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8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26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电动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电动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电动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电动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动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电动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动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电动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低速电动车辆轻型生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随着地球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世界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消耗了85%左右的汽油和20%左右的柴油,制造了70%左右大气污染的传统内燃机汽车,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与思考。

车用动力转型是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发展电动汽车,抢占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跑道,已成共识,也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相继制订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把“推进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和开发,加快我国燃料汽车的推广使用,促进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

我国汽车行业协会提出的电动汽车发展战略目标,一是全行业用两个五年计划时间,到2020年,努力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使我国成为真正的汽车强国。

二是全力推进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转型,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应用达50万辆以上,到2020年达到500万辆;电动技术广泛应用于传统汽车,不同程度的混合动力汽车比例达到年产量的30%以上;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车平均单车油耗下降3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科技部公布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动汽车将坚持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战略,大力实施技术平台“一体化”、车型开发“两头挤”、产业化推进“三步走”的科技路线图。

在技术平台方面,要紧紧抓住“电池、电机、电控”三大共性关键技术,以关键零部件模块化为基础,推进动力总成模块化,促进动力系统平台化,实现电动汽车技术平台“一体化”;在车型开发上,要在城市公共用大客车和私人小型轿车上优先发展“纯电驱动”电动汽车,然后逐步从两端向中间发展,形成“两头挤”格局,启动大规模市场,并滚动发展,逐步挤占中高档燃油轿车这一市场空间。

在产业化推进上实施“三步走”战略,在第一阶段(2008—2010年)开展大中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的基础上,争取在第二阶段(2010—2015年)实现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技术突破,力争到2015年左右使纯电驱动汽车销量达到同类车型总销量1%左右;到第三阶段(2015—2020年),继续推进以小型电动汽车为代表的纯电驱动汽车规模产业化,并开始启动下一代纯电驱动汽车产业化进程。

显而易见,电动汽车方兴未艾,发展已然如火如荼。

而以阀控密封铅酸电池为动力的中低速纯电动车辆,更是以其成熟可靠、价廉物美、适合国情等优势而成为电动车发展的排头兵。

作为一家像野生动物一样必须自己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民营企业,阳光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就认识到这一历史趋势,果断组建了阳光新能源电动车有限公司,决心把握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依托自身生产高质量动力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有利条件,在电动汽车这一新领域中闯出一片新天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来不懈的研究开发,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发成功了多款电动车型,且均取得了理想的路况试验结果,获得了相关检验证书,只待批量生产,推向市场,造福社会。

1.2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轻型中低速电动车辆生产

(2)主办单位:

阳光新能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3)建设性质:

新建(自建)

(4)法人代表:

(5)项目建设地点:

经济技术开发区。

(6)产品方案:

电动四轮载货车和电动轿车。

(7)生产规模:

电动四轮载货车年产能5万辆,电动轿车年产能3万辆,生产总规模为年产8万辆电动汽车。

(8)建设内容:

A、规划用地面积200亩。

B、生产车间建设规模:

8万平方米。

C、安装150辆/天电动小货车装配线一条,100辆/天电动小轿车装配线一条。

(9)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3.55亿元,其中建设投资2.55亿元,铺底流动资金投资1亿元。

资金来源:

多途径解决。

A、自有资金1.55亿元;

B、吸纳风险投资1亿元;

C、贷款1亿元。

(10)建设周期:

2年建成达产。

(11)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经济指标如下:

●总产能:

8万辆

●投资总额为:

3.55亿元

●建设投资为:

2.55亿元

●流动资金为:

1亿元

●年销售收入为:

14.3亿元

●税收为:

00亿元

●纯利为:

00亿元

●投资利润率为:

00%

●盈亏平衡点BEP值为:

00%

●投资回收期为:

0年

社会效益:

项目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它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产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有利于为社会增加新的就业岗位,为国家和地方创造新的税收。

1.3企业概况

1.3.1企业情况

阳光新能源电动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注册资本8618万元,为阳光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现暂处本市工业园,是集电动整车、电气系统及关键零部件于一体的,具备研制和生产能力的电动汽车专业生产公司。

公司拥有精干的技术力量,组建了专业的研发团队,并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研究开发合作关系。

公司每年还提取出专项研发经费,聘请国际知名专业人士与团队常驻公司进行技术指导和交流,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及人才,为产品的持续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2006年即开发出第一代电动轿车样车,2008年又研制出第二代电动轿车,各项性能指标达到预定目标和要求。

之后又继续研制出了电动小货车、防爆电动车、电动游览车、电动巡逻车等多种型号系列的整车产品,通过了国家技术监督总局的型式鉴定,取得防爆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

这些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城乡出行、载货以及旅游景点、绿地公园、休闲度假村、智能生活小区、别墅、游乐场、大型厂区、机场等不同场所。

公司母公司阳光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1990年,是国内较早生产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和直流电源、电气成套设备的专业企业之一。

其注册品牌“阳光”,是知名商标,产品荣获“质量免检产品”称号,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和OHS18000职业健康体系认证,并通过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CC)、金太阳认证、泰尔认证、中铁产品认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产品已形成4大系列50多个品种,生产能力达50000万Ah,还先后取得国家专利数十项,继续保持行业的领先水平。

为了适应电动汽车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母公司更成立了专门的技术研发中心,致力于开发技术先进的新型动力蓄电池,配套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为产品转型升级、企业持续发展打基础,蓄力量。

1.3.2企业管理团队

阳光电气集团董事长:

阳光新能源电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阳光总经理:

阳光技术总工:

……

阳光营销副总经理:

……

阳光生产副总经理:

阳光财务主管:

阳光行政主管:

1.3.3企业现有主要人力资源配置

序号

职务

姓名

职称

专业

毕业院校

1

总经理

硕士

工商管理

工大

2

总工程师

高工

系统工程

3

开发人员

工程师

机械设计与制造

大学

4

开发人员

工程师

自动控制

工业大学

5

开发人员

工程师

汽车制造

**大学

6

开发人员

工程师

汽车维修

**大学

7

开发人员

工程师

电子工程

**大学

8

营销人员

工程师

市场营销

大学

9

营销人员

工程师

市场营销

**大学

10

营销人员

市场营销

**大学

1.3.4项目建设单位研发能力

及其母公司至今已在电动汽车领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开发,在车辆装配、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和控制技术、充电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为批量生产电动汽车作好较为充足的技术储备,以下是取得的部分专利列表绍: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建设是缓解能源紧张、持续发展的需要

人类目前所用能源的90%仍靠石油提供,按照目前所探明的贮量与消耗速度,现存石油只够人类使用30年左右。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缺油少气、相对富煤,紧张的石油资源对我国的影响更是如梗在喉。

而在我国的石油消耗中,近80%是由机动汽车喝掉了,此时,人均汽车拥有量为千人60辆,倘若我们的汽车拥有量达到美国的千人750辆水平,全世界的石油都给中国只怕都不够。

不言而喻,发展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首要出路。

电力作为一种二次能源的载体,可以由太阳能、水力、风力、煤电、核电等多种形式产生,我国的电网还具有夜间(尤其下半夜)电能过剩的特点,与人类一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汽车,绝大多数都是在下半夜闲置的,其充电时间刚好与电网谷峰对应。

如此供求对应,还能额外对电网起到“分散调峰”的作用,减少电力部门用于蓄能调峰的大量投入,这将更加节约电力资源,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国际上最先进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V2G(Vehicle-to-grid),更是能使电动车与电网进行互动,让闲置不用的电力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目前,我国电力装机容量达9亿千瓦,夜间积压近一半,如果用1亿千瓦来充电,就可供给2500万辆纯电动轿车和170万辆纯电动客车。

据电力部门预测,2015、2020、2030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13.4、16.5、23.2亿千瓦,年发电量将分别达到6.1、7.5、10.5亿千瓦时左右。

按照纯电动(包括插电式)汽车2015、2020、2030年保有量分别达到266、1698、6859万辆进行测算,则不同阶段的年耗电量约占当年发电量的0.35%、1.31%、3.49%,每年可节约石油能源分别达260.8、1664.7、6724.5万吨。

2.2项目建设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需要

既然燃油汽车是石油消耗大户,自然也就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据测算,内燃机动车辆消耗了80%左右石化能源,制造了70%左右大气污染。

而电动汽车本身不排放污染气体,它所消耗的电能的获得方式多种多样,太阳能、水力、风力、潮汐等发电方式更是清洁环保又可循环再生。

最广泛的煤电,因为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排放加统一防治加先进技术,能将其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并且,由于电厂大多远离人口密集区,对人类伤害也大大降低。

即使是油电,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再充入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也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经汽油机驱动汽车高,明显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3项目建设是调整产业结构、抢占汽车工业新跑道的需要

电动汽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优势,项目明显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电动汽车的发展是一次彻底重组整个社会能源与交通的革命。

汽车与电力的结合,电力与电子技术、通讯技术、感应控制技术的融入,必将使汽车产业的内涵、范畴均发生史无前例的变革。

这一变革将对传统汽车制造带来巨大的冲击,如传统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发动机,在纯电动汽车上将由电池、电机所取代,汽车的结构及其装配将大大变化,汽车产业生产组织结构也必将随之巨变。

由传统汽车向电动汽车的变革,将成为人类工业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50余年来,实现从追赶者向领先者转变的最后一次战略机遇。

传统汽车工业我国始终在关键技术上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30年,纵使以市场换技术也未能缩短其间的差距。

但电动汽车的开发则从一开始就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大家彼此相距不远。

在世界电动汽车产业格局尚未成型前,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大跨步前进。

可以获得自己的知识产权,占据自己该得的一席之地,甚至领跑新兴汽车产业,彻底告别传统汽车工业中处处受制于技术壁垒、被动挨宰的尴尬局面。

总之,能否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对汽车产业的发展,乃至对国民经济发展都将带来重大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