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复习题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817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复习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物复习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物复习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物复习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物复习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复习题一.docx

《生物复习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复习题一.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复习题一.docx

生物复习题一

生物复习题

(一)

1、人体生理卫生是研究(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和(卫生保健)的一门学科,包括:

(人体解剖)(生理)和(卫生)三方面的内容

2、人体内较大的腔有头部的(颅腔)和躯干部的(体腔),体腔又由(膈)分成(胸腔)和(腹腔),(腹腔)的最下部又叫(盆腔)

3、人体内的腔都是由(皮肤)、(肌肉)、(骨骼)共同围成的

4、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系统)进一步构成人体

5、(组织)是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及(细胞间质)构成。

6、(器官):

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

7、(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

8、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9、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10、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11、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可分为(平滑肌)、(骨骼肌)、(心肌)

12、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构成

13、人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作用,特别是(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14、体液是指人体里(细胞内)和(细胞外)的液体

15、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部分,表皮又分为(角质层)、(生发层)

16、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含有(弹性纤维)、(胶原纤维)、(血管)、(神经)

17、皮肤的附属物有(毛发)、(皮脂腺)、(汗腺)、(指[趾]甲)

18、皮肤具有(保护)、(分泌和排泄)、(感受外界刺激)、(调节体温)的功能

19、表皮的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起(保护)作用

20、表皮的(生发层),有一些(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吸收(紫外线)

21、真皮里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经受一定的(挤压和摩擦)

22、(皮脂腺)分泌皮脂,汗腺分泌(汗液),可以起到(排泄作用)

23、外界气温高时,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由皮肤直接散发热量(多),气温降低,则反之

24、当皮肤损伤到(真皮)时,会流血感到疼痛,因为真皮中有(血管)和(神经)

25、皮肤角质层细胞脱落或者皮肤损伤后,由(生发层)细胞补充

26、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27、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

28、骨在运动中起着(杠杆)作用,(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作用,骨骼肌起着(动力)作用

29、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骨髓)三部分

30、骨膜内含有(血管)、(神经)、(成骨细胞),血管内的血液对骨有(营养作用),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再生)有重要作用,如:

骨折后的愈合

31、骨质包括(骨松质)、(骨密质)两种,骨密质集中在(骨干),骨松质集中在(长骨两端)

32、骨髓填充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空隙内,(骨松质)内具有终生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人在幼年时,骨髓呈(红色)有造血功能,随年龄增长,骨髓腔中的红骨髓转变成(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当身体失血过多时,黄骨髓可转化成(红骨髓)

33、长骨的(管状)结构,既坚固又轻便适于人体运动

34、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使骨(柔软有弹性),无机物使骨(硬脆)

35、骨的物理特性主要表现在(硬度)和(弹性)这两个方面

36、在鉴定骨成分实验中,放在酒精灯上煅烧,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余的是(无机物),将骨放在(15%)的盐酸中浸泡,溶解掉的是(无机物),剩余的是(有机物)

37、骨的生长包括(长长)和(长粗)两个方面,骨干和骨端的(软骨层)使骨长长,(骨膜内成骨细胞)使骨长粗

38、体育锻炼使(骨密质)增厚,使(骨松质)排列整齐,有规律

39、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连结而成,分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大部分

40、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

①脊柱具(四)个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增加脊柱本身的(弹性),缓冲对脑的(震荡),维持(身体平衡)

②具有(足弓)③(下肢)粗壮

41、骨连结有(不活动的连结)、(半活动的连结)和(活动连结),其中活动的连结叫(关节)

42、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三部分,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其中关节面有光滑的(关节软骨),可以(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43、人体的骨骼肌(600多)块,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四肢肌)

44、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个部分,具有(收缩)特性

45、曲肘时,以(肱二头肌)为主的屈肌肌群处于(收缩状态),以(肱三头肌)为主的伸肌肌群处于(舒张状态)。

伸肘时,则相反

1、分析人在洗热水澡时,皮肤会发红流汗的道理

答:

热水刺激皮肤,使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汗腺收缩,分泌汗液,因此,皮肤会发红流汗,由此可见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刺激,调节体温,分泌排泄和保护作用

2、试分析青少年适时补钙能促进生长的原因

答:

钙是骨的成分之一,因此补钙能够促进生长

3、试分析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道理

答:

人的各个系统进行生命活动时,是密切配合的,例如,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时,不但全身骨骼肌活动加强了,呼吸道也加深加快。

4、当人体大量出汗时,如果汗液流进觜里,可以尝出咸味,为什么?

答:

因为汗液中含有大量无机盐

5、皮肤的表皮被轻微擦伤后并不流血,这是为什么?

答:

因为真皮中有血管,损伤到表皮,表皮内无血管

6、骨断裂以后,经过一段时间,为什么能够愈合?

答:

因为骨膜内具成骨细胞,不断产生骨质,使骨愈合

7、从煮熟的猪的长骨断端吸出来的柔软物质是什么?

答:

是骨髓

8、为什么儿童少年不容易发生骨折,而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

答:

因为儿童少年有机物大于1/3,骨柔软有弹性,不易骨折,而老年人无机物大于2/3骨硬脆,易骨折

9、“人的骨骼有206块”这种说法对吗?

应该怎样说?

答:

应该说人的骨骼是由206块骨构成的

10、为什么说儿童少年长期不注意姿势,会影响体形呢?

答:

因为儿童少年时期,有机物大于1/3,柔软,易变形

11、关节有哪些结构特点,使它既牢固又灵活?

答:

关节面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可以减少摩擦,缓冲震动,使关节灵活,关节囊分泌滑液,存在于关节腔内,减少摩擦,使关节灵活,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外由韧带起加固作用

12、“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的说法对吗?

分析理由

答:

不对,因为骨骼肌是由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起来形成的结构

 

生物复习题

(二)

1、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

2、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在这个(封闭式)管道中循环流动

3、(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其中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4、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和保护)

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综合血液的功能是(运输、防御和保护)此外还有(调节体温)

5、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红细胞数量,男子平均约为(5.0×1012个/升),女子平均约为(4.2×1012个/升)

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的地方与氧分离)

8、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使血液呈(鲜红色),这种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叫(动脉血)

9、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后,使血液呈(暗红色),这种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叫(静脉血)

10、血液里(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叫(贫血),贫血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11、白细胞都有(细胞核),数量[(4~10)×10个/升]

12、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数量为[(100~300)×10个/升

13、凝固血块周围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叫(血清)

14、血量约占体重的(7%~8%),一次失血不超体内血量的(10%)(约4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15、人类主要有(A型)(B型)(AB型)(O型)血,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16、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

17、动脉是指(与心室)相通,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指(与心房)相通,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指连通于(最小动脉、静脉之间的血管)

18、动脉管壁(厚),弹性(大),血液速度(快),分布(深)

19、静脉管壁(薄),弹性(小),官腔(大),血流速度(慢)。

分布(有深有浅),四肢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20、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

答:

①(数量大,分布广)②管径(小),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③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④管内血流速度(极慢)

2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两肺之间),形状象(桃子),大小与(本人拳头大小差不多)

22、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

23、心脏及其连通血管:

(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

24、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防止血倒流),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

25、心脏在单位时间内跳动的次数叫(心率),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75次/分),正常变动范围一般为(60~100次/分)

26、(心脏收缩时向动脉输出血量多少)可以作为衡量心脏工作能力大小标志

27、心室(每一次)射出的血量,叫(每搏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叫(每分输出量),又叫做(心输出量)。

28、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29、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的(循环流动)

30、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在(心脏)处汇合,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细胞不断运来(氧和养料),又不断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31、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32、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对血管壁造成(侧压力)叫(血压),一般所说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测定部位(上臂肱动脉)

33、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叫做(收缩压)

34、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数值叫做(舒张压)

35、收缩压正常值是(12~18.7千帕)

36、舒张压正常值是(8~12千帕)

37、动脉的搏动叫(脉搏)。

脉搏次数与(心跳)次数一样

38、两千多年前,我国医学家(扁鹊),就已经用(切脉)诊断疾病

39、动脉出血,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止血

40、静脉出血,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的(远心端)止血

41、在学习测量血压的方法实验中,听诊器能听到“通”“通”的动脉搏动声时,就是(收缩压),当动脉搏动声(突然减弱或消失)时,这个数值是(舒张压)

42、红细胞的英文缩写名称为(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

43、食物中含有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

44、(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最重要(供能物质);(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

45、水约占体重(6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