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守恒》大班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7323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积守恒》大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面积守恒》大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面积守恒》大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面积守恒》大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面积守恒》大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面积守恒》大班教案.docx

《《面积守恒》大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积守恒》大班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面积守恒》大班教案.docx

《面积守恒》大班教案

Diligenceisthebranchoflearning,ofcourseitisbitter,wisdomisthefloweroflearning,ofcourseitisfragrant.整合汇编 简单易用(页眉可删)

《面积守恒》大班教案

《面积守恒》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2、通过测量、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3、能积极尝试和比较主动地学习。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

面积大小相同、形状不同底块场地。

  物质准备:

塑胶板70块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给每个幼儿人手5块塑胶板,让幼儿用塑胶板自主地拼图。

然后,请幼儿根据拼出的场地的形状,想想它们分别像什么?

再请幼儿比较这些场地的面积大小。

  2、引导幼儿讨论:

你们拼出的场地的面积大吗?

让幼儿通过铺垫子去发现5块场地是否一样大。

  二、操作活动:

给5块场地铺垫子并记录用了多少块板。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将操作结果记录下来。

  3、通过给不同的场地铺垫子,比较结果发现5块场地面积的大小。

  三、活动评价:

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1、幼儿分组介绍操作过程和结果:

你是和哪些小朋友合作的?

怎样合作?

分别给哪些场地铺垫子的?

用了多少块垫子?

  2、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或别人的操作结果,并讨论:

你认为着5块场地一样大吗?

为什么?

  小结:

大家都用一样大小的垫子去铺场地,虽然场地的形状不一样,但每一块场地都是用了12块垫子,说明这5块场地一样大

《面积守恒》大班教案2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我选择这个活动源于班中遇到的一些现象:

我们小朋友收集的图书有两种形状,一种是正方形的,一种是长方形的。

那天请小朋友帮忙整理的时候,要求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时有两个小朋友争论开了,一个说“正方形的书大!

”另一个却坚持说长方形的书大,一直争不出个所以然来。

在拼图活动中,当一个图形改变,或者把它分成几份,拼成另一个图形时,幼儿就认为原来的图形和现在的不一样大了等等,针对这些现象,我发现面积守恒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还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纲要》中指出5—6岁幼儿能够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础上,自己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浅显的规律,并且部分的开始理解守恒和包含的关系。

但是,他们的思维特点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且幼儿的语言表达就是他们思维的体现,所以这次活动中,我将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请他们动手操作,同时为幼儿尽可能多的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他们的亲自尝试,通过拼摆图形的系列活动,训练幼儿感知面积守恒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操作拼摆图形,感受图形的组合及变化,体验图形面积的守恒。

  2、喜欢探索,在拼摆游戏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

电子白板课件

  视频转换仪

  背景音乐《安妮的仙境》、《月光》

  学具:

长方形、正方形、梯形模板人手一份

  小三角形若干

  铅笔、记录表人手一份,如图:

  活动重点:

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操作性,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验图形面积的守恒。

  活动难点:

理解图形的.面积不会受其摆放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在拼摆游戏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起兴趣

  师:

小朋友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

小猴和小兔也喜欢玩这种游戏。

师:

游戏开始了,他们每人从盘里拿出一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大小怎么样?

为什么?

(一样)有不同意见吗?

  师:

看着差不多,怎么比大小呢?

(重叠起来)

  (评析:

从小动物们玩拼图游戏导入,很自然的引出拼图时用到的材料——三角形,而数学活动一向追求科学、严谨性,若教师直接说给出的三角形大小是一样的,对孩子而言缺乏科学依据,而且难以置信,为此通过重叠的方法让孩子进行操作、比较,亲身实践明白所给的三角形大小都是一样的,为下面比较图形大小做好铺垫。

而在重叠的时候,教师不再单一的将一个三角形叠在另一个三角形上,而是在两个三角形上做上了标记“1”和“2”,通过正反重叠,即双向验证,以此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大小是一样的,遵循了数学的科学、严谨性原理。

  师:

桌上也有一盘三角形,请小朋友任意选两个来比一比,看看大小怎么样?

  师小结:

当两个图形看着差不多比不出大小的时候,重叠法真是个好方法。

  二、比较图形大小,感知图形面积的守恒

  1、师:

小猴和小兔就用这些大小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了正方形、长方形和梯形,看看这三个图形之间藏着什么秘密?

他们大小怎么样?

  师:

有什么办法比出来吗?

看看桌面上有些什么材料?

(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模板,还有一盘相同大小的小三角形。

  师:

请你任意选择两个图形来比一比,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评析:

考虑到两次操作“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比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在相同层面上的比较,没有递进关系,为此把两个环节缩成一个环节,四个图形缩成三个图形即正方形、长方形和梯形,同时在时间上也能更好的把握。

另外,平行四边行对于大班幼儿来讲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妨将老师提供的平行四边形放到延伸部分,放在班级区角让孩子操作,方便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从而使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提升。

  2、幼儿操作

  

(1)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尝试如何将四个三角形不重复、不覆盖的放入这两个图形中,让幼儿自己摸索掌握方法。

  

(2)拼好后提醒幼儿观察自己选用的两个模板是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

  3、讨论:

  

(1)你拼了哪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个别、师幼集体验证)

  (评析:

活动中增加了一个视频转换仪。

视频转换仪能较直观的表现幼儿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也便于进行纠正。

利用视频转换仪的演示功能,让不成功的孩子把自己的模板拿上来,集体检验后,让大家一起来帮他,最后集体总结出规律:

如正方形的拼法,是三角形的长边对着正方形的边等等。

最后小组成员间相互检查,纠正,让大家都获得成功,体验数学的科学、严谨。

  

(2)三个图形一样大吗?

为什么?

(三角形数量相等,三个图形面积大小一样,

  没拼好的孩子马上调整过来)

  (评析:

这里增加了一个“自我调整”的环节,考虑到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特别是一些能力弱的孩子,当教师讲解方法之后,给予这些孩子思考的空间,调整自己的构思,积累经验。

同时本领大的孩子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思考,发现其中的奥秘。

  (3)师小结:

小朋友用同样的四个三角形拼成了长方形,又拼成了正方形、梯形,形状变了,但大小没有变,他们是一样大的。

  三、图形组合、变化,体验图形面积守恒

  1、师:

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帮助小猴和小兔解决了难题,现在它们还想来考考我们,它们将这三个图形进行了组合,拼成了房子的屋顶和墙面,小猴说:

“小兔,我拼的房子的屋顶和墙面合在一起的面积比你的大。

”小兔说:

“不对、不对,我拼的才比你的大呢?

”就这样,两个人又发生了争执。

  小兔1:

小猴2:

  相应的问号处。

  2、幼儿交流:

师:

请你们来猜一猜,它们需要几个三角形才能拼成?

将你们的猜测填在表格中

  师:

你觉得小猴拼的房子的屋顶和墙面合在一起的面积大还是小兔的大?

为什么?

(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

那么结果到底是谁大谁小呢?

请你选择一个图案来拼一拼,拼的时候先把房子的屋顶和墙面的形状拼好,再把三角形拼在上面,拼好后数一数每个图案用了几个三角形?

将结果填在记录表中。

  3、幼儿操作

  4、幼儿再次交流:

  师:

一共用了几个三角形?

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5、出示记录表

  小结:

虽然这些图案他们的形状不一样,但他们都是用相等数量的同种三角形拼成的,他们的面积大小是一样的。

  (评析:

从三个图形中任意选两个图形组合变成了房子,先让幼儿猜测,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然后通过“做中学”的方法进行验证,从记录表中清晰、明了的得出结论,再一次理解图形面积的守恒。

  四、活动延伸:

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图形投放到区域

  师:

后来小猴和小兔又拼出了造型不一样的房子,这次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老师将这些图形的模板放在区域中,感兴趣的孩子可以去研究一下,下次我们再来讨论。

  (评析:

引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特殊图形再次组合拼出造型不一的房子,以此吸引孩子的眼球,将“问题”抛给孩子,鼓励孩子大胆探索,找寻奥秘。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关注的是幼儿的自身操作,在幼儿操作中发现结果,寓知识于现象中。

在第一个环节加入了一个“三角形比大小”的环节,目的就是让孩子通过操作比较,知道我们今天所用的三角形材料都是一样大的,只有操作材料相同的情况下,用4个三角形拼出的图形面积才是一样大的,教学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为教学服务。

整个活动中,考虑到了孩子的主体作用,始终把孩子放在首位,孩子们通过多次层层递进的操作与探索,发现虽然这些图形的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用了4个相同大小的三角形,所以它们的面积大小是一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