(1)发展性:

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被评个体和学校未来发展为目的,以“发展为本”的评价制度。

其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处理都是为了促进被评的未来发展,使被评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发展目标。

发展性教育评价对学生来说,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2)层级性:

发展性评价是一种层级性评价,其评价的目标具有层级性,如目标有近期发展目标、中期发展目标、远期发展目标,有阶段发展目标、程度发展目标、水平发展目标等。

(3)合作性:

发展性教育评价是一种合作式的评价制度,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配对,互相认可,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和评价计划,由评价双方共同承担实现发展目标的职责。

它能调动评价对象发自内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改进缺点,发扬优点,实现发展目标。

(4)非奖惩性:

发展性教育评价是一种非奖惩性评价制度,发展性评价的结果不直接与解聘、降级、晋级、加薪、增加奖金等挂钩。

(5)个别差异性:

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是一种多元性的评价制度,注重评价客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根据评价对象不同的思想、文化、身心发展基础,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内容和标准,因材施评。

评价主要看基础,看发展,看进步,而不是片面追求评价标准的统一性。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

我们研究认为:

发展性教育评价的主要理论依据目前可以找到的是:

现代教育理论(如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发展性教育评价的重要理论依据;赞可夫提出的“一般发展”理论,为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个人在组织中的价值,包括个人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价值。

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组织中每个成员的未来发展目标,否则不可能最大限度发挥成员的积极性,而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顺应这种管理理论。

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体现了参与式管理和民主式管理)、马斯洛的“人的动机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以及许多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精神激励理论”等。

这些理论对于我们的工作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但也必须承认,有的理论毕竟不是来源于教育第一线,更不是来源于我们中国的教育实际,再加上教育研究的对象又各具个性和特点,学校、教师也千差万别,因此,需要进一步的丰富、发展。

我们开展这项课题的研究,既有较高的现实意义,也将有利于拓展和丰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将为现代教育研究提供一系列实证性、基础性的资料。

2、实践价值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

虽然,不少教师接受了新教育思想的某些熏陶,但是,由于初中学校依然存在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分数”与“升学率”是对学生和教师评价的主要依据,大的环境不改变,发展性教育评价的进行将举步为艰。

而如果不开展发展性教育评价,改革意义实际上并不大,素质教育也不能真正推行。

因此,我们开展的课题研究,就是要争取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对学生、教师展开发展性评价,建立比较完整而又富有成效的评价体系,为广大初中学校积极开展同类评价提供示范性、指导性的实践案例,也为学校进一步提高师生品牌从而积极有效地实践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而贡献力量,具有不可忽视的实践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强调爱、创造性、自我表现、自主性、责任心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的培育,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马斯洛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积极倡导人的潜能的实现。

罗杰斯,强调人的自我表现、情感与主体性接纳。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创造出一个积极的成长环境。

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关注的不仅是教学中认知的发展,更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

所以,我们进行教育评价,根本出发点也要立足于教师学生实际和他们的主体发展。

2、现代教育学理论,特别是:

(1)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发展性教育评价的重要理论依据。

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又译为“潜在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了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性、决定性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

这一理论的重要性还在于: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它作为儿童发展的指导,它试图让教师知道运用一些中介的帮助便能使学生达到其最高的发展水平,从而使教师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最高的发展。

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可以使我们勾画出儿童最近的未来以及儿童动态发展的全貌。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儿童施加合理的教育和教学影响提供了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2)赞可夫提出的“一般发展”理论,为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般发展的涵义:

即学生的整个身心(包括智力、情感、意志和体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其中既包括身体因素又包括心理因素,既包括智力因素,又包括非智力因素。

该理论认为:

教学的任务是“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是“教学促进发展”;一般发展的教学原则: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高速度进行教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

(3)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自1983年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教授提出以来,迄今虽只有24年的历史,但已经逐渐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并成为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加德纳教授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智能可被区分为七项:

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课题发展性学生评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是我们的评价应以培养多元智能为重要目标;二是我们的评价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三是我们的评价应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四是我们的评价应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五是我们的评价应树立多元多维的评价观。

3、现代管理理论

主要观点是:

个人在组织中的价值,包括个人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价值。

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组织中每个成员的未来发展目标,否则不可能最大限度发挥成员的积极性,而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顺应这种管理理论。

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体现了参与式管理和民主式管理。

其它理论依据:

(1)布鲁姆的形成性评价理论:

某一个结果,总有与之相对应的过程与原因。

评价的目的,不是问题的终结,而是为后续发展,提供依据和指导。

(2)德耶弗斯认为:

如果从专家教师形成的过程来看,可将教师的发展划分五个阶段:

新手阶段(NoviceLevel);优秀新手阶段(AdvancedBeginnerLevel);胜任阶段(CompetentLevel);熟练阶段(ProficientLevel);专家阶段(ExpertLevel)。

(3)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

强调多元、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尊重个性,强调个别差异、鼓励对话和交流。

五、研究目标

1.建立一个符合课程改革并且有利于本校学生更好更全面发展、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有利于学校特色创新的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学校办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3.为普通初中学校提供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实证案例。

六、课题研究的假设

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理论的支撑下,通过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操作,构建起学校教育发展性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七、研究的主要对象

1、本校40周岁以下的所有在编教师。

2、本校07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跟踪至初三毕业。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内容一:

当前发展性教育评价的主要实践与理论研究综述

组长:

邵建春组员:

周琴等

研究基本要求:

(1)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等形式,掌握当前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熟悉国内外该项研究的理论动态,并将其归纳、梳理,形成综述,为主课题的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了解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分析他们的实践经验,写出分析报告,供其它子课题研究作参考。

(3)结合学校实际,对传统评价和学校目前实行的评价进行反思,找出问题,为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提供现实基础,提出适合我校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实践思路及其理论借鉴。

内容二: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组长:

刘雪昌主要成员:

吴志明陆一冯霞

研究的基本要求:

(1)构建初中学生发展性评价目标体系(负责:

吴志明)

研究并确立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目标、具体项目,科学制定各项指标等等。

(2)探索初中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有效措施、方法和途径(负责:

陆一)

主要探索针对发展性评价目标,研究落实的措施,实施的方法和主要的途径。

(3)总结并把握学生发展性教育评价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负责:

冯霞)

寻求发展性教育评价所要依据的科学理论,探索、归纳、检验、完善发展性评价所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

内容三:

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

组长:

邵建春主要成员朱建良万虹赵红琴

研究的基本要求:

由于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是发展中的教师,是进行适应和调整的不断追求的人,是有着独立价值和尊严的人。

因此,教师评价必须适应并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建立促进教师成优秀教师。

要始终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作为研究的核心理念,改变单纯以“教学成绩”为导向的“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创新实施以促进教师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极大激励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在取得了辉煌成绩的同时,也达到学校和教师共同发展的目的。

要求如下:

(1)确立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总体目标。

教师发展性评价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更要发现和发展教师多方面的潜能,帮助教师不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指标要以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要求、教师应履行的职责等来分析与确定。

(2)研究并构建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例如,“基础性评价指标”(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自我发展性评价指标(专业素质发展评价指标)”、“对学校的贡献度指标”等。

(3)探索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方法、过程等一系列可操作措施。

内容四:

学校实施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综合评估

组长:

张文主要成员朱燕红陆炜

基本要求:

对学校实施发展性教育评价以后各个阶段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以确保课题的研究方向与质量。

研究的重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根据学校实际,紧密围绕课程改革,坚决贯彻素质教育,着眼学生、教师和学校未来发展,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构建起初中学校发展性教育评价的体系(重点是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性评价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上升理论,努力丰富和发展现代教育理论,特别还要为同类学校、同类课题的研究提供典型而可借鉴的案例。

九、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发展性教育评价促进教育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发展性教育评价以追求为永恒的目标。

(2)发展性教育评价强化调动人的积极性,让教师、学生心情更舒畅,是建立在规范基础上的激励。

以往鉴定性评价是建立、完善规范的过程,而发展性教育评价超越规范,是超越式评价。

(3)发展性教育评价与传统意义的评价有以下不同:

评价目的和功能不一样;评价内容不一样;评价标准不一样。

发展性教育评价标准是多样的,不是单一的。

(4)发展性教育评价可以比传统教育评价更能促进 教育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5)目前的评价制度,使多数教师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不利于教师间的合作和互助,不利于民主气氛的形成和发展。

(6)只有管理人性化,教师和学校发展才能持久化。

2、创新之处

在初中学校,师生们关注的主要是考试成绩,往往只顾眼前利益,虽然专家们对发展性教育评价有不少真知灼见,但大都体现在理念或理论层面上,而没有在实践中进行过系列的操作实践,学校出于各种压力,发展性评价也只能是蜻蜓点水或者纯粹点缀而已,自然有许多新的问题尚待发现和研究,包括实践的、理论的。

本课题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研究的基础上,学校整体构建起发展性教育评价的体系,探索、总结其中一系列的问题,这在许多初中学校中是不多见的,所以必然存在着若干创新因素。

十、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前期准备阶段(2007年2月~5月)

(1)本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通过查阅资料(特别是网上搜索)、咨询专家,认真学习有关理论,掌握国内外关于发展性教育研究的有关动态,了解学校实际,初步提出研究构想。

(2)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培训研究人员,确定研究对象,形成课题研究方案,申请立项、开题。

2、实施阶段(2007年6~2009年12月)

第一步(07年6月~12月),在研究理论,调查实际的情况下,研究人员制订有关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性教育评价指标,修改并完善各项方案,重点开展1~3个子课题的初步研究。

第二步(08年1月~09年8月),将发展性教育评价实施于教育实践,边实践,边研究,不断使评价项目与指标更科学、合理,努力探索各种途径和方法。

第三步(09年9月~10年2月)

在第一、二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深化研究,及时总结经验,特别要关注第四个子课题的研究。

3.总结阶段(10年3月~10年6月)

(1)收集课题研究成果(文本、影像等);

(2)撰写研究报告(子课题、总课题);

(3)申请课题鉴定;

(4)进行成果展示与推广等活动。

在所有各项研究中,着重使用的方法主要是行动研究法。

我们强调整体研究,但也重视个案;讲究方法,但不惟方法,重在参与和实效。

十一、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成员良好的素养条件

本课题研究人员,均为我校年富力强而且具有比较丰富教学经验、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爱好教育科学研究的行政与一线教师组成。

主要人员如下:

朱燕红老师:

本科学历,副校长,中学政治一级教师,参加过多项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分管学校教育科研与学科教学工作。

邵建春老师:

历史学学士、华东师大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校教科室主任,担任过市教科员、教研员,参加过各类各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经验和能力,为太仓市初中历史学科教改带头人。

刘雪昌老师:

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教务处主任,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为太仓市初中数学学科教改带头人。

吴志明老师:

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校德艺处主任,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为苏州市初中物理学科带头人。

万虹老师:

大学本科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校人事处秘书,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陆一老师:

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教务处副主任,具有一定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朱建良老师:

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苏州市数学学科教改带头人。

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

赵红琴老师:

数学学士,华东师大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具有比较扎实的教研与科研能力,太仓市初中数学学科教改带头人。

冯霞老师:

大学本科学历,教育硕士在读,中学一级教师,校德艺处主任,具有比较强烈的钻研精神,在学生德育方面有教高的能力。

周琴老师:

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太仓市初中英语学科教改带头人,年级组长,具有比较丰富的班级与年级管理经验和教强的教育科研能力,等等。

2、课题组比较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围绕本课题,我们已经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组织了部分骨干查阅并搜集了较多的理论资料,对文献进行了初步的梳理、综述,提出了我们的主要研究观点。

其次,我们已经在若干班级和学生中进行了先期的实践探索,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学校正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先后被授予省示范初中、苏州市德育示范学校、苏州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为本课题研究的开展和深入奠定了基础。

3、课题组合理有效的保障条件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成立了以校长张文为组长的课题研究组,可以确保课题的顺利展开。

(2)本课题将聘请省市和有关高校研究专家、教授担任顾问或指导工作。

(3)由学校根据研究的需要全额拨款研究经费。

(4)由学校教科室对课题进行全程管理和指导,具体组织落实执行。

由于校长承担课题组长并实质领导、参与课题研究,因此,可以保证学校将确保研究的物力、财力、人力全部到位,并将有序组织和展开课题研究工作。

十二、预期成果及形式

1、《中期研究报告》

2.《结题报告》;

3.《研究论文集》(主要指在各级各类杂志、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或在各级各类教育研究论文比赛中获奖的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

4、《研究案例集》;

5.各种电子、影像等资料。

6.《课题研究过程台帐资料册》。

注:

以上是研究成果的暂时名称,具体待定。

十三、方案制定日期

1、方案初稿制订日期:

06年5月30日

2、再稿修改日期:

07年4月20日

3、07年5月7、8两日经学校课题组全体成员两次内部

论证后进行了第三次修改,并初步定稿于5月9日。

4、经开题论证,专家指点后,方案将继续修改、完善。

太仓市实验中学课题组

2007年5月9日

 

 

“当前教育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实践与理论研究综述”[1]

课题方案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学校教育要迅速、有效地发展,有赖于教育科学研究的引导。

参与教育科研是当代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指出,教师“要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当代的教师应与时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