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考能专项突破稳态调节图解解题指导检测题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679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考能专项突破稳态调节图解解题指导检测题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考能专项突破稳态调节图解解题指导检测题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考能专项突破稳态调节图解解题指导检测题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考能专项突破稳态调节图解解题指导检测题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考能专项突破稳态调节图解解题指导检测题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考能专项突破稳态调节图解解题指导检测题北师大版.docx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考能专项突破稳态调节图解解题指导检测题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考能专项突破稳态调节图解解题指导检测题北师大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考能专项突破稳态调节图解解题指导检测题北师大版.docx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考能专项突破稳态调节图解解题指导检测题北师大版

重点题型研析8——稳态调节图解解题指导

典例剖析 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若该图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突触间隙

C.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D.若该图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浆细胞,c代表抗体

解析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若该图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效应T细胞,c代表靶细胞;若该图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a、c细胞之间的间隙——突触间隙。

答案 B

思维建模

1.生命活动调节的模型

(1)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a表示下丘脑,则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知渗透压的变化,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b(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c(肾小管和集合管)。

(2)若图表示反射弧结构部分模式图,a表示传入神经,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传出神经,则兴奋在其中的传递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若图表示预防接种一段时间后的同种抗原再次入侵,a表示记忆细胞,则b表示浆细胞,c表示抗体。

再次应答反应中抗体产生的特点是更快、更多。

(4)若图表示血糖的调节途径,a表示胰岛B细胞,则b表示胰岛素,c表示相应的靶细胞。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a的反应及调节的结果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

2.分级调节的过程(如图)

(1)寒冷或过度紧张时,通过神经的传递,促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血液传递给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传递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2)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促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量减少。

3.反馈调节

(1)概念: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工作的调节方式。

(2)分类:

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3)模型

正反馈:

A   B负反馈:

A   B(如上图中的虚线部分)

(4)意义: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方式,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跟踪训练 

1.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模式,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回答:

(1)若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      

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分泌某激素,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

种调节方式称为     。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属于图中 模式,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                   。

(3)血糖浓度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     ,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 。

(4)在寒冷环境中,能通过丙模式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其反射弧是    

                    。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神经—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乙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3)胰岛B细胞 单向传递(和突触延搁)(4)冷觉(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

解析

(1)甲模式中有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作用于具体的内分泌腺,是典型的神经—体液调节方式。

(2)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细胞合成,储存在垂体后叶中,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再由垂体后叶释放到内环境中,运输到肾脏发挥作用。

(3)血糖主要受激素调节,同时也可以受下丘脑的神经调节。

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最大特点是单向传递,而在神经纤维上则可以实现双向传导。

(4)寒冷会刺激冷觉温度感受器,再由传入神经传向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中枢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后,由传出神经把信息传向效应器——甲状腺,再由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稳定。

2.下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

(2)如果人体内激素d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的    和垂体分泌的   就会减少,这是一种     机制。

(3)当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  ]   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   和    的过程,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在激素调节过程中,它和[b]肾上腺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的关系是    。

答案

(1)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且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或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或负反馈调节) (3)c 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的分解 一些非糖物质的转化协同作用

解析

(1)A和B之间形成一个突触,兴奋在经过突触时,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且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在突触上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

激素d为甲状腺激素,若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多,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这是(负)反馈调节。

当人在饥饿时,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下降,此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c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一些非糖物质的转化,来升高血糖浓度。

在血糖调节中,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升高血糖浓度,二者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实验技能突破8——生物调节实验分类探究

一、兴奋传导方向的实验探究

技能归纳 正确选择刺激和测量的部位

在神经纤维上选一刺激点,用A表示,测量部位应选在刺激点两侧,用B和C表示。

若在传出神经纤维上,可通过观察效应器的变化和另一侧的电位测量仪来确定传导方向;若在神经元之间,则在传入和传出神经上各选一点,用A′、B′表示,先在A′处刺激,B′处测电位变化,再反过来进行,通过两次结果来确定传递方向。

典例剖析如图为一个蟾蜍屈肌反射实验装置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动作电位传导的方向  (相同、相反)。

(2)已知药物X能阻断蟾蜍的屈肌反射活动,肌肉不能发生收缩,但不知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还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或是两者都能阻断。

现有一个如图所示的屈肌反射实验装置,请利用该实验装置从A、B、C、D、E中选择四个位点作为实验位点进行探究。

(在实验位点可以进行药物处理或电刺激。

假设药物X在实验位点起作用后,其作用效果在实验过程中都不能消除)。

实验步骤:

①将药物X放于 点,再刺激  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

②                      ;

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

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

若                          ,

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

若               ,

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

若             ,

说明药物X是两者都能阻断。

解析 

(1)动作电位时,受刺激部位的神经纤维膜外为负电荷,膜内为正电荷,未兴奋部位膜外为正电荷,膜内为负电荷,而电流方向是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所以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流动,这与动作电位传导方向是相同的。

(2)观察该结构模式图,由于兴奋是从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动作电位的流动方向是E→D→C→B→A,要知道药物究竟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还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可以:

①将药物放在D处,刺激E处,观察肌肉的收缩情况;②将药物放在B处,刺激C处,观察肌肉收缩情况。

若①处理后肌肉收缩,②处理后肌肉不收缩,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若①处理后肌肉不收缩,②处理后肌肉收缩,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若①处理后肌肉不收缩,②处理后肌肉也不收缩,说明药物X是两者都能阻断。

答案(1)相同 

(2)实验步骤:

①DE②将药物X放于B点,再刺激C点 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

①处理后肌肉收缩,②处理后肌肉不收缩

①处理后肌肉不收缩,②处理后肌肉收缩

①处理后肌肉不收缩,②处理后肌肉也不收缩

即时巩固

1.如图是反射弧示意图,其中E表示感受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①处进行电刺激,则在A、E两处均能测到膜电位变化

B.②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将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C.②处进行电刺激,则B处将会出现兴奋传导现象

D.①处进行电刺激,能引起C处释放神经递质

答案 C

解析A为效应器,只有在AC或EC之间双向传导,但ECA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2.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

请回答:

(1)若用电刺激A处,在B、D两处能检测到电信号的是 处,神经兴奋传到该处时,该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      。

(2)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进行屈腿反射实验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刺激右腿,右腿收缩,说明左右屈腿反射弧在结构上是相对独立的。

但当刺激较强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时,右腿也会收缩,说明左右反射弧的中枢存在某种联系。

在一次制作脊蛙的过程中,实验员不小心伤到了蛙大腿上的神经,但不知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

于是教师为实验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①刺激蛙左腿,若左腿不收缩而右腿收缩,说明伤及的是神经。

②刺激蛙左腿,若    ,则可初步判断伤及的是传入神经。

但不知传出神经是否也同时受到伤害,那么可刺激  观察   的方法加以验证。

答案

(1)D由正变为负(2)①传出 ②左、右腿均不收缩右腿左腿是否收缩

解析若伤及传入神经,则刺激后,两腿均不会发生反应;若伤及传出神经,则刺激后,传出神经完好的腿会发生收缩。

二、动物激素有关的实验设计

技能归纳

1.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几种常用方法

(1)切除法:

切除有关内分泌腺,观察动物所产生的各种变化,得出结论,如切除垂体生长停滞,验证生长激素的生理功能。

(2)移植法:

在动物体内移入一种内分泌腺(一般是这种动物本来没有的),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如睾丸、卵巢移植验证性激素的生理功能。

(3)饲喂法:

用含动物激素的饲料喂养小动物,观察其变化,要注意饲喂的激素是不需消化液消化就能被动物直接吸收的。

如可以饲喂甲状腺激素,但不可饲喂胰岛素。

(提醒:

蛋白质、多肽类激素都不能用饲喂法实验)

(4)注射法:

通常把不能饲喂的激素注入动物体内,观察其变化。

如注射胰岛素观察动物体内血糖的变化。

(5)同位素标记法: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所要研究的腺体或激素,再加以跟踪。

如应用放射性同位素131I研究甲状腺的功能。

2.常考激素的实验探究思路

(1)甲状腺激素的实验探究思路

处理方法

异常反应

结论(功能)

用甲状腺激素制剂饲喂蝌蚪

①短时间内,变成小型青蛙

①②④说明分泌物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③说明分泌物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⑤说明分泌物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摘除小蝌蚪的甲状腺

②发育停止(小蝌蚪→大蝌蚪,不变态);③身体臃肿

摘除小狗的甲状腺

④发育停止;⑤呆笨、萎靡

(2)胰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